金匱懸解

来自WikiTCM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目录

金匱懸解

作者
黃元御
朝代
底本
《黃氏醫書八種·金匱懸解》,清光緖乙巳秋經元書室藏板(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金匱要略方論原序

張仲景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今世但傳《傷寒論》十卷,雜病未見其書,或於諸家方中載其一二矣。

翰林學士王洙在館閣日,於蠹簡中得仲景《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則辨傷寒,中則論雜病,下則載其方,並療婦人,乃錄而傳之士流,才數家耳。嘗以對方對證者施之於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證而無方,或有方而無證,救疾治病,其有未備。

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先校定《傷寒論》,次校定《金匱玉函經》,今又校成此書。仍以逐方次於證候之下,使倉卒之際,便於檢用也,又採散在諸家之方,附於逐篇之末,以廣其法。以其傷寒文多節略,故斷自雜病以下,終於飲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複,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

臣奇嘗讀《魏志·華佗傳》,云:出書一卷,曰此書可以活人。每觀華佗凡所療病,多尚奇怪,不合聖人之經,臣奇謂:活人者,必仲景之書也。

大哉炎農聖法,屬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統,撫育元元,頒行方書,拯濟疾苦,使和氣盈溢,而萬物莫不盡和矣!

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

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等謹上

尚書司封郎中充直秘閣校理臣林億

自敘

仲景先師,著《金匱玉函要略》一書,垂諸雜病之法,以約言而析玄理。玉楸子神宇天光,自負解者,乃參伍悅研,三載於茲。真宰恍惚,未得其眹。百家諸子之論,率皆過目而冰銷,入耳而瓦解,茲獨驚怖其言,譬猶河漢無極。其義何居?《南華》之奇,《太玄》之奧,可謂諔詭幻怪之至矣,然何至如此之閉結不解也。

仲景先師,憂念元元,意濟後來,知其解者,旦暮俟之。千百年來,竟索解人不得,此真欲廣文通恨事已。

戊辰,孟秋,既成《傷寒懸解》,乃復凝思眇慮,入此堅白。心遊萬仞,精騖八極,八月末望,又告成功。靈思妙悟,怳恍離披,幽理玄言,往來絡繹。向解《傷寒》,心枯神瘁,幾於白鳳朝飛,彩毫夜去,詎以強弩之末,竟爾羽沒石開,是亦千古之奇也。

蓋揚莊之文,義淺而辭深,《金匱》之書,言顯而理晦,非精於《靈》《素》之理者,不能解《金匱》之言,昧其理而求其言,是以幽冥而莫睹其原。注《金匱》者,蕙質而蓬心,金口而木舌,是皆今日適越而昔來者也。僕也身登會稽,親探禹穴,目睹越國江山,知昔日之來者,歧路迷罔,自謂適越而非也。

嗟呼!扁桑流譽於針砭,和緩蜚聲於方藥,彼豈樂此而為之?丈夫有志,郁淪奧渫,胸臆約結,何以為歡,求為醫經藥錄,啟先聖之玄扄,非第消永日而遣牢思,抑亦康濟斯民之術也,由是刳心刻意,而書傳焉。下之辭賦詩歌之麗,雕蟲篆刻之工,詹詹小言,間間小智,壯夫何心而為此也。

戊辰八月東萊都昌黃元御撰

後敘

慨自俞跗云遙,巫彭既遠,玉版之奇寖失,靈蘭之秘無傳,此膏肓之病,所以難為,而太和之春,無人更貯也。

乃有都昌上士,萊國鴻生,史服經衣,探《八索》《九丘》之奧,仁巢義杖,發三辰五嶽之靈。本良相之心為良醫,即活人之手而活國,技已精於三折,病不患夫四難。獨念長沙,真集大成之聖,惟茲《金匱》,難期冥悟之人,遂乃妙棄筌蹄,旁搜秘籍。當其探奇抉奧,則志無二格,靈有專門,及乎提要鉤玄,則說必解頤,趣皆炙舌,真所謂發智燈於暗室,渡寶筏於迷津者也。

嗟乎!當今之世,門檀桐君之術,家傳葛氏之方,求其返正緒於玄都,揚令名於綠籍者鮮矣。得是解而讀之,心花月透,意蕊春開,行見寶餌可以緩童年,妙藥可以駐斜景,豈非囊中之玉律,肘後之金科也歟!

僕學迷脈色,每懷橘井蘇公,識暗針砭。今識杏林董子,未調九候之則,壯不如人,欲覓千金之方,卿須憐我。制錦裳於雲表,愧乏中郎黃絹之詞,壽金石於人間,快探委宛紫書之秘,聊申揚扢,以附縹緗云爾。

乾隆歲次上章敦牂竊月曆下申士秀謹序於蓮子湖上之鵲華山房

《金匱要略》,張仲景論雜病之書,晉·王叔和編為二十五篇,二百六十二方(眉批:序例大半亂於叔和,不獨《傷寒論》),為醫雜病之祖本。

國朝徐彬有《金匱要略論注》二十四卷,較之元人朱丹溪《金匱鉤玄》,似較明曉。下至趙良《集註》,以及李䒠、程林、魏荔彤、尤怡、周揚俊、沈明宗、高世栻、李升璽諸家,眉批:注家尚不止此,姑就所見言之。各有註釋,皆主一偏之見,未能融貫,以其於《靈》《素》之理不精也。

此書古奧,又系殘篇,錯簡缺文,眉批:原文有叔和增入者,後人各以意為序次,終非完璧。讀之疑團滿腹,真是千古恨事!

黃氏坤載,於失次者序之,殘缺者補之,掃盡諸家俗說,獨探驪珠。遂使長夜漫漫,復睹智燈龍燭,豈非仲祖之功臣歟!

道光十八年初秋三日便識

卷一

臟腑經絡(十六章)

臟腑經絡,隱不可見,然有其外著者焉。若聲臭色脈,若寒熱痛癢,若喜怒愛憎,若便溺飲食,是皆可即顯以知微者,但粗工不解耳。先師張仲景,究天人之際,通神明之德,於臟腑經絡之內,示望聞問切之法,是亦長桑見物之神丹,太真燭怪之靈犀也。古聖賢四診玄機,悉在於此,此論不可不熟也。(《呂覽》語)

臟腑經絡一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餘臟准此。

五行生剋,肝木剋土,脾土剋水,腎水剋火,心火剋金,肺金剋木。克其所勝,故以病傳之。見肝之病,知脾土被賊,先實其脾,是謂未病而早醫。土旺四季,其時脾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未曉相傳之義,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是以肝病未已,脾病復起。餘臟准此類推。(此引《難經》文)

臟腑經絡二

問曰: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此段見《傷寒·太陽篇》,而語稍不同。

傷寒表病,醫誤下之,瀉其脾陽,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而身體疼痛,表證猶在者,表裡俱病,然急當救里。救里之後,身體疼痛,表證未解,清便自調,里證已愈,然後急當救表也。

臟腑經絡三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病有新舊,治有先後,此定法也。

臟腑經絡四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陽性上行,有陰以吸之,則升極而降,陰性下行,有陽以煦之,則降極而升。有陽無陰,則陽有升而無降,獨行於上,故稱厥陽。

臟腑經絡五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嗽上氣、喘、噦、咽痛、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䅽飥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䅽與馨同。

經絡在外為陽,頭項腰脊臂腳六者掣痛,是謂陽經之六病。陽有三陽,太陽、陽明、少陽三經,一經六病,三六十八,此陽病之十八也。五臟在內為陰,咳嗽上氣、喘促、噦逆、咽痛、腸鳴脹滿、心痛拘急,是為陰臟之六病。陰有三陰,太陰、少陰、厥陰三經,一經六病,三六十八,此陰病之十八也。五臟之病,非第各有十八,一臟之病,虛則六氣乘我,實則我乘六氣,合之本氣自病,亦有六條,是為三六十八。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也。人又有六微,《難經》: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凡臟邪則甚,腑邪則微,故六腑之病,謂之六微。一腑之病,虛則六氣乘我,實則我乘六氣,合之本氣自病,亦有六條,是為三六十八。六腑病各有十八,合為一百八病也。此三陽三陰、五臟六腑之中於五邪,虛實相乘之大數也。五勞,五臟之勞病,六極,六腑之極病,七傷,飲食、憂勞、飢飽、房室、經絡、營衛、氣血之損傷,(五勞、七傷,解見,「虛勞」。)婦人三十六病(解見婦人「妊娠」、「產後」、「虛勞」),皆本內傷,不關外邪,故另當別論,不在其中。

五邪維何?清邪居於上,濁邪居於下,大邪中於表,小邪中於里,䅽飥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是謂五邪。五邪中人,各有一定之法度。風為大邪,中於身前,多得之日早,寒為小邪,中於身後,多得之日暮,濕為濁邪,傷於下焦,霧為清邪,傷於上部,此五邪中人之部位也。風則令脈浮虛,是謂大邪之中表,寒則令脈緊急,是謂小邪之中里,霧則傷其皮腠,居於上而中於表,濕則流於關節,居於下而中於里,食則傷其脾胃,入於口而中於中,此五邪中人之處所也。邪雖有五,不過寒熱二者而已,五邪中人,總之極寒則內傷於經,極熱則外傷於絡也。

臟腑經絡六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靈樞·五閱五使》: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靈樞·五色》:明堂者,鼻也,青為木色,鼻頭色青,是木邪剋土,當腹中痛。若腹裡苦冷者,則水寒木枯,土敗火熄,於法當死。黑為水色,鼻頭色微黑者,必有水氣。黃為土色,鼻雖土位,而實竅於肺,肺位在胸,色黃者,土冷胃逆,傳於肺部,法應胸上有寒也。白為金色,木藏血而主色,色白者,血亡木枯,而金氣乘之,故白而不華,《傷寒·脈法》所謂面白脫色也。設色見微赤,而非其應見之時者,則死。蓋亡血之家,緣於土敗胃逆,肺金失斂,又見赤色,則火不歸水,逆刑肺金,而吐衄之病,無有止期。是其中氣崩潰,陽根下斷,必主死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之內眥,上巔下項,而行身後。《素問·診要經終論》: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瘈,急。瘲,緩)。痙者,頸項強急,脊背反折,緣太陽之脈屈而不伸也。筋脈急縮,上引目系,開而不闔,故其目正圓,直視不瞬。此太陽之脈終,故不治也。又青為木色,木枯當衝擊而為痛,黑為水色,水寒則虛損而為勞,黃為土色,土濕則鬱結而便難,鮮明為留飲之色,留飲在中,故鮮明而不黯淡也。(此望而知之之法也)

臟腑經絡七

師曰:病人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

《素問·金匱真言論》: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陰陽應象論」: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聲為呼。「五臟生成論」:諸筋者,皆屬於節,語聲寂寂然,喜忽然驚呼者,肝之聲也,肝主筋,而筋會於節,故為骨節間病。肺主聲,位在心膈之上,語聲喑喑然不徹者,此心膈間病,肺氣不清,故聲音不亮也。頭痛者,響震則頭鳴而痛劇,故語聲啾啾細長,此頭中之病,不敢高聲語也。(此聞而知之之法也)

臟腑經絡八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喘息搖肩者,心中堅滿,氣無降路,故逆沖而肩搖也。息引胸中上氣者,氣逆,必生咳嗽也。息張口短氣者,肺痿而胸滿,清氣堙塞,常生唾沫也。(此亦聞而知之之法也)

臟腑經絡九

師曰:吸而微數,此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吸氣微數,此中焦盛實,肺氣不降,下之腑清而氣降,則愈矣。若中虛而吸數,此氣敗而根絕,法為不治。氣逆於上焦者,其吸促,氣陷於下焦者,其吸遠,此皆中氣之敗也,升降失職,最難治也。呼吸動搖振振者,真氣拔根,脫亡不久,此不治也。(此亦聞而知之之法也)

臟腑經絡十

師曰: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如肝虛得春而愈,心虛得夏而愈,燥盛得濕而愈,濕盛得燥而愈也。五臟之病,各有所惡,惡則不喜,本其所惡而反得之,則隨其所不喜而為病。如病者素不應食,是食為所惡,而反暴思之,是必臟腑之發熱也。(此問而知之之法也)

臟腑經絡十一

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方在「消渴」。余皆仿此。

諸病在臟,欲攻下之,當隨其所應得而攻之。如渴者,是內有濕邪,格其君相之火,上爍肺津,應得豬苓湯,則按法與之也。余皆仿此。(此亦問而知之之法也)

臟腑經絡十二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寸口脈動者,因其旺時而動,如木旺於春,則肝脈動,火旺於夏,則心脈動,金旺於秋,則肺脈動,水旺於冬,則腎脈動,土旺於四季,則脾脈動也。動者,一氣獨旺,鼓動而有力也。脈既應時,色亦應脈,四時各隨其色。假令肝旺,則色應青,而反色白,是木衰而金賊也,凡色不應脈,皆當病也。(此望而知之、切而知之之法也)

臟腑經絡十三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氣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難經》:冬至後,得甲子,少陽旺,復得甲子,陽明旺,復得甲子,太陽旺,復得甲子,太陰旺,復得甲子,少陰旺,復得甲子,厥陰旺。旺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天人之所同也。

五行之序,成功者退,將來者進。冬至之後,甲子之日,夜半之時,少陽初起。少陽之時,一陽始生,天氣漸向溫和,節候之正也。以未得甲子,而天因溫和,來氣太早,此為未應至而已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來氣太遲,此為應至而不至也。以既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能解,此為已至而不去也。以方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應至而太過也。此天氣之不正。

天人同氣,人之六氣,隨天之六氣而遞遷。《難經》:少陽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人氣不正,則脈不應時,而太過不及之診見矣。(此亦切而知之之法也)

臟腑經絡十四

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裡,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寸在前主表,尺在後主裡,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裡。表病則腰痛背強不能行,足太陽行身之背,挾脊抵腰而走足也,里病則短氣而極,手太陰肺主宗氣而行呼吸也。前後俱浮,則表裡兼病,肺之臟與太陽之經氣逆而不降故也。(此亦切而知之之法)

臟腑經絡十五

問曰: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摶,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則為腎水之實,滑則為肝木之氣,此緣水寒木陷,鬱而欲升,故見沉滑。實氣相摶,必傷中焦血氣,血氣傷深而入臟即死,傷淺而入腑即愈,此為卒然厥僕。何以辨其入臟入腑,或死或愈也?蓋脾竅於口而主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唇口青,是土敗而木賊,身冷,是火敗而水旺,此為臟陰之盛,入臟即死也。如身和,汗出而不冷,此為腑陽之盛,入腑即愈也。(此亦切而知之之法)

臟腑經絡十六

問曰:脈脫,入臟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脈脫者,脈虛脫而不實也。入臟者陰勝,則死;入腑者陽復,則愈。凡病在外者傷淺,可治;入里者傷深,則死。浸淫瘡,解見「瘡癰」。(此亦切而知之之法。所謂四診也)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

若人能慎養,不令邪風乾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腑臟,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辛酸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紋理也。(黃氏無此條,依《要略》本補之,以待考焉)

卷二

外感

五臟風寒積聚(二十一章)

五臟風寒積聚,虛邪之外感,本氣之內傷者也。風雨之邪傷於上,清濕之邪傷於下,飲食喜怒之邪傷於中。表邪外襲,里邪內應,兩虛相逢,留而不去,此積聚所由來也。積者,血多而氣少,《難經》所謂血滯而不濡者也。聚者,氣多而血少,《難經》所謂氣留而不行者也。心病於上,腎病於下,肺病於右,肝病於左,脾病於中,五臟之積聚,各有其部,此三焦所由分也。既成積聚,不得不用消磨,仲景未嘗立法,然大黃蟅蟲、桂枝茯苓、抵當湯丸、鱉甲煎丸、下瘀血湯之類,具載諸篇,審宜而選用之可也。

五臟風寒(十九章)

五臟風寒一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肺主氣,氣化津,肺中風者,風邪在表,肺氣壅阻,是以發喘。氣滯津凝,是以口燥。風鬱勃而外泄,故身體旋運。氣收斂而內閉,故身體遲重。陽遏不能外達,故昏冒無覺。氣滯不能四達,故腫脹不消。

五臟風寒二

肺中寒,吐濁涕。

肺主皮毛,寒侵皮毛,裡氣鬱塞,肺無降路,逆衝上竅,清氣淫蒸,則化痰涕。涕少則出於鼻,多則出於口也。

五臟風寒三

肺死臟,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肺死臟者,肺之真臟脈也。肺脈浮而澀,蓋金降於水,則脈沉,澀者,將沉而未沉,氣之方收而未藏者也。若浮取之而虛飄,重按之弱如蔥葉之空,下無根者,是肺金之衰敗而不降也,此謂真臟脈,真臟見則死。《素問·平人氣象論》: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玉機真臟論」: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即此義也。

五臟風寒四

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肝為厥陰風木,肝中風者,木鬱風動,筋脈振搖,故頭目瞤動。肝脈行於脅肋,經氣壅塞,故兩脅痛楚。筋脈燥急,故行常傴俯。木燥而剋土,土虛則嗜甘,土味甘也。

五臟風寒五

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足之三陰,自足走胸,手之三陰,自胸走手,肝中寒者,足之厥陰下陷,手之厥陰上逆。手厥陰之脈,入肘下臂,兩臂無氣,故痿而不舉。《靈樞·經脈》: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木陷風生,故舌本燥。「經脈」:膽足少陽之經,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肝膽同氣,陽盛則怒,陰盛則悲也。肝脈上貫胸膈,風木鬱沖,故胸中痛。厥陰行身之側,經氣鬱縮,轉側痛生,故不得轉側。脾土被刑,飲食不化,故食則吐逆。食下之時,土困肝鬱,風木疏泄,是以汗出也。

五臟風寒六

肝死臟,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死臟者,肝之真臟脈也。肝脈弦而滑,蓋甲木降於水而乙木升於火,升於火,則脈浮,滑者,將浮而未浮,氣之方生而未長者也。若浮取之而弱,重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是肝木之頹敗而不升也。如索不來者,如繩索空懸,輕飄遊移,按之應手而去,不能復來鼓指也。如蛇行者,木暢則直,郁則曲,一曲一直,鬱而不暢,故狀如蛇行。「平人氣象論」: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玉機真臟論」: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彼乃肝脈之太過,此則肝脈之不及者也。

五臟風寒七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方在「婦人雜病」。

肝著者,肝氣痹著而不舒也。肝愈鬱而風愈動,風木蕩搖,神魂懸虛,故常欲人蹈其胸上。先未苦時,水寒木燥,故但欲飲熱。旋覆花湯,旋覆、新絛,行血而清風,蔥白通經而瀉滯也。

五臟風寒八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

心中風者,火鬱上炎,故翕翕發熱。熱則傷氣,故虛乏不能起身。心液消爍,空洞虛餒,故心中常飢。心火既升,胃氣必逆,緣火不歸水,水寒則土濕故也,胃氣上逆,故食即嘔吐。

五臟風寒九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蟲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金之味辛,心中寒者,火衰不能制金,金反侮火,故心中時作辛味。劇者寒水侮火,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蟲注之痛楚也。其脈浮者,寒瘀胸膈,必自吐之乃愈也。

五臟風寒十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心為水傷,心者火也,心傷者,一遇勞倦即火上炎而頭面赤,水下凝而腿足重,寒氣逆沖而心痛,熱氣升鬱而自煩,火上鬱而發熱,木下鬱而臍跳,其脈弦而不能洪,此為心臟傷於寒水所致也。弦為肝脈,肝木心之母,心脈浮洪,木不生火,故心脈當洪而反弦也。

五臟風寒十一

邪入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顛,陽氣衰者為狂。

《靈樞·本神》:心藏脈,脈舍神,腎藏精,精舍志,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氣,氣舍魄,邪入使魂魄不安者,肝肺之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以血者自陰而之陽,水升而化火則生血,氣者自陽而之陰,火降而化水則生氣,血氣皆原於火,故血氣少者,由於心火之虛也。心氣虛則腎水勝火,腎之志為恐,緣火盛則神氣升達而為喜,水盛則神氣淪陷而為恐,故水勝火者,其人則恐。水寒火敗,則火升而水沉,金逆而木陷,火升水沉,則神飛而精走,金逆木陷,則魄蕩而魂馳,故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以水火之不濟,金木之不交也。精魄陰也,陰氣衰者,則志迷而為顛,神魂陽也,陽氣衰者,則神亂而為狂。

《難經》:重陰則顛,重陽則狂,言與此殊,而實則同也。蓋濁降則為陰,陰愈盛則愈溫,清升則為陽,陽愈盛則愈涼,故陽降而為濁陰,陰升而化清陽。陽清則化神,陰濁則化精,而神根於精,坎之陽也,水陰而抱陽,故精溫而不顛,精根於神,離之陰也,火陽而含陰,故神清而不狂。狂者君火不降,雖上熱如爐,實陽虛而非陽盛也,顛者癸水不升,雖下寒如冰,實陰虛而非陰盛也。

五臟風寒十二

心死臟,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死臟者,心之真臟脈也。心火下降,則心位清虛而不實,《難經》所謂浮而大散者,心也,若浮取之實如麻豆,重按之益覺躁疾者,是心火之升炎而不降也。「平人氣象論」: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玉機真臟論」: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即此義也。

五臟風寒十三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姜甘苓朮湯主之。

腎著者,腎氣痹著而凝冱也。水盛陰旺,故身體遲重,腰中寒冷,如坐水中。水漬經絡,故形如水病之狀,似乎浮腫。水旺土濕,故反不渴。水不在於臟腑,故小便自利,飲食如故。其病在腎,屬於下焦。原因身勞汗出,衣里沾濡冷濕,冷濕之氣,久久入腠理而浸經絡,同氣相感,故令腎氣痹著,而成此病。腎位在腰,自腰以下陰冷痛楚。土位在腹,水旺侮土,故腹重如帶五千錢也。姜甘苓朮湯,薑、苓,溫中而瀉水,朮、甘,培土而去濕也。

姜甘苓朮湯 一

乾薑(四兩) 甘草(四兩) 茯苓(四兩) 白朮(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五臟風寒十四

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者,死。

腎死臟者,腎之真臟脈也。癸水升於丁火,則水位泮渙而不結,若浮取之而堅,重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者,是腎水之下流而不升也。「平人氣象論」: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玉機真臟論」: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即此義也。

腎無中風、中寒者,心腎同經,心病即腎病也。而腎著之病,即中寒所傷也。

五臟風寒十五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肉瞤瞤而短氣。

脾為濕土,脾中風者,濕鬱為熱,故形如醉人。脾位在腹,故腹中煩重,熱盛則煩,濕盛則重也。土濕則木鬱而風生,故皮肉瞤動。脾土鬱滿,肺金莫降,是以短氣。

五臟風寒十六

脾死臟,浮之大堅,按之如覆盆,潔潔狀如搖者,死。

脾死臟者,脾之真臟脈也。己土升於離位,則清氣在上,戊土降於坎中,則濁氣在下,清升濁降,中氣衝和,是以脈見關上,其象為緩。若浮之大堅,是戊土之壅而不降也,按之如覆盆之硬,潔潔狀如搖動者,是己土之滯而不升也(「脈法」:浮為在表,沉為在裡,腑者里中之表,故宜浮取,臟者里中之裡,故宜重按)。《傷寒·脈法》所謂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厥厥動搖者是也。「平人氣象論」: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喙,如鳥之距,曰脾死。「玉機真臟論」: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致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胃而致於手太陰。邪氣勝者,精氣衰也,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致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五臟風寒十七

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為噫耳。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三焦各有其部,三焦竭部者,三焦竭其本部之氣也。上焦清氣竭,則濁氣上逆而為噫。緣上焦受氣於中焦,中焦燥濕之氣未和,不能消穀,土氣鬱滿,濁陰不降,故上焦痞悶,而為噫耳。下焦腎氣虧竭,無以約束便溺,即遺溺而失便。以其陽根升泄,陰孤於下,其中不和,不能自禁制夫二便也。不須治之,久而陽降氣和則愈矣。(此寒氣之傷於三焦而內寒者)

五臟風寒十八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騖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熱在上焦者,因咳嗽而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消穀而便堅。熱在下焦者,則為木陷而尿血,亦令淋閉而不通,緣土濕木陷,郁生下熱,風木疏泄而水不能藏,則為尿血,寒水閉藏而木不能泄,則為淋閉也(此風氣之傷於三焦而內熱者)。若夫大腸有寒者,多如鴨鶩之溏泄,有熱者,脂膏腐爛,而便腸垢。小腸有寒者,肝脾濕陷,下重而便血,有熱者,肛門腫結而為痔(此於下焦之中,分別寒熱)。

五臟風寒十九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摶,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趺陽,胃脈,足趺上之衝陽也,陽盛則脈浮,浮則胃氣強壯也,血虛則脈澀,澀則風木疏泄,而小便數也。浮澀相合,土燥水枯,大便則堅,其脾氣為之約結不舒,而糞如羊矢。麻仁丸,麻仁、杏仁,潤燥而滑腸,芍藥、大黃,清風而泄熱,厚朴、枳實,行滯而開結也。(此熱在中焦。則為堅者)

麻仁丸 二 方見《傷寒》。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杏仁(一升,熬,別作脂) 大黃(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去皮) 枳實(一斤,炙)

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積聚二章

積聚二十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䅽氣,何謂也?師曰:積者,髒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䅽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䅽氣。

病,有積,有聚,有䅽氣。積者,五臟之病也,臟為陰,其性靜,故終不遷移(《難經》:髒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聚者,六腑之病也,腑為陽,其性動,故發作有時,展轉痛移,此為可治(《難經》:腑病者,彷彿賁響,上下流行,居無常處)。䅽氣者,穀氣也,水穀不消,中氣鬱滿,木氣抑遏,故脅下作痛,按之郁開則愈,舉手復發,是為䅽氣。此風寒之傷於臟腑,而成積聚者也。

積聚二十一

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街,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診諸積之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見於寸口,則上而積在胸中。微出寸口,則更上而積在喉中。見於關上,則中而積在臍旁。上於關上,則上而積在心下。微下於關,則下而積在少腹。見於尺中,則下而積在氣街。脈出於左,積在於左。脈出於右,積在於右。脈左右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上下左右之部處之。

五十六難:肝之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心之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脾之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肺之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腎之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此五積之部也。(此就積聚而分三焦之部)

積聚者,風寒之所成也。《靈樞·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起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是謂三部。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腧,在腧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在伏沖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麋。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眉批:募、膜、幕三字通。吳又可《溫疫論》解募原二字不的。膈膜在肺下,與脅腹周迴相著如幕,以遮濁氣,不使熏蒸上焦。查《難經》自明)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腧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所居也,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腹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病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腧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干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

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摶,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腧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風寒積聚之義如此。

卷三

外感雜病

中風歷節(九章)

中風歷節之病,皆內傷濕寒而外感風邪者也。濕寒流關節而傷筋骨,則病歷節,濕寒浸臟腑而淫經絡,則病中風。風為陽邪,其傷在上,濕為陰邪,其傷在下,中風未嘗不病足,然究竟足輕而手重,歷節則全在足而不在手。蓋中風之家,陽虛濕旺,上下表里,無處不傷,故手足皆病。歷節之家,中上二焦,猶可支持,寒濕獨甚於下,故足病而手無恙也。

中風之病,仲景未嘗立法,然苓桂術甘、茯苓四逆、八味腎氣之方,皆中風必須之法。即有上熱煩躁之證,而中下濕寒,則無不悉同。上部稍清,即宜大用溫燥,不可久服陰藥也。

中風(三章)

中風一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風之為病,或中於左,或中於右,手足偏枯,是謂半身不遂。

其初先覺麻木,麻木者,氣滯而不行也。肺主氣,而血中之溫氣,實為肺氣之根,右麻者,肺氣之不行,左麻者,肝氣之不行,麻之極,則為木。氣鬱於經絡之中,阻滯不運,衝於汗孔,簌簌靡寧,狀如亂針微刺之象,是謂之麻,久而氣閉不通,肌肉頑廢,痛癢無覺,是謂之木。

《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物之潤澤,莫過於氣,筋膜之柔而不枯者,氣以煦之,血以濡之也。血隨氣動,氣梗則血瘀,氣血雙阻,筋膜失養,一被外風乘襲,而內風感應,則病偏枯。內風者,厥陰風木之氣也,氣鬱而血凝,血凝而木鬱,風傷衛氣,遏逼營血,木氣愈郁,木鬱生風,津液耗傷,筋膜焦縮,故病偏枯。其在經絡,未嘗非燥,而在臟腑,則全是濕。緣濕土塞滿,肺金不得降斂,故氣阻而生麻,肝木不得升達,故血鬱而生風,而土濕之由,全因腎水之寒,水寒土濕,此金木堙郁之原也。

若或但一臂不遂者,此為痹,非風也。痹者,風寒濕三者合而痹其血脈也。若脈微而數,則中風使然矣。

風因虛中,是以脈微。風動而不息,是以脈數。風隨八節,而居八方,冬至在北,夏至在南,春分在東,秋分在西,立春東北,立夏東南,立秋西南,立冬西北。《靈樞·九宮八風》: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沖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故聖人避風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風邪,則為擊僕偏枯矣。「歲露論」: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

中風二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摶,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即吐涎。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摶,則邪在皮膚,而病中風。蓋緊者營血之寒,浮者營血之虛。肝木藏血而胎君火,火者,血中溫氣之所化也,溫氣不足,故營血虛寒,而脈見浮緊。血虛寒盛,則木鬱風動,是以脈浮。絡脈空虛,一被外風感襲,則內風鬱發,而為賊邪。賊邪不得外泄,或入於左,或入於右,隨其正氣之偏虛而中之,無一定也。邪氣之所在,氣留而血歸之,氣血去而正歸邪,則邪氣反緩,而正氣即急。正氣緊急,而引其邪氣,則邪處之筋長,正處之筋短,鼻口喎僻而不遂,《素問·繆刺論》:邪中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是也。邪氣淺在於絡,即肌膚痹著而不仁。邪氣次在於經,即身體遲重而不勝。邪氣內入於腑,則胃土上逆,濁氣熏蒸,化生痰涎,堵塞心竅,即昏憒不能識人。邪氣內入於臟,則脾土下陷,筋脈緊急,牽引舌本,即蹇澀不能言語(太陰脾脈,上連舌本),脾敗不以攝涎,即口角涎流。腑邪必歸於胃,臟邪必歸於脾,以胃敗而後邪侵於腑,脾敗而後邪侵於臟也。中風之病,由於土濕,土濕則木鬱而風動,以風木而賊濕土,胃逆則神迷,脾陷則言拙,是皆中氣之敗也。

中風三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血亡,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即胸滿而短氣。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氣血之寒,緩則為營衛之虛,營緩則為裡虛而亡血,衛緩則為表虛而中風。邪氣中於經絡,風以泄之,而衛氣愈斂,閉遏營血,不得外達,則身癢而生癮疹。癢者,氣欲行而血不行也。血鬱為熱,發於汗孔之外,則成紅斑。衛氣外斂,不能透發,斑點隱見於皮膚之內,是為癮疹。營氣幽郁,不得暢泄,是以身癢。若心氣不足,邪氣乘虛而入中,壅遏宗氣,則胸膈脹滿,而短氣不舒也。

歷節(六章)

歷節一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

寸口脈沉而弱,腎主骨而脈沉,故沉即主骨,肝主筋而脈弱,故弱即主筋。沉即為腎,骨屬於腎也,弱即為肝,筋屬於肝也。此緣汗出而入水中,如使水傷心氣,則水邪隨脈而注筋骨,以心主脈也。筋骨既傷,則歷節作痛,以諸筋皆屬於骨節,而濕邪傳流於關節也。濕蒸皮毛,黃汗乃出,緣脾主肌肉,其色為黃,濕漬肌肉,木氣不達,木主五色,入土化黃也。

歷節二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自汗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摶,即疼痛如掣。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陽盛而穀氣實,浮則氣蒸而自汗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為營血之不足,浮則為風邪之外中。風邪與血虛相合,即筋骨疼痛如掣。趺陽,胃脈,少陰,腎脈,腎水溫升,則生肝木,而化營血,水寒不能生木,是以血虛。血中溫氣,實胎君火,血虛則溫氣不足,最易感召陰邪。水冷血寒,郁格陽明,胃氣不得下行,故穀氣蒸泄,自汗常出。水濕之邪,入於汗孔,流注關節之中,內與肝腎之寒合傷筋骨,復得風邪外閉,寒濕鬱發,即筋骨掣痛,而病歷節。水暖血溫,不作此病也。

歷節三

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也。

肥盛之人,營衛本盛旺,忽而脈候澀小,短氣自汗,歷節疼痛,不可伸屈,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感襲皮毛所致。風性疏泄,故自汗出。風泄而衛閉,故脈澀小。經脈閉塞,肺氣不得下達,故氣道短促。《素問》:飲酒中風,則為漏風,以酒行經絡,血蒸汗出,益以風邪疏泄,自汗常流,是為漏風。汗孔不闔,水濕易入,此歷節傷痛之根也。

歷節四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咸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摶,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仰,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

肝主筋,其味酸,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弱不振,其名曰泄。腎主骨,其味鹹,味鹹則傷骨,骨傷則痿軟不堅,其名曰枯。枯泄相合,筋骨俱病,名曰斷泄,言其真氣斷絕於內而疏泄於外也。筋骨者,營衛之所滋養,營虛血澀,經脈不通,則衛氣不能獨行。營衛俱微,無以充灌三焦,三焦無所仰賴,以致四肢失秉,斷絕不通,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而脛自冷,假令發熱,便是歷節也。黃汗之病,兩脛自冷,以其內熱不能外發也,歷節之病,兩脛發熱,以其內寒鬱格陽氣也。

歷節五

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者,濕傷關節,則生疼痛,營衛不行,則肌肉瘦削,濁陰阻格,陽不下根,則生眩暈,氣不降斂,則苦短促,胃氣上逆,則欲嘔吐。桂枝芍藥知母湯,朮、甘,培土以敵陰邪,附子暖水而驅寒濕,知母、生薑,清肺而降濁氣,芍、桂、麻、防,通經而開痹塞也。

桂枝芍藥知母湯 三

桂枝(四兩) 芍藥(三兩) 麻黃(二兩) 防風(四兩) 甘草(二兩) 白朮(二兩) 生薑(五兩) 知母(四兩) 附子(二兩,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歷節六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濕寒傷其筋骨,則疼痛不可屈伸。烏頭湯,甘草、芍藥,培土而滋肝,黃耆、麻黃,通經而瀉濕,烏頭開痹而逐寒也。

烏頭湯 四

烏頭(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半,出烏頭) 甘草(三兩,炙) 芍藥(三兩) 黃耆(三兩) 麻黃(三兩)

上五味,㕮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重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亦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

附方

千金礬石湯 一 治腳氣衝心。

礬石(二兩)

上一味,以漿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腳良。

崔氏八味丸 二 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方在「消渴」。

按,中風之病,仲景未嘗立方,其證與八味甚合,崔氏以之治歷節腳氣。若以治中風,則妙甚矣。

卷四

外感雜病

痙濕暍(二十七章)

痙濕暍者,風鬱於表而裡氣內應,燥盛則木枯而為痙,水盛則土潰而為濕,火盛則金爍而為暍。三氣非同,然有相通者焉。相通維何?濕而已矣。痙,燥病也,而曰若發其汗,寒濕相得,則惡寒甚,是痙病之有濕也。暍,火病也,而曰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是暍病之有濕也。

蓋濕旺土鬱,中脘莫運,木氣不舒,金氣不斂,一被感襲,閉其皮毛,木遏風動,血燥筋縮,則為痙病,金被火刑,氣耗津傷,則為暍病。三者雖殊,而溯本窮原,未始不類。臨此三證,助陰滋濕之品,當斟酌而詳慎也。

痙(十三章)

痙病一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曰柔痙。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風傷衛也。風性柔和,故名柔痙。

痙病二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寒傷營也。寒性剛急,故名剛痙。

痙病三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太陽病,發汗太多,亡其津血,筋脈失養,感於風寒,因成痙病。

痙病四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瘡家膿血失亡,筋脈不榮,雖感風寒,不可發汗。汗出血枯,筋脈焦縮,則成痙病。

痙病五

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

風病木枯血燥,下之津血內亡,則成痙病。復發其汗,津血外亡,必苦拘急。

痙病六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若發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即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脈如蛇。

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頭熱,面赤目赤,頭搖口噤,脊背反張者,是痙病也。以太陽寒水之經,起目內眥,上額交巔,下項挾脊,抵腰走足,筋司於肝,血枯木燥,風動筋縮,而膀胱津液之腑,木所自生,更失滋潤,故太陽之部,筋脈拘牽,頭搖口噤,頸項強急,而脊背反折也。《素問·診要經終論》: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瘈,急。瘲,緩),即痙病之謂也。若發其汗者,陽亡火敗,水土之寒濕相得,裡氣既虧,而表氣益虛,即惡寒甚。發其汗已,經脈枯槁,動如蛇行,全失緩和從容之象矣。

痙病七

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

脈緊如弦,直上下行,即上章之其脈如蛇也。

痙病八

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痙。

陰盛則腹脹,《素問》:腎氣實則脹是也。暴腹脹大者,陰氣內復,自臟流經,故為欲解。其脈如故,反沉伏而弦緊者,痙病不瘥也。

痙病九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

發熱而脈沉細,陰陽俱敗,故為難治。

痙病十

痙病有灸瘡,難治。

灸瘡,艾火燔灼,焦骨傷筋,津血消爍,未易卒復,故難治也。

痙病十一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頸項強急,發熱惡寒,汗出,中風之證具備,身體強硬,𠘧𠘧不柔,脈反沉遲,此為柔痙。栝蔞桂枝湯,薑、桂,達經氣而瀉營郁,甘、棗,補脾精而滋肝血,芍藥、栝蔞,清風木而生津液也。

栝蔞桂枝湯 五

栝蔞根(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劈)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痙病十二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太陽病,無汗,是傷寒之證,而小便反少,寒水不降也。甲木生於壬水,太陽不降,甲木逆行,而賊胃土,故氣上衝胸,而口噤不語,以少陽之脈,下胸而貫膈,陽明之脈,挾口而環唇也。此欲作剛痙。葛根湯,薑、甘、大棗,和中宮而補土,桂枝、芍藥,達營鬱而瀉熱,麻黃散太陽之寒,葛根解陽明之郁也。

剛痙是太陽表寒束逼陽明之證,故用葛根。

葛根湯 六(方見《傷寒》)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 芍藥(二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劈)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吸粥。余如桂枝湯將息及禁忌。

痙病十三

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剛痙為病,陽明上逆,故胸滿口噤。脊背反張,故臥不著席。筋脈縮急,故腳攣齘齒(筋脈屈伸、牙齒開合作響,是謂齘齒)。此其土燥胃逆,病在陽明,可與大承氣湯,大黃、芒硝,瀉其燥熱,枳實、厚朴,破其壅塞也。

大承氣湯 七(方見《傷寒》)

大黃(四兩,酒洗) 芒硝(三合)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樸,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濕(十一章)

濕病一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曰濕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流關節,經脈郁阻,故生煩痛。土濕木遏,清陽不達,故脈沉細。此名中濕,亦曰濕痹。木鬱不能疏泄水道,腸胃滋濡,故大便反快,而小便不利。但當利其小便,以泄濕氣也。

濕病二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濕傷筋骨,而阻經脈,故一身盡疼。陽氣鬱遏,是以發熱。木氣不達,則見黃色,以肝主五色,入脾為黃也。

濕病三

濕家病,身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濕家病,身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又大,而且自能飲食,此其腹中平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阻其肺竅,是以鼻塞頭痛,面黃作喘。納藥鼻中,散其寒濕則愈矣。

濕病四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覆被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鬱發熱,皮毛蒸泄,則汗自出。若但頭上汗出,是其陽郁於上,而猶未盛於中也。濕在太陽之經,脈絡壅阻,是以背強。(太陽行身之背)。陽郁不得外達,是以惡寒。俟其濕熱內盛,而後可下,若下之太早,則土敗胃逆,噦而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以太陰土濕,乙木遏陷,而生下熱,在於丹田。至其胸中,全是濕寒,雖渴欲得水,卻不能飲,止是口中燥、煩而已。以其陽郁於上,故頭汗口渴。舌竅於心,陽虛火敗,肺津寒凝,膠塞心宮,故舌上如胎,實非盛熱生胎也。

蓋濕證不論寒熱,總因陽虛。陽郁不達,是以生熱,陽氣極虛,則不能化熱,止是濕寒耳。

濕病五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濕寒之證,而誤下之,若額上汗出,微喘,則氣脫於上,小便利,下利不止,則氣脫於下,是死證也。

濕病六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濕為陽虛,汗多陽亡,風雖去而濕愈增,又值陰雨濕盛之時,是以濕氣仍在。此當微汗以瀉之,則風濕俱去矣。

濕病七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濕鬱經絡,衛氣壅遏,而生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麻、桂、杏仁,瀉營衛而利肺氣,甘草、白朮,補中脘而燥土濕,汗出濕消,煩痛自止。慎不可以火攻之,生其內熱也。

麻黃加朮湯 八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甘草(一兩,炙) 白朮(四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濕病八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汗出當風,閉其皮毛,汗液郁遏,流溢經隧,營衛壅滯,故發熱身疼。午後濕土當令,故日晡所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麻黃、杏仁,破壅而發汗,薏苡、甘草,燥濕而培土也。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九

麻黃(五錢,去節) 杏仁(十粒,去皮尖) 薏苡(五錢) 甘草(一兩,炙)

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濕病九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風客皮毛,是以脈浮。濕漬經絡,是以身重。風性疏泄,是以汗出惡風。防己黃耆湯,甘草、白朮,補中而燥土,黃耆、防己,發表而瀉濕也。

防己黃耆湯 十

防己(一兩) 黃耆(一兩) 甘草(五錢,炙) 白朮(七錢五分)

上銼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三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五錢。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衝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後當如蟲行皮膚中,從腰以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有微汗,差。

按,以上二方,分兩、煎法、加減,俱非仲景法。小青龍湯:喘者,去麻黃,加杏仁。此云喘者,加麻黃,大抵後人所補。

濕病十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如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濕為風鬱,兩相摶結,營衛壅滯,故身體煩疼,不能轉側。「脈法」:風則浮虛,脈浮虛而澀者,血分之虛寒也。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和中而解表,附子暖血而驅寒也。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則木達而疏泄之令行,濕不在下而在中,去桂枝之疏木,加白朮以燥土也。

桂枝附子湯 十一 (方見《傷寒·太陽》。此即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而分兩不同)

桂枝(四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附子(三枚,炮,去皮)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朮湯 十二 (方見《傷寒》)

甘草(二兩) 生薑(一兩半) 大棗(六枚) 附子(一枚,炮) 白朮(一兩)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濕病十一

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濕流關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濕土中郁,肺金不得降斂,故氣短而汗泄,肝木不得升達,故水阻而尿癃。陽遏不達,則惡風寒。氣滯不通,則見浮腫。甘草附子湯,甘草、白朮,補土而燥濕,附子、桂枝,暖水而疏木也。

甘草附子湯 十三 (方見(傷寒·濕病))

甘草(二兩) 白朮(二兩) 附子(二枚) 桂枝(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妙。

暍(三章)

暍病一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即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暍者,夏月而感風寒。表閉陽遏,則見寒熱。濕動表郁,則生重疼。營衛虛澀,故弦細芤遲。水降氣升,故皮毛振聳。土鬱不達,故手足逆冷。陽升火泄,故勞即身熱。陽明不降,故口開齒燥(陽明之脈,行於口齒)。陽明行身之前,故燥在前齒。發汗亡陽,故惡寒甚。溫針亡陰,故發熱甚。下之陽敗土濕,木鬱不泄,是以淋甚。

暍病二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暑熱而感風寒,其名曰暍。內熱熏蒸,是以汗出。表邪束閉,是以惡寒。暑傷肺氣,津液枯燥,是以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白虎清金而補土,人參益氣而生津也。

夏月中暑,必感外寒,郁其內熱。但壯火食氣,汗泄陽亡,不可汗下。人參白虎,清金瀉熱,益氣生津,實不刊之神方也。

白虎加人參湯 十四 (方見《傷寒》)

石膏(一斤,碎,綿裹)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暍病三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夏月汗出,浴於冷水,水入汗孔,而行皮中。皮毛冷閉,郁遏陽火,不得外泄,故生內熱。熱則傷氣,故脈微弱。瓜蒂瀉皮中之冷水,水去則竅開而熱泄矣。

瓜蒂湯 十五

瓜蒂(二十枚)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卷五

外感雜病

瘧病(五章)

瘧者,陰陽之交爭也。暑蒸汗泄,浴於寒水,寒入汗孔,藏於腸胃之外,秋傷於風,則成瘧病。衛氣離則病休,衛氣集則病作。衛氣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寒邪在經,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其淺在陽分,則晝與衛遇而日作,其深在陰分,則夜與衛遇而暮作。邪中於頭項者,衛氣至頭項而病。邪中於腰脊者,衛氣至腰脊而病。其後客於脊背也,循膂而下,其氣日低,故其作日晏。其前行於臍腹也,循腹而上,其氣日高,故其作日早。其內薄於五臟,橫連於募原也,道遠而行遲,不能與衛氣日遇,故間日乃作。岐伯析其理,仲景傳其法,理明而法良,瘧無不愈之病矣。

瘧病一

師曰: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弦為少陽之脈,寒邪在經,以類相從,內舍三陰,少陽居二陽三陰之間,內與邪遇,相爭而病作,故瘧脈自弦。少陽甲木,從相火化氣,其初與邪遇,衛氣鬱阻,不得前行,漸積漸盛,內奪陰位。陰氣被奪,外乘陽位,裹束衛氣,閉藏而生外寒。衛氣被束,竭力外發,重圍莫透,鼓盪不已,則生戰慄。及其相火鬱隆,內熱大作,寒邪退敗,盡從熱化,則衛氣外發而病解。此痎瘧之義也。

但相火不無虛實,弦數者,火勝其水,其病多熱,弦遲者,水勝其火,其病多寒。弦而小緊者,腑熱重而表寒輕,下之則差。弦遲者,內寒,可溫其里。弦緊者,外寒,可發汗針灸,以散其表。浮大者,宿物內阻,可吐之。弦數者,木鬱而風發也,以飲食消息而止之,如梨漿、瓜汁清潤甘滑之品,息其風燥,經所謂風淫於內,治以甘寒是也。

瘧病二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

《素問·瘧論》: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故名曰癉瘧。癉瘧但熱不寒,緣其陽盛陰虛,肺火素旺。汗出竅開,風寒內入,淺居皮中,閉其衛氣。衛陽郁發,熱傷肺氣,手足如烙,煩冤欲嘔。以陰氣先虛而邪客又淺,是以但熱無寒。其熱內蓄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是癉瘧之義也。

瘧病三

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瘧論」: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亦以時作,名曰溫瘧。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髮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溫瘧先熱後寒,緣冬月中風,泄其衛氣,風愈泄而衛愈閉,遏其營血,鬱而為熱。後傷於寒,皮毛斂束,而風不能泄,營熱更郁。營血司於肝木而生於腎水,冬時腎水蟄藏而肝木已枯,此熱遂藏骨髓之中。至春乙木萌生,陽氣大發,骨髓之熱,可以出矣(腎主骨髓,乙木生於腎水,故骨髓之熱,當隨木氣外出),而外為寒束,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燔爍,肌肉消減之時,腠理髮泄,邪可出矣。即不遇大暑,或有所用力煩勞,氣蒸汗流,邪亦出矣。熱邪與汗皆出,表裡如焚,於是陽盛而陰虛。物極必反,陽氣盛極而衰,復反故位,陰氣續復,漸而翕聚,是以寒生。此溫瘧之義也。

溫瘧即癉瘧之輕者,其熱未極,則陽衰陰復,能作後寒,是謂溫瘧。熱極陰亡,後寒不作,是謂癉瘧。曰身無寒,但熱,仲景指溫瘧之重者而言,即癉瘧也。骨節者,身之溪谷,腎水之所潮汐,熱極水枯,故骨節煩疼。嘔者,熱盛而胃逆也。白虎加桂枝湯,石膏、知母,清金而瀉熱,甘草、粳米,益氣而生津,桂枝行經而達表也(風寒在表,故熱藏骨髓,桂枝解散風寒,引骨髓之熱外達於皮毛也)。

白虎加桂枝湯 十六

石膏(一斤)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瘧病四

瘧多寒者,名曰牝瘧,蜀漆散主之。

「瘧論」:瘧先寒而後熱者,夏傷於暑,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先寒後熱,緣陽為陰束,故閉藏而為寒,陽氣鼓發,故鬱蒸而為熱。陽虛不能遽發,故寒多而熱少。陽敗而不發,則純寒而無熱。瘧多寒者,陰盛而陽虛也,是其寒邪凝瘀,伏於少陽之部。必當去之,蜀漆散,雲母除其濕寒,龍骨收其濁瘀,蜀漆排決積滯,以達陽氣也。

蜀漆散 十七

蜀漆(洗,去腥) 雲母(燒二日夜) 龍骨(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匕。溫瘧加蜀漆半分,臨發時服一錢匕。

瘧病五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瘥,當月盡解,如其不瘥,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症瘕,名曰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病瘧以此月之初一日發,五日一候,三候一氣,十五日氣候一變,故當愈。設其不瘥,再過一氣,月盡解矣。如其仍然不瘥,此其邪氣盤郁,結為症瘕,名曰瘧母。當急治之,宜鱉甲煎丸,鱉甲行厥陰而消症瘕,半夏降陽明而消痞結,柴胡、黃芩,清瀉少陽之表熱,人參、乾薑,溫補太陰之裡寒,桂枝、芍藥、阿膠,疏肝而潤風燥,大黃、厚朴,瀉胃而清郁煩,葶藶、石葦、瞿麥、赤硝,利水而瀉濕,丹皮、桃仁、烏扇、紫葳、蜣螂、鼠婦、蜂窠、蟅蟲,破瘀而消症也。

鱉甲煎丸 十八

鱉甲(十二分,炙) 半夏(一分) 柴胡(六分) 黃芩(三分) 人參(一分) 乾薑(三分) 桂枝(三分) 阿膠(三分,炙) 芍藥(五分) 大黃(三分) 厚朴(三分) 葶藶(一分,熬) 石韋(三分,去毛) 瞿麥(二分) 赤硝(十二分) 桃仁(四分) 烏扇(三分,燒) 紫葳(三分) 蜣螂(六分,熬) 鼠婦(三分,熬) 峰窠(四分,炙) 蟅蟲(五分,熬) 丹皮(五分)

上二十三味,為未,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俟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眉批:見涵初等欲加減此方,直是非聖無法。孫真人亦只酌換兩味,何況凡庸!小柴胡、桂枝合大承湯三方,去甘草之和緩,枳實之破氣。《千金》去赤硝、鼠婦,加海藻、大戟,咸能軟堅,破其堅壘,加減亦善。

附方

外臺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三方見《傷寒·少陽》小柴胡湯加減)。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

柴胡(八兩)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栝蔞根(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外臺柴胡桂薑湯 四(方見《傷寒·少陽》)。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

柴胡(八兩) 黃芩(三兩) 甘草(三兩,炙)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牡蠣(二兩) 栝蔞根(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眉批:《外臺秘要》,唐·王燾撰,多載古人秘方,其方自有所本。尚有牡蠣湯一方,專治牝瘧多寒者,亦《外臺》方。牡蠣四兩,麻黃四兩(去節),甘草二兩,蜀漆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黃氏不錄此方,以有柴胡桂薑湯,足以概括此方也。其意重在和解,溫散寒邪,故無取麻黃。仲景自有蜀漆散治牝瘧,故不載此方。

卷六

外感雜病

百合狐惑陰陽毒(十三章)

百合、狐惑、陰毒、陽毒,非同氣也,而狐惑之神思迷亂有似百合,陽毒之膿血腐瘀頗類狐惑,不同之中未嘗無相同之象,而皆有表邪則同也。百合之病,有得於吐下發汗者,有不經吐下發汗者,是傷寒之變證也。狐惑之病,狀類傷寒,是傷寒之類證也。陽毒、陰毒之病,服藥取汗,是傷寒之別證也。其病氣之變現,固以本氣之郁發,然非有表邪之外束,則本氣何因而鬱發也?此可以會通其原病矣。

百合(九章)

百合一

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然,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欲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時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其證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後見者,各隨證治之。

百合病者,傷寒之後,邪氣傳變,百脈一宗,悉致其病。百脈者,六氣攸分,五行不一,而百脈一宗,則殊途同歸,悉致其病,則百端俱集。意未嘗不欲食,復不能食,常默然無語。動止不安,故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甘美之時,或有惡聞食臭之時。如寒而無寒,如熱而無熱,口苦便赤。諸藥不效,得藥則劇,吐利不測。身形如和,其脈微數。如是則經絡臟腑莫名其部,寒熱燥濕難分其條。此有法焉,觀其小便。溺時頭痛者,水降而氣升也。氣水一原,在上則為氣,是謂上焦如霧,在下則為水,是謂下焦如瀆,在中氣水之交,是謂中焦如漚。上焦清氣昏蒙,心緒煩亂,濁氣稍降,頭目猶清,溺時清氣降泄而濁氣升騰,頭上壅塞,是以作痛,此其病重,兩月乃愈。若溺時頭上不痛,但淅淅振慄者,氣雖上升,而未甚壅遏,其病頗輕,四十日愈。若溺時快然,但覺頭眩者,氣雖上升,而不至填塞,其病更輕,二十日愈。其溺時之證,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而方出,或病二十日及一月而後見者,各隨其證之輕重而治之也。

百合二

百合病,發汗後者,百合知母湯主之。

百合之病,即其溺時頭痛觀之,是病在氣分也。主氣者肺,肺朝百脈,百脈之氣,受之於肺,一呼則百脈皆升,一吸則百脈皆降,呼吸出入,百脈關通,是以肺病則百脈皆病。肺氣清明,則神思靈爽,甘寢飽食,肺氣不清,則鬱悶懊憹,眠食損廢矣。是宜清肺,肺氣清和,百脈自調。而其由來非一,則用法不同。若得於發汗之後者,是汗亡肺津,金被火刑也。百合知母湯,百合清肺而生津,知母涼金而瀉火也。

百合知母湯 十九

百合(七枚) 知母(三兩)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後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三

百合病,下之後者,滑石代赭湯主之。

百合病,得於下之後者,是下傷中氣,濕動胃逆,肺鬱而生熱也。滑石代赭湯,百合清金而瀉熱,滑石、代赭,滲濕而降逆也。

滑石代赭湯 二十

百合(七枚) 滑石(三兩,碎,綿裹) 代赭石(如雞子大,碎,綿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石,取一升,去滓,後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服。

百合四

百合病,吐之後者,百合雞子湯主之。

百合病,得於吐之後者,是吐傷肺胃之津,燥動而火炎也。百合雞子湯,百合清肺熱而生津,雞子黃補脾精而潤燥也。

百合雞子湯 二十一

百合(七枚) 雞子黃(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內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五

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

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瘀熱淫蒸,敗濁未泄。百合地黃湯,百合清金而除煩熱,地黃瀉胃而下瘀濁也。

百合地黃湯 二十二

百合(七枚) 生地黃汁(一升)

上,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內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百合六

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是金被火刑,津枯而肺燥也。百合洗方,潤皮毛而清肺燥也。

百合洗方 二十三

百合(一升)

上百合一味,以水一斗,浸之一宿,以洗身。洗後食煮餅,勿以鹽豉也。

百合七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蔞牡蠣散主之。

百合病,渴不差者,是相火刑金而津液枯槁也。栝蔞牡蠣散,栝蔞清金而潤燥,牡蠣斂肺而止渴也。

栝蔞牡蠣散 二十四

栝蔞根 牡蠣(熬。等分)

上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八

百合病,變發熱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病,變發熱者,是濕動胃逆,而肺氣不降也。百合滑石散,百合清金而瀉熱,滑石利水而瀉濕也。

百合滑石散 二十五

百合(一兩,炙) 滑石(二兩)

上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熱除則止服。

百合九

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復發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復下之,此亦為逆。

百合病,見於陰分者,以陽法救之,陽長而陰自消,見於陽分者,以陰法救之,陰進而陽自退。若見於陽者,反攻其陰而發汗,愈亡其陰,此為逆也,若見於陰者,反攻其陽而下之,愈亡其陽,此亦為逆也。

狐惑(二章)

狐惑一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散熏之。

狐惑者,狐疑惶惑,綿昧不明,狀如傷寒。而病實在裡,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飲食皆廢,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而無定色。此蓋濕氣遏郁,精神昏憒之病也。濕邪淫泆,上下熏蒸,浸漬糜爛,肌肉剝蝕。蝕於喉嚨,其名為惑,以心主藏神,陽分受傷,清氣燔蒸,則神思惶惑,而不靈也。蝕於二陰,其名為狐,以腎主藏志,陰分受傷,濁氣熏爍,則志意狐惑而不清也。蝕於上部,其病在心,心火刑金,是以聲嗄。心火升炎,下寒上熱,甘草瀉心湯,參、甘、薑、棗,溫補中脘之虛寒,芩、連、半夏,清降上焦之鬱熱也。蝕於下部,其病在腎,腎脈上循喉嚨,是以咽乾。其前在陰器,則以苦參湯洗之,後在肛門,則以雄黃散熏之,蓋土濕木陷,鬱而生熱,化生蟲䘌,前後侵蝕,苦參、雄黃,清熱而去濕,療瘡而殺蟲也。土濕則脾陷而不消,胃逆而不納,故不能飲食。君火不降,則見赤色。辛金不降,則見白色。壬水不降,則見黑色。病見上下,而根在中焦,總由太陰濕土之旺。甘草瀉心,溫中清上,培土降逆,狐惑之的方也。

甘草瀉心湯 二十六 (方見《傷寒·太陽》)

甘草(四兩,炙) 半夏(半升) 黃芩(三兩) 黃連(一兩) 乾薑(三兩)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無人參。

苦參湯 二十七

苦參(一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次。

雄黃散 二十八

雄黃

上一味,為末,簡瓦二枚合之,燒,向肛熏之。

狐惑二

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病者脈數,而無表熱,鬱郁微煩,默默欲臥,自汗常出,此狐惑之濕旺而木鬱者。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之四眥皆黑,以肝竅於目,藏血而胎火,木鬱生熱,內蒸而不外發,故脈數而身和,木賊土困,故煩鬱而欲臥,風木疏泄,故見自汗,邪熱隨經而走上竅,故目如鳩眼,營血腐敗而不外華,故目眥灰黑,此必作癰膿。若能飲食者,膿已成也,以肉腐膿化,木鬱鬆緩,是以能食。赤小豆當歸散,小豆利水而瀉濕,當歸養血而排膿也。

赤小豆當歸散 二十九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當歸(十兩)

上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陽毒(一章)

陽毒一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吐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眉批:諸家皆以此為溫疫時病。

陽毒之病,少陽甲木之邪也。相火上逆,陽明鬱蒸,而生上熱。其經自面下項,循喉嚨而入缺盆,故面赤喉痛,而吐膿血。臟氣相摶,五日始周,則猶可治。七日經氣已周,而兩臟再傷,故不可治,《難經》所謂七傳者死也(「五十三難」: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七日肺肝再傷,故死也)。升麻鱉甲湯,升麻、甘草,清咽喉而鬆滯結,鱉甲、當歸,排膿血而決腐瘀,雄黃、蜀椒,瀉濕熱而下逆氣也。

升麻鱉甲湯 三十

升麻(二兩) 鱉甲(手指大一片,炙) 甘草(二兩) 當歸(一兩) 雄黃(五錢,研) 蜀椒(一兩,炒去汗)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陰毒(一章)

陰毒一

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主之。

陰毒之病,厥陰乙木之邪也。肝竅於目而色青,故面目青。足太陰之脈,上膈而挾咽,脾肝鬱迫,風木衝擊,故身與咽喉皆痛。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升麻、甘草,清咽喉而鬆迫結,鱉甲、當歸,破痞瘀而滋風木也。

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 三十一

升麻(二兩) 鱉甲(手指大一片,炙) 甘草(二兩,炙) 當歸(一兩)

煎服依前法。陰陽毒有表邪外束,故宜取汗。

卷七

內傷

血痹虛勞(十八章)

血痹、虛勞,非一病也,而證有相通。血痹之證,必因於虛勞,所謂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是也。虛勞之病,必致於血痹,所謂中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是也。

蓋勞傷在乎氣,而病成在乎血。二十二難解《靈樞·經脈》之文: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滯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故先為是動,後所生也。緣氣無形而難病,病必由於血瘀,血有質而易病,病必由於氣凝。氣倡而血隨之,故氣動則血病也。其未結而方瘀,由上亡於吐衄而下脫於便溺。其既瘀而又結,則淺聚於經絡而深積於臟腑。其方瘀而亡脫,以陰氣堙鬱而中寒也。其既結而積聚,則陽氣壅阻而變熱也。而其先,總緣於土虛。土虛則火熱而水寒,金爍而木枯,中樞敗而四維不轉,故火金傷而神氣病於上,水木損而精血病於下。會仲景建中之義,則血痹、虛勞之病,隨處逢源矣。

血痹(二章)

血痹一

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血痹者,血閉痹而不行也。此以尊榮之人,骨弱肉豐,氣虛血盛,重因疲勞汗出,氣蒸血沸之時,安臥不時動搖,血方動而身已靜,靜則血凝,加被微風吹襲,閉其皮毛,內郁不得外達,因此痹著,而不流通。血痹不行,則脈自微澀。風寒外閉,則寸口關上小緊,緊者,寒閉之脈。清邪居上,故氣行於寸關。此宜針引陽氣,令陽氣通達,則痹開而風散,緊去而脈和,自然愈也。

久痹不已,而成干血,則為大黃蟅蟲之證矣。

血痹二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血痹,寸陽尺陰俱微,其寸口關上則微,其尺中則微而復兼小緊,「脈法」:緊則為寒,以寒則微陽封閉而不上達,故脈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之狀,以風襲皮毛,營血凝澀,衛氣鬱遏,漸生麻痹,營衛阻梗,不能煦濡肌肉,久而枯槁無知,遂以不仁。營衛不行,經絡無氣,故尺寸關上俱微。營瘀木陷,郁於寒水,而不能上達,故尺中小緊。黃耆桂枝五物湯,大棗、芍藥,滋營血而清風木,薑、桂、黃耆,宣營衛而行瘀澀,倍用生薑,通經絡而開閉痹也。

黃耆桂枝五物湯 三十二

黃耆(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參。

虛勞(十六章)

虛勞一

脈弦而大,弦而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傳,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此段見《傷寒·脈法》。脈弦而大,弦則為陽衰而脈減,大則為陰衰而脈芤,減則陽氣不足而為寒,芤則陰血不充而為虛,虛寒相合,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以其陽升而不降,陰降而不升,上熱下寒,陰中無陽,精血失統故也。

中氣者,交濟水火之媒(眉批:道家黃婆嬰奼之旨),水火不濟,總以中氣之虛。後世醫法不傳,治此乃用清涼滋潤,中氣崩敗,水走火飛,百不一生。今之醫事,不可問也。(漏下者,非經期而血下。血暴脫者,謂之崩中,如堤崩而水泄也。血續失者,謂之漏下,如屋漏而水滴也)

虛勞二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脈大者,表陽離根而外浮,所謂大則為芤也。極虛者,里陽虧乏而內空,所謂芤則為虛也。或大或芤,皆以勞傷元氣之故也。

虛勞三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裡虛也。

血者,色之華也,亡血而無以華色,故面色清薄。血弱則發熱而作渴,《傷寒》所謂諸弱發熱,熱者必渴也。熱盛火炎,則刑金而作喘。血亡肝虛,風木鬱沖,則生悸動。凡脈浮者,皆緣裡氣之虛,表陽不能內交也。

虛勞四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裡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時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脈虛者,空虛而不實,沉者,陽陷而不升,弦者,水寒而木枯也。無寒熱者,無表證也。短氣者,氣不歸根。裡急者,木鬱不達。小便不利者,土濕木陷,不能行水。面色白者,血不華色。時時瞑者,陽不歸根,升浮而眩暈。衄者,肺金之不斂。少腹滿者,肝木之不升。此皆勞傷中氣,不能升降陰陽,故使之然也。

虛勞五

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脈浮大,手足煩者,陽氣內虛而外盛也。春夏陽氣浮升,內愈寒而外愈熱,故劇。秋冬陽氣沉降,外熱輕而內寒減,故瘥。緣中氣虛敗,不能交濟水火,火炎而上熱,水凘而下寒。腎者,蟄閉封藏之官也,水冷不能蟄藏陽氣,則陰寒精自出,水寒不能生髮肝木,則酸削不能行也。

虛勞六

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

脈浮者,陽虛而不斂也,弱者,氣衰而不振也,澀者,血寒而不流也。此其肝腎陽虧,精氣清冷,不能生子也。

冬水蟄藏,地下溫暖,春時木氣發泄,則陽升而物生。人之所以生子者,腎肝之陽旺也,若水寒木枯,生意不旺,不能生子也。

虛勞七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

脈虛弱細微者,里陰盛而表陽虛,寐時衛氣不交,陰分外泄而不斂,故喜盜汗。

虛勞八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挾背行,若腸鳴,馬刀挾癭者,皆為勞得之。

病脈大者,陽不歸根而外盛也。痹挾背行者,足太陽之經,行身之背,太陽不降,則經氣痹著,挾背而行也。腸鳴者,水寒而木鬱,乙木陷於寒水之中,鬱勃激宕,故雷鳴而氣轉也。馬刀挾癭者,瘰癧之瘡,足少陽之病也。足少陽之經,循頸側而入缺盆,隨足陽明而下降,水寒土濕,胃逆不降,則膽脈上壅,瘀結而生瘰癧。《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經,是動則病口苦,心脅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靈樞·癰疽》: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此皆勞傷水土,不能滋培木氣故也。

虛勞九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冷,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脈沉小而遲,是名脫氣,脫氣者,陰中之陽陷而不升也。其人疾行則喘喝而仰息,喘喝者,陽中之陽逆而不降也,氣不歸根,故動則發喘。其手足逆冷,以四肢秉氣於脾胃,脾胃陽虛,四肢失秉,故寒冷不溫。陽受氣於四末(《素問》語),手足者,陽盛之處,溫則為順,不溫而寒,是謂逆也。脾主升清,胃主降濁,陽衰濕旺,升降反作,清氣陷而濁氣逆,是以腹滿。脾陽升動,則水穀消磨,清陽下陷,磨化失職,是生飧泄,故甚則大便溏泄,食不消化也。

虛勞十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失精之家,風木鬱陷,則少腹弦急。溫氣虛敗,則陰頭寒涼。相火升泄,則目眩發落。緣水寒不能生木,木氣遏陷,橫塞於少腹,故弦硬而緊急。肝主筋,前陰者,宗筋之聚,腎肝之陽虛,故陰頭寒冷。水木下寒而不升,則火金上熱而不降,相火升騰,離根而虛飄,故目眩而發落。其脈極虛芤遲澀,此為清穀亡血失精之診。凡脈得諸芤動微緊,皆陰中無陽,男子則失精,女子則夢交。蓋乙木生於腎水,溫則升而寒則陷,腎主蟄藏,肝主疏泄,水寒木陷,鬱而生風,肝行其疏泄,腎失其蟄藏,故精滑而遺失也。此其中,全緣土虛。以水木為陰,隨己土而上升,則下焦不寒,火金為陽,隨戊土而下降,則上焦不熱,上清則無嗽喘吐衄之證,下溫則無清穀遺精之疾,是謂平人。脾升胃降之機,是為中氣。中氣者,升降陰陽之樞,交濟水火之媒,奼女嬰兒之配合,權在於此,道家謂之黃婆,義至精也。其位居坎離之中,戊己之界,此即生身之祖氣,胎元之元神,陰陽之門,天地之根也(《老子》: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指此)。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芍藥,達木鬱而清風燥,薑、甘、大棗,和中氣而補脾精,龍骨、牡蠣,斂神氣而澀精血也。

桂枝龍骨牡蠣湯 三十三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龍骨(三兩) 牡蠣(三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虛勞十一

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裡急者,乙木鬱陷,迫急而不和也。木性喜達,鬱而欲發,生氣不遂,衝突擊撞,是以腹痛。肝主筋,諸筋皆聚於節,生氣失政,筋節不暢,故四肢痠疼。膽氣上逆,胸肋壅塞,肝脈上行,升路郁阻,風木振搖,故心下悸動。子半陽生,木氣萌櫱,而生意郁陷,不能上達,則欲動而夢交接,益以風木疏泄,是以精遺。風燥亡津,肺府枯槁,故咽乾口燥。風木善泄,肺金失斂,故血衄鼻竅。手之三陽,足之三陰,陷而不升,故手足煩熱(手之三陽不升,則陽中之陽陷於陰中,足之三陰不升,則陰中之陽陷於陰中,故手足煩熱)。此以中氣虛敗,風木下陷而相火上逆也。小建中湯,膠飴、甘、棗,補脾精而緩裡急,薑、桂、芍藥,達木鬱而清風火也。

小建中湯 三十四(方見《傷寒·少陽》)

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此湯,以甜故也。

虛勞十二

虛勞裡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

虛勞之病,脾陽陷敗,風木枯槁,郁迫不升,是以裡急。木中溫氣,陽氣之根也,生氣之陷,原於陽根之虛。黃耆建中湯,膠飴、甘、棗,補脾精而緩裡急,薑、桂、芍藥,達木鬱而清風燥,黃耆補肝脾之氣,以培陽根也。

黃耆建中湯 三十五

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膠飴(一升) 黃耆(一兩半)

於小建中湯內加黃耆一兩半,余依建中湯法。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一兩。

虛勞十三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方在消渴。

腎位於腰,在脊骨十四椎之旁,足太陽之經,亦挾脊而抵腰中。腰者,水位也,水寒不能生木,則木陷於水,而腰痛作。木鬱風生,不能上達,則橫塞少腹,枯槁而拘急。乙木鬱陷,綠於土濕,木遏於濕土之中,疏泄之令不暢,故小便不利。八味腎氣丸,附子溫癸水而益腎氣,地黃滋乙木而補肝血,丹皮行血而開瘀澀,薯、萸,斂精而止失亡,苓、澤,瀉水而滲濕,桂枝疏木而達郁也。

虛勞十四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虛勞之病,率在厥陰風木一經。肝脾陽虛,生氣不達,木鬱風動,泄而不藏,於是虛勞不足,百病皆生。肺主收斂,薯蕷斂肺而保精,麥冬清金而寧神,桔梗、杏仁,破壅而降逆,以助辛金之收斂。肝主生髮,歸、膠,滋肝而養血,地、芍,潤木而清風,芎藭、桂枝,疏鬱而升陷,以助乙木之生髮。土位在中,是為升降金木之樞,大棗補己土之精,人參補戊土之氣,苓、朮、甘草,培土而瀉濕,神麯、乾薑,消滯而溫寒,所以理中而運升降之樞也。木位在左,是為克傷中氣之賊,柴胡、白蘞,瀉相火而疏甲木,黃卷、防風,燥濕土而達乙木,所以剪亂而除中州之賊也。

薯蕷丸 三十六

薯蕷(三十分) 麥冬(六分) 桔梗(五分) 杏仁(六分) 當歸(十分) 阿膠(七分) 芍藥(六分) 乾地黃(十分) 大棗(百枚,為膏) 人參(七分) 甘草(二十八分) 白朮(六分) 茯苓(五分) 神麯(十分) 乾薑(三分) 柴胡(五分) 白蘞(二分) 桂枝(十分) 防風(六分) 豆黃卷(十分,以黑豆芽為正) 芎藭(六分)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眉批:八珍、十全,俱仿此方,但於疏木斂金、升降戊己之法,不及此丸精密。

虛勞十五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湯主之。

土濕胃逆,相火升泄,是以虛煩,不得眠睡。酸棗湯,甘草、茯苓,培土而瀉濕,芎藭、知母,疏木而清煩,酸棗斂神魂而安浮動也。

酸棗湯 三十七

酸棗仁(二升) 知母(二兩) 芎藭(二兩) 甘草(一兩) 茯苓(二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取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虛勞十六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蟅蟲丸主之。

五勞,五臟之勞病也。《素問·宣明五氣》: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心主血,肺主氣,脾主肉,腎主骨,肝主筋,五勞不同,其病各異,而總以脾胃為主,以其為四維之中氣也,故五勞之病,至於虛極,必羸瘦腹滿,不能飲食,緣其中氣之敗也。五勞之外,又有七傷,飽食而傷,憂鬱而傷,過飲而傷,房室而傷,飢餒而傷,勞苦而傷,經絡營衛氣傷。其傷則在氣,而病則在血,血隨氣行,氣滯則血瘀也。血所以潤身而華色,血瘀而干,則肌膚甲錯而不潤,兩目黯黑而不華,肝竅於目,《靈樞》:肝病者眥青(「五閱五使篇」),正此義也。血枯木燥,筋脈短縮,故中急而不緩。大黃蟅蟲丸,甘草培土而緩中,杏仁利氣而瀉滿,桃仁、乾漆、虻蟲、水蛭、蠐螬、蟅蟲,破瘀而消症,芍藥、地黃,清風木而滋營血,黃芩、大黃,瀉相火而下結塊也。

凡五勞七傷,不離肝木,肝木之病,必緣土虛。以中氣勞傷,己土濕陷,風木鬱遏,生氣不達,於是賊脾位而犯中原。脾敗不能化水穀而生肌肉,故羸瘦而腹滿。肝藏血而竅於目,木陷血瘀,皮膚失榮,故肌錯而目黑。大黃蟅蟲丸,養中而滋木,行血而清風,勞傷必需之法也。

大黃蟅蟲丸 三十八

大黃(十分,蒸) 黃芩(二兩) 芍藥(四兩) 乾地黃(十兩) 甘草(三兩) 杏仁(一升) 桃仁(一升) 乾漆(一兩) 虻蟲(一升) 水蛭(百枚) 蠐螬(一升) 蟅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附方

千金翼炙甘草湯 五方見《傷寒·少陽》

治虛勞諸不足,汗出而悶,脈結心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兩,炙) 桂枝(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三十枚) 麥冬(半升) 阿膠(二兩) 生地黃(一斤) 麻仁(半升)

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卷八

內傷雜病

驚悸吐衄下血瘀血(十八章)

驚悸、吐衄、下血、瘀血,病雖不一,而原則無二。驚悸之家,風木鬱動,營血失斂,往往上溢而下泄,不溢不泄,則蓄結而內瘀,內瘀不去,久成痃癖,痃癖漸大,多至殞命而亡身。故瘀血之病,由於吐衄,吐衄之病,根於驚悸,驚悸之病,起於虛勞,虛勞之病,根於中氣之敗。

蓋水寒土濕,不能榮木,肝膽動搖,必生驚悸。驚悸既作,風木疏泄,擾而不靜,經絡堙郁,凝而不流,以既凝之血,而得疏泄之令,未有不吐衄而便瀉者也。吐下不行,勢必積聚,而為瘀血。瘀血一成,是為心腹之疾,事如養虎矣。

驚悸、吐衄之法,全以中氣為主,溫養保固,不可涼瀉。及成瘀血,不得不下,但以下之後,病去而人不殞亡,人存而年不夭折,則善之善矣。

驚悸(四章)

驚悸一

寸口脈動而弱,動則為驚,弱則為悸。

《傷寒·脈法》: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動者,動盪而不寧,弱者,濡弱而不暢也。蓋胃土不降,濁陰升塞,膽木不得下根,則浮蕩而為動,動即虛飄而驚生,肝木不得上達,則抑鬱而為弱,弱即振搖而悸作,而總緣土氣之濕,濕則中氣堙塞而木鬱故也。是以虛勞之家,中氣羸困,升降失職,肝膽不榮,無不有驚悸之證。

驚悸之人,營血瘀蓄,風火鼓扇,往往有吐衄之條。仲景列驚悸於虛勞之後,吐衄之先,蓋虛勞、驚悸、吐衄之病,實一本而同源者也。

後世不解,以為陰虛,反以清涼滋潤之藥,斃其性命。庸工代起,述作相承,億萬生靈,胥罹其禍。愚妄之罪,罄竹難書矣。

驚悸二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奔豚者,肝木之邪,陽亡土敗,水寒木鬱,風動根搖,奔衝心肺,是謂奔豚(言其勢如奔豚也)。吐膿者,驚悸之家,氣動血撓,離經郁蓄,湧溢陽竅,是為吐衄,不經吐衄,郁礙陽氣,陽鬱熱發,淫蒸腐化,隨吐而上,是謂吐膿。驚怖者,水寒土濕,胃氣不降,膽木失根,神魂振惕,是謂驚怖。火邪者,火劫發汗,陽敗驚生,迷亂昏狂,臥起不安,是謂火邪。此四部之病,異派同源,悉屬肝膽。肝膽主驚,皆由木氣受傷,驚發於肝膽,而得之也。

驚悸三

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傷寒·太陽篇》: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火邪者,以火劫發汗,而中火邪也(《傷寒》: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汗多亡陽,土敗胃逆,君相飛騰,神魂浮蕩,是以驚生。濁陰上逆,化生痰涎,迷塞心宮,是以狂作。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蜀漆吐腐敗而療狂,龍骨、牡蠣,斂神魂而止驚,去芍藥者,以其酸寒而瀉陽氣也。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三十九 (方見《傷寒·太陽》)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牡蠣(五兩,熬)

上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驚悸四

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

陽衰土濕,升降失政,冒土上逆,心下鬱塞,礙厥陰升路,風木上行,不得順達,鬱勃鼓盪,是以心下悸動。半夏麻黃丸,半夏降胃逆而驅濁陰,麻黃瀉堙塞而開徑路也。

驚悸之證,土濕胃逆,陽氣升泄,神魂失藏,多不能寐。《靈樞·邪客》: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致,正此義也。

內傷外感驚悸之證,皆少陽之陽虛(土敗胃逆,膽木失根故也),惟少陽傷寒小建中、炙甘草二證,是少陽之陽旺者(足少陽化氣於相火)。汗下傷中,陽亡土敗,甲木拔根,相火升炎,故以生地、芍藥,瀉其相火(此在內傷,必是火敗,以傷寒表邪,郁其相火,是以火旺也)。然火自旺而土自虛,非表裡陽盛者(小建中、炙甘草,皆培土而瀉火)。除此無陽旺之驚悸矣。

後世庸工,歸脾加減,天王補心之方,滋陰瀉陽,誤盡天下蒼生。至今海內宗之,加以俗子表章,其禍愈烈。此關天地殺運,非一人之力所能挽也。

半夏麻黃丸(四十)

半夏 麻黃(等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吐衄下血瘀血(十四章)

吐衄下血一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摶,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

此段見「虛勞」中。亡血之病,無不由於虛寒,虛寒之原,無不由於中氣之敗。其亡於吐衄,非無上熱,上熱者,火烈金燔而不降,其中下則虛寒也。其亡於便溺,非無下熱,下熱者,水冷木鬱而不升,其中上則虛寒也。

中氣者,升降水火之樞軸,樞軸不轉,則火浮而水沉,此亡血之原也。中氣虛寒,陽明不降而辛金逆,郁為上熱而沸湧,太陰不升而乙木陷,郁為下熱而注泄,外證以弦大之脈,毫不露虛寒之形,此所以後世方書專事清涼,千手雷同,萬不一生也。不知弦則為減,減則為寒,大則為芤,芤則為虛,於弦大之中而得虛寒之義,則金逆於上而寸大者,上熱而非下熱也,木陷於下而尺弦者,下熱而非上熱也。

吐衄下血二

病人面無色,無寒熱,脈沉弦者,衄,煩咳者,必吐血,浮弱,手按之絕者,下血。

肝藏血而主色,面無色者,血鬱欲脫,而不外華也。無寒熱者,病系內傷,無外感表證也。腎脈沉,肝脈弦,脈沉而弦者,水寒不能生木,木鬱於水而不升也。腎肝之陰,沉實於下,不能上吸陽氣,金逆而不降,故血外溢而上衄。加以煩躁咳嗽,肺胃沖逆,必吐血也。心肺之脈俱浮,浮弱而手按之絕者,金火雙敗,不能歸根,陽氣升泄而不降也。心肺之陽,浮虛於上,不能下呼陰氣,木陷而不升,故血內溢而下泄。

血之在下,則藏於木,血之在上,則斂於金,而總統於土,《靈樞》: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其亡於吐衄者,陽明之不降也,脫於便溺者,太陰之不升也,太陰、陽明之不治,中氣之敗也。

衄血三

師曰:尺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金性收斂,木性疏泄,衄血之病,木善泄而金不斂也。其原總由於土濕,土濕而陽明不降,則辛金上逆而失其收斂,太陰不升,則乙木下陷而行其疏泄。木生於水,尺脈浮者,木陷於水,郁動而欲升也。肝竅於目,目睛暈黃者,土濕而木鬱也。肝主五色,入脾為黃,(《難經》語。)木鬱而剋土,黃為土色,土敗故色隨木現。暈者,日外雲氣,圍繞如環,白睛,肺氣所結,手太陰從濕土化氣,濕氣上淫,溢於辛金之位,故白睛黃氣,如日外之環暈,遮蔽陽光,黯淡不清。濕氣堙郁,肺金失其降斂之性,是以病衄。暈黃既去,雲霧消而天光現,故目睛慧了。此其濕邪已退,木達風清,金斂政肅,是以衄止也。

衄血四

又曰:從春至夏衄者,太陽。從秋至冬衄者,陽明。

衄者,陽經之病,《靈樞·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陽絡者,陽經之絡,即太陽、陽明之絡也。少陽半表半裡,陰陽相平,故無衄證(傷寒衄證,獨在陽明、太陽二經)。《素問·陰陽離合論》:太陽為開,陽明為闔,開主表中之表,故春夏之衄,屬之太陽,闔主表中之裡,故秋冬之衄,屬之陽明。

衄血五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此段在《傷寒·不可汗》中(「汗下忌宜篇」)。衄家營血上流,陽氣升泄,汗之陽亡,必額上塌陷,經脈緊急,目睛直視,不能眴轉,不得眠睡。血所以灌經脈而滋筋膜,《素問·五臟生成論》:諸脈者,皆屬於目,肝受血而能視,血隨汗亡,筋脈枯燥,故脈緊直視,不能運轉。陽氣潛藏則善寐,陽根泄露而不藏,故不得眠。精血,陰也,而內含陽氣,失精亡血之病,人知精血不失亡,而不知其所以泄者,陰中之陽氣也。是以失精亡血之家,脾腎寒濕,飲食不化者,陰中之陽氣敗也。氣所以熏膚而充身,額上塌陷者,陽分之氣脫也。

吐衄六

亡血家,不可發其表,汗出即寒慄而振。

此段見《傷寒·不可汗》中。汗釀於血而醞於氣,亡血家血亡氣泄,汗之再泄其氣,陽亡火敗,故寒慄而振搖,經所謂奪血者勿汗也。氣,陽也,而其涼肅而降斂者,精血滋生之本也,血,陰也,而其溫暖而升發者,神氣化育之原也,故氣降則水生,血升則火化。水盛則寒,而寒胎於肺氣之涼,火旺則熱,而熱胎於肝血之溫,亡血之家,名為亡陰,而實則亡陽,以亡其血中之溫氣也。再發其表,血愈泄而陽愈亡,是以寒慄而振也。

吐血七

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死。

吐血,咳逆上氣,肺金之逆也。其脈數而身熱,躁煩而不臥,則土敗陽亡,拔根而外泄,無復歸宿之望,是以死也。

吐血之死,死於中氣困敗,陽泄而根斷也。後世庸工,以為陰虛火旺,而用清潤,其書連屋而充棟,其人比肩而接踵,遂使千古失血之家,盡死其手,此是幾許痛苦(《隋書》語),不可說也。

吐血八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

酒之為性,善生上熱,而動下濕,酒客咳者,濕盛胃逆,而肺氣不降也。咳而不已,收令失政,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濕滋土敗,肺胃沖逆所致也。

人知酒為濕熱之媒,不知酒後煩渴,飲冷食涼,久而脾陽傷敗,必病濕寒。庸工以為積熱傷陰,最誤天下也。

瘀血九

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

胸滿者,胃逆而濁陰不降也。脾竅於口,其華在唇(《素問》語)。唇痿者,脾陷而下唇不舉也。心竅於舌,青為肝色,舌青者,木枯而火敗也。口燥者,肺津不升也。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口燥而腹濕也。無寒熱者,非表證也。脈微大而來遲者,里陽不居,而表陽亦復不盛也。腹不滿,其人言我滿者,陰凝而氣滯也。此為內有瘀血。蓋血以陰質而含陽氣,溫則流行,寒則凝結。血之瘀而不行者,臟陰盛而腑陽衰,陽衰陰盛,濕旺土鬱,故胃逆而胸滿,脾陷而唇痿。肝主五色,而司營血,血行於脈,而脈主於心,血瘀而木鬱於脈,故色見而青發於舌。厥陰以風木之氣,血瘀則木遏而風動,風動而耗肺津,是以口燥而漱水。陰旺土濕,是以漱水而不咽。臟腑堙郁,中氣莫運,按之虛空,而自覺壅塞,是不滿而言滿也。

瘀血十

病者如有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如有熱狀者,無熱而似熱也。煩滿者,丁火不降則心煩,辛金不降則胸滿也。口乾燥渴,即上章之口燥而欲漱水也。其脈反無熱者,內原無火,故脈不洪數也。此為陰氣伏留,營血瘀澀,阻格陽氣,逆而不降,故見以上諸證。是瘀血也,法當下之(下瘀血湯,見婦人「產後」)。

血之吐衄溲便,必因先瘀而不行。血已郁矣,而不亡於吐衄,則血瘀於上,不亡於溲便,則血瘀於下。瘀而不去,較之外亡者更重,不得不下也。

凡驚悸、吐衄、瘀血,往往相兼而見。虛勞之家,必有驚悸、吐衄之條,驚悸皆同,而吐衄或不盡然,不知吐衄不見,則瘀血內凝矣。始若抱卵,終如懷子,環臍結硬,歲月增添,此病一成,未有長生者也。男子猶少,婦人最多。初瘀失下,後治頗難也。

吐衄十一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肺金不降,相火失斂,郁生上熱,而病吐衄。熱傷心氣,故心氣不足。大黃黃連瀉心湯,瀉心火以救心氣,火瀉而氣復,則瀉亦成補。亡血皆虛寒病,此用三黃者,經所謂急則治其標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十一) (《傷寒》大黃黃連瀉心湯無黃芩)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亦主霍亂。

吐血十二

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

吐血不止者,中寒胃逆,而肺金失斂也。柏葉湯,乾薑溫中而降逆,柏、艾、馬通,斂肺而止血也。

柏葉湯(四十二)

柏葉(三兩) 乾薑(三兩)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馬通即馬屎也。

下血十三

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方在狐惑。

下血,先血而後便者,此近血,在大便之下者也。脾土濕陷,肝氣抑遏,木鬱風動,疏泄失藏,則便近血。赤小豆當歸散,小豆利水而燥濕土,當歸養血而潤風木也。

下血十四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

下血,先便而後血者,此遠血,在大便之上者也。便血之證,總緣土濕木遏,風動而疏泄也。其木氣沉陷而風泄於魄門,則便近血,其木氣鬱沖而風泄於腸胃,則便遠血。黃土湯,黃土、朮、甘,補中燥濕而止血,膠、地、黃芩,滋木清風而瀉熱,附子暖水土以榮肝木也。

下血之家,風木鬱遏,未嘗不生燥熱,仲景所以用膠、地、黃芩。而風木鬱遏,而生燥熱,全由水土之濕寒,仲景所以用朮、甘、附子。蓋水土溫暖,乙木榮暢,萬無風動血亡之理。風淫不作,何至以和煦之氣,改而為燥熱哉!燥熱者,水寒土濕,生氣不遂,乙木鬱怒而風動也。

後世醫書,以為腸風,專用涼血驅風之藥。其命名立法,荒陋不通,至於脾腎濕寒之故,則絲毫不知,而一味涼瀉。何其不安於下愚,而敢於妄作耶!

黃土湯(四十三)

灶中黃土(半斤) 甘草(三兩) 白朮(三兩) 附子(三兩,炮) 阿膠(三兩) 地黃(三兩) 黃芩(三兩)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吐衄。

卷九

內傷雜病

奔豚(四章)

奔豚之證,水寒土濕,而風木鬱發者也。木生於水而長於土,水寒則不生,土濕則不長,生長不遂,則木鬱而風動,動而不已,則土崩堤壞,而木邪奔騰,直衝於胸膈,心腹劇痛,鼻口火發,危困欲死,不可名狀,病勢之惡,未有若此之甚者也。而氣機將作,則悸動先生,悸動者,風木之振搖也。蓋驚悸、奔豚,俱緣亡陽,驚悸即奔豚之前矛,奔豚即驚悸之後勁,同聲一氣之邪,非有二也。其中吐衄之條,往往相兼而見。不吐衄而瘀腐,即為吐膿之證耳。

大凡虛勞內傷之家,必有驚悸、奔豚之病。奔豚或有時作止,而驚悸則無刻不然,其時常驚悸而奔豚不作者,己土未敗,而風木不能遽發也。然悸動未息,則奔豚雖不發作,而發作之根,未嘗不在。當其少腹硬塊,歲月增長,即不必發作,而禍根已伏,不可不察也。

奔豚一

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難經》: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傷寒·霍亂》理中丸加減: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傷寒》:臍下悸者,必發奔豚),其實根原於腎而病發於肝,非純為腎家之邪也。

病從少腹而起,上於胸膈而衝於咽喉,喘呼閉塞,七竅火生。木氣奔騰,勢如驚豚,若脅,若腹,若心,若頭,諸處皆痛,發作欲死,凶惡非常。及其氣衰而還,諸證乃止。其原皆從驚恐得之。

蓋五臟之志,腎主恐而肝主驚,驚則氣亂,恐則氣下。驚恐之時,肝腎之氣亂其生髮之常,而為淪落之勢,生氣亦遂陷於重淵,日月積累,漸成硬塊。《難經》以為腎積,究竟是木陷於水,而成積聚也。其結於少腹,堅硬不移者,奔豚之本,其衝於咽喉,奔突不安者,奔豚之標。其標不無燥熱,而其本則全是濕寒。以少陽甲木,下行而溫癸水,水暖木榮,則膽壯而不生驚恐,甲木拔根,相火升泄,膽肝皆寒,則驚恐作焉。人之倉卒驚恐,而振慄戰搖者,水凘而膽寒也。

奔豚二

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奔豚之發,木勝而土敗也。木邪奔發,氣上衝胸,脾土被賊,是以腹痛。肝膽同氣,木氣上衝,膽木不得下行,經氣鬱迫,故往來寒熱。以少陽之經,居半表半裡之間,表陽里陰,迭為勝負,則見寒熱之往來。厥陰,風木之氣,風動血耗,木鬱熱發。奔豚湯,甘草補土而緩中,生薑、半夏,降胸膈之沖逆,黃芩、生葛,清膽胃之鬱熱,芎、歸、芍藥,疏木而潤風燥,李根白皮清肝而下奔氣也。

奔豚湯(四十四)

甘草(二兩) 半夏(四兩) 生薑(四兩) 芍藥(二兩) 當歸(二兩) 芎藭(二兩) 黃芩(二兩) 生葛(五兩) 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升,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奔豚三

發汗後,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太陽》。傷寒,燒針發汗,汗後陽虛脾陷,木氣不舒,一被外寒,閉其針孔,風木鬱動,必發奔豚。若氣從少腹上衝心胸,便是奔豚發矣。宜灸其核上各一壯,以散外寒,即以桂枝加桂湯,疏風木而降奔沖也。

桂枝加桂湯(四十五) (方見《傷寒·太陽》)

桂枝(五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奔豚四

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汗亡血中溫氣,木鬱風動,搖盪不寧,則生振悸。輕則枝葉振惕而悸在心下,重則根本撼搖而悸在臍間,若臍下悸生,則奔豚欲作矣。苓桂甘棗湯,茯苓、桂枝,瀉癸水而疏乙木,甘草、大棗,補脾精而滋肝血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四十六) (方見《傷寒·太陽》)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遂取用之。

卷十

內傷雜病

水氣(三十二章)

水氣之病,陽衰土濕,氣鬱而水泛者也。或內停於臟腑,或外溢於經絡,內則有氣血之分,外則有風濕之辨。風濕之清濁不同,氣血之上下異位,上下之界,以腰為準,腰上為陽,是謂氣分,腰下為陰,是謂血分。氣分之病,發其汗孔,血分之病,利其水道,而上下疏通,總以保中為主,中氣輪轉,血溫而升則汗出,氣清而降則便通。

蓋水病不離氣,氣病不離水,氣水一物,以上下而異名耳。中焦氣水之交,所以降氣化水、升水化氣之原也,未有中氣不敗而氣水獨病於上下者。治水氣之病,而敗中氣,則人亡矣。

後世庸工,加減八味之法,輕者偶服可愈,重病而久服之,以濕土而得地黃,未有不死者。俗子見其偶效,以為良方,誤人甚多。八味之方,制於仲景,使其可以治水,仲景何以不用,而待下士加減乎!

水氣一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

風水者,水之閉於風邪。皮水者,水之溢於皮膚。正水者,水之正病於肺腎。石水者,水之凝結於腎臟。黃汗者,水之內入於汗孔者也。

水氣二

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汁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風水者,風鬱其水也。《素問·水熱穴論》: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里,傳為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所謂玄府者,汗孔也。風襲皮毛,故其脈自浮。濕流關節,故骨節疼痛。病因風得,是以惡風。

皮水者,水之溢於皮膚。外與風水同處,其脈亦浮。水氣泛溢,營衛郁阻,故皮肉胕腫,按之沒指。不因風得,故不惡風。水脹於腹,是以如鼓。水旺土濕,是以不渴。風水、皮水,皆外在皮里,法當發汗。

正水者,水之正病於肺腎。少陰水旺,故其脈沉遲。水上連肺,氣道壅遏,故外證自喘。「水熱穴論」: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此水之自下而氾濫於上者。

石水者,水之凝結於腎,如石之堅。腎氣實則脹,故外證腹滿。上不至肺,是以不喘。

黃汗者,汗出而浴,水入汗孔,浸於經絡。水旺陰盛,故其脈沉遲。水遏陽氣,不得外達,故身發熱。土濕胃逆,肺氣不降,是以胸滿。濁氣上壅,故頭面腫。土敗不能行氣於四肢,故四肢腫。久而不愈,濕鬱為熱,肌肉腐爛,必致癰膿也。

水氣三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兩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腫,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寸口脈沉者,腎陰之盛,滑者,風客皮毛,水氣內鬱而動盪也,是謂中有水氣,面目腫大,身上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微壅腫,如蠶之新臥起狀,其頸脈振動,時時咳嗽,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是風水也(視人之目窠上至末,《靈樞·論疾診尺篇)文。「水脹篇」、《素問·平人氣象論》皆有此段,而語稍不同)。《素問·評熱病論》: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其氣上逆,故口苦舌乾,臥不得正偃,正偃則咳出清水也(此論風水,岐伯曰:病名為風水)。頸脈者,足陽明之人迎,動於結喉之旁,頸脈動,時時咳者,胃氣之上逆。按其手足,陷而不起者,腫之堅厚也。

水氣四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為脾脹,其狀如腫。發汗則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太陽病,脈浮而緊,是傷寒之脈,法當骨節疼痛,今反不疼,身體反重著而酸,其人不渴,是非傷寒,乃水氣在內,發汗則愈,此為風水也。其惡寒者,此為陽氣極虛,而又發汗亡陽而得之。其渴而不惡寒者,衛陽未泄,此為皮水。若身體胕腫寒冷,狀如周痹,隨經脈上下而痛作,胸中窒塞,不能下食,氣反聚痛於膈上,暮躁不得眠睡,此為黃汗。若痛在骨節,咳而發喘,口不渴者,此為脾脹。以濕土壅阻,肺氣鬱礙,故咳喘俱作。其狀亦如胕腫,乃內脹而非外腫也。以上諸證,皆發汗以泄其水氣則愈。然諸病此者,設若渴而下利,小便數者,津液內耗,不可發汗也。

水氣五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癮疹,身體為癢,癢者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系,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邪之外襲,洪則為衛氣之內郁。風性疏泄,氣性斂閉,外風與內氣相搏,風泄於外,氣閉於內,營鬱熱作,透出汗孔,而見紅斑,是謂痧疹。氣之為性,愈泄則愈斂,若風強而外泄,氣強而內閉,則紅斑不出。其風強而氣不能全閉,紅斑半出,出而不透,隱見於皮膚之內,是為癮疹。氣不透出,則鬱而為癢,癢者名為泄風。泄風者,風之半泄而未透也,《素問·風論》:外在腠理,則為泄風是也。泄風不愈,營血之鬱熱莫宣,久而肌肉腐潰,則為痂癩(義詳「風論」),《素問》名為癩風,亦曰脈風,「脈要精微論」謂脈風成為癩是也(《金匱》此段,見《傷寒·脈法》)。蓋肺竅於鼻,司衛氣而主皮毛,衛氣鬱,故皮腫毛落而鼻壞,法當瀉衛氣之閉遏,清營血之鬱熱,則瘡癩平矣。若氣強而風不能半泄,則氣閉而為水,以氣為水母,氣行則水行,氣鬱則水鬱也。氣水鼓脹,故難以俯仰。風氣摶結,兩相維繫,營衛郁阻,氣水不行,故身體洪腫。汗出而水氣外泄,腫乃愈也。惡風者,是其表氣之虛,得風則衛氣愈閉而病加,是以惡之,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肺氣不降,其口多涎,此為黃汗。黃汗者,土濕木鬱,而生下熱,上原無熱,惟有寒也。

水氣六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瘦,腹中痛,醫反下之,即胸滿短氣。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穀,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緊則為寒,本自當有寒,疝瘕,腹中疼痛,醫不用溫,而反下之,土敗胃逆,即胸滿而短氣也。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數則為熱,本自當有內熱,消穀,小便數,今反小便不利,此欲作水也。蓋素有伏氣者,趺陽脈亦當有伏留之象,而伏氣有寒熱之不同,寒伏則脈緊,此當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即胸滿而短氣,熱伏則脈數,此當有積熱,消水穀而便數,今反不利,此水穀不消,內原無熱,欲作水也。

水氣七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摶,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摶,名曰伏,沉伏相摶,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摶,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即為陽盛而上熱,遲脈即為陰盛而下潛,上熱與下潛相摶,是陰氣不升,其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為陰虛而上熱,數脈即為陽盛而上止,上熱與上止相摶,是陽氣不降,其名曰伏。陰之下沉與陽之上伏相摶,則陰中無陽而水不化氣,其名曰水。陰升於上,是謂清陽,水升而化陽氣,故絡脈充滿,陰沉而不升,則絡脈虛。陽降於下,是謂濁陰,氣降而化陰水,故小便通利,陽伏而不降,則小便難。絡脈之虛與小便之難相摶,則水不滲於膀胱而逆走於皮膚,即為水矣。(摶者,合也。)

水病原於下寒,今陽氣伏止於上而不下交,陰氣沉潛於下而不上交,則水不能化氣而水道瘀塞,絡脈空虛,積水無下泄之路,盛滿莫容,則避實而走虛,遊溢於經絡而浸淫於皮膚,必然之勢也。

水氣八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水不沾流,走於腸間。

弦為肝脈,緊為腎脈,寸口脈弦而緊,腎肝陰盛,營陰束其衛陽,衛氣不行,即見惡寒。陽氣敗沒,陰水氾濫,停瘀而不沾流,故走於腸間,瀝瀝有聲也。

水氣九

少陰脈沉而緊,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

少陰脈沉而緊,陰旺而水寒也。緊則寒氣凝澀而為痛,沉則陰氣結凘而為水,水寒木鬱,膀胱不泄,小便即難也。

水氣十

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

脈得諸沉,陰旺水寒,不能化氣,當責有水。水溢皮膚,身體腫重,是其證也。水病脈沉,若脈出者,陽根下斷,升浮無歸,法當死也。

水氣十一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目下,陽中之陰位,水氣上溢,陰位先凝,故目下臃腫如臥蠶也。水氣浸潤,故面目鮮澤,所謂色鮮明者有留飲也(首卷「臟腑經絡」語)。脈伏者,伏留而不動也。消渴者,水泛而火逆,木鬱而風動也。如此,法當病水。若腹大而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此為有水,可下之也。

水氣十二

問曰:病下利後,渴而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當自愈。

病下利後,陽亡土濕,木鬱風動,渴而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致胕腫者,此法當病水。若內而小便自利及外而汗出者,自當平愈,是以水病有發汗利水之法也。

水氣十三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心水者,水滅火也。陰盛陽虛,故身重而少氣。陽不根陰,故煩躁,不得臥寐。火種下絕,肝腎寒凝,故陰器腫大也。

水氣十四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肝水者,水乘木也。木鬱賊土,是以腹大。肝脈自少腹而循脅肋,行身之側,脾脹肝鬱,經脈迫急,故不能轉側而脅腹時痛也。風木疏泄,故時時津液微生於上,小便續通於下也。

水氣十五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肺水者,水乘金也。肺主氣,衛氣不行,故其身腫。氣生水,肺氣不化,故小便難。肺為太陰,化氣於濕土,下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燥金,亦從濕化,收斂失政,故時時鴨溏。

水氣十六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脾水者,水侮土也。脾為太陰濕土,水盛土濕,乙木不達,鬱怒而賊脾土,脾氣脹滿,是以腹大。脾主四肢,濕流關節,故四肢苦重。木鬱風動,肺津傷耗,故津液不生。脾土被賊,困乏衰倦,故苦少氣。土濕木鬱,不能泄水,故小便難。

水氣十七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腎水者,水自傷也。水盛而侮土,土濕木鬱,是以腹大,臍居上下之交,中氣所在,寒水侮土,中氣崩潰,是以臍腫,臍腫腹大,總緣土敗,所謂腎氣實則脹也。腰者,腎之府也,水旺木鬱,陷於腎部,盤塞不舒,是以腰痛。乙木不能疏泄,故不得溺。腎開竅於二陰,前陰者,宗筋之聚,肝之所司也,水寒土濕,肝木鬱陷,濕氣外蒸,故陰下濕,如牛鼻上汗。腎脈自足走胸,寒水下旺,經脈不升,故其足逆冷。陽明行身之前,循面下項,陽明從燥金化氣,是為燥土。水侮土敗,太陰濕土之部,無不胕腫,而燥被濕奪,亦當腫及陽明之分。但陽明為三陽之長,首面又六陽之會,以燥土而居陽盛之地,是以面部不腫。陽明太陰,同主肌肉,水勝土負,肌肉消減,故面部不腫,反見其瘦也。

《素問·陰陽別論》:三陰結,謂之水。三陰者,太陰也,手太陰肺不能行水,足太陰脾不能制水,陰氣凝結,是以水泛。究竟化水者脾肺,司水者腎也,然則太陰者水病之標,少陰者水病之本。手之少陰,是為丁火,足之少陰,是為癸水,丁火不根於癸水之中,此少陰水病所由作也。水盛則滅火而侮土,水凘土敗,堤防崩毀,水病既成,不可醫矣。

治法補火燥土,以制癸水,而橫流倒注,實因水竅不開,則條達厥陰,以通疏泄之路,不易之訣也。(厥陰風木,性主疏泄,汗溺皆司,汗孔,尿孔,水之去路也)

水氣十八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摶,結在關元,始時尚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營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咽喉塞噎,脅下急痛。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系不去,其病不除。復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差,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咳喘逆。當先攻擊沖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是水也,乃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喉,狀如炙肉,當微作咳喘,緣其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盛,緊為寒凝,沉緊相摶,水寒結在任脈之關元。始時病氣尚微,年方盛壯,不知覺也。及乎年邁陽衰之後,營衛俱虛,兩相干礙,是時陽損陰盛,關元之結寒微微動作,腎中陰氣隨而上衝,是以咽喉塞噎,狀如炙肉。水寒木鬱,故脅下急痛。醫不知是結寒,以為留飲,而大下之,寒氣維繫而不去,其病不能除也。復重吐之,以傷胃氣,胃逆而生虛煩,咽燥而欲飲水。其小便不利,前無滲泄之路,而水穀陳宿,不能腐化,水溢經絡,是以面目手足浮腫。醫又與葶藶丸下水,積水初下,當時如小差,遇食飲過度,傷其脾胃,水氣氾濫,腫復如前。風木鬱沖,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升突。其水邪上騰,揚溢胸膈,壅其肺氣,故咳嗽喘逆俱作。治法當先攻擊沖氣,令止,乃後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其沖氣之新病,咳喘之病,當在後也。(腎肝沖氣,因於下有結寒,當以溫暖腎肝之藥下其沖氣)

水氣十九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摶,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寸口脈沉而遲,沉則陰盛而為水,遲則陽虛而為寒,寒水相摶,陰盛陽奔,故趺陽脈伏,水穀不化。太陰主內,脾氣衰則濕旺而鶩溏,陽明主外,胃氣衰則陽敗而身腫,於是少陽之脈卑,相火虛而形於左關,少陰之脈細,寒水旺而現於尺中。寒氣下凝,男子得此,則小便不利,婦人得此,則經水不通。經水為血,血原於腎而藏於肝,水暖木榮,則血流而水利,水寒木鬱,則血瘀而水凝。緣血中溫氣,實胎君火,火敗血瘀,水病必作,故經脈不利則為水。寸口主血,此以血分之寒而病水,根起於下焦者也。

水氣二十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不利,營衛不利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營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

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陰盛而寒,澀則為血之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之不足,遲則為陽虛而寒。寒旺而氣血不足,則手足厥逆而寒冷。手足逆冷,則營衛凝澀而不利。營衛不利,經絡壅塞,則臟腑郁遏而腹滿。肝司營血而行於左脅,肺司衛氣而行於右脅,中氣脹滿,礙左升右降之路,則兩脅滯氣,雷鳴相逐,下轉於膀胱。營衛之氣,不得順行,逼而下轉,俱致勞傷而鬱結不行,堵塞膀胱注泄之路,此水病之所以作也。衛鬱而陽氣不通,即內陷而身冷,營鬱而陰氣不通,即外束而骨痛。陽欲前通而未能遽通,則寒慄而不舒,陰欲前通而未能遽通,則麻痹而不仁。必陰陽和調而相得,其氣乃行(陰不乘陽,則衛氣外行,陽不乘陰,則營氣內行,是謂相得)。行則大氣一轉,膀胱之滯氣乃散,散則滯氣泄於二陰之竅,實則失氣於後陰,虛則遺溺於前陰,滯氣泄則水道通矣。趺陽主氣,此因氣分之寒而病水,根原於上焦者也。

二章總承以上諸水證,雖有表裡之辨,臟腑之別,名目非一,證狀不同,其究不過血分氣分二者而已。氣分之病,心肺之陽虛,血分之病,腎肝之陰盛也。血分病水,因於腎寒,血以水為母而火為子,水陰而火陽,往往下寒而上熱,若氣分病水,則火滅而陽亡,上下俱寒也。

水氣二十一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諸有水者,腰以下腫,是氣鼓也,氣鼓因於土濕而氣陷,腰以上腫,是水脹也,水脹因於土虛而水逆。蓋氣中之水降,則水不上逆,水中之氣升,則氣不下陷。水位於下,氣所化也,氣清則化水,循經而降,至腰以下,而水成矣,氣位於上,水所生也,水溫則化氣,循臟而升,至腰以上,而氣成矣。氣之在上,清者歸於心肺而化神氣,濁者外發而為汗,水之在下,精者入於腎肝而化精血,粗者外滲而為溺。其所以上下升降,化生氣水者,中氣之旺也。中焦氣水之交,氣水未分,非水非氣,其象如漚。中氣衰敗,升降失職,氣陷於下,膀胱閉癃,水竅不開,則腰以下腫,故當利水,水逆於上,玄府緻密,汗孔不泄,則腰以上腫,故當發汗。腰以下腫,所謂血分也,腰以上腫,所謂氣分也。水病非一,隨處異名,約而言之,氣分血分盡之矣。

水氣二十二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方在「濕病」。腹痛者,加芍藥。

此段見「濕病」。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汗出當風,竅閉汗回,浸淫經絡,是謂風水。風性發揚,是以脈浮。水性沉著,是以身重。風性疏泄,是以汗出。病因風得,是以惡風。防己黃耆湯,木、甘,燥土而補中,黃耆益衛而發表,防己利水而瀉濕也。土濕木鬱,肝氣賊脾,則病腹痛,芍藥瀉木而清風也。

水氣二十三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者,水脹於經絡也。續自汗出,無大熱者,表鬱熱作,熱蒸於內,風泄於外,是以汗出,而泄之不透,故外無大熱。越婢湯,麻黃、石膏,發表而清熱,薑、甘、大棗,補土而和中也。

越婢湯(四十七)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五枚) 生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風水,加白朮四兩。

水氣二十四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陽受氣於四肢,皮水為病,陽衰濕旺,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之中,郁遏風木之氣,故四肢聶聶動搖,《左傳》:風淫未疾,譬之樹在風中,根本未動,而枝葉先搖。防己茯苓湯,甘草補中而培土,黃耆、桂枝,宣菅衛之郁,防己、茯苓,瀉皮膚之水氣也。

防己茯苓湯 四十八

防已(三兩) 茯苓(六兩) 黃耆(三兩)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水氣二十五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在消渴。

水在皮膚,阻遏陽氣,不得四達,故四肢厥冷。蒲灰散,蒲灰、滑石,利水而瀉濕也。

水氣二十六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朮湯主之。

里水,水在臟腑之裡,即正水、石水及五臟之水也。一身面目黃腫,水旺土濕,木鬱為黃,緣木主五色,入土化黃也。陰盛,故脈沉。木氣遏陷,莫能疏泄,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肺家津液,故令作渴。便利口渴,則水不但在裡而亦在表,脈必兼浮,不全是沉。宜越婢加朮湯,薑、甘、大棗,補土而和中,麻黃、石膏,發表而清熱,白朮生津而止渴也。

越婢加朮湯(四十九)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白朮(四兩)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水氣二十七

里水,越婢加朮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里水,越婢加朮湯,主小便自利而渴者,甘草麻黃湯,主小便不利而無渴者,皆用麻黃,使里水化汗而外泄也。

甘草麻黃湯 五十

甘草(二兩) 麻黃(四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水氣二十八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腫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脈浮者,宜杏子湯。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之少陰,腎脈沉小也。浮者為風,風性發揚也。無水虛腫者,名為氣水,其實是氣,而非水也。凡此諸證,發其汗即已,但脈有浮沉,則藥有溫清之不同耳。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溫中下而發表,浮者,宜杏子湯,清中上而發表也。

麻黃附子湯 五十一 (方見《傷寒·少陰》。即麻黃附子甘草湯,而分兩不同)

麻黃(三兩) 甘草(一兩)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湯 五十二 (方見《傷寒·太陽》。原方缺載,取《傷寒》麻杏石甘湯補)

杏子(五十枚) 麻黃(四兩) 石膏(半斤,碎,綿裹) 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水氣二十九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黃耆芍藥桂酒湯主之。

黃汗為病,身體胕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上,色正黃如柏汁。此以汗出入水,水從汗孔入里,浸淫經絡,阻其營衛,衛鬱而為腫,營鬱而為熱。經熱鬱蒸,泄而為汗,肌肉滋濕,汗色正黃。緣脾為濕土,而主肌肉,土濕木鬱,則發黃色,木主五色,入土化黃故也。木鬱風動,是以發渴。木氣遏陷,是以脈沉。黃耆芍藥桂酒湯,黃耆、桂枝,行營衛之郁遏,芍藥、苦酒,瀉經絡之瘀熱也。

黃耆芍藥桂酒湯(五十三)

黃耆(五兩) 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苦酒,即醋也。

水氣三十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此營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黃汗之病,經熱內郁,而不外達,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是寒濕格其陽氣,外熱內寒,此屬歷節。黃汗外冷內熱,食後水穀未消,中氣脹滿,經熱愈郁,皮毛蒸泄,是以汗出。又暮常盜汗出者,此衛氣不斂,營氣之外泄也。若汗出之後,反更發熱者,經熱不為汗減,久而營血瘀蒸,不能外華,皮腠肌膚枯澀,必生甲錯。發熱不止,血肉腐潰,必生惡瘡。若身體沉重,汗後輒輕者,濕隨汗泄,暫時輕鬆,久而汗奪血虛,木枯風作,必生瞤動,瞤即風木鬱沖,胸中疼痛。風木升泄,故汗出腰半以上。風木鬱勃,經絡鼓盪,故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濕遏經絡,故身體疼重,煩躁。濕旺木鬱,故小便不利。此為黃汗,宜桂枝加黃耆湯,薑、甘、大棗,培土而和中,芍藥、桂枝,通經而瀉熱,黃耆助衛氣以達皮毛。輔以熱粥,而發微汗,以瀉經絡之鬱熱也。

桂枝加黃耆湯(五十四)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黃耆(二兩)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食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水氣三十一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主之。

氣分,清陽之位,而濁氣痞塞,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此下焦陰邪逆填陽位,必緣土敗而水侮也。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甘、棗,培其土虛,附子溫其水寒,麻黃瀉其滯氣,薑、桂、細辛,降其濁陰也。

桂甘薑棗麻(附細辛湯五十五)

桂枝(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炮) 細辛(二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水氣三十二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此緣水飲所作,以水旺土濕,胃氣上逆,壅阻膽經下行之路,因而痞結心下,堅硬不消。枳朮湯,枳實瀉水而消痞,白朮燥土而補中也。

枳朮湯(五十六)

枳實(七枚) 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

卷十一

內傷雜病

消渴小便不利淋(十三章)

消渴、癃淋者,皆厥陰之病也。厥陰風木之氣,性主疏泄,泄而不藏,津液失亡,則為消渴,泄而不通,川瀆瘀塞,則為癃淋。其標是燥,其本則濕,消渴者,肺胃之燥也,癃淋者,肝脾之濕也。燥勝其濕,則有消而無淋,濕勝其燥,則有淋而無消,燥濕相敵,上下不交,則消見於上,淋見於下,上下之機緘,總在乎厥陰。有合病者,有分病者,其分合之概,則有消渴也,有消渴而小便不利也,有消渴而小便反多也,有小便不利也,有淋也,有淋而消渴也。病機不一,而厥陰為病則一,緣厥陰乙木,位居水火之中,火盛於上,則風木疏泄而病消渴,水盛於下,則風木鬱遏而病癃淋,無異故也。

消渴一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此段見《傷寒·厥陰》。厥陰之經,以風木而孕君火,肝藏血,心藏液,病而風動火炎,血液耗傷,津亡肺燥,則生消渴。風木不舒,奔騰擊撞,故氣上衝心,心中疼熱。木鬱剋土,飲食不消,故胃口雖飢而腹不欲食。木鬱蠹化,是生蛔蟲。食下不消,必復嘔出,蛔隨嘔上,故食則吐蛔。下之脾敗肝鬱,風木疏泄,故下利不止。

厥陰不病則已,病則必見諸證,外感內傷,無有不然。後世粗工不解,以為傷寒之病,《金匱》此條,系後人誤從《傷寒》採入。是於傷寒、雜病一絲不曉,何敢妄言無忌,一至於此!

消渴二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即衛氣不足,勞則營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便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摶,即為消渴。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表氣之虛弱,遲即為裡氣之勞傷,表陽虛弱,即衛氣不足,里陰勞傷,則營血枯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陽氣之盛,數即為消穀而大便堅,陽氣盛則溲溺數,溲溺數則大便堅。大便之堅與小便之數相合,津液滲泄,即為消渴。

蓋消渴之病,在胃不在脾,《素問·陰陽別論》:二陽結,謂之消。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以燥金主令,金燥則消水而便堅,足陽明從燥金化氣,土燥則消穀而溲數。消渴者,手足陽明之合氣,而燥結於腸胃者也。

太陰行氣於三陰,脈候於寸口,陽明行氣於三陽,脈候於趺陽。太陰主升,陰中之陽,升於脈絡,則經氣旺,陽明主降,陽中之陽,降於腸胃,則腑氣旺。太陰虛而經中之氣衰,是以寸口浮遲,衛氣不足而營氣消竭。此以虛勞傷其營衛,營衛耗弱,乃發熱作渴之原,《傷寒》所謂諸弱發熱,弱者必渴是也。陽明盛而腑中之氣旺,是以趺陽浮數,戊土溲數而庚金大堅。此以燥熱爍其津液,津液枯涸及消穀引飲之根。故消渴之病,太陰衰而陽明盛,經氣虛而腑氣實,所謂壯火之食氣者也。

消渴三

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飲,大便必堅,小便即數。

趺陽脈數,則胃中有熱,胃熱即善飢善渴,消穀而引飲。谷消水化,中氣有餘,則谷傳於後而大便必堅,水滲於前而小便即數。便堅溲數,土金俱燥,是以消渴也。

淋四

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少腹弦急,痛引臍中。

淋之為病,溺孔艱澀,如粟粒阻梗而不利也。乙木鬱陷,故少腹弦急。肝氣賊脾,故痛引臍中。土升則木達,水寒土濕,脾氣下陷,乙木抑遏,不能上達,鬱怒而賊己土,是以少腹弦急而痛引臍中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蓋化水者,肺金也,泄水者,肝木也,土濕則金逆於上,不能化水,木陷於下,不能泄水,小便所以不利也。木以疏泄為性,土濕木鬱,疏泄不行,而強欲泄之,愈泄則愈梗,愈梗則愈泄,是以頻數而痛澀。溫氣遏陷,鬱而為熱,是以黃赤而閉癃。此與痢家之墜痛一理,痢病於後而淋病於前也。其燥熱在肝而濕寒在脾,後世庸工,專以寒瀉而治淋痢,殺人多矣。

淋五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必便血。

淋家土濕木鬱,怒生風燥,汗之再亡血中溫氣,風木愈郁,疏泄失藏,必便血也。此段見《傷寒·不可汗》中。

消渴六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見暍病。

此段見《傷寒·陽明》。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金被火刑,熱傷肺氣,不能化生津液,澤臟腑而潤口舌也。白虎加人參湯,知母、石膏,瀉熱而清金,參、甘、梗米,益氣而培土,土旺金生,氣充津化,解渴除煩之聖法也。

消渴七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渴欲飲水不止,水盛土濕,火升而刑肺也。文蛤散利水而瀉濕,止渴而清煩也。

《傷寒》: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文蛤散證即五苓散證之輕者。上燥下濕,故意欲飲水,而反不渴,其渴欲飲水不止,實非真渴也。

文蛤散(五十七) (方見《傷寒·太陽》)

文蛤

上一味,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匕。

消渴八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在「痰飲」。

此段見《傷寒·太陽》。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以有停水在內,兩水莫容,是以吐出。五苓散,二苓、澤瀉,利水而瀉濕,白朮、桂枝,燥土而疏木也。

消渴小便不利九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方在「痰飲」。

此段見《傷寒·太陽》。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濕盛於下,火升而不降也。宜利小便以瀉下焦之濕,發汗以瀉上焦之濕。五苓散上下滲瀉,使濕淫盡化汗溺而去,止濕盛發渴之神方也。(人參白虎證,是燥盛作渴,文蛤、五苓、豬苓證,是濕盛作渴)

消渴小便不利十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豬苓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陽明》。濕盛於下,陽氣鬱格,故脈浮發熱。濕旺木鬱,風燥亡津,故渴欲飲水。木鬱不能泄水,故小便不利。豬苓湯,二苓、滑、澤,利水而瀉濕,阿膠滋木而清風也。

豬苓湯(五十八) (方見《傷寒·陽明》)

豬苓(一兩) 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滑石(一兩) 阿膠(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消渴十一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凡消渴之病,率小便不行,緣土濕木遏,郁生風燥,上而津液消耗,則為消渴,下而疏泄不行,則小便不利。男子消渴,而小便反多者,乙木善泄而癸水失藏也。

小便之通塞,司於膀胱,而膀胱之開闔,職在三焦,《靈樞·本輸》:三焦者,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潰溺。以水性下潤而火性上炎,水欲降而火升之,則溲溺不至遺失,故三焦之火,能約小便。夫水性善藏,火性善泄,《素問·靈蘭秘典》: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火盛土燥,則肺氣降灑而化水,火旺水暖,則肝氣升達而水泄,水土溫燥,金生木泄,皆三焦之力也)。膀胱主藏,三焦主出,乃火實而水虛,反閉癃而不出,火虛而水實,反遺溺而不藏,此何以故?蓋蟄藏者,腎之能也,傳輸者,膀胱之事也,火藏於腎則水道清利而不塞(癸水溫暖,則乙木榮暢,善於泄水),火泄於膀胱則水府熱塞而不通,所謂實則閉癃者,三焦之火不藏於腎而泄於膀胱也。夫三焦之火,本藏於腎,今何緣而泄於膀胱?則厥陰之咎也。以腎主蟄藏,肝主疏泄,水中之火旺,藏於少陰,是謂腎氣。腎氣溫暖,木榮風靜,則癸水善藏而木不能泄,腎氣凘寒,木鬱風作,則乙木善泄而水不能藏。風木疏泄,必由水寒,而寒有微甚之差,則泄有通塞之殊。其腎水微寒而相火未至極衰,則木陷於水而生下熱,泄而不通,乃病淋澀,所謂實則閉癃者,木愈泄而水愈藏也。其腎水極寒而相火不存微焰,則木鬱於水而無下熱,泄而不藏,乃病注傾,所謂虛則遺溺者,水莫藏而木善泄也。

消渴者,厥陰風木之病,厥陰水母而子火,病則風木疏泄,火不根水,下寒而上熱。上熱則善渴,故飲水一斗,下寒則善溲,故小便一斗,「診要經終論」:厥陰終者,中熱而善溺是也。而木鬱風動之由,全因土濕,土濕之由,全以水寒,水寒者,腎氣之敗也。腎氣丸,附子、桂枝,溫腎氣而達木,山萸,薯蕷,斂肝氣而攝水,茯苓、澤瀉,滲己土而瀉濕,地黃、丹皮,滋乙木而清風也。

腎氣丸(五十九)

附子(一兩) 桂枝(一兩) 薯蕷(四兩) 山茱萸(四兩) 茯苓(三兩) 澤瀉(三兩) 丹皮(三兩) 乾地黃(八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消渴小便不利十二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栝蔞瞿麥丸主之。

小便不利者,內有水氣,在下郁其乙木。其人若渴,是寒濕格其君相之火,上爍肺津也。栝蔞瞿麥丸,瞿、苓、附子,瀉水而溫腎寒,薯蕷、栝蔞,斂金而清肺燥也。

此與腎氣丸證,皆上有燥熱,下有濕寒,彼則小便反多,此則小便不利。緣彼無水氣,則上燥偏多,此有水氣,則下濕偏盛。燥多則風木上達而善泄,濕多則風木下鬱而不能泄也。

栝蔞瞿麥丸(六十)

栝蔞根(二兩) 薯蕷(三兩) 瞿麥(一兩) 茯苓(三兩)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飲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小便不利十三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並主之。

小便不利,以土濕木遏,鬱而生熱,熱傳己土,而入膀胱,是以小便黃赤。黃者,濕土之下傳,赤者,君火之下郁也(君火胎於乙木,故木鬱則生下熱)。木氣遏陷,泄而不通,故水道淋澀。蒲灰散,蒲灰鹹寒而通淋澀,滑石淡滲而瀉濕熱也。滑石白魚散,滑石滲濕而瀉熱,白魚、發灰,利水而開癃也。茯苓戎鹽湯,苓、術,燥土而瀉濕,戎鹽利水而清熱也。

蒲灰散(六十一)

蒲灰(半斤) 滑石(一斤)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魚散(六十二)

滑石(一斤) 白魚(一斤) 亂髮(一斤,燒)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鹽湯(六十三)

茯苓(半斤) 白朮(二兩) 戎鹽(彈丸大一枚)

上三味,先將茯苓、白朮煎成,入戎鹽,再煎,分溫三服。戎鹽,即青鹽也。

卷十二

內傷雜病

黃疸(二十三章)

黃疸者,水旺土濕,外感風邪,濕鬱為熱,傳於膀胱者也。水土合邪,法當利水而燥土,但高低不同,表裡攸判。其表在經絡,發其汗孔,里在膀胱,利其小便,高在上脘,吐其敗濁,低在下脘,下其陳菀,四路清泄,黃疸無餘矣。第黃生於土濕,濕原於陽虛,其小便清白,腹滿欲利者,是濕寒之黃也。濕熱者,黃疸之標證,濕寒者,黃疸之本色也。

濕寒之黃,仲景未嘗立法,然痙濕暍中桂、附、朮、甘諸方,具在推而擴之,附子、真武、茯苓四逆,亦何非濕寒之法也,讀者變通而化裁之,法不可勝用矣。慎勿株守梔子大黃一法,以概寒熱無定之黃疸也。

黃疸一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

寸口以候三陰,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表中於風,緩則為肌膚之痹,是為風痹,非中風也。風痹於表,則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蓋脾為濕土,其色為黃,脾氣內遏,不得四達,故濕瘀為熱,黃色外發。四肢秉氣於脾,脾病不得行氣於四肢,故四肢煩生。

《素問·平人氣象論》:溺黃赤,安臥者,黃疸。目黃者,曰黃疸。《靈樞·論疾診尺》: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黃疸者,土濕而木鬱,木主五色,入土則化黃。溺者,肝木之疏泄,目者,肝木之開竅,爪甲者,筋之餘,肝木之主司,安臥者,脾之倦,肝木之傷克,風木不郁,不成黃疸也。

黃疸二

趺陽 眉批:趺陽即陽明胃脈。「下利」篇云:少陰免趺陽者為順。在足趺上之衝陽,故曰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穀,緊則為寒,食即為滿,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摶,食谷即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

趺陽脈以候三陽,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內熱則消穀,緊則為寒,內寒則不能消穀,食即為滿。尺脈之浮,為風傷於腎(上章: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寸口、關上、尺中三部俱浮。其尺中之浮,乃風傷於腎),趺陽脈緊,為寒傷於脾(緊為腎脈,風邪外束,郁其腎家之寒,寒水侮土,則脾氣受傷,脾傷於寒,故趺陽脈緊也),外風與內寒相摶,脾傷不能磨化,故食谷則頭暈而目眩(水穀不化,中氣脹滿,甲木不降,是以目眩)。穀氣陳宿不消,胃中敗濁,化生瘀熱(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在胃也,緊則為寒,寒在脾也),濁氣下流,出於溲溺,則瘀熱泄矣。而水道阻梗,小便不通,又無外泄之路,其太陰少陰,俱被寒傷,瘀熱不能內入於臟,因而外入於腑,流於膀胱。膀胱之瘀熱,蒸於周身,身體盡黃,名曰谷疸(冒熱入於膀胱,水土合邪,濕熱瘀蒸,則病黃疸)。谷疸者,胃熱脾寒,穀氣不消之所致也。

黃疸三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此段見《傷寒·陽明》。陽明燥土,太陰濕土,陽旺土燥則脈數,陰旺土濕則脈遲,陽明病脈遲者,太陰盛而陽明虛也。陽衰濕旺,飲食不甘,故難以致飽。飽則脾不能化,中焦鬱滿,故心煩而頭眩。土濕則木鬱,不能疏泄,小便必難。濕無泄路,而穀氣陳宿,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而腹滿如故,所以然者,以其脈遲而陰盛故也。

黃疸四

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心中懊憹煩熱,不能下食,時欲嘔吐,名曰酒疸。酒之為性,最動下濕,而生上熱,醉醒之後,往往煩渴飲冷,傷其脾陽,久而脾陽頹敗,下濕愈滋,上熱彌盛,遂生懊憹煩熱,嘔吐不食之證,將來必病酒疸。醫知其上焦之濕熱而昧其下焦之濕寒,涼泄不已,熱未去而寒愈增,土崩陽絕,則人亡矣。

酒家之病,成於飲食之生冷,酒家之命,殞於藥餌之寒涼。此千古之冤枉,而人無知者,良可哀也!

黃疸五

夫病酒黃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

酒疸陽敗土濕,金鬱於上,不能化津,木遏於下,不能泄水,必小便不利。胃逆而君火不降,則心中熱。脾陷而風木不升,則足下熱(木中孕火,其氣本溫,木陷於水,溫郁為熱,肝脈起於足大指,腎脈起於足心,故足下熱也)。緣其中氣頹敗,不能升降陰陽故也。

黃疸六

酒疸,心中熱,欲吐者,吐之愈。

酒疸,心中煩熱,欲作嘔吐者,吐之則愈。緣其濕熱鬱蒸,化生敗濁,濁氣重心,故欲作吐。吐其腐敗,則噁心嘔噦止矣。

黃疸七

酒黃疸者,或無熱,靖言了了,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或心中無熱,靖言了了,煩亂不生,而腹滿欲吐,此緣土濕而胃逆也。肺金莫降,津液不生,是以鼻燥,肺竅於鼻也。其脈浮者,濁瘀在心肺之部,當先吐之。脈沉弦者,濁瘀在肝腎之部,當先下之。以腐敗郁阻,心肺不降,是以脈浮(心肺之脈浮),腎肝不升,故脈沉弦(腎脈沉,肝脈弦),吐下之後,腐物湧泄,則心肺下降而腎肝上升矣。

黃疸八

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蒜齏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

酒疸下之,敗其脾陽,久而寒水侮土,變為黑疸。木主五色,入土為黃,入水為黑,自入為青,肝木藏血,而華皮膚,水土溫燥,乙木榮達,則五氣調和,色不偏見,其一色偏呈者,一藏堙郁,而木氣不達也。下后土敗陽虧,水邪上凌,木鬱濕土之中,則見黃色,木鬱寒水之內,則見黑色,木氣自郁,則見青色。肝竅於目,目青者,肝氣抑鬱,自現其色於本經之竅也。陽明行身之前,自面下項,面黑者,寒水風木之邪上乘戊土之位也。谷入於胃而消於脾,從土化氣,故大便色黃,正黑者,水侮木賊而土敗也。土生於火,木賊而土負,水勝則火熄,心中火位,而如啖蒜齏,寒水滅火,金氣無制,故辛味見於心家,金味辛也。木鬱血凝,不能滋榮皮膚,故皮膚枯槁,爪之不仁。陽虛而不根於下,故脈浮弱。其色雖黑,而黑中微見黃色,故知是黃疸所變化也。

黃疸九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

足太陽之經,起於睛明(在目內眥),上額交顛,而後行於背,太陽寒水之氣逆而不降,則額見黑色。濕氣蒸泄,則微汗出。手厥陰之經,行手心而上中指,脈動於勞宮(在手心中),足少陰之經,起小指而走足心,脈出於湧泉(在足心中),手中熱者,少陽相火之陷也,少陽與厥陰為表裡,故熱在手心,足中熱者,厥陰風木之陷也,乙木生於癸水,木陷於水,濕氣下郁,故熱在足心。日暮陽衰,寒濕下動,木火鬱陷,是以病發。木陷於水,遏抑鼓盪,不得上達,故膀胱迫急。風木疏泄,火敗水寒,蟄藏失政,故小便自利。此名曰女勞疸,女勞之家,縱欲傷精,泄其腎肝溫氣,水寒木枯,脾敗濕作,則病黑疸。久而腹如水狀,鼓脹不消,則水木為賊,而中氣崩潰,不可治也。

黃疸十

師曰:病黃疸,發熱煩喘,胸滿口燥者,以病發時,火劫其汗,兩熱所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熱,熱在裡,當下之。

病黃疸,發熱煩喘,胸滿口燥,何遽至此?此以疸病發時,原有內熱,復以火劫其汗,兩熱相合,表裡燔蒸,肺金受傷,故致於此。然黃家所以得病,從濕得之,非從熱得,濕鬱則為熱耳。若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皮又熱,此濕熱在裡,當下之也。《靈樞·師傳》:胃中熱,則消穀,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熱,即此肚熱,熱在裡之義也。

黃疸十一

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脈沉者,水盛而木陷也。木鬱不能疏泄,則小便不利。風燥津亡,則渴欲飲水。濕熱在中,而下無泄路,凡有此證,無不發黃。

黃疸十二

腹滿,舌痿黃,躁不得睡,屬黃家。

土鬱不運,則病腹滿。《素問·痿論》:治痿獨取陽明,舌痿黃者,土濕脹滿,陽明上逆,君火不得下降,郁於戊土之中,火土合邪,濕熱熏蒸,故舌痿而發黃,黃為土色而舌為心竅也。火不根水,故躁不得睡。此屬黃家也。

黃疸十三

黃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者,為難治。

《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當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黃疸,太陰濕土之病,故以十八日為期。土氣未敗,治之十日以上當瘥。反劇,則土敗不應常期,故為難治。

黃疸十四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疸而渴者,濕蒸為熱,濕為陽虛,熱為火盛,泄火則損其陽,補陽則益其火,故為難治。疸而不渴者,濕多熱少,故為可治。發於陰部,其病在裡,濕盛土鬱,胃氣上逆,必作嘔吐。發於陽部,其病在表,濕旺經郁,寒氣外襲,必發熱而惡寒也。

黃疸十五

谷疸之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谷疸之病。濕盛而感風寒,郁其營衛,則病寒熱。濕土鬱滿,不甘飲食。食下不消,濁氣上逆,即頭目眩暈而心胸不安。久而穀氣瘀濁,化而為熱,熱流膀胱,發為谷疸。茵陳蒿湯,茵陳利水而除濕,梔、黃,瀉熱而清煩也。

茵陳蒿湯(六十四) (方見《傷寒·太陰》)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 大黃(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黃疸十六

酒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

酒疸,心中懊憹,或生熱痛,全是濕熱熏沖,宮城鬱塞。梔子大黃湯,梔子、香豉,清熱而除煩,枳實、大黃,瀉滿而蕩瘀也。

梔子大黃湯(六十五)

梔子(十四枚) 香豉(一升) 枳實(五枚) 大黃(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四升,分溫三服。

黃疸十七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硝礬散主之。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緣女勞泄其腎陽,水寒土濕,乙木遏陷,不能疏泄水道,一感風邪,衛氣內閉,汗尿不行,濕無泄路,瘀蒸肌膚,而發黃色。日晡土旺之時,濕盛熱發,而木鬱陽陷,故足下常熱,而身反惡寒。木鬱水土之內,不能上達,膀胱迫急,少腹滿脹,一身盡發黃色,而寒水上逆,額上獨黑。久而土負水勝,黃化而黑,因作黑疸。谷滓不從土化,而從水化,大便亦黑,時時溏泄,其腹脹,如水病之狀。此係女勞之病,並非水也。腹滿者,水木旺而中氣敗,證為難治。硝礬散,硝石清熱瘀而瀉木,礬石收濕淫而瀉水也。

硝礬散(六十六)

硝石 礬石(等分,燒)

上二味,為散,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黃疸十八

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

黃疸病,水鬱土濕,茵陳瀉濕而清熱,五苓利水而燥土也。

茵陳五苓散(六十七)

茵陳蒿末(五分) 五苓散(五分)

上二味和,先食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黃疸十九

諸黃,豬膏發煎主之。

諸黃,濕熱瘀蒸,膀胱癃閉,豬膏利水而清熱,發灰瀉濕而開癃也。

豬膏發煎(六十八)

豬膏(半斤) 亂髮(如雞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去。

黃疸二十

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主之。方在「水氣」。

諸病黃家,皆由濕得,膀胱閉癃,濕無泄路,但當利其小便,以瀉濕熱,茵陳五苓、豬膏發煎之法是也。假令脈浮,則濕在經絡而不在臟腑,此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瀉其營衛,以散濕邪也。

黃疸二十一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緣汗孔外泄,水道里瘀,濕不在經絡而在臟腑。法當下之,大黃硝石湯,大黃、硝石,瀉陽明之濕熱,梔子、黃柏,清君相之鬱火也。

大黃硝石湯(六十九)

大黃(四兩) 硝石(四兩) 梔子(十五枚) 黃柏(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硝石,更煮取一升,頓服。

黃疸二十二

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方在「痰飲」。

黃疸病,小便清白,不變黃赤之色,兼欲自利,是脾腎寒濕而清氣下陷也,腹滿而喘,是肺胃寒濕而濁氣上逆也。如此雖有外熱,不可除也,熱除土敗,寒濕愈增,胃氣更逆,必發噦噫。噦者,宜小半夏湯,半夏、生薑,降沖逆而止嘔噦,溫寒濕而行鬱滿也。

黃疸二十三

諸黃,腹痛而嘔者,宜小柴胡湯。方在「嘔吐」。

諸黃,腹痛而嘔者,甲木之賊戊土,而胃氣上逆也。宜小柴胡湯,柴胡、黃芩,疏甲木而瀉相火,參、甘、大棗,培戊土而補中氣,生薑、半夏,降逆氣而止嘔吐也。

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方在「虛勞」。此係黃本缺,依《要略》補之,以待考焉。

卷十三

內傷雜病

嘔吐噦下利(四十九章)

嘔噦者,陽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陰脾病也。胃以下行為順,胃氣上逆,則為嘔噦,脾以上行為順,脾氣下陷,則病下利,總以中氣之不治也。

中氣者,升降脾胃之樞機,樞機病則升降失職,而吐利乃作。此中多挾木邪,以木鬱則剋土,甲木逼於上,則胃逆而為吐,乙木賊於下,則脾陷而為利。補土疏木,乃吐利之定法,土旺而木達,膽胃降則嘔止,肝脾升則利斷矣。

嘔吐噦(二十四章)

嘔吐一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

此段見《傷寒·太陽篇》。汗多陽亡,濁陰上逆,是以嘔吐。陽不歸根,客居膈上,息道短促,是以脈數。膈上雖熱,胃中則是虛冷,虛冷則水穀不消,而病嘔吐也。

嘔吐二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趺陽者,陽明胃氣之所變現也,動脈在足趺上之衝陽,故曰趺陽。陽明胃氣,以下行為順,脈不應見浮澀,浮則胃氣之虛而不降也。胃虛而上逆,則脾虛而下陷,陷則脾傷,脾傷不能磨化水穀,故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胃反者,飲食倒上,是反順而為逆也。緊澀者,血寒而陽陷也,脾敗不磨,而脈見緊澀,水冰地坼,微陽淪陷而不升,故其病難治。

嘔吐三

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膽肝脈弦,弦者,木鬱剋土,胃陽之虛也。胃氣無餘,不能消穀,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宗氣衰微,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土敗木賊,脈反見弦,故名曰虛也。

嘔吐四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寸口者,手太陰肺氣之所變現也。肺主氣,寸口脈微而數者,肺中宗氣之虛也。水穀之化營氣,行於經絡,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宗氣。宗氣者,所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營氣之源也。無宗氣則營氣虛,營虛則血不足也。宗氣之根,實本於營血,血藏於肝,而血中之溫氣,則化君火,氣乃君火之斂降者也。營虛血少,不能化火,陽衰於上,故胸中冷。血陰也,而孕君火,其性溫暖而和煦,後世但言涼血,而不知暖血,誤人多矣。

嘔吐五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吐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先嘔而後渴者,積飲既去,而津亡作渴,故為欲解。先渴而後吐者,為水停心下,阻格君火,是以作渴,渴而飲水,為停水所阻,乃復嘔出,此屬素有積飲之家也。嘔家津液失亡,本當發渴,今嘔後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停留,所嘔者,但是新下之水穀也,此屬支飲。此段見「痰飲咳嗽」中。

嘔吐六

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

病人慾吐者,陳宿在上,故不可下。

嘔吐七

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此段見《傷寒·厥陰》。嘔家而有癰膿,當令其膿從嘔出,不可降逆止嘔,使膿無出路。俟其膿盡癰平,則嘔吐自愈矣。

噦八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此段見《傷寒·陽明》。濁氣上逆,則生嘔噦,噦而腹滿者,太陰之清氣不升,陽明之濁氣不降也,前後二陰,必有不利之部。前部不利,利其水道,後部不利,利其穀道,前後竅通,濁氣下泄,則滿消而噦止矣。

嘔吐九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胃反嘔吐者,前竅短澀,後門乾燥,多有糞若羊矢之證。蓋手足太陽,兩經同氣,水穀入胃,脾陽消磨,散其精華,上歸於肺,霧氣化津,傳於膀胱小腸,水路清通,穀道滋潤,是以小便不澀,大便不幹。胃反氣逆,肺金莫降,津液凝瘀,化生痰涎,二陰失滋,枯澀燥結,故糞如羊矢。下竅堵塞,濁氣莫泄,逆而上衝,故嘔吐不止。緣其陽衰土濕,中氣頹敗,不能腐熟水穀,化氣生津,以滋腸竅,是以飲食不得順下而逆行也。大半夏湯,人參補中氣之虛,白蜜潤小腸之燥,半夏降胃氣之逆,中氣旺而水穀消,下竅開而渣滓降,濁氣不升,嘔吐自止也。

「陰陽別論」:三陽結,謂之膈。手足太陽,是為三陽,足太陽膀胱結則小便澀,手太陽小腸結則大便干,下竅澀結,濁氣上逆,故食膈而不下,總由於陽明之陽虛。噎膈反胃頗同,反胃之病,在胃之下脘,噎膈之病,兼在胃之上脘。上脘氣閉,則食不能入,下脘氣閉,則入而復出,陽明之性,陽盛則開,陰盛則閉故也。

大半夏湯(七十)

半夏(二升,洗)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嘔吐十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胃反,嘔吐而渴欲飲水者,濕盛胃逆而火不根水也。以戊土上逆,降路瘀塞,君相二火,不得下蟄,逆刑辛金,是以渴生。茯苓澤瀉湯,茯苓、澤瀉、桂枝,疏木而瀉水,薑、甘、白朮,降逆而燥土也。

茯苓澤瀉湯(七十一)

茯苓(八兩) 澤瀉(四兩) 桂枝(二兩) 生薑(四兩) 甘草(二兩) 白朮(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再服。

嘔吐十一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吐傷中氣,濕動肺逆,郁生上熱,表裡無降泄之路。文蛤湯,甘草、大棗,補土而益脾精,石膏、文蛤,清金而瀉濕熱,杏、姜,利氣而降逆,麻黃髮表而達郁也。

文蛤湯(七十二)

文蛤(五兩) 麻黃(三兩) 生薑(三兩) 杏仁(五十枚) 石膏(五兩) 甘草(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嘔吐十二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病在膈上,嘔吐之後,而思水飲,是病去而津亡也。其病當解,宜急與之水,以益津液。思水者,痰飲雖去而土濕猶存,渴欲飲水,恐其復致停瘀,豬苓散,二苓、白朮,瀉濕而燥土,最為相宜也。

豬苓散(七十三)

豬苓 茯苓 白朮(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吐十三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食已即吐者,胃之上口,必有濕熱瘀塞。大黃甘草湯,大黃瀉其鬱熱,甘草培其中氣也。

大黃甘草湯(七十四)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嘔吐十四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厥陰》。嘔而脈弱,胃氣之虛。小便複利,腎氣之虛(腎司二便,寒則膀胱失約,故小便自利)。里陽虛敗,加以身有微熱,而見厥逆者,陰盛於內而微陽外格,故為難治。宜四逆湯,以回里陽也。

四逆湯(七十五) (方見《傷寒·太陰》)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嘔吐十五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在「痰飲」。

嘔吐而谷不得下者,胃氣上逆,濁陰不降也。小半夏湯,半夏、生薑,降逆氣而驅濁陰也。

嘔吐十六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少陽》。嘔者,膽木之克胃土。甲木從相火化氣,相火鬱升,是以發熱。小柴胡湯,參、甘、大棗,補戊土而益中氣,柴胡、黃芩,瀉甲木而清相火,生薑、半夏,降濁而止嘔也。

小柴胡湯(七十六) (方見《傷寒·少陽》)

柴胡(八兩) 黃芩(三兩) 半夏(一升) 生薑(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吐十七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寒邪沖激,則腸中雷鳴。膽胃升郁,則心下痞硬。心痞則火無降路,必生上熱。半夏瀉心湯,黃芩、黃連,清上而瀉火,薑、甘、參、棗,溫中而補土,半夏降逆而止嘔也。

半夏瀉心湯(七十七) (方見《傷寒·少陽》)

半夏(八兩,洗) 黃芩(三兩) 黃連(一兩) 乾薑(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吐十八

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嘔而胸滿者,中氣虛寒,膽胃逆升,濁陰填塞於膈上也。吳茱萸湯,人參、大棗,補中而培土,茱萸、生薑,溫胃而降逆也。

吳茱萸湯(七十八) (方見《傷寒·陽明》)

吳茱萸(一升) 人參(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六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嘔吐十九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厥陰》。胃氣上逆,濁陰翻騰,則生乾嘔。肺氣鬱阻,津液凝滯,則生涎沫。濁氣升填,頭上壅塞,則苦疼痛。肺胃之上逆,根緣中下之虛寒,宜吳茱萸湯,溫補中脘而降逆氣也。

嘔吐二十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乾嘔,吐逆,吐涎沫,胃寒而氣逆也。半夏乾薑散,半夏降其逆氣,乾薑溫其中寒也。

半夏乾薑散(七十九)

半夏 乾薑(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將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嘔吐二十一

乾嘔而下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乾嘔而利者,甲木之賊戊土,胃氣鬱遏,不能容納水穀,故下為泄利而上為乾嘔。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甘草、大棗,補中氣而益脾精,黃芩、芍藥,清甲木而瀉相火,半夏、生薑,降胃氣而止嘔吐也。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八十) (方見《傷寒·少陽》)

黃芩(三兩) 芍藥(一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嘔吐二十二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胸中似喘似嘔似噦,又復不喘不嘔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煩亂而無奈者,胃氣上逆,濁氣翻騰,溫溫泛泛,心緒作惡之象也。生薑半夏湯,降逆氣而驅濁陰也。

生薑半夏湯(八十一) (此即小半夏湯,而分兩不同)

生薑汁(一升) 半夏(半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嘔止,停後服。

嘔噦二十三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乾嘔噦者,胃氣上逆,濁陰湧泛也。肺氣阻滯,郁生痰涎,遏抑清陽,不得四布,故手足厥逆。橘皮湯,橘皮、生薑,降沖逆而行瘀濁也。

橘皮湯(八十二)

橘皮(四兩) 生薑(八兩)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噦逆二十四

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噦逆者,中虛而胃逆也。橘皮竹茹湯,參、甘、大棗,補中而培土,橘、薑、竹茹,降逆而止嘔也。

橘皮竹茹湯(八十三)

橘皮(二斤) 竹茹(二斤) 生薑(半斤) 人參(一兩) 甘草(五兩) 大棗(三十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下利(二十五章)

下利一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此段見《傷寒·太陰》。下利清穀,脾陽陷敗,雖有太陽表證,不可攻之。攻之汗出陽亡,清陽愈陷,濁陰愈逆,必生脹滿。

下利二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而失氣者,濕盛而氣滯也。當利其小便,以滲濕邪。

下利三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六腑為陽,其位在外,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冷,喘促而上氣,蜷臥而腳縮也。五臟為陰,其位在內,五臟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下甚者,神氣敗泄,而手足不仁。六腑以胃為主,五臟以脾為主,脾胃同主四肢,故病皆見於手足也。

下利四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此段見《傷寒·厥陰》。利後脈絕,手足厥冷,陽氣敗泄,危亡在目。若晬時脈還,手足溫者,陽氣來復,可以回生,脈不還者,陽氣不復,死無望矣。

下利五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炙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此段見《傷寒·厥陰》。下利,厥冷無脈,炙之不溫與脈不還,是純陰無陽,而反微喘者,則氣不歸根,必死無疑也。

下利六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少陰,腎脈,趺陽,胃脈,胃土本克腎水,而水盛反得侮土,以土生於火而火克於水,火勝則土能剋水而少陰負,火敗則水反侮土而趺陽負。凡病皆水勝而土負,土勝而水負者,甚少也。水勝則死,土勝則生,故少陰以負趺陽為順。

仲景脈法,唐後無傳,庸工下士,開滋陰補水之門,誤世殃民,禍流千載。今海內醫書,連床累架,皆徐世勣作無賴賊時逢人輒殺者也。俗子誦之,以害生靈,醫如猛虎,人如孤豚,誠足悲傷不可說也。

下利七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此段見《傷寒·厥陰》。下利,脈沉弦者,水寒木陷,必主下重。設脈大者,是利亡肝脾之陽,木賊土敗,利為未止。若脈微弱數者,是脾陽欲復,肝邪將退,為欲自止,雖外見發熱,然續將內斂,不至死也。

下利八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此段見《傷寒·厥陰》。下利而脈沉遲,臟陰盛而腑陽虛也。乃其人面色少赤,身有微熱者,是微陽欲復,為陰邪所遏,郁於皮腠,而不能透發也。然陽郁欲發,必不終陷,頃當沖透群陰,汗出而解。但微陽孤弱,未能遽出重圍,難免鬱冒昏迷,而後外達皮毛耳。方其鬱冒之時,病人必當微厥,所以然者,其面之少赤,是謂戴陽,戴陽者,陽根微弱而下虛故也。

下利九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此段見《傷寒·厥陰》。下利,有微熱而渴,是陽復矣。脈弱則木邪欲退,故令自愈。

下利十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愈。下利,脈沉而弦者,水寒而木陷也,今弦而不沉,是乙木有升達之意,再見發熱身汗,則下陷之陽,已升於上,故愈。

下利十一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此段見《傷寒·厥陰》。下利,脈數而有微熱,陽欲復也,汗出則陽氣外達,故令自愈。設脈復緊,則陰邪閉束,陽陷而不升,為未解也。

下利十二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此段見《傷寒·厥陰》。下利,脈數而渴者,陽已復矣,故令自愈。設利不差,必圊膿血,以其陽復之過,而有餘熱以傷陰也。

下利十三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此段見《傷寒·厥陰》。下利而寸脈反見浮數,是陽復而上盛,尺中自澀者,是陰退而下虛也。陽盛必俯侵陰位,鬱蒸營分,而圊膿血也。

下利十四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此段見《傷寒·太陰》。下利而腹脹滿,是太陰腹滿自利之證也,其身體疼痛,則是太陽表證,是當先溫其里,後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以驅其寒,攻表宜桂枝湯,以驅其風。里溫而攻表,則汗出,不慮其陽亡也。

桂枝湯(八十四) (方見《傷寒·太陽》)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

下利十五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是少陰通脈四逆證。厥陰風木疏泄,故有汗出之證,亦宜通脈四逆,溫臟寒而通經脈也。

此段見《傷寒·厥陰》。詳閱《傷寒》「少陰」、「厥陰」二篇,此段之義乃明。

通脈四逆湯(八十五) (方見《傷寒·少陰》。此即四逆湯,而分兩不同)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十六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氣利,即前所謂下利氣也。以肝脾濕陷,二氣鬱塞,木遏風動,疏泄不藏,而為下利。利而隧道梗澀,氣塊喧鳴而不調暢,是謂氣利。訶黎勒散,行滯氣而收滑陷也。

訶黎勒散(八十六)

訶黎勒(十枚)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下利十七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肺與大腸為表裡,腸陷而利作,則肺逆而痛生。而肺腸之失位,緣中氣之不治,脾土不升,而後腸陷,胃土不降,而後肺逆。紫參湯,甘草補中而緩急,紫參清金而破瘀,瘀開而氣調,各復肺腸升降之舊,則痛定而利止矣。

紫參湯(八十七)

紫參(半斤) 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下利十八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厥陰》。利後陽泄,不應生煩,乃更煩者,是陽復而有內熱也。承氣證之煩,心下硬滿,是謂實煩,若按之心下濡者,是謂虛煩。緣陽復熱升,熏蒸肺津,而化涎沫,心氣鬱阻,是以生煩。宜梔子豉湯,吐其瘀濁,以清煩熱也。

梔子豉湯(八十八) (方見《傷寒·太陽》)

梔子(十四枚,劈)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進一服得吐,則止。

下利十九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厥陰》。下利,譫語者,是膽火傳於胃土,胃熱而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下其燥屎,以瀉胃熱。

此下大承氣證四章,皆少陰之負陽明,下利之順證也。

小承氣湯(八十九) (方見《傷寒·陽明》)

大黃(四兩) 枳實(三枚,炙) 厚朴(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下利二十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見痙病。

此段見《傷寒·可下》中(在「汗下宜忌篇」內)。寸大於關,關大於尺,人之常也,是以三部不平,三部皆平,是乙木鬱於尺中,不能上達,故尺與關平,甲木鬱於關上,不能下達,故關與寸平。乙木陷則臍下脹,甲木逆則心下堅,若按之心下堅者,是甲木之逆也。戊土被迫,腑不能容,故見下利。宜大承氣急下之,以清胃腑之鬱熱也。

下利二十一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段見《傷寒·可下》中。宿食在中,不能阻其表氣,而鬱其裡氣,故外滑而內遲。裡氣郁阻,肝脾不升,故利未欲止。

下利二十二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此段見《傷寒·可下》中。宿食在中,郁格陽氣,不得內濟,無復陰氣之翕聚,是以脈滑。

下利二十三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段見《傷寒·可下》中。下利瘥後,至其從前病起之期而又發,以病根不盡故也。當下之,以絕其根。

下利二十四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厥陰》。肝氣遏陷,郁生下熱,魄門重墜者,宜白頭翁湯,白頭翁清少陽之相火,黃連清少陰之君火,黃柏、秦皮,瀉厥陰之濕熱也。

白頭翁湯(九十) (方見《傷寒·厥陰》)

白頭翁(三兩) 黃連(三兩) 黃柏(二兩) 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二十五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少陰》。久利不止,木鬱血陷,寒濕腐敗,風木摧剝,故便膿血。桃花湯,粳米補土而瀉濕,乾薑溫中而驅寒,石脂斂腸而固脫也。

桃花湯(九十一) (方見《傷寒·少陰》)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赤石脂(一斤,一半生用,一半篩末)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內石脂末方寸匕,溫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附方

外臺黃芩湯(六) 治乾嘔下利。

黃芩(三兩) 桂枝(一兩)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 乾薑(三兩)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卷十四

內傷雜病

痰飲咳嗽(三十七章)

痰飲咳嗽者,肺腎之病也,而根實原於土虛。蓋化水者,氣也,其職在肺,化氣者,水也,其職在腎,陽衰土濕,則肺失清降而氣不化水,腎失溫升而水不化氣,於是痰飲作矣。痰飲濁瘀,肺氣不布,隔礙壅阻,於是咳嗽生焉。治咳嗽者,去其痰飲,治痰飲者,培其土氣,培土(眉批:培土故宜以溫藥和之)。氣者,疏木而泄水,緣水侮木賊,中氣濕寒,此痰飲咳嗽所由來也。然則苓桂術甘,實為痰飲主方(眉批:白朮燥土,甘草補中,茯苓泄水,桂枝疏木。喻嘉言以小青龍為主方,黃玉楸以苓桂術甘為主方,皆重在溫藥和之意,同一見解),自此隨證而化裁之,溫涼補瀉,意悉法周,雖百慮而不一致,實同歸而非殊途也。

後世庸工,凡臨咳嗽,必用清潤,至於滋濕伐陽,茫然不知,久而土崩人亡,未有幸脫者。百試不驗,而千古皆同,此輩方心,不可鑑也。

痰飲一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痰飲之處所不同,名目亦殊。義詳下章。

痰飲二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眉批:四飲為大綱,實不盡此,所以下出諸條而互證之。

其人素日肌肉豐盛,今忽瘦削,此由脾虛不能化谷,食宿水停,肌肉不生也,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如此謂之痰飲,飲之行走於心下小腸之間者也。飲後水流脅下,咳唾鼓動,牽引作痛,如此謂之懸飲,飲之空懸於肝膽之經者也。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化汗外泄,而不得汗出,水浸肢節,身體疼重,如此謂之溢飲,飲之流溢於四末者也。咳嗽氣逆,倚物布息,氣道短促,不得眠臥,營衛郁遏,其形如腫,如此謂之支飲,飲之支結於膽經而傷及肺臟者也。(支飲或左或右,偏而不正,如樹木之枝,在木干之旁。在左則右倚物息,在右則左倚物息。以足少陽之經,下胸貫膈而循脅,位在胸側,水飲阻格,膽經不降,逆沖肺部,肺無布息之地,故咳喘而不臥也)

痰飲三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水在脾,少氣身重。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水在腎,心下悸。

水在心,火敗水凌,濁陰填塞,心下堅痞動築,氣息促短,惡水不欲飲。水在肺,氣滯津凝,吐涎沫而欲飲水。水在脾,陽衰濕旺,少氣而身重。水在肝,經氣迫急,脅下支結滿硬,嚏而振鼓作痛。水在腎,木鬱風搖,心下悸動。蓋飲食入胃,脾陽蒸動,化為精氣,上歸於肺。肺金清和,將此精氣散布於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中,經絡臟腑,皆得受氣。氣降則化水,水升又化氣。水之在上,氣方化而未盛,故氣多而水少,其象如霧,氣之在下,水方化而未盛,故水多而氣少,其形如瀆。在上之氣,有清有濁,清者化而為神氣,內歸於心肺,濁者外泄而為汗,在下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化而為精血,內歸於腎肝,粗者外滲而為溺。至於脾胃濕盛而陽虛,則氣水不化,而凝為痰飲。痰者,氣不化水,熏蒸於上而凝結者也,故其質厚,飲者,水不化氣,淫泆於下而停瘀者也,故其質薄。

痰飲之家,雖由於肺腎之陽虛,而實原於脾胃之濕盛。後世庸工,乃有濕痰、燥痰之說,不通極矣!

痰飲四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心下火位,而留飲居之,是寒水之凌君火也。太陽寒水之經,行身之背,其人背後寒冷,正對心位,其大如掌也。

留飲即痰飲之停留者,上自心下,下至小腸,停留不散,是謂諸飲之宗,如水木之源本也。自此而流於脅下,則為懸飲,歸於四肢,則為溢飲,結於胸旁,則為支飲,是諸飲之支,如水木之支派也。

痰飲五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轉甚。

足少陽之經,自缺盆而入脅裡,足厥陰之經,自小腹而布脅肋,脅下痛引缺盆者,飲阻少陽之經,經氣不舒,故痛引缺盆。咳嗽則經脈振動,是以痛甚。此痰飲之流於脅下而在肝膽之經者,所謂懸飲也。

痰飲六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

飲阻竅隧,肺無降路,津液凝滯,故短氣而渴。濕流關節,故四肢歷節而疼痛。此飲之自胸膈而流四肢,所謂溢飲也。

痰飲七

脈沉者,有留飲。眉批《金鑑》云:宜另為一條,與黃氏合。原文緊接歷節痛之下。

火浮水沉,自然之性也。

痰飲八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悸,必有伏飲。

膈上痰飲阻礙,肺氣壅滿,喘促咳嗽,是土濕而胃逆也。一旦痰氣上湧,嘔吐發作,胃氣逆升,則太陽不降。太陽寒水之經,經氣鬱遏,營衛易位,則發熱而惡寒(營陰束其衛陽,是以發熱惡寒)。太陽行身之背,逆而不降,經氣壅迫,故脊背疼痛。胃逆則脾陷,肝木抑遏,陷於水位,是以腰疼(腎位於腰,是謂水位)。肝竅於目,腎主五液,入肝為淚,木鬱風動,肝液升泄,故目泣自出。風木搖盪,故振振而瞤悸。如此必有伏飲,緣飲伏濕旺,土木雙郁,是以見證如此。

痰飲九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虛。脈偏弦者,飲也。

病人陽虛濕旺,火升作渴,飲水一多,不能消化,水阻肺氣,必暴生喘滿。凡土虛食少而飲水多者,水停心下,郁其木氣,甚者木鬱風動,則生瞤悸,微者肺金阻格,必苦短氣。水旺木鬱,則脈必弦。弦為木氣,應見於左關,若兩關雙弦者,是水寒土濕,木氣不達,乙木鬱於左關而不升,甲木鬱於右關而不降,此皆大下後之虛脈。若一手偏弦者,此必飲邪之偏在一方,郁其木氣也。蓋飲泛土濕,木氣必郁,生氣不暢,故見弦象。左偏弦者,飲在脾土,右偏弦者,飲在胃土也(雙弦者,即偏弦之重者,微則偏弦,甚則雙弦,實同原也)。

痰飲十

脈弦數,眉批:《金鑑》以弦數之數字,當是遲字之訛,以下寒飲之字,故疑之。是未知少陽甲木不降之故也。有寒飲,冬夏難治。

弦數者,少陽甲木不降,相火逆升,必有寒飲郁格。冬時水旺下寒,陽氣不蟄,夏而水衰,然相火升泄,下寒愈劇,皆難治也。

痰飲十一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肺病痰飲,金能勝木,故脈不弦,但苦痰飲阻礙,喘促短氣耳。

痰飲十二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支飲亦飲之偏結於肺部者,故喘不能臥,加以短氣,其脈亦平而不弦也。

痰飲十三

脈浮而細滑,傷飲。

水飲在中,郁格陽氣,升浮不歸,故如循貫珠,累累聯屬,流利不停,其診曰滑,而其中實有捍格之象。水旺陰盛,是以脈細。

痰飲十四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痰飲者,水寒土濕,火冷金涼,精氣堙郁所作。當以溫藥和之,寒消濕化,自然渙解。蓋土不得火,濕氣滋生,此痰飲化生之原也。土濕則上不能生金,痰凝於心胸,下不能制水,飲聚於腸胃,肺冷故氣不化水,熏蒸而為痰,腎寒故水不化氣,停瘀而為飲,是以當溫也。

痰飲十五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心下有痰飲,停瘀胃口,土濕木鬱,膽經莫降,故胸脅偏支脹滿,目珠眩運。以君相同氣,甲木失根,君火亦騰,神魂浮蕩,無所歸宿,是以發眩。目者神魂之開竅,故眩見於目。苓桂朮甘湯,朮、甘,補中而燥土,苓、桂,瀉水而疏木也。

苓桂朮甘湯(九十二) (方見《傷寒·太陽》)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朮(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痰飲十六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方見「消渴」。

微飲阻隔,肺金不降,是以短氣。此緣土濕木鬱,不能泄水,當從小便去其水飲。飲去而土燥,則肺斂而氣降矣。苓桂朮甘湯,朮、甘,補中而燥土,苓、桂,瀉水而疏木,可以主之,腎氣丸,丹、地、苓、澤,清風而瀉濕,附、桂、茱、蕷,暖水而榮木,亦可以主之也。

痰飲十七

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留飲在下,故脈伏而欲自利。若利反捷快,是留飲下行,腸胃滋濡也。雖水隨利下,心下猶續續堅滿,以水下未盡,濁陰不得遽消,然已非從前痞結之象,此為留飲欲去,故稍覺鬆軟也。甘遂半夏湯,甘遂、半夏,瀉水而滌飲、甘草、芍藥,培土而瀉木,蜂蜜滑腸而行水也。眉批:甘草與甘遂相反,蓋借其反亂之勢,以收拔正之功。以蜜和之,亦恐急烈太驟,傷真氣也。俗醫多認錯,以為痰飲復聚。

甘遂半夏湯(九十三)

甘遂(大者二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藥(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合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痰飲十八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茵黃丸主之。

腸間有水,阻遏中氣,升降不行,是以腹滿。君相升逆,故口舌乾燥。己椒藶黃丸,防己、椒目,瀉濕而行水,葶藶、大黃,濬流而決壅也。

己椒藶黃丸(九十四)

防己 椒目 葶藶 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痰飲十九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水寒木鬱,則脈沉而弦,法當懸飲在脅,咳唾引痛。病懸飲者,木旺土虛,不能行水,宜扶土而瀉水。十棗湯,芫、遂、大戟,決渠而瀉水飲,大棗補土而保脾精也。

十棗湯(九十五) (方見《傷寒》)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匕,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匕。得快利後,糜粥自養。

痰飲二十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水歸四肢,當汗不汗,而成溢飲,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其陽氣鬱阻而肺熱者,宜大青龍湯,石膏、麻、桂,清金而瀉營衛,杏仁、生薑,利肺而降逆氣,甘草、大棗,培土而補脾精也。其陰氣衝逆而肺寒者,宜小青龍湯,麻、桂、芍藥,發表而瀉營衛,甘草、半夏,補中而降胃氣,薑、辛、五味,溫肺而下衝逆也。

大青龍湯(九十六) (方見《傷寒·太陽》)

麻黃(六兩) 桂枝(二兩) 石膏(如雞子大,碎)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汗。汗多者,溫粉粉之。

小青龍湯(九十七) (方見《傷寒·太陽》)

麻黃(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半夏(半升) 細辛(三兩) 乾薑(三兩) 五味(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痰飲二十一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土濕胃逆,不能行水,故飲停胸膈,阻格肺氣,喘促壅滿。膽胃填塞,甲木莫降,故盤結胃口,心下痞堅。水旺木鬱,不能外華,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木防己湯,人參、桂枝,補中而疏木,防己、石膏,瀉水而清金也。邪虛者,病在膈間,得之即愈。邪實者,土濕木鬱,而生下熱,暫時雖愈,三日復發。復與此湯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之清上,加茯苓以瀉下濕,芒硝以清下熱也。

面色黧黑者,《靈樞·經脈》:足少陽厥陰之經,病則面塵脫色。蓋木主五色,入心為赤,入腎為黑,以肝木藏血而華色,木榮則陽火發露而光華,木枯則陰水鬱埋而晦黑,木者水母而子火,火明而水黯故也。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者,支飲黏瘀,濕熱纏綿,非用防己、石膏,不能瀉也。實者三日復發,以濕熱在下,病根伏留而不除也。

木防己湯(九十八)

木防已(三兩) 石膏(雞子大一枚) 人參(四兩) 桂枝(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九十九)

木防已(三兩) 人參(四兩) 桂枝(二兩) 茯苓(四兩)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痰飲二十二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顛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瘦人氣弱,不能消水,水停木鬱,風動根搖,故臍下振悸。肺氣不降,津液淫蒸,故湧吐涎沫。君相失根,神魂旋轉,故顛冒眩暈。此緣水泛而土濕,五苓散,二苓、澤瀉,利水而瀉濕,白朮、桂枝,燥土而疏木也。

五苓散(一百) (方見《傷寒·太陽》)

茯苓(三分) 豬苓(三分,去皮) 澤瀉(一兩一分) 白朮(三分) 桂枝(二分)

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服暖水。汗出愈。

痰飲二十三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卒然嘔吐,心下痞悶,膈間有水,頭眩心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生薑、半夏,降逆而止嘔,茯苓泄水而消滿也。

小半夏加茯苓湯(百一)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茯苓(四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痰飲二十四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飲停心下,陽不歸根,升浮旋轉,則生冒眩。此由土敗水侮,故支飲上停。澤瀉湯,白朮補中而燥土,澤瀉利水而排飲也。

澤瀉湯(百二)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痰飲二十五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嘔家津傷燥動,本當發渴,渴者為飲去而欲解也。今嘔吐之後,反不作渴,此心下有支飲,阻格君相之火,逆刑肺金,是以作渴,渴而飲水,不能消受,是以作嘔,新水雖吐,而支飲未去,是以嘔後不渴。小半夏湯,半夏、生薑,降沖逆而排水飲也。

小半夏湯(百三)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痰飲二十六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水停心下,火升作渴。飲而新水又停,是以作嘔。

痰飲二十七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支飲居膽肺之部,清氣鬱阻,胸膈壅滿,此胃土堙塞,絕其降路也。厚朴大黃湯,枳、樸,降逆而消滿,大黃瀉胃而通瘀也。

厚朴大黃湯(百四) (此即小承氣湯,而分量不同)

厚朴(一尺) 枳實(四枚) 大黃(六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痰飲二十八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方見「肺癰」。

支飲壅阻,肺氣不得布息,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瀉濕而利肺氣,大棗補土而保脾精也。

痰飲咳嗽二十九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咳家脈弦,此為有水,緣濕旺木鬱,是以脈弦,疏泄不行,是以有水。宜十棗湯,補土而瀉水也。

痰飲咳嗽三十

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

咳煩胸痛者,支飲阻格,膽肺不降也。其病雖久,而支飲未去,猶宜十棗湯也。

痰飲咳嗽三十一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久咳數歲,是肺胃之常逆也。其脈弱者,土金未敗,猶為可治。實大數者,肺胃上逆,陽氣絕根,土敗於甲木,金敗於相火,是以死也。其脈虛者,必苦昏冒,以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格其陽氣故也。治法屬之飲家。

痰飲咳嗽三十二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咳嗽氣逆,倚物布息,不得眠臥,此支飲在膈,氣阻而不降也。小青龍湯,麻黃、桂、芍,發汗而泄水,五味、薑、辛,下氣而止咳,甘草、半夏,補中而降逆也。

痰飲咳嗽三十三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覆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衝。

青龍湯服下之後,若多唾,口燥,寸脈沉而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衝胸咽,是汗後陽亡而風木鬱沖也。傷寒汗後陽亡,土濕水寒,木鬱風動,則發奔豚,此亦奔豚之大意也。多唾口燥者,風木耗津而肺氣上熏也。寸沉而尺微,上下之陽俱虛也。手足厥逆,土敗而四肢失溫也。氣從少腹上衝胸咽,風木之上奔也。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陽明循面下行,風木鬱沖,陽明逆行,故面熱,升已而降,則流於陰股。手足痹者,汗泄血中溫氣,經絡閉塞而不行也。小便難者,土濕木鬱,不能疏泄也。時覆冒者,飲阻陽氣,升浮無根也。此宜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沖氣,茯苓、桂枝,瀉水而下乙木之沖,甘草,五味,培土而降辛金之逆也。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百五)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五味(半升) 甘草(三兩,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痰飲咳嗽三十四

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服桂苓五味甘草後,沖氣即低,而反更咳嗽而胸滿者,乙木雖降,而辛金更逆也。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利肺而降逆,以治其咳滿也。

苓甘五味姜辛湯(百六)

茯苓(四兩) 五味(半升) 甘草(三兩)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痰飲咳嗽三十五

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

服苓甘五味姜辛後,咳滿即止。設其更覺發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本為熱藥,服之熱傷肺津,應當遂時作渴,津亡燥動,風木乃發。若渴反止者,此為支飲內停也。支飲格其陽氣,法當昏冒。冒者胃氣升逆,必作嘔吐。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飲,而止嘔吐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湯(百七)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痰飲咳嗽三十六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髮其陽故也。眉批:似宜用青龍,卻不敢用麻黃,故仿小青龍,去麻、桂、白芍,而加苓、杏。

服苓甘五味姜辛半夏後,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此衛氣之郁,宜加杏仁,利肺壅而瀉衛郁。腫家應用麻黃,以瀉衛氣,以其人服小青龍後,陽隨汗泄,手足麻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手足厥冷。所以然者,以汗瀉血中溫氣,其人陰中之陽已虛,麻黃復瀉其血中之陽氣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百八)

細辛(三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 茯苓(四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痰飲咳嗽三十七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服小青龍後,其面翕熱如醉,此胃熱上衝,熏蒸其面。若服苓甘五味姜辛半杏之後,此證猶存,宜加大黃以利之,則胃熱清矣。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百九)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炙)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洗) 杏仁(半升,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附方

外臺茯苓飲(七) 眉批:《外臺秘要》,唐·王燾撰,方多古人秘方,與《千金》並傳,可備採擇。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三兩) 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

卷十五

內傷雜病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十三章)

肺痿、肺癰者,咳嗽上氣之標,咳嗽上氣者,肺痿、肺癰之本。肺痿之病,內亡津液而傷火燥,肺癰之病,外感風邪而傷濕熱,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氣之積漸而成者,而咳嗽上氣之由來,則因於胃氣之逆也,故仲景諸方,溫涼補瀉,立法非一,而總以中氣為主。未有土死而金生者,亦未有土生而金死者,見子而顧母,仲景諸方,未嘗瀉金而敗土也。

蓋咳嗽痰喘,悉緣中氣之敗,後世庸工,但知清金瀉火,不知照顧中氣,其下者,復加以滋陰補水之藥,中氣淪亡,未有不死者。虛勞咳嗽,未必即死,而最難逃者,庸工之毒手。橫覽夭枉,惕目驚心,天乎?人乎?可不解也。

肺痿肺癰(五章)

肺痿一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熱在上焦者,因咳嗽而為肺痿,肺痿之病,由於津亡而金燥也。溯其原來,或從汗出而津亡於表,或從嘔吐而津亡於裡,或從消渴便數而津亡於前,或從胃燥便難,津液原虧,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而津亡於後,故得之也。寸脈虛數,咳而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此為肺痿。若口中辟辟乾燥,咳即胸中隱隱作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脈數而虛者,為肺痿,脈數而實者,為肺癰。肺痿因於燥熱,故數虛而無膿,肺癰因於濕熱,故數實而有膿也。

蓋痿者,痿軟而不振也。人之所以精神爽健者,肺氣清也,肺熱而金爍,則氣耗而體倦,是以痿靡而廢弛也。《素問·痿論》:肺主身之皮毛,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肺者,臟之長也,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故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此之謂也。五臟各有痿,而五臟之痿,則以肺痿為根。緣肺主氣而氣化津,所以浸灌五臟,五臟之氣,皆受於肺,氣耗而津枯,五臟失滋,是以痿也。五臟之痿,因於肺熱,而肺熱之由,則又原於陽明之燥,故治痿獨取陽明。陽明雖化氣於燥金,而燥金實受氣於陽明,以金生於土故也。

肺癰二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其為肺癰?當有血膿,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泄於表,數則為熱鬱於裡。微為風泄,則竅開而汗出,數為熱鬱,則陰束而惡寒。風則傷衛,風愈泄而衛愈閉,呼氣不能入,熱則傷營,衛鬱閉而營莫泄,吸氣不能出也(出氣為呼,風泄於外,譬猶呼氣,泄而不開,是呼氣不入。入氣為吸,氣閉於內,譬猶吸氣,閉而不泄,是吸氣不出)。風邪外傷其皮毛,熱邪內傷其血脈。風傷皮毛,故風舍於肺,皮毛閉塞,肺氣壅阻,則生咳嗽,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吐濁沫,時時振寒。熱傷血脈,故熱過於營,血脈凝滯,瘀蒸腐敗,化為癰膿,癰膿蓄結,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蓋肺癰之病,因胸膈濕盛,外感風邪,肺氣壅遏,濕鬱為熱,表則寒熱兼作,里則瘀濁淫蒸,營血腐爛,化而為膿,久而肺臟潰敗,是以死也。

肺痿三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肺痿之病,金被火刑,必咳而渴,若但吐涎沫而不咳者,則其人不渴,必當遺尿而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氣不攝水故也。此為肺中寒冷,必頭目眩暈,多吐涎唾。以其肺胃寒滯,陽不歸根,是以發眩。氣不四達,是以多涎。甘草乾薑湯,甘草補中而培土,乾薑溫肺而降逆也。(此肺痿之寒者)

甘草乾薑湯(百十) (方見《傷寒·太陽》)

甘草(四兩) 乾薑(二兩)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原方闕載,取《傷寒》補。

肺癰四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咳而胸滿,振寒者,肺氣鬱阻,陽為陰閉也。脈數者,肺氣不降,金被火刑也。咽乾不渴者,咽燥而肺濕也。時出濁唾腥臭者,肺金味辛而氣腥,痰涎瘀濁,鬱蒸而腐化也。久而癰膿上吐,形如米粥,此為肺癰。桔梗湯,桔梗行瘀而排膿,甘草泄熱而保中也。

桔梗湯(百十一) (方見《傷寒·少陰》)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肺癰五

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肺癰,喘不得臥,肺鬱而氣逆也。此緣土虛濕旺,濁氣痞塞,腐敗瘀蒸,肺無降路。葶藶大棗瀉肺湯,大棗補脾精而保中氣,葶藶破肺塞而排膿穢也。

葶藶大棗瀉肺湯(百十二)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 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咳嗽上氣(八章)

咳嗽上氣六

上氣喘而躁者,為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咳嗽上氣,喘而躁煩者,此為肺脹而氣阻也。氣為水母,此欲作風水,以風中皮毛,遏閉肺氣,不能調水道而輸膀胱也。《素問·五臟生成論》: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手陽明升則化氣,手太陰降則化水,咳嗽上氣,辛金不降,無以行水,欲作風水之兆也。發汗以瀉其皮毛而消肺脹,則愈矣。

咳嗽上氣七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咳嗽上氣,壅於頭面,是以浮腫,喘息肩搖,是謂肩息,其脈浮大者,陽根下絕,此為不治。又加下利,中氣敗泄,尤為甚也。

咳嗽上氣八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咳而上氣,此為肺氣脹滿,其人喘阻,肺氣上衝,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是表邪外束而裡氣上逆也。越婢加半夏湯,薑、甘、大棗,培土而和中,石膏、麻黃,清金而發表,半夏降逆而下衝也。

越婢加半夏湯(百十三)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五枚) 生薑(三兩)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咳嗽上氣九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此心下有水,阻格金火降路,氣阻而發喘咳,肺熱而生煩躁也。小青龍加石膏湯,甘草、麻、桂,補中氣而瀉營衛,芍藥、半夏,清膽火而降胃逆,薑、辛、五味,下衝氣而止咳喘,石膏涼肺蒸而除煩躁也。積水化汗而外泄,諸證自愈矣。

小青龍加石膏湯(百十四)

麻黃(三兩) 桂枝(三兩) 甘草(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 細辛(三兩) 乾薑(三兩) 五味(半升) 石膏(二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咳嗽上氣十

咳而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咳而脈沉者,澤漆湯主之。

咳而脈浮者,其病在上,是表邪外束,裡氣上逆,肺金鬱格而不降也。厚朴麻黃湯,麻黃髮表而散寒,石膏、小麥,清金而潤燥,樸、杏、薑、辛、半夏、五味,破壅而降逆也。咳而脈沉者,其病在下,是水邪上泛,相火壅阻,肺金傷克而不歸也。澤漆湯,人參、甘草,補中而培土,生薑、半夏,降逆而驅濁,紫參、白前,清金而破壅,桂枝、黃芩,疏木而瀉火,澤漆決瘀而瀉水也。(「脈法」:浮為在表,表有寒邪,故用麻黃)

厚朴麻黃湯(百十五)

厚朴(五兩)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乾薑(二兩) 細辛(二兩) 五味(半升) 石膏(如雞子大) 小麥(一升) 麻黃(四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澤漆湯(百十六)

澤漆(一升,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生薑(五兩) 半夏(半升) 白前(五兩) 紫參(五兩) 桂枝(三兩) 黃芩(三兩)

上九味,㕮咀,內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咳嗽上氣十一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風寒外閉,肺氣鬱阻,逆沖咽喉,瀉之不及,以致呼吸堵塞,聲如水雞。此緣陽衰土濕,中氣不運,一感外邪,裡氣愈郁,胃土上逆,肺無降路,而皮毛既闔,不得外泄,是以逆行上竅,沖塞如此。射干麻黃湯,射干、紫菀、款冬、五味、細辛、生薑、半夏,下衝逆而破壅塞,大棗補土而養脾精,麻黃髮汗而瀉表寒也。(此即傷風齁喘之證。)

射干麻黃湯(百十七)

射干(十二枚) 紫菀(三兩) 款冬(三兩) 五味(半升) 細辛(三兩) 生薑(四兩) 半夏(半升) 大棗(七枚) 麻黃(四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咳嗽上氣十二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土虛胃逆,相火莫降,刑剋辛金,肺氣逆沖,上竅壅塞,故火逆上氣,咽喉不利。麥門冬湯,甘、棗、參、粳,補中而化氣,麥冬、半夏,清金而降逆也。

麥門冬湯(百十八)

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 粳米(三合)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咳嗽上氣十三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能坐而不得眠,此肺氣之壅閉也。皂莢丸,利氣而破壅,故能主之。

皂莢丸(百十九)

皂莢(八兩,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藥,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附方

千金生薑甘草湯(八)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薑(五兩) 甘草(四兩)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金炙甘草湯(九) (方見《傷寒·少陽》)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方在「虛勞」。

外臺桔梗白散(十) (方見《傷寒·太陽》)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三分) 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在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即定。

肺癰,胸脹滿,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此條系黃氏所缺,依《要略》本補之)

卷十六

內傷雜病①

胸痹心痛短氣(九章)

胸痹、心痛之病,濁陰逆犯清陽,責在肝腎之陰盛,心肺之陽虛,而其原,總由於中氣之敗。胃逆則濁陰不降,脾陷則清陽不升,是寒水凌火,風木賊土之根本也。陽宜降也,陽中之濁氣宜降而清氣不宜降,陰宜升也,陰中之清氣宜升而濁氣不宜升。濁氣升而清氣降,則陽陷於下而陰填於上,清虛沖和之位,變而為痞滿結硬之所,陰賊橫逆,宮城填塞,君主失守,陽神奔敗,此胸痹、心痛所由也。

失升降之職,易陰陽之部,非緣中氣虧敗,何至於此!仲景於散結開痹之中而示人參一湯,所謂握要而警策者矣。

胸痹心痛一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

診脈當取其太過不及,以定虛實。寸為陽,尺為陰,寸旺於尺,人之常也,寸微是陽虛於上,尺弦是陰盛於下。弦為肝脈,應見於左關,尺弦者,水寒不能生木,木鬱於水而不升也。木不升則脾必陷,肝脾所以升清陽,肝脾郁陷,清陽不升,是寸之所以微也。陽不敵陰,則陰邪上犯,濁氣填塞,是以胸痹,宮城逼窄,是以心痛。所以然者,責其上焦之清陽極虛也。陽在上,今寸微陽虛,因知病在上焦。其上焦所以胸痹而心痛者,以其尺脈之弦,陰盛而侵微陽,上凌清位,窒塞而不開,衝擊而不寧也。(此脈之不及而病虛者)

胸痹短氣二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若夫平人外無寒熱之表證,忽而短氣不足以息者,此必隧道壅塞而不通,或有宿物阻格而不達,是實證也。實則宜瀉,當以行瘀開閉之方,除舊布新之法,排決郁陳,則氣降而息順矣。(此脈之太過而病實者)

胸痹心痛短氣三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胸痹之病,凡喘息咳唾,即胸背疼痛,短氣喘促,寸口之脈沉而遲,關上之脈小而緊數,是中氣不運,濁陰上逆,氣道痞塞而不通也。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滌瘀而清煩,薤白、白酒,開壅而決塞也。

栝蔞薤白白酒湯(百二十)

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三兩) 白酒(七斤)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胸痹心痛四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胸痹不得眠臥,心痛徹背者,是陰邪上填,沖逼心宮,而胸膈痹塞,氣無前降之路,膈上莫容,是以後衝於脊背也。栝蔞薤白半夏湯,栝蔞滌瘀而清煩,薤白、白酒、半夏,破壅而降逆也。

栝蔞薤白半夏湯(百二十一)

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三兩) 白酒(一斗) 半夏(半升)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心痛五

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胸痹,心中痞塞,濁氣留結在胸,胸膈壅悶,脅下氣逆,上搶於心,是皆膽胃逆升,濁陰不降之故也。枳實薤白桂枝湯,枳、樸、薤白,破壅塞而消痹結,栝蔞、桂枝,滌濁瘀而下衝氣也。人參湯,參、術,燥土而益氣,薑、甘,溫中而緩急,亦主治之。

枳實薤白桂枝湯(百二十二)

枳實(四枚) 厚朴(四兩) 栝蔞(一枚,搗) 薤白(半斤) 桂枝(一兩)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朴,取二升,去滓,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人參湯(百二十三)

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甘草(三兩) 乾薑(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短氣六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生薑湯亦主之。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是土濕胃逆,濁氣痞塞,肺無降路,是以短氣。肺氣堙塞,則津液凝瘀,而化痰涎。茯苓杏仁甘草湯,杏仁利氣而破壅,苓、甘,補土而瀉濕也。橘枳生薑湯,橘皮破凝而開鬱,枳、姜,瀉滿而降濁也。

茯苓杏仁甘草湯(百二十四)

茯苓(三兩) 杏仁(五十枚) 甘草(一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生薑湯(百二十五)

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薑(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胸痹七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痹緩急者,水土濕寒,濁陰上逆,肺氣鬱阻,胸膈閉塞。證有緩急不同,而總屬濕寒。薏苡附子散,薏苡瀉濕而降濁,附子驅寒而破壅也。

薏苡附子散(百二十六)

薏苡(十五兩) 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胸痹心痛八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心中痞塞,諸氣上逆,心懸作痛,以膽胃不降,胸膈鬱滿,阻礙厥陰升路,衝擊作疼。桂枝生薑枳實湯,枳、姜,降濁而瀉痞,桂枝疏木而下衝也。

桂枝生薑枳實湯(百二十七)

桂枝(三兩) 生薑(三兩) 枳實(五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胸痹心痛九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寒邪沖逆,凌逼心君,故心背徹痛。烏頭赤石脂丸,烏、附、椒、姜,驅寒邪而降逆,赤石脂護心君而止痛也。

烏頭赤石脂丸(百二十八)

烏頭(一分,炮) 蜀椒(一分 一法二分) 乾薑(一兩 一法一分) 附子(半兩 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兩 一法二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附方

九痛丸(十一) 治九種心痛。兼治卒中惡,腹脹滿,口不能言。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並冷氣上衝。落馬墜車等皆主之。

附子(三兩,炮) 巴豆(一兩,去皮,熬,研如脂) 生狼牙(一兩) 吳茱萸(一兩) 人參(一兩) 乾薑(一兩)

上六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服二丸。

狼牙,瘡家敷洗之藥,用之心痛方中,甚屬無謂。去此一味,換橘皮一兩,減巴豆十分之七可也。

卷十七

內傷雜病

腹滿寒疝宿食(二十五章)

腹滿、寒疝、宿食,病之相因者也。寒水風木之邪,合而賊土,土濕脾陷,迫於風木之侵,滯塞不運,是以脹滿,所謂腎氣實則脹者(《素問》語),雖寒水之侮土,其中未嘗無木邪也。風木上鬱而克濕土,則為脹滿,風木下鬱而陷寒水,則為疝瘕,寒疝者,風木之下郁於寒水而凝結者也。土之所以化谷者,火也,寒盛火衰,水穀不化,是謂宿食,宿食既停,壅遏中氣,變虛而為實,故宜攻下,攻下雖行,而其始實屬寒因。則此三證,悉以寒為病本,總因於少陰之勝,趺陽之負也。

腹滿(十七章)

腹滿一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

趺陽,胃脈,在足趺上(即衝陽也)。微弦者,肝膽之氣也。脈見微弦,則木邪剋土,戊土賊於甲木,胃逆而濁氣不降,法當腹滿,若不腹滿者,則甲木不賊戊土,乙木必賊己土,脾陷而清氣不升,法當便難,以脾陷肝鬱,不能行其疏泄之令也。肝膽之脈,行於脅肋,若見兩胠疼痛,此虛寒之氣從下而上也。當以溫藥服之,溫暖水土,以舒木氣也。蓋木生於水,木氣之郁,必因水寒,水位在下,木位在左右脅肋之間,兩胠疼痛,是木氣之郁,此必寒水之氣從下而上侵於木位也。

腹滿二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趺陽以候陽明,寸口以候太陰,寸口脈弦者,肝木之克脾土也。木邪郁迫,經氣不舒,故脅下拘急而痛。木鬱陽陷,陰邪外束,其人當嗇嗇惡寒也(嗇嗇者,皮毛振悚,戰慄不寧之義也)。此申明上章之義也。

腹滿三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陽清而陰濁,清則通而濁則塞,中氣痞塞,是以滿也。腹滿時減,復如故者,陽有時而復,故減,陰有時而勝,故復如故。陰易勝而陽難復,是以減不逾時而旋即如故。此為陰勝而內寒,非有陳宿之阻格,當與溫藥,以驅寒邪也。

腹滿四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色和者,善嚏。

欠者,開口出氣。《靈樞·口問》: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中寒之家,陰氣下盛,招引陽氣,引則陽陷,而陽性升浮,隨引即升,一陷一升,是以有欠,常引常升,故喜欠也。緣其陰盛陽衰,升氣少而降令多,不必日暮而陰常司權故也。清涕出者,肺氣之上熏也,肺氣鬱阻,不得下達,則上熏鼻竅,而生清涕。鼻孔窄狹,積氣不能暢泄,故沖激而為嚏噴。以其中氣虛寒,樞軸不運,肺無下降之路,因而逆行上竅,肺氣熏沖,是以清水常流而嚏噴恆作。然欲涕而即出,猶是上焦陽氣之稍盛者,陽稍盛,則顏色和也。

腹滿五

中寒,其人下利,以裡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其人大便下利,以其里陽之虛也。若欲嚏不能,此人肚中陽虛而寒盛也。《靈樞·口問》: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則為嚏。嚏者,肺氣逆行,蓄極而通,而泄路迫狹,故激而為響。至於欲嚏不能,則氣虛寒盛,較上之善嚏者,又不如也。

腹滿六

病者痿黃,燥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病者痿弱發黃,咽喉乾燥而實不覺渴,是濕旺而土鬱也。土氣困乏,則痿靡不振。木氣不達,則入土化黃(木主五色,入土為黃)。木鬱風動,則咽喉乾燥。水勝土濕,則不渴。若胸中寒實而下利不止者,火澌金冷,土敗木賊,陽無復機,必主死也。

腹滿七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

瘦人陽氣衰乏,繞臍痛楚,腹中必有風冷之邪壅遏,穀氣不得運行,寒水風木,合而賊土,衝突擊撞,是以痛也。而反下之,敗其微陽,陰邪無制,其氣必沖。若不衝於膈上,必填於心下,心下痞硬之證,於是作也。

腹滿八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其脈數而兼緊,此乃弦脈,其狀如弓弦硬直,按之不能移動,是中氣虛寒,木邪剋土之診。脈數弦者,寒氣凝結,當以溫藥下其積寒。脈緊大而遲者,濁陰上逆,必心下痞堅。以大為陽明之脈,胃氣上逆,壅礙膽經降路,甲木逼迫,胃口結滯,故心下堅硬。緊大而遲,則心下之堅,全是陰邪結聚。緣陽位一虛,則陰邪乘虛而上湊,非沖塞於胸膈,則痞結於心下也。凡脈大而緊者,是為陽中有陰,可以溫藥下之。《傷寒·脈法》:緊則為寒,內外之寒,皆令脈緊。外緊而內大者,陰盛而外束也,陽為陰束,鼓宕不能外發,故內大而為緊。內緊而外大者,陰盛而內格也,陽為陰格,浮動不能內交,故外大而內緊。積陰內凝,非下不去,是以可下。下宜溫藥,大黃附子湯是其法也。

腹滿九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病者腹中脹滿,按之不痛為虛,虛滿而未至滯塞也,痛者為實,實滿而已至壅阻也。陳宿凝瘀,是可下之。舌黃者,濕氣乘心,故舌起黃胎,以心竅於舌,土性濕而色黃也。痛滿因於氣滯,氣滯必緣土濕,舌胎黃色,濕之外候,其未下者,下之濕氣內瀉,則黃色外退矣。

腹滿十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者,水寒木鬱,肝氣梗澀,而怫怒衝突,必欲強行,氣轉腸鳴,聲如雷引,排觸擊撞,是以痛切。胸脅逆滿,嘔吐者,膽胃上逆,經絡壅塞,濁氣熏沖,則生嘔吐。附子粳米湯,粳米、甘、棗,補土而緩中,半夏、附子,降逆而驅寒也。

附子粳米湯(百二十九)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腹滿十一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心胸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者,土火俱敗,寒水上凌,胃氣奔逆,不能下降也。腹中寒氣,上衝皮起,頭足出見,上下走痛,而不可觸近者,寒水與風木合邪,肆行無畏,排擊衝突,勢不可當也。大建中湯,膠飴、人參,培土而建中,乾薑、蜀椒,補火而溫寒也。

大建中湯(百三十)

乾薑(四兩) 蜀椒(二合,炒去汗) 人參(一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粥,溫覆之。

腹滿十二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寒氣厥逆,寒氣在內,手足厥冷也。四肢秉氣於脾胃,寒水侮土,四肢失秉,是以厥逆。寒水上凌,心火澌敗,是宜瀉寒水而護心君。赤丸,茯苓、烏頭,瀉水而驅寒濕,半夏、細辛,降濁而下衝氣,真朱,保護心君而止疼痛也。

赤丸(百三十一)

茯苓(四兩) 烏頭(二兩) 半夏(四兩) 細辛(一兩)

上四味,末之,內真朱為色,煉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真朱即硃砂,非寶珠也。

腹滿十三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脾土寒濕,肝木鬱遏,以溫藥下其濕寒則愈矣。宜大黃附子湯,辛、附,降逆而驅寒,大黃下積而破結也。

大黃附子湯(百三十二)

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炮) 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腹滿十四

腹滿痛,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

腹滿痛,發熱十日,脈浮而數者,外感風邪,經腑皆郁。經氣不泄,故發熱脈浮。腑氣不通,故腹滿而痛。而飲食如故,則內證非寒。厚朴七物湯,薑、桂、甘、棗,解表而和中,枳、樸、大黃,瀉滿而攻里也。以小承氣而合薑、桂、甘、棗,重用生薑,亦溫下法也。

厚朴七物湯(百三十三)

厚朴(半斤) 枳實(五枚) 大黃(三兩) 桂枝(二兩) 甘草(三兩) 大棗(十枚) 生薑(五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腹滿十五

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之。

痛而內閉不通,必鬱而生熱,直用寒瀉,不須溫下。厚朴三物湯,枳、樸,瀉其滿,大黃通其閉也。

厚朴三物湯(百三十四) (此即小承氣湯,而分兩不同)

厚朴(八兩) 枳實(五枚) 大黃(四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物,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腹滿十六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方在「痙病」。

腹滿時減,已復如故,此為寒也,今腹滿不減,雖少減,而究不足言減,此非虛寒,是實邪也。內實,故常滿而不減。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也。

腹滿十七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心下滿痛者,少陽之經郁迫陽明之腑也。少陽之經,由胃口而行兩脅,膽胃上逆,經腑壅塞,故心下滿痛。此為實也,法當下之,宜大柴胡湯,柴、芩、芍藥,清解少陽之經,枳實、大黃,寒瀉陽明之腑,半夏、薑、棗,降逆而補中也。

大柴胡湯(百三十五)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 大棗(十二枚) 枳實(四枚,炙) 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寒疝(三章)

寒疝一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腹痛,脈弦而緊者,肝脈弦,腎脈緊,寒水風木之邪,合而剋土,是以腹痛。弦則木鬱陽陷,陰乘陽位,外束衛氣,故衛氣不行。陽郁不達,是以惡寒。緊則寒水侮土,胃氣上逆,故不欲食。清陽下陷,上與陰邪相爭,不能透圍而出,木氣鬱淪,永墜寒水之中,即為寒疝。疝瘕同類,皆腎肝陰邪所凝結也。寒疝之病,水木合邪,以侵土位,常苦繞臍疼痛。若發則木氣疏泄,腎精不藏,溲出白液。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水寒而木鬱也。宜大烏頭煎,蜂蜜緩急迫而潤風木,烏頭瀉濕淫而溫寒水也。(白津出,《素問·玉機真臟論》:脾傳之腎,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白津,即白淫之類也)

大烏頭煎(百三十六)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寒疝二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不仁者,腎肝之邪,合而賊土,土敗而四肢失養也。或身上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是髒病而經亦郁,病根在裡,故但以灸刺諸藥治其表,不能愈也。抵當烏頭桂枝湯,烏頭驅寒而逐濕,桂枝疏木而通經也。

烏頭桂枝湯(百三十七)

烏頭(三枚)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上,桂枝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烏頭一味,以水二升,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合煎,令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寒疝三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風木寒鬱,而克濕土也。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滋木而息風,生薑、羊肉,行鬱而溫寒也。

當歸生薑羊肉湯(百三十八)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宿食(五章)

宿食一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方在「痙病」

宿食在胃,郁格表陽,故寸口脈浮大。阻礙裡氣,故按之梗澀。尺中亦微而澀者,尺中主裡也。此段見《傷寒·可下》中。

宿食二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錘輪索轉而不定,愈轉則愈緊也。以水寒土濕,則食停不化,宿食在中,土氣鬱滿,乙木抑遏,陷於寒水,不能上達,是以脈緊。甚而木鬱陽陷,陰邪外乘,頭痛風寒,形似外感,實乃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宿食三

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脈數而滑者,宿食在中,陽氣鬱格,則脈滑數。

宿食四

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段見《傷寒·可下》中。宿食傷其胃氣,陳腐不化,故惡聞食臭。

宿食五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此段見《傷寒·可吐》中。宿食未消,而在上脘,阻礙糧道,法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百三十九) (方見《傷寒·太陽》)

瓜蒂(一分,熬) 赤小豆(一分,煮)

上二味,杵為散,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

附方

外臺柴胡桂枝湯(十二) 治心腹卒痛者。

柴胡(四兩) 黃芩(兩半) 半夏(二合半) 生薑(兩半) 人參(兩半) 甘草(一兩) 大棗(六枚) 桂枝(兩半) 芍藥(兩半)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卷十八

內傷雜病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狐疝蛔蟲(七章)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狐疝、蛔蟲,皆寒濕之病也。趺蹶之病,寒濕在足太陽之經。手指臂腫,寒濕在手太陰之臟。轉筋之病,寒濕在足厥陰之經。狐疝之病,寒濕在足少陰之經。蛔蟲之病,寒濕在足厥陰之臟。凡此五者,經臟非同,而病氣則同也。假使土燥而水暖,則五者不生矣。

趺蹶(一章)

趺蹶一

師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卻,刺腨入二寸,此太陽經傷也。

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卻者,足趺硬直,能前步而不能後移也。緣筋脈寒濕,縮急不柔,是以不能後卻。陽明行身之前,筋脈鬆和,則能前步,太陽行身之後,筋脈柔濡,則能後移,今能前而不能卻,是病不在前而在後,太陽經傷也。太陽之經,入膕中,貫腨內,出外踝,至小指之外側,刺腨入二寸,瀉太陽之寒濕,筋柔則能卻矣(腨,足肚也。刺腨者,合陽、承筋之間也)。此「臟腑經絡篇」所謂濕傷於下,寒令脈急者也。

手指臂腫(一章)

手指臂腫二

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瞤瞤者,藜蘆甘草湯主之。

手、指、臂者,手三陽、三陰經之所循。手之三陰,自胸走手,手之三陽,自手走頭,經氣通暢則不腫,經絡壅阻,不能流行,則氣血蓄積,結而為腫。氣壅而莫泄,故鼓鬱而為動也。動則瞤瞤振搖而不寧。此以胸有瘀濁,阻格經脈,氣道不通,故至於此。藜蘆甘草湯,藜蘆吐其瘀濁,甘草和其中氣也。

藜蘆甘草湯(百四十)

藜蘆 甘草

原方闕載。

轉筋(一章)

轉筋三

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

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硬直,不能屈伸,其脈上下直行,微帶弦象,此厥陰肝經之病也。肝主筋,筋脈得濕,則攣縮而翻轉也。轉筋入腹,則病勢劇矣。雞屎白散,瀉其濕邪,筋和而舒矣。

雞屎白散(百四十一)

雞屎白

上為散,取方寸匕,取水八合和,溫服。

狐疝(一章)

狐疝四

陰狐疝氣者,偏有小大,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陰狐疝氣者,疝結陰囊,出沒不測,狀似妖狐也。左右二丸,偏有大小,時時上下,出入無常。此少陰厥陰兩經之病,由水寒木陷,肝氣下鬱而發。蜘蛛散,蜘蛛破瘀而消腫,桂枝疏木而升陷也。

蜘蛛散(百四十二)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兩)

上二味,為散,取八分一匕,飲和,日再服。蜜丸亦可。

蛔蟲(三章)

蛔蟲五

問曰:病腹痛,有蟲,其脈何以別之?師曰:腹中痛,其脈當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蟲。

腹中痛者,腎肝之邪,水寒而木鬱也。腎脈沉,肝脈弦,是其脈當沉若弦,乃反洪大,是木鬱而生上熱也。木鬱熱閉則蟲生,故有蛔蟲也。

蛔蟲六

蛔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甘草粉蜜湯主之。

蛔蟲之為病,令人吐涎沫而心痛,以肝心子母之臟,氣通於心,其經夾胃口而貫膈,正由心旁,蛔者木氣所化,木鬱而上衝,故心痛也。心病則火炎而刑金,津液不布,故涎沫上湧。蛔有動止,故發作有時。毒藥不止者,但知殺蟲,而木鬱不達也。甘草粉蜜湯,甘草補土,白粉殺蟲,蜂蜜潤燥而清風,滑腸而下積也。

甘草粉蜜湯(百四十三)

甘草(二兩) 粉(一兩) 蜜(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內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差即止。

蛔蟲七

蛔厥者,當吐蛔,令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

此段見《傷寒·厥陰篇》。蛔厥者,有蛔蟲,而四肢厥冷,其證當見吐蛔。蛔蟲在內,令病者有時靜,而復有時煩,此因臟寒,不能安蛔。蛔蟲避寒就溫,上入其膈,故煩。蛔蟲得溫而安,須臾復止。及其得食,臟寒不能消化,隨即嘔出。嘔時氣衝蛔蟲,蛔蟲擾亂,是以又煩。蛔聞食氣之上,隨嘔而出,故其人當自吐蛔。烏梅丸,烏梅、薑、辛,殺蛔止嘔而降沖,人參、桂、歸,補中疏木而潤燥,椒、附,暖水而溫下寒,連、柏,瀉火而清上熱也。蓋厥陰之病,水寒不能生木,木鬱而熱發,故上有燥熱而下有濕寒。烏梅丸上清燥熱而下溫濕寒,蛔厥之神方也。

烏梅丸(百四十四) (方見《傷寒》)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人參(六兩) 桂枝(六兩) 當歸(四兩) 蜀椒(四兩,去目) 附子(六兩,炮) 黃連(一斤) 黃柏(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卷十九

外科

瘡癰腸癰浸淫(七章)

瘡癰者,營衛壅阻之病也。營氣得寒,血脈凝澀,壅阻衛氣,蓄積結硬,衛鬱熱盛,肉腐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則人死矣。淺者為癰,深者為疽。癰者,營衛之壅塞於外者也,疽者,氣血之阻滯於內者也。疽之外候,皮夭而堅,癰之外候,皮薄以澤,陰陽之分也。

仲景於瘡癰之門,獨列腫癰、腸癰二種。腫癰即癰之淺者,腸癰即疽之深者,證不多舉,而義已概矣。《靈樞》「癰疽」之篇,條緒繁多,不過此兩者之傳變而已,無煩詳引也。

瘡癰一

諸脈浮數,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瘡癰。

此段見《傷寒·脈法》。諸脈浮數,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此熱鬱於內,不得外發,陽遏不達,故見惡寒。若有疼痛之處,則內熱鬱蒸,肉腐膿化,當發瘡癰也。

瘡癰二

師曰: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按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者為無膿。

內熱盛,則蒸腐血肉而為膿。以手掩腫上,熱者,是內熱已盛,膿化結消,而陽氣外達也,故知有膿。不熱者,血肉腫結,陽郁未達,故知無膿。

瘡癰三

問曰:寸口脈浮微而澀,法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出者云何?曰:若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寸口脈浮微而澀,氣虛則浮微,血虛則澀。法當亡血,若汗出,以汗者,氣血鬱蒸而外泄,汗去則血消,血消則氣亡。寸口脈浮微而澀,氣血俱虛如此,是非亡血即汗出也。設不汗出,必當亡血。若夫身有瘡癰,或被刀斧所傷,營血外亡,故脈如此。

腫癰四

腫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皮湯主之。

腫癰者,少腹腫痞,癰之外在肌肉者也。肌肉臃腫,內阻腸胃之氣,結而不行,故痞硬不軟。按之裡氣愈阻,膀胱經脈壅塞,木氣鬱迫,故其痛如淋。病不及腑,水道無阻,故小便自調。陽氣鬱蒸,皮毛不闔,故發熱汗出。而陽郁不能透泄,故仍復惡寒。其脈遲緊,則血肉凝塞,隧路不通。膿尚未成,可以下之,當有血也。脈洪數者,熱盛膿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皮湯,丹皮、桃仁、瓜子,排決其膿血,芒硝、大黃,洗盪其鬱蒸也。

大黃牡丹皮湯(百四十五)

大黃(四兩) 芒硝(三合) 瓜子(半升) 牡丹皮(一兩) 桃仁(五十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腸癰五

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腸癰者,癰之內及六腑者也。血氣凝澀,外不華膚,故其身甲錯。腸胃痞脹,故腹皮緊急。壅腫在內,故按之濡塌。形如腫狀,其實肌膚未嘗腫硬也。病因腸間癰腫,腹內原無積聚。瘀熱在裡,故身上無熱,而脈卻甚數,此為腸內有癰也。《靈樞·癰疽》:寒邪客於經脈之中則血澀,血澀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是癰成為熱,而其先則寒也。寒非得濕則不凝,薏苡附子敗醬散,薏苡去濕而消滯,敗醬破血而宣壅,附子溫寒而散結也。

薏苡附子敗醬散(百四十六)

薏苡(十分) 附子(二分) 敗醬(五分)

上三味,杵為未,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

排膿湯(百四十七)

甘草(二兩) 桔梗(三兩) 生薑(二兩) 大棗(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五合,日再服。

排膿散(百四十八)

枳實(十六枚) 芍藥(六分) 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取雞子黃一枚,以藥散與雞子黃相等,揉和令相得,飲和服之,日—服。

金瘡六

病金瘡,王不留行散主之。

金瘡失血,溫氣外亡,乙木寒濕,必生風燥。王不留行散,甘草補中,厚朴行滯,椒、姜,暖血而扶陽,芩、芍,清肝而息風,蒴藋細葉行瘀而化凝,桑根、王不留行,通經而止血也。

王不留行散(百四十九)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採,燒) 甘草(十分) 厚朴(二分) 黃芩(二分) 芍藥(二分) 蒴藋 細葉(十分,七月七日採,燒) 桑東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採,燒) 乾薑(二分) 川椒(三分,除目、閉口,去汗)

上九味,桑皮、蒴藋、王不留行三味燒灰存性,勿令灰過,各別搗篩,合治之為散,服方寸匕。小瘡則粉之,大瘡但服之,產後亦可服。如風寒,桑東南根勿取之。燒灰三物,皆陰乾百日。

浸淫瘡七

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瘡,黃連粉主之。

《素問·玉機真臟論》:夏脈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氣交變論」:歲火太過,身熱骨痛,而為浸淫。《靈樞癰疽》: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四淫者,瘡之淫溢於四肢,即浸淫瘡之謂也。熱毒浸淫,從口流向四肢者,毒散於外,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毒結於內,故不可治。黃連粉,瀉熱而清火也。

黃連粉(百五十)

黃連

原方闕載。大概以黃連一味作粉,粉瘡上,以瀉毒熱也。

卷二十

婦人

妊娠(十一章)

胎元化生,非有他也,氣以煦之,血以濡之而已。氣惡其滯,滯緣於濕,血恐其郁,郁因於風,妊娠養胎之要,燥土而行滯,潤木而達郁,無餘蘊矣。血統於乙木,氣統於辛金,而肺病則濕,肝病則燥,以足厥陰主令於風木,手太陰化氣於濕土,故行氣以燥土為先,行血以潤木為首。

仲景於妊娠之門,溫涼燥潤,四法俱備,大要在建中而培土。中氣健旺,而後用涼潤於東南,以治木火,則血調矣,用溫燥於西北,以治金水,則氣調矣,氣血均調而胎元化育,妊娠何得有餘病也。

妊娠一(妊娠一)

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方見「下利」。於法六十日當有此證,設有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則絕之。

婦人得平和之脈,而尺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外無寒熱表證,此名妊娠。《難經》: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蓋子宮者,少陰腎之位也,故脈見於尺。胎之初結,氣血凝蹇,不復流溢,故脈形小弱。胎妊方成,中氣壅滿,胃逆不降,故噁心嘔吐,不能甘食。胃逆則金火皆升,是以發渴。桂枝湯,甘草、大棗,補其脾精,桂枝、芍藥,調其肝血,生薑降逆止嘔,妊娠初治之良法也。

於妊娠之法,六十日間當有此證。設有醫治之逆者,卻一月之內而見此證,加以吐下之條者,日期淺近,而吐下大作,此中氣之敗,不關胎故,則調燮中氣,絕其病本也。

妊娠二(症痼二)

婦人宿有症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此為症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當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婦人宿有症痼之病,經斷未及三月之久,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此為症痼之害。蓋症痼不在子宮,所以受胎將及三月,胎氣漸大,與症痼相礙,此後經血被症痼阻格,不得滋養胞宮,是以漏下不止。妊娠六月胎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之胎也。經漏下血者,後斷經三月,之衃也。後斷經三月,前經利三月,合為六月。其初漏下之血塊,乃後斷三月化胎之餘血凝而成衃者也。所以此後之血不止者,無胎時竅隧空虛而莫阻,胎成血阻,而病漏下。此以其症不去也,當下其症。症因土濕木鬱而結,桂枝茯苓丸,桂枝、芍藥,疏木而清風,丹皮、桃仁,破瘀而行血,茯苓瀉水而滲濕,以漸而消磨之,此妊娠除症之法也。

桂枝茯苓丸(百五十一)

桂枝 芍藥 桃仁(去皮尖,熬) 牡丹皮 茯苓(等分)

上五味,末之,煉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妊娠三(胎脹三)

婦人懷妊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臟。

木鬱則脈弦。木鬱陽陷,故發熱而惡寒。木鬱剋土,故胎脹而腹痛。木鬱風生,故少腹涼氣如扇。所以然者,土濕水寒,肝木不榮,陷而生風,疏泄失藏,致令子臟開張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腎臟,苓、附,瀉水而驅寒,參、術,補土而益氣,芍藥斂木而息風,水溫土燥,木榮風息,則寒熱止而痛脹消矣。

附子湯(百五十二) (方見《傷寒·少陰》。《金匱》失載,此取《傷寒》方補)

附子(二枚,去皮)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妊娠四(胞阻四)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

非經期而下血,如器漏水滴,謂之漏下。土弱木鬱,不能養胎,則胎落而半產。半產後肝脾遏陷,陽敗而不能溫升,因續下血不止。肝脾陽衰,胎成氣滯,木鬱血陷,故妊娠下血,如宿症漏下之類。假令妊娠,腹中疼痛而下血,此為胞氣阻礙,經血不得上行而下也。胞阻之病,因木鬱風動,經脈寒澀而成,膠艾湯,芎、地、歸、芍,養血而行瘀澀,阿膠、艾葉,潤燥而溫寒凝,甘草補土而暖肝氣,木達則阻通矣。

膠艾湯(百五十三)

阿膠(二兩) 艾葉(三兩) 甘草(二兩) 芎藭(二兩) 乾地黃(六兩) 當歸(三兩) 芍藥(四兩)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內膠,令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妊娠五(腹痛五)

婦人懷妊,腹中㽲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胎成氣滯,濕土賊於風木,則腹中㽲痛。當歸芍藥散,芎、歸、芍藥,潤肝而行瘀,苓、澤、白朮,瀉濕而燥土也。

當歸芍藥散(百五十四)

當歸(三兩) 芍藥(一斤) 芎藭(三兩) 茯苓(四兩) 澤瀉(四兩) 白朮(四兩)

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妊娠六(嘔吐六)

妊娠,嘔吐不止,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

中焦鬱滿,胃氣上逆,則嘔吐不止。乾薑人參半夏丸,乾薑、人參,溫中而益氣,半夏、薑汁,降逆而止嘔也。

乾薑人參半夏丸(百五十五)

乾薑(一兩) 人參(一兩) 半夏(二兩)

上三味,末之,以生薑汁糊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按,此方以生薑汁、煉蜜為丸,治反胃嘔吐甚良。加茯苓,愈妙。

妊娠七(小便七)

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

水生於肺金而瀉於肝木,妊娠中氣鬱滿,升降失職,金逆而生上熱,木陷而生下熱,源流堙塞,故小便艱難。當歸貝母苦參丸,當歸滋木而息風,貝母瀉熱而清金,苦參瀉濕而利水也。

當歸貝母苦參丸(百五十六)

當歸(四兩) 貝母(四兩) 苦參(四兩)

上三味,末之,煉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八(水氣八)

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妊娠,內有水氣,身體沉重。土濕木鬱,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木鬱陽陷,陰氣外束,故灑淅惡寒。水邪阻格,陽氣升浮,故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葵子、茯苓,滑竅而瀉水也。

葵子茯苓散(百五十七)

葵子(一斤) 茯苓(三兩)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即愈。

妊娠九

婦人妊娠,宜常服當歸散主之。

胎之結也,賴木氣以生之,藉土氣以養之,妊娠所以多病者,土濕而木燥也。燥則鬱熱而剋土,故妊娠所以宜常服者,培養土木之劑也。當歸散,白朮燥土,歸、芍潤木,芎藭、黃芩,清熱而行瘀,土旺木榮,妊娠無餘事矣。

當歸散(百五十八)

當歸(一斤) 芍藥(一斤) 芎藭(一斤) 黃芩(一斤) 白朮(半斤)

上五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宜產,胎無疾苦。產後百病悉主之。

妊娠十(養胎九)

妊娠養胎,白朮散主之。

胎之所以失養者,土濕水寒而木氣鬱結也。妊娠養胎,燥土暖水,疏木散結而已矣。白朮散,朮、椒,燥土而暖水,芎藭疏木而達郁,牡蠣消瘀而散結,斂神而保精,養胎之善方也。

白朮散(百五十九)

白朮 蜀椒 芎藭 牡蠣(等分)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腹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芎藭。心煩吐痛,不能食飲,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後,更以醋漿水服之。若嘔,以醋漿水服之。服不解者,小麥汁服之。已後渴者,大麥粥服之。病雖愈,服之勿置。

妊娠十一(傷胎腹滿十)

婦人傷胎,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

婦人傷胎,以致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沉重,如有水氣之狀。懷身七月,手太陰之經當養而不養,此濁陰上逆,填於陽位,心氣鬱塞,而成實也。蓋胎之結也,一月二月,木氣生之,三月四月,火氣長之,五月六月,土氣化之,七月八月,金氣收之,九月十月,水氣成之,五氣皆足,而胎完矣。足太陰以濕土主令,手太陰從濕土化氣,懷身七月,正手太陰當養之時,而氣虛濕旺,故當養不養。濕旺則氣滯,不能化水,故腹滿而便癃,下重而如水狀。濕氣凝滯,火無降路,必克辛金,而生上熱,故心氣成實。勞宮者,手厥陰之穴,脈動於掌心,刺勞宮以瀉厥陰之滯,則心亦瀉矣,以君相之火同氣也。關元,任脈之穴,在臍下三寸,小腸之募,刺關元以瀉小腸之滯,則心亦瀉矣,以丙丁之火同氣也。氣通水化,小便微利,濕氣滲泄,則病愈矣。

卷二十一

婦人

產後(十一章)

婦人產後,血室空洞,陰虛之病固多,而溫氣亡泄,陽虛之病亦自不少,產後三病,痙、冒、便難,皆陰虛而兼陽弱者也。至於胃實腹痛,血瘀惡露,未嘗不用瀉下,此以物聚而成實耳。若非陳宿凝聚,不得實也,故產後之病,切以中氣為主。蓋血亡木枯,乃中氣克傷之本,徒知木燥而不知土虛,非良工矣。

產後一(三病十一)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新產血虛,多汗,易感風邪,風閉皮毛,血虛筋燥,經脈攣縮,故令病痙。亡血復汗,陽泄汗多,木遏陽陷,不能外發,陰邪閉束,清氣幽埋,故令神昏而鬱冒。汗亡津液,腸胃乾燥,故竅澀而便難。此新產婦人之三病也。

產後二(鬱冒十二)

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出汗,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方在「嘔吐」。

產婦陽陷,而病鬱冒。溫氣亡泄,故其脈微弱。胃氣上逆,故嘔不能食。血脫腸燥,故大便反堅。陽不歸根,故頭上汗出。所以然者,血性溫暖,而胎君火,血脫則溫氣亡瀉,寒盛而發厥逆,厥則木遏陽陷,必生鬱冒。冒家欲解,陽氣外達,必大汗出,以其發於群陰之中,透圍而出,故作大汗也。血虛下厥,孤陽不歸,泄而失藏,故頭上汗出。蓋陰中之陽下陷,則病鬱冒,陽中之陽上逆,則見頭汗也。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以其亡陰血虛,陽不歸根,獨盛於上,蒸泄皮毛,故當汗出。陽隨汗泄,與陰氣相平,陰陽之顛倒而反常者,乃復其本位也。其大便堅硬,嘔不能食者,膽胃上逆,飲食不下。宜小柴胡湯,柴、芩、半夏,清膽火而降胃逆,薑、甘、參、棗,補脾陽而滋肝血也。

產後三(胃實發熱十三)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方在「痙病」。

鬱冒病解,嘔止能食,七八日後,更發熱者,此產後陽虛,飲食不消,宿谷壅阻,陽格於外,而發熱也。病本為虛,而宿食停留,則為胃實,大承氣下其宿食,則陽秘而熱止矣。

產後四(腹痛十四)

產後腹中㽲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方在「寒疝」。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產後陽亡土濕,血虛木燥,濕土遏陷,風木不達,郁迫擊沖,則病腹痛。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滋風木而潤燥,生薑、羊肉,溫肝脾而行郁,治腹痛血枯之良法,亦寒疝虛勞之善方也。

產後五(腹痛煩滿十五)

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

產後腹痛,煩躁脹滿,不得眠臥,是木燥而剋土,土鬱而氣滯也。枳實芍藥散,瀉土鬱而清木燥也。

枳實芍藥散(百六十)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 芍藥(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產後六(瘀血十六)

師曰: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瘀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

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雙瀉土木之郁,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瘀血著於臍下,肝氣鬱阻,而為痛也。宜下瘀血湯,桃仁、蟅蟲,破其瘀血,大黃下其症塊也。

下瘀血湯(百六十一)

大黃(三兩) 桃仁(二十枚) 蟅蟲(二十枚,去足)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瘀血下如豚肝。亦主經水不利。

產後七(惡露不盡十七)

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裡,結在膀胱也。

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表證,但覺少腹堅痛,此惡露之不盡也。其證不大便,煩躁而發熱,若切其脈,或覺微實。再患加倍發熱,日晡時益以煩躁者,此陽明之腑熱。胃氣鬱滿,必當不食。食則中氣愈郁,燥熱逆沖,而作譫語。至夜而陽消陰長,則愈。是宜大承氣湯瀉其腑熱,以其熱在胃裡,結在膀胱之腑也。

蓋胃腸內實,燥土剋水,病及膀胱,膀胱燥結,肝木失滋,故血道瘀澀,惡露不行,木氣遏陷,少腹堅痛也。大承氣瀉陽明之熱,故膀胱清而惡露下。若有太陽表證,太陽者,膀胱之經,是宜解表之後,用桃核承氣、抵當湯丸,以下瘀血。此無太陽證,全是陽明之累及膀胱,故但清陽明,膀胱自愈也。

產後八(中風十八)

產後中風,續續數十日不解,頭微疼,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耳,可與陽旦湯。即桂枝湯。方在「下利」。

產後太陽中風,續續數十日不解,頭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壅悶,乾嘔汗出,此皆太陽中風之證。日期雖久,太陽之陽旦證續在耳,可與陽旦湯,以解其表。

陽旦湯即桂枝湯。《傷寒·太陽篇》:傷寒脈浮,自汗出,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答曰,病證象桂枝,是陽旦即桂枝,義甚明白。喻嘉言無知妄作,乃有桂枝加黃芩之論,又造陰旦之方。庸愚狂繆,何至於此!

產後九(中風發熱十九)

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產後中風,發熱,面色正赤,喘而頭痛,此陽虛土敗,水泛胃逆,肺氣壅滿,陽郁頭面,而不降也。竹葉湯,竹葉、桔梗,涼肺而下氣,生薑、葛根,清胃而降逆,附子溫寒而暖水,桂、防,燥濕而達木,甘、棗、人參,補中而培土也。

蓋產後中氣虛弱,一感風邪,郁其裡氣,脾肝下陷而生寒,胃膽上逆而生熱。其發熱面赤,喘促頭痛,皆陽逆上熱之證。即其胃逆而上熱,知其脾陷而下寒,非寒水下旺,君相之火不得格鬱而不降也。

竹葉湯(百六十二)

竹葉(一把) 葛根(三兩) 桔梗(一兩) 生薑(五兩) 附子(一枚,炮) 桂枝(一兩) 防風(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 大棗(十五枚)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頭項強,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入前藥,揚去沫。嘔者,加半夏半升,洗。

產後十(中虛煩嘔二十)

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

婦人乳子,中氣虛弱,胃土不降,相火上炎而生煩亂,濁氣熏沖而作嘔逆,宜安中益氣。竹皮大丸,竹茹、石膏,止嘔而清煩,甘草、桂枝,補中而下衝,白薇涼金而退熱也。

竹皮大丸(百六十三)

生竹茹(二分) 石膏(二分) 桂枝(一分) 甘草(七分) 白薇(一分)

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產後十一(下利二十一)

產後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產後陽衰土濕,木鬱生熱,風木疏泄,而病下利。亡血之後,復苦泄利,虛憊極矣。宜白頭翁湯清其濕熱,加甘草以培中氣,阿膠以滋風木也。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百六十四)

白頭翁(三兩) 黃連(三兩) 黃柏(三兩) 秦皮(三兩) 甘草(二兩) 阿膠(二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內膠,令消盡,分溫三服。

附方

千金三物黃芩湯(十三) 治婦人在草蓐,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頭不痛,但煩者,此湯主之。

黃芩(一兩) 苦參(二兩) 乾地黃(四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蟲。

千金內補當歸建中湯(十四) 治婦人產後虛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氣,或苦少腹中急,痛引腰背,不能飲食。產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令人強壯。

當歸(四兩) 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一日令盡。若大虛,加飴糖六兩,湯成內之,於火上暖令飴消。若去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味,湯成,內阿膠。若無當歸,以芎藭代之。若無生薑,以乾薑代之。

卷二十二

婦人

雜病(二十二章)

婦人雜病,緣於脾腎寒濕,風木枯燥,淫泆而傳化也。或有寒水不能生木,木鬱而變熱者,究竟標熱而本寒。除熱入血室外,余皆陽浮假熱之病,未可恣用陰涼之品。末以因虛積冷,總結婦人諸證,妊娠、產後、雜病,共計三十六證,無不皆然也。

雜病—(熱入血室二十二)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此段見《傷寒·少陽篇》。婦人中風,發熱惡寒,而值經水適來之時,得之七八日後,熱解,脈遲,身體涼和,是當愈矣。乃胸脅脹滿,如結胸之狀,而作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熱不在外而在內也。蓋少陽之經,下胸貫膈,而循脅裡,經氣不降,橫塞胸脅,故滿如結胸。相火逆升,而爍心液,故作譫語。以肝主血,心主脈,甲乙同氣,君相交通,故血熱而心病。當刺厥陰之期門,瀉其經中之實熱,以散血室之瘀蒸也。

雜病二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在「嘔吐」。

此段見《傷寒·少陽篇》。婦人中風,七八日後續得寒熱往來,發作有時之證,而值經水適斷之時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當瘀結。熱結血分,少陽之經氣不得外達,陰陽交爭,互相束閉,故使寒熱如瘧,發作按時。小柴胡發少陽之經邪,熱去則血可自下。不下,然後用下瘀之劑也。

婦人中風,而值經水適來、適斷之時,及當經傳少陽,相火鬱發,不得泄路,邪熱隨經內傳,必入血室。以其經脈新虛,最易受邪也。

雜病三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此段見《傷寒·少陽篇》。婦人傷寒,發熱,而值經水適來之時,晝日清白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以血為陰,夜而陽氣入陰,血熱發作,故譫妄不明。治之勿犯中焦胃氣及上焦清氣,必自愈也。

雜病四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而愈。

此段見《傷寒·陽明篇》。陽明病,下血而譫語,此為胃熱入於血室。蓋心藏神,而神之魂藏於血,血熱魂擾,故心神昏亂,而作譫語。頭為手足六陽所會,陽氣上蒸,表不能閉,故頭上汗出。而身無汗,則熱入血分,不得外泄。宜刺厥陰之期門,以瀉血熱。隨其實處而瀉之,一得濈然汗出,則熱解而病愈矣。

雜病五(半產漏下二十三)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摶,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旋覆花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脈法》及「虛勞」、「吐衄」二篇。水寒木枯則脈弦,營虛衛浮則脈大,弦則陽衰而外減,大則陰衰而內芤,減則陽氣不足而為寒,芤則陰血不充而為虛,寒虛相合,此名曰革,如鼓之外硬而中空也。氣血虛寒,脈如皮革,婦人見此,則胎孕殞落而半產,經脈沉陷而漏下。旋覆花湯,旋覆花行經脈之瘀,蔥白通經氣之滯,新絳止崩而除漏也。

旋覆花湯(百六十五)

旋覆花(三兩) 蔥白(十四莖) 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新終,即織黃絹。

雜病六(陷經漏黑二十四)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之。

婦人經水,溫則升而赤,寒則陷而黑。血藏於肝而肝生於腎,腎寒不能生木,木鬱血陷,則漏下黑色。久而不解,此以寒水之失藏,風木之善泄也。膠薑湯,阿膠滋木而息風,乾薑溫肝而暖血也。

膠薑湯(百六十六)

阿膠 乾薑

原方闕載。

雜病七(經水不利二十五)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

經水不利,必有瘀血壅阻,宜抵當湯下其瘀血也。

抵當湯(百六十七) (方見《傷寒·太陽》)

水蛭(三十枚,熬) 虻蟲(三十枚,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浸)

上四味,為末,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

雜病八(帶下二十六)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莫即發熱,少脾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脾土濕陷而風木疏泄也。土濕水寒,暮而陽不內斂,是以發熱。乙木鬱陷,不得升達,故腹滿裡急。手厥陰之脈,行手掌而上中指,手少陰之脈,行手掌而走小指,下寒而君相之火不根於水,故手掌煩熱。陰精脫泄,肺津枯槁,故唇口乾燥。此屬帶下之證,以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陰精不能上濟,故少陰失其閉藏,厥陰行其疏泄,下流而為帶也。蓋神藏於心,精藏於腎,半產之家,腎氣虛寒,瘀血凝澀,結於少腹,阻格陰陽交濟之路,故陰精流溢下脫,而為帶證。《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以任者,諸陰之統任,任中陽秘,則能受妊,任脈寒冷,陰精失溫,凝聚則為瘕,流溢則為帶。陰精之不脫者,帶脈橫束,環腰如帶,為之收引也,水寒木陷,帶脈不引,故謂之帶下。何以知其為帶下也?其證唇口乾燥,是陰精之下脫而不上濟,故知之也。帶下之病,下寒上熱,下寒故下利裡急,上熱故煩熱乾燥,此當溫腎肝兩經之下寒。溫經湯,歸、膠、芍藥,養血而清風,丹、桂、芎藭,破瘀而疏木,半夏、麥冬,降逆而潤燥,甘草、人參,補中而培土,茱萸、乾薑,暖血而溫經也。

溫經湯(百六十八)

當歸(二兩) 芎藭(二兩) 芍藥(二兩) 阿膠(二兩) 桂枝(二兩) 丹皮(二兩) 半夏(一兩) 麥冬(一兩,去心)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 乾薑(二兩) 茱萸(三兩)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故月水來過多,或至期不來。

雜病九

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

婦人帶下,經水不利,此以血瘀而不流也。血瘀木陷,不得升達,則少腹滿痛。木陷風生,經水疏泄,則一月再見。土瓜根散,桂枝、芍藥,達木而清風,土瓜根、蟅蟲,破瘀而行血也。

土瓜根散(百六十九)

土瓜根(三分) 蟅蟲(三分) 桂枝(三分) 芍藥(三分)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陰㿗腫,亦主之。

雜病十

婦人經水閉不利,臟堅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

婦人經水閉澀不利,臟中堅癖不止,中有干血,阻陰精之上濟,而下白物。血瘀因於木陷,木陷因於土濕,土濕遏抑,木氣不達,故經水不利。木陷而風生,疏泄失藏,精液流溢,故下白物。礬石丸,礬石收濕淫而斂精液,杏仁破滯氣而消痞硬也。

礬石丸(百七十)

礬石(三分,燒)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丸棗核大,內臟中,劇者再內之。

雜病十一(吐涎心痞二十七)

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方在「痰飲」。涎沫止,乃治痞,半夏瀉心湯主之。方在「嘔吐」。

婦人時吐涎沫,此水氣內格,肺金不降,津液凝瘀而上溢也。醫下之,土敗胃逆,濁氣填塞,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以小青龍湯瀉其積水,涎沫即止,乃治其痞,痞證濁陰痞塞,陽不根陰,二火升炎,下寒上熱,半夏瀉心湯,薑、甘、參、棗,溫補中脘之虛寒,黃芩、黃連,清瀉上焦之鬱熱,半夏降濁而消痞也。

雜病十二(臟燥悲傷二十八)

婦人臟燥,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肺屬金,其氣燥,其志悲,其聲哭,婦人臟燥,則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不能自由。蓋五行之氣,升於九天之上,則暢遂而為喜,喜者,心之志也,陷於九地之下,則幽淪而為恐,恐者,腎之志也,方升未升,喜之未遂,則鬱勃而為怒,怒者,肝之志也,方陷未陷,恐之將作,則淒涼而為悲,悲者,肺之志也。以厥陰風木之氣善耗津血,風動而耗肺津,肺金枯燥,故悲傷欲哭。欠者,開口而呵氣,伸者,舉臂而舒筋,陰陽之相引也。日暮陽降,則生欠伸,欠伸者,陰引而下,陽引而上,未能即降也。金主降,燥金欲降而腎陰又引之,故數作欠伸。甘麥大棗湯,甘草培土,大棗滋乙木而息風,小麥潤辛金而除燥也。

甘麥大棗湯(百七十一)

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補脾氣。

雜病十三(咽中炙臠二十九)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

濕土堙塞,濁氣上逆,血肉凝澀,結而不消,則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茯苓瀉濕而消瘀,樸、半、薑、蘇,降逆而散滯也。

半夏厚朴湯(百七十二)

半夏(一升) 厚朴(三兩) 生薑(五兩) 干蘇葉(二兩) 茯苓(四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雜病十四(腹中疾痛三十)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方在「妊娠」。

婦人腹中諸疾痛,無非風木之克濕土,氣滯血凝之病也。當歸芍藥散,芎、歸、芍藥,養肝血而行瘀,苓、澤、白朮,燥土氣而瀉濕,與妊娠之腹痛,無二法也。

雜病十五

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方在「虛勞」。

婦人腹中痛,風木之剋土也。小建中湯,桂枝倍芍藥而加膠飴,瀉風木而滋脾精也。

雜病十六(血氣刺痛三十一)

婦人六十二種風,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

婦人六十二種風,總因營血之瘀燥,風木之失養也。紅藍花酒,養血行瘀,以達風木也。

紅藍花酒(百七十三)

紅藍花(一兩)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雜病十七(水與血結三十二)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

婦人少腹脹滿,其狀如敦,小便微難而不渴,病在生產之後者,以水寒土濕,乙木抑遏,積水與瘀血俱結於血室,故腹滿而便難也。大黃甘遂湯,阿膠清風而潤木,大黃、甘遂,下瘀血而行積水也。

大黃甘遂湯(百七十四)

大黃(四兩) 甘遂(二兩) 阿膠(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

雜病十八(轉胞三十三)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腎氣丸主之。方在「消渴」。

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寐,而反倚物而布息者,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迴轉,故致此病。此緣土濕水寒,而木氣鬱燥,不能疏泄也。濕寒結滯,溺孔凝澀不開,胞滿而不出,則氣鼓而系轉。水溺不行,濁氣莫泄,肺氣逆升,鬱而生熱,故煩熱倚息,不得眠臥。病不在胃,是以飲食如故。腎氣丸,苓、澤,瀉水而燥濕,丹、桂,疏木而達郁,地黃清風而潤燥,附子暖腎而消瘀,山萸、薯蕷,斂肝氣而攝水也。

雜病十九(陰吹三十四)

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豬膏發煎主之。方在「黃疸」。

胃中濁氣下泄,前陰氣吹而喧鳴,此穀氣之實,後竅結塞而不通也。豬膏發煎,豬膏、亂髮,利水而滑大腸,瀉濕而通膀胱也。

雜病二十(陰寒三十五)

婦人陰寒,溫陰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婦人陰中寒冷,腎肝之陽虛也。宜以坐藥,溫其陰中。蛇床子散,去寒濕而暖水木也。

蛇床子散(百七十五)

蛇床子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合相得,如棗大,綿裹內之,自然溫。

雜病二十—(陰瘡三十六 婦人「妊娠」、「產後」、「雜病」,共計三十六證。)

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

手少陰脈動神門(在小指後,掌下高骨間),足少陰脈動太谿(在足內踝後)。此少陰脈,即尺中也。尺脈滑而數者,水寒土濕,生氣不遂,木鬱於水,而生下熱也。前陰者,腎肝之所司,木鬱下熱,陰中即生瘡。陰中瘡蝕肌肉而潰爛者,狼牙湯洗之,瀉其濕熱也。

狼牙湯(百七十六)

狼牙(三兩)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箸如繭,浸湯瀝陰中,日四遍。

雜病二十二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臟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為多,經候不勻,令陰掣痛,小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街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癲,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針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婦人之病,因於脾腎陽虛,積冷結氣,隧竅阻塞,血瘀木陷,為諸經水斷絕,不復流行。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痞硬不消,此症瘕之在下者。若寒傷經絡,血脈結澀,則凝堅在上,壅其相火,逆刑辛金,嘔吐涎唾,久成肺癰,肌肉消減,形體損分,此症瘕之在上者。若在中盤結,繞臍寒疝作疼,或兩脅疼痛,內與臟氣相連,此症瘕之在中而純寒者。或結熱於中,痛在臍下關元,脈數無瘡,肌膚甲錯,枯若魚鱗,熱結於內,男女交合,熱淫傳染,時著男子,非止但在女身,此症瘕之在中而變熱者。凡此諸病,起於肝腎,在下為多,往往經候參差,遲速不勻。或令陰器掣痛,少腹惡寒。或痛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街,足陽明之動脈,在腿腹之交,又名氣衝),氣街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癲之疾,狂惑不精。或有憂慘,悲傷而多怒嗔。此皆帶下之病使然,非鬼神之憑附也。蓋上中下三部,一有氣血寒凝,則阻格陰精上濟之路,下流而為帶下。血結精流,筋脈枯槁,木氣不舒,故掣引作痛,悅怒乖常。久則身體羸瘦,脈虛多寒,而成勞傷不起之證。婦人妊娠、產後、雜病,共計三十六病,悉因此生,及其病成,則千變萬端,不可勝數。醫家於此,審脈之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針藥,於以治危得安。其雖同為一病,而人之強弱不一,是以脈之陰陽,各異源流。子當辨記此說,勿謂不然。此窮妊娠、產後、雜病之源,而總結之也。

附錄

卷二十三

以下二卷,有方無論,不敢妄釋。論者皆以為後人偽附,多不載此二卷,姑以古本所有錄之。

雜療方

退五臟虛熱四時加減柴胡飲子方

柴胡 白朮(各八分) 大腹檳榔(四枚,皮不用) 陳皮 生薑(各五分) 桔梗(七分)

以上冬三月,柴胡稍多。

柴胡 陳皮 大腹檳榔 生薑 桔梗 枳實

以上春三月,比冬減白朮,加枳實。

柴胡 白朮 陳皮 大腹檳榔 生薑 桔梗 枳實 甘草

以上夏三月,比春多甘草,仍用白朮。

柴胡 白朮 大腹檳榔 陳皮 生薑 桔梗

以上秋三月,與冬同,陳皮稍多。

上各㕮咀,分為三貼,一貼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如四體壅,添甘草少許,每貼分作三小貼,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溫服,再合滓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

長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 陳皮 厚朴(各三兩)

上三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酒飲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三物備急丸方

大黃 巴豆(去皮心,熬,外研如泥) 乾薑(各一兩)

上藥各須精新,先搗大黃、乾薑為未,研巴豆,內中,合治一千杵,用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貯之,莫令歇氣。主心腹諸卒暴百病。若中惡、客杵,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刺,氣急口噤,停屍卒死者,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許三四丸。或不能下,捧頭起,灌令下咽,須臾當差。如未差,更與三丸,當腹中鳴,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

治傷寒愈不復紫石寒食散方

紫石英 白石英 赤石脂 鍾乳(煅) 栝蔞根 防風 桔梗 文蛤 鬼臼 太乙餘糧(燒。各十分) 乾薑 附子(炮) 桂枝(各四分)

上杵為散,酒服方寸匕。

救卒死方

薤,搗汁,灌鼻中。

雄雞冠,割取血,管吹內鼻中。

豬脂如雞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

雞肝及血,塗面上,以灰圍四旁,立起。

大豆二七粒,以雞子白並酒和,盡以吞之。

救卒死而壯熱者方

礬石半斤,以水一斗半,煮消,以漬腳,令沒踝。

救卒死而目閉者方

騎牛臨面,搗薤汁,灌耳中,吹皂角末鼻中,立效。

救卒死而張口反折者方

灸手足兩爪後十四壯,飲以五毒諸膏散。(有巴豆者。)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馬屎一斗,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糞也。一升,溫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臍上三寸、臍下四寸各一百壯,差。

救小兒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

狗屎一丸,絞取汁,以灌之。無濕者,水煮干者,取汁。

屍蹶,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而死也治方

菖蒲屑,內鼻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著舌下。

又方

取左角發方寸,燒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救卒死,客忤死,還魂湯主之方

麻黃(三兩) 杏仁(十七粒,去皮尖)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通治諸感忤。

又方

韭根(一把) 烏梅(七個) 吳茱萸(半升,炒)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之,以病人櫛內中三沸,櫛浮者生,沉者死,取三升,去滓,分飲之。

救自縊死,旦至暮,雖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少難也,恐此當言忿氣盛故也,然夏時夜短於晝,又熱,猶應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溫者,一日以上,猶可治之方

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按被臥之。一人以腳踏其兩肩,手少挽其發,當弦弦勿縱之。一人以手按據胸上,數動之。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若已僵,但漸漸強屈之,並按其腹。如此一炊頃,氣從口出,呼吸,眼開,而猶引按莫置,亦勿苦勞之。須臾,可少與桂湯及粥清含與之,令濡喉,漸漸能咽吸,稍止。若向令兩人以管吹其兩耳朵好,此法最善,無不活者。

凡中暍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療之方

屈草帶繞暍人臍,使三兩人溺其中,令溫。亦可用熱泥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車缸,以著暍人臍,令溺,須得流去。此謂道路窮卒無湯,當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溫若湯,便可與之。不可泥及車缸,恐此物冷。暍既在夏月,得熱泥土暖車缸,亦可用也。

救溺死方

取灶中灰兩石余以埋人,從頭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治馬墜及一切筋骨損方

大黃(一兩,候湯成下) 敗蒲(一握三寸,即蒲席也) 桃仁(四十九個,去皮尖,熬) 緋帛(如手大,燒灰) 亂髮(如雞子大,燒灰) 甘草(如中指節,炙,銼) 久用炊單布(一尺,燒灰)

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湯成,內酒一大盞,次下大黃,去滓,分溫三服。先銼敗蒲席半領,煎湯浴,衣被蓋覆。須臾通利數行,痛楚立差。利及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

卷二十四

禽獸魚蟲果食菜谷禁忌

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有害,自非服藥煉液,焉能不飲食乎。切見時人,不嫺調攝,疾疢競起,若恐是莫字。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須知切忌者矣。

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相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難療。

凡煮藥飲汁,以解毒者,雖云救急,不可熱飲。諸毒病得熱更甚,宜冷飲之。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辨曰:春不食肝者,為肝氣旺,脾氣敗,若食肝則又補肝,脾氣敗尤甚,不可救。又肝旺之時,不可以死氣入肝,恐復魂也。若非旺時,即虛,以肝補之佳。餘臟准此。

凡肝臟,自不可輕啖,自死者彌甚。凡心,皆為神識所舍,勿食之,使人來生復其對報矣。凡肉及肝,落地不著塵土者,不可食之。豬肉落水浮者,不可食。豬肉及魚,若狗不食、鳥不啄者,不可食。豬肉不幹,火炙不動,見水自動者,不可食之。肉中有如朱點者,不可食之。六畜肉,熱血不斷者,不可食之。父母及身本命肉,眉批:如子鼠丑牛之類,皆以本命所屬而論。食之令人神魂不安。食肥肉及熱羹,不得飲冷水。諸五臟及魚,投地塵土不汙者,不可食之。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自死肉,口閉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及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獸自死,北首及伏地者,食之殺人。食生肉,飽飲乳,變成白蟲,一作蠱。疫死牛肉,食之令病洞下,亦致堅積,宜利藥下之。脯藏米甕中,有毒,及經夏,食之發腎病。

治食自死六畜肉中毒方

黃柏屑,搗,服方寸匕。

治食鬱肉漏脯中毒方 郁肉,密器蓋之隔宿者是也。漏脯,茅屋漏下沾著者是也。

燒犬屎,酒服方寸匕。每服人乳汁亦良。飲生韭汁三升亦得。

治黍米中藏干脯食之中毒方

大豆,濃煮汁,飲數升,即解。亦治貍肉、漏脯等毒。

治食生肉中毒方

掘地深三尺,取其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數沸,澄清汁,飲一升,即愈。

治食六畜鳥獸肝中毒方

水浸豆豉,絞取汁,服數升,愈。

馬腳無夜眼者,不可食之。食酸馬肉,不飲酒,則殺人。酸,當作駿,出《秦穆公·岐下野人傳)。蓋馬肉無不酸者。馬肉不可熱食,傷人心。馬鞍下肉,食之殺人。白馬黑頭者,不可食之。白馬青蹄者,不可食之。馬肉、豚肉共食,飽醉臥,大忌。驢馬肉合豬肉食之,成霍亂。馬肝及毛,不可妄食,中毒害人。

治馬肝中毒未死方

雄鼠糞二七粒,末之,水和服,日再服。

又方

人垢,取方寸匕,服之佳。

治食馬肉中毒欲死方

香豉(三兩) 杏仁(三兩)

上二味,蒸一食頃,熟,杵之服,日再服。

又方

煮蘆根,飲之良。

疫死牛,或目赤,或黃,食之大忌。牛肉共豬肉食之,必作寸白蟲。青牛腸不可合犬肉食之。牛肺,從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蟲如馬尾,割去勿食,食則損人。牛羊豬肉,皆不得以楮木、桑木蒸炙,食之令人腹內生蟲。啖蛇牛肉殺人,何以知之?啖蛇者,毛髮向後順者是也。

治啖蛇牛肉食之欲死方

飲乳汁一升,立愈。

又方

以泔洗頭,飲一升,愈。

牛肚,細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暖飲之,大汗出,愈。

治食牛肉中毒方

甘草,煮汁飲之,即解。

羊肉其有宿熱者,不可食。羊肉不可共生魚酪食之,害人。羊蹄甲中有珠子白者,名懸筋,食之令人癲。白羊黑頭,食其腦,作腸癰。羊肝共生椒食之,破人五臟。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心悶。豬肉以生胡荽同食,爛人臍。豬脂不可合梅子食之。豬肉和葵食之,少氣。鹿肉不可和蒲白作羹,食之發惡瘡。麋脂及梅李子,若妊婦食之,令子青盲,男子傷精。麋肉不可合蝦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痼疾人不可食熊肉,令終身不愈。白犬自死,不出舌者,食之害人。食狗鼠余,令人發瘺瘡。

治食犬肉不消,心下堅,或腹脹,口乾大渴,心急發熱,妄語如狂,或洞下方

杏仁(一升,合皮熟,研用)

以沸湯三升,和取汁,分三服。利下肉片,大驗。

婦人妊娠,不可食兔肉、山羊肉及鱉、雞、鴨,令子無聲音。兔肉不可合白雞肉食之,令人面發黃。兔肉著乾薑食之,成霍亂。凡鳥自死,口不閉,翅不合者,不可食之。諸禽肉,肝青者,食之殺人。雞有六翮四距者,不可食之。烏雞白首者,不可食之。雞不可共胡蒜食之,滯氣。(一云雞子。)山雞不可合鳥獸肉食之。雉肉久食之,令人瘦。雞卵不可合鰲肉食之。婦人妊娠,食雀肉,令子淫亂無恥。雀肉不可合李子食之。燕肉勿食,入水為蛟龍所吞。

鳥獸有中毒箭死者,其肉有毒,解之方

大豆煮汁,及鹽汁,服之解。

魚頭正白如連珠,至脊上,食之殺人。魚頭中無腮者,不可食之,殺人。魚無腸膽者,不可食之,三年陰不起,女子絕生。魚頭似有角者,不可食之。魚目合者,不可食之。六甲日勿食鱗甲之物。魚不可合雞肉食之。魚不得合鸕鶿肉食之。鯉魚鮓不可合小豆、藿食之,其子不可合豬肝食之,害人。鯉魚不可合犬肉食之。鯽魚不可合猴、雉肉食之。一云不可合豬肝食。鯷魚不可合鹿肉食之,令人筋甲縮。青魚鮓不可合胡荽及生葵並麥中食之。魷、鱔不可合白犬血食之。龜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鱉目凹陷者,及厭下有王字形者,不可食之。鱉眉批:原字是其字,自是鱉字。肉不得合雞、鴨子食之。眉批:雞子忌犬肉、獺、兔、鯉、鱉、野雉、芥、李、蔥、蒜,鴨子忌李子、鱉肉。野鴨忌木耳、胡桃。龜、鱉肉不可合莧菜食之。蝦無須,及腹下通黑,煮之反白者,不可食之。食膾,飲乳酪,令人腹中生蟲,為瘕。

膾食之,在心胸中不化,吐復不出,速下除之,久成瘕病,治之方

橘皮(一兩) 大黃(二兩) 朴硝(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大升,煮至小升,頓服,即消。

食鱠多,不消,結為症病,治之方

馬鞭草

上一味,搗汁飲之。

或以姜葉汁,飲之一升,即消。又可服吐藥吐之。

食魚後食毒,兩種煩亂,治之方

橘皮,濃煮汁,服之即解。

食鯸魚中毒方

蘆根,煮汁服之,即解。

蟹目相向,足斑目赤者,不可食之。

食蟹中毒治之方

紫蘇煮汁,飲之三升。紫蘇子,搗汁飲之,亦良。

又方

冬瓜汁,飲二升。食冬瓜亦可。

凡蟹未遇霜,多毒,其熟者,乃可食之。蜘蛛落食中,有毒,勿食之。凡蜂蠅蟲蟻等集食上,食之致瘺。果子生食,生瘡。果子落地經宿,蟲蟻食之者,人大忌食之。生米停留多日,有損處,食之傷人。桃子多食,令人熱,仍不得入水浴,令人病淋瀝、熱病。杏酪不熟,傷人。梅多食,壞人齒。李不可多食,令人臚脹。林禽不可多食,令人百脈弱。橘柚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梨不可多食,令人寒中,金瘡、產婦,亦不宜食。櫻桃、杏多食,傷筋骨。安石榴不可多食,損人腹。胡桃不可多食,令人動痰飲。生棗多食,令人熱渴氣脹寒熱,羸瘦者,彌不可食,傷人。

食諸果中毒治之方

豬骨(燒過)

上一味,末之,水服方寸匕。亦治馬肝、漏脯等毒。

木耳赤色及仰生者,勿食。菌仰卷及赤色者,不可食。

食諸菌中毒,悶亂欲死,治之方

人糞汁,飲一升。土漿,飲二升。大豆煮汁,飲之。服諸吐利藥,並解。

食楓樹菌而哭不止,治之以前方。其食野芋,煩毒欲死,治之以前方。其野芋根,山東人名魁芋。人種芋,三年不收,亦成野芋,並殺人。

蜀椒閉口者,有毒,誤食之,戟人咽喉,氣病欲絕,或吐下白沫,身體痹冷,急治之方

肉桂煎汁飲之,多飲冷水一二升。或食蒜,飲地漿,或濃煮豉汁飲之,並解。

正月勿食生蔥,令人面生遊風。二月勿食蓼,傷人腎。三月勿食小蒜,傷人志性。四月八月勿食胡荽,傷人神。五月勿食韭,令人乏氣力。五月五日勿食一切生菜,發百病。六月七日勿食茱萸,傷神氣。八月九月勿食姜,傷人神。十月勿食椒,損人心,傷心脈。十一月十二月勿食薤,令人多涕唾。四季勿食生葵,令人飲食不化,發百病。非但食中,藥中皆不可用,深宜慎之。時病差未健,食生菜,手足必腫。夜食生菜,不識人。十月勿食被霜生菜,令人面無光,目澀,心痛,腰疼,或發心瘧,瘧發時手足十指爪皆青,困委。蔥韭初生芽者,食之傷人心氣。飲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生蔥不可共蜜食之,殺人。獨顆蒜彌忌。棗合生蔥食之,令人病。生蔥和雄雞、雉、白犬肉食之,令人七竅經年流血。食糖蜜後,四日內食生蔥韭,令人心痛。夜食諸姜蒜蔥等,傷人心。蕪青根多食,令人氣脹。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病,韭亦然。蓴多病,恐是食字。動痔疾。野苣不可同蜜食之,作內痔。白苣不可共酪同食,作䘌蟲。黃瓜食之,發熱病。葵心不可食,傷人,葉尤冷,黃背紫莖者,勿食之。胡荽久食之,令人多忘。病人不可食胡荽及黃花菜。芋不可多食,動病。妊婦食姜,令子余指。蓼多食,發心痛。蓼和生魚食之,令子奪氣,陰核疼痛。芥菜不可共兔肉食之,成惡邪病。小蒜多食,傷人心力。

食躁或躁方

豉,濃煮汁,飲之。

鉤吻與芹菜相似,誤食之,殺人,解之方

薺苨(八兩)

上一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二服。鉤吻生地,旁無他草,其莖有毛,以此別之。

菜中有水莨菪,葉圓而光,有毒,誤食之,令人狂亂如中風,或吐血,治之方

甘草,煮汁服之,即解。

春秋二時,龍帶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為病,發時手背腹滿痛不可忍,名蛟龍病,治之方

硬糖(二三升)

上一味,日兩度服,吐出如蜥蜴三五枚,瘥。

食苦瓠中毒治之方

梨根煮汁,數服之,解。

扁豆,寒熱者,不可食之。久食小豆,令人枯燥。食大豆屑,忌啖豬肉。大麥久食,令人作癬。白黍米不可同飴蜜食,亦不可合葵食之。莜麥面多食之,令人發落。鹽多食,傷人肺。食冷物,冰入齒。食熱物,勿飲冷水。飲酒食生蒼耳,令人心痛。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著身及使扇,即成病。飲酒大忌灸腹背,令人腸結。醉後勿飽食,發寒熱。飲酒食豬肉,臥秫稻穰中,則發黃。食飴糖飲酒,大忌。凡水及酒,照見人影動者,不可飲之。醋合酪食之,令人血瘕。食白米粥,勿食生蒼耳,成走疰。食甜粥已,食鹽即吐。犀角箸攪飲食沫出,及澆地墳起者,食之殺人。

飲食中毒煩滿治之方

苦參(三兩) 苦酒(一升)

上二味,煮三沸,三上三下,服之吐食出,即差。或以水煮亦得。又犀角湯亦佳。

貪食,食多不消,心腹堅滿痛,治之方

鹽(一升) 水(二升)

上二味,煮令鹽消,分三服。當吐食出,便差。

礬石生入腹,破人心肝,亦禁水。商陸以水服,殺人。葶藶子敷頭瘡,藥成恐是氣字。入腦,殺人。水銀入人耳及六畜等,皆死。以金銀著耳邊,水銀則吐。吐,疑是出。苦楝無子者,殺人。

凡諸毒,多是假毒以損元,知時,宜煮甘草、薺苨汁飲之,通治諸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