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溫時疫治療法

来自WikiTCM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濕溫時疫治療法

作者
何廉臣
朝代

中醫重氣化,西醫重形質,形質為有形之醫學,氣化為無形之醫學。無形之醫學其學深,有形之醫學其學淺。此中醫之優於西醫者,固已彰明較著矣。而學醫者往往棄中學西是何異?卻步而求前焉。尤有拓拾形質之說,欲以壓倒中醫者,真荒唐絕倫。雖然知形質不知氣化者,固不足以言醫。而知氣化不知形質者,亦不足以言醫。二者實如鳥之有翼,車之有輪,大有相輔而不可相離之勢。第以徹悟氣化,自然洞明形質。若徒知形質未必窺見氣化,此則(鄙人)所敢斷言故學醫者,宜講求氣化為唯一之方針。庶不致誤人者還以自誤。然(鄙人)之為是言者非憑空結撰,實有所見而云然。民國元年春夏之交,時疫流行,本會特派(鄙人)赴杭調查。五月二十二日出發,渡江晉省,初至全浙報館,繼至警察署。咸謂杭城今年罹於疫者約死萬人。奔走五六天,歷數十醫家,言春溫為患者多數。惟王香岩先生熱心研究細談病原,言杭城疫症均發自勞動界,症屬濕溫疫邪伏氣為病。良由冬傷寒水之臟,兼之勞役外擾驚恐內因,至春夏之交濕熱行令而發見症。始則惡寒發熱,胸痞肢酸,腰痛頭暈且痛,嘔惡便泄,病在少陰陽明。重則陽明經表熱未解,少陰經裡氣先潰,致神昏譫語,舌焦卷短,種種危殆惡症畢具。若初起用宣化清解透邪由外而出,或發疹暗或微汗而解,不知內陷昏蒙。倘醫者不知裡虛受邪,妄用剛燥,致動內風變為危殆之症。當經同人等討論,急要治療法。指明是症開始必仿普濟解疫丹或銀翹散等類,從氣分宣化云云。調查畢,即回紹開會,本會同人特撰《醫學衛生濕溫時疫治療法》。編就病名、病因、病狀、衛生四章,急性、慢性時疫二種。選錄應驗一百三十五方。俱從理氣宣化並不拘拘於形質而屢試屢驗,堪為醫家指南針病家救命符也。爰筆數言,編諸弁首辭之工拙所不計也。是為序。

民國二年暮春瀛嶠胡震序

正文

今年春夏之交,吾紹發生一種時疫蔓延各鄉,迄今未熄。紹興各報揭載之後,本會歷經開會,公同研究,思所以預防而撲滅之,俾盡本會之義務。茲據調查之報告,各會員臨症之實驗,僉云此種時疫,確係濕溫,並非癘疫,亦非大疫。紹地濱海居濕,實為年年之風土病,苟能治療得法,十中可活八九,現經博採眾議,引據經典。凡本病之差別變化,逐症之治療方法,以及衛生預防,罔不審慎周詳,竭誠公布,以貢一得之愚。且一隅三反,夏秋之時病,半含在內,醫師視之。可得臨症之一助。惟念病機千變,隨症消息,全賴明達者自己體會。所謂示人以規矩,不能示人以巧妙者焉。今將研究所得,編為四章,條列如下,願閱者隨時賜教,以匡不逮,本會幸甚。

第一章 病名之定義

第二章 病因之原理

第三章 病狀及療法

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第一章 病名之定義

第一節 病名

西藏名曰小腸壞熱病,東醫名曰腸窒扶期,(譯即小腸發炎爛潰之謂。)中醫名曰濕溫時疫。

第二節 定義

《內經》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難經》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後漢張仲景,撰用《內經》《難經》而作《傷寒論》,其自序曰:余宗族素多,尚餘二百。建安紀元以來,未及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由是觀之,則傷寒為外感病之大症。但推求古醫書,皆以傷寒為外感病之總名。故凡中風濕溫熱病溫病,後人通稱曰類傷寒。其實傷寒自傷寒,濕溫自濕溫,界限分明,不容溷淆。昔喻嘉言謂濕溫一症,原藏疫癘在內,今據本會各會員之經驗,大抵無傳染性者,謂之濕溫時病,有傳染性者,則為濕溫時疫。瀏覽泰西日本各醫籍譯本,所云小腸壞熱病,腸窒扶斯,其病狀悉與吾國濕溫時疫同,而譯本仍稱曰傷寒。可見習新醫學者,於吾國醫書,未嘗研究,從可知矣。

第二章 病因之原理

第一節 病因

西曆千八百八十年,亥勃氏及古弗氏,發明細菌學後,乃知各種傳染病,多本於肉眼不可見之細菌及原蟲所起。本病之發病素,實緣亥勃氏格氏,所精密研究之窒扶斯桿菌。其狀為末端純圓之小杆。此菌發育,常為二枚,或數枚,互相重疊,其末梢有無色圓形之部位。在新鮮標本,及懸滴中,呈極活潑固有之運動。蓋菌體之側部及末端,具有鞭毛八枚,或十二枚。故得營其運動者,西醫又用累富氏之染色法,以顯微鏡窺之,則知菌體之形狀。吾國向無顯微鏡,故不能確指細菌之狀罷。然古人於各種傳染病,多知為黴氣之穢毒,蓋已發覺細菌之徵兆者矣。據此以觀,病因之來,雖中外之說不同,而公認為有一種之發病素,其理則一也。

第二節 傳染

發病素之傳播也,中外公認為不潔之井水河水以及糞溺穢濁之所致。考吾國古醫書,言之鑿鑿實亦不可少者。其言傳染病之發生也,則由於水土鬱蒸,或發於河井溝渠,或發於山川原陸。第其所以發生時疫者,或由於腐爛之草木,或由於汙水之潛熱,或由於埃𫾔糞溺之穢濁,或由於死狗死貓之臭毒。故在東南熱地,地氣卑濕,一到首夏迄於初秋之時,光熱吸引,遂使一切不正之雜氣,升降流行於上下之間。凡在氣交之中,無男無女,無老無幼,無少無壯,不能不共相傳染,疫病之所以盛行一時者實由於此。其傳染也,始則風為之媒介,或水為之媒介,繼則病人之口氣汗氣糞溺之氣,及其衣服器具,在在皆可以傳播者也。

第三章 病狀及療法

第一節 西醫之診斷療法

泰西之小腸壞熱病,日本之腸窒扶斯,其病狀悉與吾國濕溫時疫同,後文當詳言之。惟西醫療法,極為簡單,所言病歷之經過,亦不能如中醫之詳細美備。蓋西醫專重解剖,唯知本病固有之解剖的變化,為窒扶斯桿菌。盤踞於小腸淋巴濾胞,因而淋巴細胞,驟形肥大,變為髓狀腫脹,漸趨於迴腸瓣面,侵及大腸,而成陽潰瘍,甚至脾臟腫大。心臟筋肉帶緩,右側部擴張,心臟筋纖維變化。肝臟細胞屈細,尿管之上皮細胞,胃腸及唾腺之腺細胞,亦成混濁性腫脹,及脂肪變性。此等病理解剖,可謂精微之至,中醫多難能也。庸詎知西醫之偏執解剖,遂使印定眼目,而療法反不能達完全之目的。即如本病之窒扶斯桿菌,因知繁殖腸部,僅用甘汞下之。以冀排泄其腸內之毒質,減輕其熱候之下降。並用實芰答利斯葉浸以利其尿,硫酸以退其熱,或且撤里矢爾酸,注射皮下,以殺菌防腐,為唯一之妙法。近有試用血清療法者,究之治法之幼稚,尚不能得十分之把握。噫窒扶斯桿菌,雖盤踞於腸間,而不知浸淫各臟,皆起變化,豈可不一一顧及之耶。故內科學之診斷療法西醫固執呆板,轉不若中醫之臨機活變者也。人謂西醫善治外症,中醫善治內症,洵不誣哉。

第二節 中醫之診斷療法

濕溫症之現狀不一,故變症亦極複雜,本病之最緊要者,當分為急性時疫慢性時疫之二種,試詳述如下。

 急性時疫

急性時疫,純是血分溫毒病,雖其初感受之氣,有因寒因濕之不同,而寒鬱之久,悉從火化,濕鬱之極,必兼燥化。前哲葉天士、余靈胎兩醫師嘗言之。此即《素問》重陰必陽之精理也。其邪伏於血絡,《內經》所謂內舍於營是也。然有肝絡鬱而相火劫液,液結化燥者,有心絡鬱而君火爍血、血熱生風者,現症既異,治亦不同,茲當分別如下。

大凡肝絡鬱而相火劫液,液結化燥者,多發自少陽膽經,首犯胃經血分,(舌色)必鮮紅起刺,或鮮紅而舌根強硬,或純紅而有小黑點,或純紅而有深紅星。間有紅點如蟲碎狀者,或純紅而苔黏有裂紋,如人字川字爻字不等,或裂如直槽者。

(脈息)強滑而盛躁,或右大而左弦數。

(臉色)必面赤如朱,眼白均現紅絲。

(症狀)必壯熱而渴,不惡寒,反惡熱,目眩耳聾,口苦幹嘔,胸腹熱甚,按之灼手,熱汗時出,神多煩躁,甚至如醉如狂,擾亂驚竄,或發疹發斑,小便短數熱,大便燥結。

(治法)宜清解膽火之郁,救胃液之燥,以預防肝經風動。先用犀地桑丹湯,清營透絡,俾伏邪從斑疹而解,或從戰汗而解。若斑疹及戰汗出後,伏火猶熾,則用拔萃犀角地黃湯急下之,使伏火從大便而解。亦有火毒內結,清透之而斑疹不顯,反從下後而斑疹始發,或有透發不應,只用清火解毒。如犀羚白虎湯,加金汁,白頸蚯蚓甘蘿根汁,斑疹反大透而伏火始解,解後用千金生地黃煎,清餘火而復胃液。若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用竹葉石膏湯,去竹葉加鮮竹茹、鮮茅根、清蔗漿配薑汁數滴,和胃氣而復清津。

又如心絡鬱而君火爍血,血熱生風者,多發自厥陰肝經。最易上蒸腦筋。

(舌色)焦紫起刺如楊梅,或舌苔兩旁有紅紫點,或舌紅無苔而膠干,或泛漲而似膠非膠,或無液而干黏帶澀。

(脈息)多弦緊搏數。

(神色)多昏沉蒙閉,或如醉如疑,屍厥不語。

(症狀)必熱深厥深,手足反冷,咽乾舌燥,頭頸動搖,口噤齒齘,腿腳攣急,時發瘈瘲,甚或睪丸上升,宗筋下注,少腹裡急,陰中拘攣,或腸燥,有似板硬,按之痛甚,彎曲難伸,衝任脈失營養,當臍上下左右,按之堅硬,動躍震手,虛里穴及心房,亦必動躍異常。

(治法)宜急救血液之燥,熄風火之亢,以預防陰竭陽越。急用犀羚鎮痙湯,或滋液救焚湯,重加瓜霜紫雪丹,先清其神而熄風,繼用龍膽瀉肝湯,或平湯清裡湯,鹹苦寒降以瀉火,終用阿膠雞子黃湯,滋陰液以鎮肝陽。

以上所述之急性時疫,傷人最速,治失其時,或治不得法。凡一二三日即殞命者,多屬此類。幸而今年夏季,尚居少數耳。至其暴亡之理由,上海神州醫藥總會同社友余伯陶君,發明最精,試節述其言曰:凡疫症傳染之易,死亡之速,在愚夫愚婦,皆謂有邪祟憑乎其間,實則非真有所謂疫鬼也。即古人儺以逐疫,亦不過藉以鎮人心順民情耳。然其一觸即殞者,皆緣人之呼吸出入機關。司其職者,唯口與鼻,口鼻二部,最與腦經直接。蓋鼻之氣通於腦,口之氣通於胃,亦通於腦,疫邪中人,頃刻震撼全腦,腦中血管暴裂,而其人已無生理矣。此其所以傳染也易,此其所以死亡也速。此論發明急性的熱症時疫,可謂理精詞卓,其他陰性霍亂,如欲稱癟螺痧,吊腳痧之類,幾次暴吐暴瀉。其命即殞者,皆由脾胃陽竭,肺氣虛脫,心臟麻痹使然耳。

 慢性時疫

慢性時疫,純是氣分濕穢病。據濕溫本症而論,當須分別濕多熱多,兼寒兼風之界限,現症與治法,判分兩歧,試詳述如下。

濕多者,濕重於熱也。其病發自太陰肺脾,多兼風寒。

(舌色)苔必白膩,或白滑而厚,或白苔帶灰兼黏膩浮滑,或白帶黑點而黏膩,或兼黑紋而黏膩,或舌苔滿布,厚如積粉,板貼不鬆。

(脈息)模糊不清,或沉細似伏,斷續不勻。

(神色)多沉困嗜睡。

(症狀)必凜凜惡寒,甚而足冷,頭目脹痛昏重,如里如蒙,身痛不能屈伸,身重不能轉側,肢節肌肉,疼而且煩,腿足痛而且酸,胸膈痞滿,渴不引飲,或竟不渴,午後寒熱,狀若陰虛,小便短澀黃熱,大便溏而不爽,甚或水瀉。

(治法)以輕開肺氣為主,肺主一身之氣,肺氣化則脾濕自化,即有兼邪,亦與之俱化。宜用藿樸夏苓湯,疏中解表,使風寒從皮腠而排泄。芳淡滲利,使濕邪從內腎膀胱而排泄,汗利兼行,自然濕開熱透,表裡雙解矣。雖然,濕熱自內而出,恆結於中焦而成痞滿,必有痰食錯雜其間。前方中,痰鬱,加星香導痰丸;食滯,加沉香百消曲,或生蘿蔔汁,和生薑汁少許最妙。既開濁穢之鬱閉,亦消痰食之停留,隨症均可加入。若兼神煩而昏蒙者,此由濕熱鬱蒸過極,內蒙清竅。前方去蔻仁厚朴,加細辛二三分,白芥子錢許,鮮石菖蒲根葉錢半,辛潤行水,豁痰開蒙,再加水蘆二三兩,燈芯錢許,輕清甘淡,泄熱導濕,蒙閉即開。若兼大便不利者,此由濕阻氣滯,或夾痰涎,前方去藿樸豆豉,加蔻仁拌搗栝蔞仁,蘇子拌搗郁李淨仁等品,此皆味辛質滑,流利氣機,氣機一開,大便自解,即汗亦自出矣。

熱多者,熱重於濕也。其病多發於陽明胃腸,雖或外兼風邪,總屬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此時氣分邪熱,郁遏灼津,尚未凝結血分。

(舌色)苔必黃膩,舌之邊尖,紅紫欠津,或底白罩黃,混濁不清,或純紫少白,或黃糙起刺,或苔白底絳,黃中帶黑,浮滑黏膩,或白苔漸黃而灰黑,伏邪重甚者。苔亦厚而且滿,板黏不鬆。

(脈息)數滯不調。

(面色)或如油膩,或如煙薰。

(症狀)必心煩口渴,渴不引飲,甚則耳聾乾嘔,口穢噴人,胸腹熱滿,按之灼手,甚或按之作痛。

(治法)宜先用枳實梔豉合劉氏桔梗湯,再加茵陳貫仲之清芬解毒,內通外達,表裡兩徹,使伏邪從汗利而雙解。漸欲化燥,渴甚脈大,氣粗逆者,重加石膏知母蘆根汁等,清肺氣而滋化源。其次用清芳闢疫湯,辛涼芳烈,輕清甘淡,泄熱化濕,下行從膀胱而解,外達從白㾦而解,或癍疹齊發而解,即或有邪傳心經,神昏譫煩,亦須辨明舌苔,如舌苔黃膩,仍屬氣分濕熱,內蒙包絡清竅,宜用昌陽瀉心湯,加竹瀝和薑汁少許,辛潤以達之。苦寒以降之。清淡以泄之。使濕熱濁邪,無地自容,其閉自開。極重者,再加太乙紫金丹。如昏蒙而厥者,可用厥症返魂丹,如舌色紫干,或純絳,或圓硬,或黑苔,神昏譫語,或笑或痙,甚則暈厥,閉目不語。此由濕溫化火,竄經入絡,內陷心臟,陡動肝風也,治宜大劑犀地清神湯,重加瓜霜紫雪,清心透絡,瀉肝熄風,或用加減神犀湯合犀珀至寶丹,清營解毒,通血宣竅,急救得法,尚可十全三四。

然以本會員等所經驗,凡昏蒙痙厥,多屬胃熱蒸腦,腦筋起炎,神即昏蒙,頭搖目瞪矣,延及脊腦筋亦發炎,則手足發痙,甚則角弓反張矣。蓋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目,其悍氣上衝於頭,循咽喉,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腦為元神之府,所以胃熱蒸腦,無不發現神經諸病也。

治宜辨明舌苔,如黃燥黑燥而有質地,此胃腸實火,濁熱壅閉,清竅因之亦閉,宜犀連承氣湯急下之,以決壅閉。陰虛者,加鮮生地、元參、活水、蘆根、鮮冬瓜子等,輕清滑利之品,滋燥養陰足矣。若陰柔滋膩藥多,雖用大黃,亦恐不解,是滋陰轉致傷陰也。

如舌苔黃厚而滑,脈息沉數,中脘按之微痛不硬,大便不解。此黏膩濕熱,與有形渣滓相摶,按之不硬,多敗漿色溏糞。宜用小陷胸湯合樸黃丸,或枳實導滯丸等,緩化而行。重者合神芎導水丸,或陸氏潤字丸等,磨蕩而行,設使大劑攻下,走而不守,則必宿垢不行,反行稀水,徒傷正氣,變成壞症。若舌苔黃如沉香色,或黃黑,脈沉實而小,甚者沉微似伏,或四肢發厥,或渴喜熱飲,脘腹按痛,痞滿燥實堅悉具,痞滿者濕熱氣結,燥實堅為燥矢,甚則上蒸心腦,下爍肝腎,煩燥譫語,舌卷囊縮,宜犀連承氣湯急下之。陰傷者,加鮮生地、元參、知母、川柏之類足矣。蓋速下其邪,即所以存津液也。

若舌色黑潤,少腹按痛,大便色黑如漆,反覺易行,其人喜笑如狂,小便色黑自利,是胃腸蓄血,累及膀胱,宜桃仁承氣湯急下之。或合犀角鮮地黃湯,以涼血逐瘀。發黃,小便不利,腹滿者,茵陳蒿湯緩下之。其間有氣虛甚而邪實宜下者,參黃湯。陰虧甚而邪實宜下者,千金生地黃湯去芒硝,或養榮承氣湯緩下之。即極虛不任下者,宜用雪羹,加鮮生地汁、鮮冬瓜汁、元參、栝蔞仁、蜂蜜等汁稍加薑汁之類,咸滑以去著,辛潤以清燥,慎勿當下不下,徒用滋膩,俾邪無出路,轉致傷陰,亦勿犀回顧慮,致令失下,失則邪愈盛,正愈衰,後即欲下而不可得矣。以上皆慢性時疫初期中期之療法也。至於末期之傳變,不一而足,或由失治,或由誤治,全在臨症施治者。辨明臟腑現症,氣血虛實,對症發藥,庶可收良好之效果。

第三節 濕溫之化症

濕溫本病,一切現症及治法,前文已詳言之。惟其化症不一,最宜注重。如濕溫化痧氣,濕溫化霍亂,濕溫化瘧疾,濕溫化泄瀉,濕溫化黃疸,濕溫化痢疾,濕溫化水痘,濕溫化腫脹,變幻多端,辨認須的,庶無誤藥之弊。本會既抱人道主義,索性和盤托出,俾資醫師之研究,今將所化各症治療方法,分列如下。

 濕溫化痧氣

濕溫化痧氣,當分為急痧症、慢痧症二種。

急痧症,初起即胸膈緊悶,四肢麻木,躁擾昏亂,大叫腹痛,青筋外露,斑點隱隱。繼即閉目不語,昏厥如屍,手足反冷,脘腹約熱,脈多沉伏,舌多灰苔,或黃膩帶紫,此由濕穢阻滯氣極,溫毒內陷清竅,症勢最急最險。法宜內外兼治,外治如用飛龍奪命丹搐鼻以取嚏,刺兩手少商穴,以開肺氣,真薄荷油搽碗蓋口,即括後頸背脊至尾閭止,連括數十餘次,以現紫色點為度。觀音急救散,速點兩眼角以解痧毒。內治宜芳香宣竅,清芬化濁,清快露一兩,和入行軍散三分,或瓜霜紫雪三四分,取效最捷,若兼食積,必胸脘高突,不可抑按,欲吐不得,欲瀉不能。當先進飛馬金丹三五粒,使上吐下瀉,以開達之。此種急痧,稍一失治,或緩治,其人即斃。

慢痧症,安起乍寒乍熱,繼則純熱無寒,或背微寒,頭重暈痛,四肢倦怠,甚或麻木,肌肉煩疼,胸脘痞滿,噁心欲嘔,心膈悶亂。甚則神識如蒙,右脈濡滯,或弦滯,舌苔白膩如粉,口黏不渴,治法宜芳香化濁,藿香正氣散去朮草,加紅靈丹一二分,最效。若舌苔黃膩,心煩口渴者,濕穢化火,偏於熱重也,周氏化濁湯,去川樸,加鮮竹葉青、連翹、青蒿露清化之。若苔兼厚膩,腹滿便秘者,濁滯黏涎,膠結於內也。前方去玉樞丹,加控涎丹通逐之。輕則枳實導滯丸緩下之。下後,則以吳氏四苓湯加茵陳、貫仲,芳淡苦泄,肅清餘熱,以善其後。

 濕溫化霍亂

濕溫化霍亂,往往猝然而起,症有濕霍亂、熱霍亂、寒霍亂、乾霍亂之分別,此等險急之症,尤宜辨清界限,詳述如下。

偏於濕重者,為濕霍亂,症必上吐下瀉,胸痞腹痛,口膩不渴,小便知少,脈多弦滯,或沉而緩,舌苔白滑。治宜辛淡泄濕,芳香化濁,霍樸胃苓湯加紫金丹,最妙,王氏蠶矢湯、燃照湯等,亦效。

偏於熱重者,為熱霍亂,上吐黃水,或嘔酸水,暴注下逼,瀉出稠黏,心煩口渴,胸悶腹疼,溺赤短熱,脈多弦急,舌苔黃膩,或黃多白少。治宜苦辛通降,清涼芳烈,藿香左金湯連樸飲二方,奏功皆捷。惟霍亂一症,不拘濕重熱重,夾食者多,方中均可加山楂炭、六和曲、佛手片、焦雞金之類。若濕重而外中陰寒,內傷生冷者,則為寒霍亂,如俗稱癟腡痧、吊腳痧多屬此類。其症吐瀉清水,多生腥氣,胸膈堅滿,脘腹痛甚,手冷至臂,足冷至股,溺短或秘,甚則幾次吐瀉,即眼眶內陷,腡紋縐癟,兩足筋吊,冷汗自出,脈多沉微欲絕,或沉細似伏,舌苔㿠白無神,症勢最急最凶。法宜內外並治,標本兼顧,外治如回陽急救散調蔥汁,按入臍中,再貼暖臍膏一張,艾灸二三十壯,白芥子末二三錢,燒酒調糊,罨於胸膈之間。樟腦精酒調燒槽,以洋絨布蘸藥,搽擦手足。內治,初起用椒附白通湯合半硫丸,沖霍亂定中酒,通脈回陽,立止吐瀉,最為力大而效速。或用新加附子理中湯合來復丹,或用加減附子理中湯合純陽正氣丸,務在一日之內,速令陰散陽回,六脈漸起,手足漸和。次用附姜歸桂湯,於回陽之中,兼顧營氣,或用參耆建中合二陳湯,調脾胃,和營衛,庶免熱藥偏勝之弊,過剛則折之虞。又次用附姜歸桂參甘湯,氣血雙補,剛柔並濟,若陽已回,身溫色活,手足不冷,吐瀉漸除,則用辛溫平補湯,平調臟腑營衛,俾不致有藥偏之害。若諸症盡除,而氣液兩虧,心神不安者,則用麥門冬湯合半夏秫米湯,或參麥茯神湯,養液安神,以調理之。然其間竟有寒散濕開,陽回肢溫之手,而胃腸伏熱發現,口大渴,心大煩,氣上逆,上脈轉洪大者,往往用人參白虎湯,竹葉石膏湯加鮮石斛、鮮生地,及西瓜汁,而熱勢始減,諸病漸瘥。各會員歷經實驗,始信重陰必陽之經旨,為精確不磨也。

若濕遏熱伏,又夾酸冷油甜,猝成乾霍亂者,其人慾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眩冒煩躁,腸中絞痛,甚則肢厥轉筋,脈多弦堅細數,或沉弦似伏,舌苔灰白,或黃膩帶灰,俗稱絞腸痧者,即此症也。治法以湧吐為首要,速進飛馬金丹三五粒,俟吐後,或瀉後,則用周氏化濁湯,沖生蘿蔔汁,以消化之。繼用香砂二陳湯,以平調之。

 濕溫化瘧症

偏於濕重者,為濕瘧。症必寒重熱輕,脈必弦滯,余如濕溫本症之濕重者,大同小異。治以清脾飲加減達原飲,溫脾化濕,以和解之。

偏於熱重者為溫瘧,症必熱重寒輕,脈多弦數,或右脈洪盛,余如濕溫本症之熱重者同,治以桂枝白虎湯,或柴胡白虎湯,清胃泄熱,以涼解之。

惟瘧久不止,必入肝絡,朝涼暮熱,熱自陰來,口燥不渴,兩脅痠痛,神多虛煩,甚或驚惕,或極疲倦,或多盜汗,脈多右浮大無力,左弦數無力,甚則細頸,舌色焦紫起刺,或舌紫而無胎有點,或舌紫而罩白苔。此肝絡血熱,因而肝氣失調也。治法惟青蒿鱉甲煎合新絛旋覆花湯、秦艽鱉甲湯,加桑葉丹皮、銀胡,最效。加味逍遙散合半貝丸,亦驗。若已化三陰瘧,俗稱四日兩頭,則屬寒濕傷脾,脾陽內郁,久則多成瘧母,乃脾脹也。治法以瘧疾五神丹為最驗,外貼阿魏消痞膏,以緩消之。次以丁蔻理中丸一錢五分,和鱉甲煎丸一錢五分,每服三錢,用向日葵葉七片,生薑一錢,大紅棗四枚,煎湯送下,約三星期即效,屢驗不爽。

 濕溫化泄瀉

濕勝者為濕瀉,《內經》所謂濕勝則濡泄也。其症腹中微痛,大便稀溏,小便淡黃,口膩不渴,胸痞肢懈,身重神疲,脈右緩滯,舌苔滑白而膩。治法以藿樸胃苓湯為主。兼風者名飧泄,左關脈弦,必兼腸鳴腹痛。原方加炒白芍川芎,兼寒者名洞泄,脈右軟遲,瀉如鴨糞,腹中綿痛,溺色青白。原方加炮姜吳茱萸,熱勝者為熱瀉。《內經》所謂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是也。瀉出如射,糞多稠黏,氣極臭穢,肛門熱痛難忍,腸鳴腹痛,痛一陣,瀉一陣,澀滯不暢,裡急後重,儼如痢疾,小便赤澀,口渴喜涼,脈數苔黃,治法以藿香左金湯為主。

夾食者,脈右關沉滑,症必咽酸噯臭,惡聞食氣,腹痛甚而不瀉,得瀉則腹痛隨鬆。原方加淨楂肉六和曲焦雞金,甚則熱結旁流,治以小承氣湯加黃連,下其積熱,則瀉自止。

夾痰者,右脈弦滑,必兼頭暈噁心,氣雖上逆,而咯痰不出,或時瀉,或時不瀉,瀉出白如膠潺。原方加星香導痰丸,或節齋化痰丸,祛其痰熱,則瀉亦止。

 濕溫化黃疸

脾濕勝者為陰黃,色如薰黃而晦,胸腹痞滿,口膩不渴,小便不利,身冷而痛,脈右緩滯,舌苔滑白,或兼灰黑。治以溫脾化濕,茵陳五苓散加除疸丸主之,茵陳胃苓湯亦主之。若漸次化熱,脈轉弦滑,舌苔黃膩,口乾而不多飲者,藿香左金湯加絳礬丸主之。

胃熱勝者為陽黃,色如橘黃而明,身目如金,遍身無汗,但頭汗出,渴欲飲水,二便俱秘,脈右浮滑而數,舌苔黃膩而糙。治以清胃解毒,茵陳蒿湯緩下之。下後,以梔子柏皮湯、三豐伐木丸清化之。

惟濕熱入肝,肝火逼膽,膽汁入血,血蓄髮黃,名曰膽黃。而目指甲一身盡黃,兼露青筋,小便自利而清,糞色反白,脈左弦澀,右弦滑,舌色紫黯,苔現黃膩,治以通絡逐瘀,代抵當湯重加竹茹茵陳主之。輕則葉氏絳覆湯合當歸龍薈丸緩通之。或加除疸丸,奏功亦速。

 濕溫化痢疾

痢之為病,見於夏秋居多,他時則間有之。本三焦腸胃之疾,其初雖或兼風寒,或兼暑燥而發,而總由於濕熱積滯,鬱伏腸中,蘊釀而成。凡人患痢疾時,其腸中之黏膜,必有紅腫之處,其處生出之膿液,即白痢也。若血管爛破,有血液流出,即赤痢也。膿血兼下,即赤白痢也。若青黃赤白黑雜下,即五色痢也。診斷治療之法,必先別其有表邪,無表邪,為濕重,為熱重,夾虛夾實,傷氣傷血之故,而治要得矣。乃或謂先瀉後痢,自脾傳腎為逆候。而雜藥亂投者,詎知痢疾鮮有不先瀉而後痢者。治如其法,生者甚多,何逆之謂,或謂通則不痛。專以攻下為事者,或兼未詳詢胸腹有無脹痛拒按,但見下痢頻數,而惟事止澀者。或一見痢疾,專從里治,置表分寒熱無汗不理。致內陷而增重者,或執赤為熱,白為寒,不審其證之真寒真熱。而妄施溫涼者,或在痢言痢,不究其人血氣偏虛之故,惟以檳樸醜軍攻逐為事者。皆一偏之成見,未可與言治法也。本會各職員等,臨症實驗,凡赤痢、赤白痢、五色痢等。起病之初,屬於實熱性質者,則由病原菌所釀成之病毒,充滿於腸內。宜先之以通利劑,掃蕩腹內之郁毒,而後以調理劑作後療法,乃為至當之順序。若不先掃蕩病毒,而惟下痢之是恐,先訪遏之則死於腹滿熱盛苦悶之下,是即由逆治致逆症者也。此時之逆症,與實症相一致,又如白痢、赤白痢、五色痢等,屬於氣血兩虛者,多起於胃腸運化不足,非起於腸內聚積病毒者,宜乎虛冷者溫化之,虛熱者清潤之,以調和胃腸氣液為至當之治法。若謂不掃除腹內之病毒,則病根不盡,宜投下劑以廓清之,則其痢益急,莫知所止,每死於肉脫厥冷困憊之下,此即由誤治致急症者也。此時之急症,與虛症相一致,虛實二因,最關病人之生命,為醫者切宜慎重,庶免草率誤人之弊。茲將赤痢、白痢、赤白痢、五色痢等,四種證治,分列如下。

赤痢初起,每兼暑燥之氣而陡發。其症身熱口渴,臍腹大痛,如刺如割,裡急後重,下利頻並,或腸垢帶血,或純下鮮血,日夜數十度,或百餘次,面赤唇紅,或兼吐酸,或兼嘔苦,胸腹如焚,按之灼手,甚或衝任脈動,胯縫結核腫大,小溲赤澀,或點滴而痛,六脈洪數,或左兼弦勁,舌苔黃燥如刺,或紅刺如楊梅狀,此由血分溫毒,與積滯相併,內攻腸胃,劫奪血液下趨,即《內經》所謂腸澼下血,身熱者死是也。症勢最急最險,若以痢勢太頻,妄用提澀,或但用涼斂必至腸胃腐爛而死,即以楂、曲、檳、樸、香、連、芩、芍、銀花炭等。普通治痢之法,以治此種毒痢,亦必胃腸液涸而死。急救之法,初用加味三黃湯,或拔萃犀角地黃湯,日夜連進二三劑,純服頭煎,以先下其毒,次用鮮生地二三兩,鮮茅根一二兩,金汁一二兩,以代大黃,重用甘苦鹹寒之品,以滋液救焚,養陰解毒。連進一二劑後,如尚有積熱未淨者,則用五汁飲清潤滑降,以調理之。終用三參冬燕湯,滋養氣液,以復其元,以上為重性赤痢而設。若輕性赤痢,症雖腹痛,裡急後重,下痢頻並,而但下腸垢如紅醬者。治以加味白頭翁湯,重用西瓜翠衣、白茅根、鮮貫仲等,已足奏功,或先服更衣丸一二次,排除其腸內之溫毒熱積。繼服加味白頭翁湯,奏效尤捷,終用黃連阿膠湯,加鮮鐵皮石斛、鮮稻穗、鮮茉莉花等,以善其後。

白痢初起,每兼生冷油肝而夾發。其症胸腹滯悶,腹綿痛而後墜,或但後重偏甚,忽思飲,飲亦不多,忽思食,食亦乏味,小便熱澀,痢下色白,或如豆汁,舌苔膩濁白滑,或黃。《內經》所謂腸澼下白沫是也。治宜胃苓湯,加沉香、百消曲。首先溫化其濕食,待濕開熱透,食化苔鬆,即用枳實導滯湯,下其積滯,一經積去痛減,可用香砂二陳湯,加荷葉拌炒穀芽,調理脾胃以善後,或用七味白朮散,亦效。

赤白痢者,《內經》所謂腸澼便膿血是也。先辨其白多紅少,或紅多白少。白多者,雖屬大腸,而內關脾臟,每有因過食瓜果,痼冷在腸,其症胸腹脹痛,腸鳴下痢,痛一陣,痢一陣,下痢後,乃後重不暢,苔白且嘔,脈多弦滯,治宜藿樸胃苓湯,加公丁香、紫金片,溫化冷滯以止痛。若下痢頻迸,腹痛拒按,舌滑而厚者,宜先服備急丸五七粒,速攻其積,積去而痢自減,繼以醉鄉玉屑調理之。赤多者,雖屬小腸,而內關肝臟,每多因瘀血與食滯互結,橫截氣機,致氣上下升降不利,其症脘腹劇痛,下痢紫黑血絲,甚或夾有瘀血塊,舌色紫暗,脈多弦澀,甚或弦勁,速用加味桃仁承氣湯,去其瘀積,輕則四汁飲,送五仁丸,亦足見功。繼用人參芍藥湯,加駐車丸,酸甘化陰,酸苦泄肝,待痛止痢減,即用四炭阿膠湯,清餘熱,滋任陰,以善其後。

若赤白痢初起,見頭痛怕冷,身熱無汗者,均屬有表,當從汗解。如口舌不燥渴,胸腹不悶痛,舌或無苔,或淡白且滑,為濕溫兼風而發。宜喻氏倉廩湯,日夜連進二三服,水煎熱服取汗,汗透而痢便減。若見心煩躁渴,面色膩滯,唇舌紅赤,小便赤熱,苔上黃燥或滑者,為濕溫兼暑所化,宜藿樸夏苓湯,加青蒿、薄荷、連翹、滑石、六神麯等,連進三四服,得汗透而痢亦自止。此表分陰陽之兩大法也。此而一誤,為嘔為呃,不寐不食,神昏耳聾而危矣。(俗稱傷寒帶痢疾,皆屬此類)。

五色痢者,即青黃赤白黑雜下也。青者膽汁,黃者糞,赤者血,白者膿,黑者宿垢,最重難治。仲景所謂五液注下,臍築痛,命將難全是也。症雖有虛有實,畢竟虛多而實少。實症屬毒火,晝夜一二百次,不能起床,但飲水而不進食,其痛甚厲,肛門如火烙,揚手擲足,躁擾無奈,脈弦勁緊急,不為指撓,舌色純紅,甚或焦黑,其勢如焚,救焚須在頃刻。若二三日外,腸胃朽腐矣,急宜重用三黃甘草湯,或拔萃犀角地黃湯,晝夜連進,循環急灌,服至脈勢和柔,知病可愈。但用急法,不用急藥,改以犀角五汁飲,急救津液,終用三參冬燕湯,滋養陰氣以養後。虛症屬陰虧,張石頑所謂痢下五色,膿血稠黏,滑泄無度,多屬陰虛是也。不拘次數多寡,便見腰膝痠軟,耳鳴心悸,咽乾目眩,不寐多煩,或次數雖多,而胸腹不甚痛,或每痢後而煩困更增,掣痛反甚,飲食不思,速用豬膚湯合黃連阿膠湯,加茄楠香汁,甘鹹救陰,苦味堅腸。若虛坐努責,按腹不痛,一日數十度,小腹腰膂抽掣痠軟,不耐坐立。寢食俱廢者,陰虛欲垂脫之候也。急宜增損復脈湯,提補酸澀以止之。遲則無濟,幸而挽救得轉,可用參燕麥冬湯,滋養氣液,以善其後。若痢止後,猶有積滯未淨,郁在下焦,小腹結痛,心煩口燥,夜甚不寐,宜用加味雪羹煎,標本兼顧,肅清余積。

總而言之,孕婦及體虛人,不論赤痢、白痢、赤白痢等,最為難治。惟歸連石斛湯,加佛手花、代代花、鮮茉莉花等,最穩而靈,取其既能潤腸祛積,開胃運氣,又不傷胎礙虛也。臨症時,從此方加減,庶免貽人口舌之譏。

 濕溫化水痘

水痘者,小如蠶豆,大如豌豆,表皮隆起而為水泡,中多凹陷,始初為透明漿液狀,繼則變為不透明乳液狀,且帶膿性,常混有多數之圓形細胞,惟色淡漿稀,故曰水痘。皆由濕溫兼風,郁於骨表而發。約有黃赤二種,色黃而含有氣水者,曰黃痘(東醫名含氣性水痘),色赤而含有血液者,曰赤痘(東醫名出血性水痘)。亦有夾疹而出者,有夾正痘而出者,若先水痘收功後,而後發疹或正痘,其疹及痘必輕,此症多發於小兒,大人亦偶有之。將發時,身俱發熱,皮膚如灼,或苦癢,最初發現於顏面,漸次及於軀幹四肢,三五日後,水痘乾燥,成為灰色,或類褐色之痂皮,至七日,則不留瘢痕而剝落。然亦有留皮膚瘢痕者。因患者搔破水泡之際,真皮受損傷所致,其見點,起發,灌漿,結痂,速則止於五六日之間,緩則約歷二周至三周,辨法,雖同一水痘,同為皮薄色嬌。而黃色水痘,一出如豆殼水疱,赤色水痘,一出有紅點水疱,皆從水泡膿泡而結痂,然總不似正痘之根窠圓淨緊束也。治法,黃色水痘,當用五葉蘆根湯透解之。繼與加味五皮飲,解其皮膚之餘濕,赤色水痘,當用加味翹荷湯,清解之。繼用防風解毒湯,清其皮膚之餘熱,終則統用三豆甘草湯以善後。

 濕溫化腫脹

濕溫所以化腫脹者,或因本病延久而發,或因宿病夾症而發。有但腫而不脹者,有但脹而不腫者,有腫而兼脹者,有腫脹而兼氣喘者。辨其症,腫在外,屬水,脹在內,屬氣,腫分陽水陰水,脹分氣實氣虛。因濕熱濁滯致水腫者,為陽水,因肺脾腎虛致水溢者,為陰水。濁氣在上為實脹,中氣不運為虛脹,辨其位,腫在頭面四肝,脹在胸腹臟腑,試舉其大要而條治之。

陽水腫者,熱蒸濕浮,襲入皮膚也。腫由面目先起,自上而下,皮膚如灌氣狀,以指按之。隨手而起,大便不爽,小便黃熱,時或赤澀,甚則氣粗而喘,皆由氣鬱不舒所致。治在肺而發散之,《內經》所謂開鬼門是也。輕則香蘇五皮飲,重則麻杏三皮飲,使濕熱從微汗而泄,汗透則腫自消,繼以茵陳胃苓湯,健運脾胃以善後。

陰水腫者濕重熱輕,鬱結脈絡也。腫自兩足先起,由下而上,皮膚如裹水狀,以指按之,窅而不起,大便溏滑,溺短渾濁,時或點滴,甚則氣短而喘,皆由水停不行所致。治在腎而滲利之,《內經》所謂潔淨府是也。輕則椒目五苓散,重則麻附五皮飲,使水濕從溺道而泄,溺暢則腫自消,繼以香砂春澤湯,溫補脾腎以善後。若面目一身俱黃,黃而且腫者,名曰黃腫,必先觀其色之明暗,如黃色鮮明,溺色老黃且澀者,此熱重於濕也。治宜茵陳蒿湯,送下神芎導水丸,速瀉其黃以退腫,繼以吳氏二金湯調理之。如色黃昏暗,溺色淡黃不利者,此濕重於熱也。治宜茵陳胃苓湯,送下三豐伐木丸,急去其黃以消腫,繼以茵陳五苓散調治之。惟其間腫而且脹者,首推胃苓五皮湯,最穩而靈,腫而且喘者,五子五皮飲,亦多奏效。

氣實脹者,或因食積,或因痞塊,先有物在胃腸中,而後脹形於外也。按之則堅,腹脹不減,先宜消導以化之。早服程氏和中丸,晚服葉氏寬膨散,效者甚多。如或不效,必是久病入絡,絡郁則脹也。當先辨其濕滯在絡者,開鬱通絡飲,調下寬膨散主之。瘀積在絡者,香殼散煎湯,調下代抵當丸主之。甚則間服巢氏陰陽攻積丸,不拘濕積瘀積蟲積,皆能奏效。此即《內經》去郁陳莝之穩法也。切不可大劑峻攻,醫者雖取效一時,病者雖暫快數日,往往一二旬間,脹反愈堅,中氣傷殘而斃,草醫包治脹病,每結惡果者,多由於此。

氣虛脹者,多因病後不講衛生,不知禁忌,一復再復,脾胃久傷而化脹,此虛氣在於統腹膜之中,徐洄溪所謂脹俱在腸外三焦膈膜之間是也。其外雖脹,其中無物,按之則濡,扣之有聲,抑之不痛,時脹時減,切不可攻,攻之即死,宜用溫補兼辛通法。早服程氏白朮丸,補其虛以化滯,夜服局方禹餘糧丸,暖水臟以通陽,耐心靜養,緩緩奏功,繼以半硫理中丸,溫補脾陽以寬之。濟生腎氣丸,溫通腎陽以消之。此即《內經》宣布五陽之正法也。外治惟針法,最能取效,若病家急於救效,醫家急於建功,每見速死則有之。而病之能痊,一無反覆者,則百不見一二也。醫家病家,切宜慎重。

以上濕溫化症,但舉其大要而言,其餘變症甚多,未能一一曲盡,閱者諒之。

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第一節 已病之衛生

吾紹近今治病,一病之安危,惟責之醫家一人,一醫之良否,專系乎前方一劑,其藥宜多煎,宜少煎,宜先入,宜後入,宜多水,宜少水,非所知也。藥品之道地與否,制煉之合法與否,亦非所辨也。此外寢處不合法,寒暖不適宜,飲食不知節,病情不知察,更無論矣。似此,則醫家之功一,而病家之過十,縱有膚扁,能愈病乎。況重大危險之病機,早晚不同,頃刻傳變,而惟恃一日一至之醫,一日一服之方,治變幻不測之病,庸有幸乎。余故曰:已病之衛生,為病家必要之智識,亦為病家應盡之義務。故凡良醫之能愈病,必先在開化病家,使病家諸人,看護周到,有助醫之力,不掣醫之肘,夫而後病之誤治也,始可以歸罪於醫。茲擇其最緊要最易實行者,條列如下。

一衣被宜潔淨也。清潔為各病所不可缺之要件,若患時疫病而不潔,則其病屢犯於危殆,且能致害於病者之家族及醫師。故病者須日日更換衣服,臥床被褥,尤須清潔。一切舊衣被等,凡可蒸發之物,必須安置空屋,鎖閉箱中。又如被覆過暖,亦能致病加重。重病即死者,以熱鬱於內而氣不宣達也。竟有悶斃許久,而旁人但知其熟睡者。迨呼之不應,揭其蓋覆,始知其人已死,莫不曰死於急痧,近年來聞見頗多。

二飲食宜節制也。濕溫時疫,本屬胃腸伏邪,早已失其消化力,最宜忍飢耐餓,平臥安靜。不但油膩腥發,面糵炙煿薰灼臟腑者,固宜禁絕,即瓜果生冷,凡能冰伏脾胃者,亦宜禁不入口。最妙以蘿蔔湯陳乾菜湯,疏導其胃腸,渴則飲清快露和開水少許,或但飲細芽茶,輸運其津液。病勢輕減後,可略進流動性之滋養品,如薄粥薄藕粉,及開水沖熟之雞蛋等,每日之次數宜多,每次之食量宜少,不過以之略充飢腸而已。病將就痊時,凡各種未熟之果實油類,及一切之固形物而不易消化者,均不宜入口。前哲龐安常先生云:凡病新瘥,只宜先進白稀粥,次進濃者,又次進糜粥,亦須少少與之,不得早吃肉食,他如酒餚甘脆肥鮮生冷等物,皆不可犯。王孟英先生曰:瘥後必小便清,舌苔淨,始可吃粥飯,魚臺鯗之類,油膩酒體甜食新鮮補滯諸物,必解過堅矢新糞,始可徐徐而進,切勿欲速,以致轉病。此皆閱歷有得之名言歟。

三臥房宜寬綽,窗戶宜開爽也。二者皆注意室內之空氣,常使新鮮,最為病理衛生之首要。王孟英先生曰:人煙稠密之區,疫癘時行者,以地氣即熱,穢氣亦盛也。故住房不論大小,必要開爽通氣,掃除潔淨,庶清風徐來,疫氣自然消散。反是則熱氣濁氣,益為疫氣樹幟矣。凡時疫流行,罹此者,每多被褐藜藿之子,荊戶蓬室之人,皆由於此。

四侍人宜勿雜,燈火宜少燃也。吾紹病家習慣,凡病時疫,最怕鬼祟。不但夜間紅燭高燒,即日中於病室床內,亦必以多燃燈火為陽光。而滿屋皆侍病之人,駢肩並足,交頭接耳,七口八嘴,汗露交流。豈知人氣最熱,燈火最毒,濁氣多而清氣少,即使無病者久居此室,亦必頭目昏暈,胸膈氣悶,況在患時疫之人乎。口鼻之所吸受,肺胃之所浸淫,往往輕者重,重者即死,皆此等惡習慣階之厲也。凡疫皆然,亦凡病皆然,正不獨濕溫時疫一種耳。

五擇醫宜精,任醫宜專也。王孟英先生曰:選醫難於選將,選得矣,或從有虛名而無實學,或飽學而非通才,或通才而無卓識,或見到而無膽略,或有膽而少周詳,皆不足以愈大證也。然則如何而可服其藥耶?但觀其臨證時,審問精詳,心思周到,辨證確切,方案明通,言詞直爽近情,舉止落落大方者,雖向未謀面之人,亦一見而知為良醫矣,其藥可服也。周雪樵先生曰:病者之安危,即為醫家之榮辱。苟始終信任之,醫家之於病人,自有密切之關係,若朝暮易醫,則各騁意見,各施治法,勢必溫涼雜投,築室道謀,無一人任其咎而後已。而最為僨事者,則病家之略知醫藥者也,愈病不足,掣肘有餘,最為良醫之阻力。凡於方藥之有力量者,必不敢服,曰:恐其誤治也。於方藥之能速效者,又不敢服,曰:嫌其霸道也。及得至平易之方,則安然服之。病而不效,則又歸其咎於醫,曰:今固無良醫也。有如是之病家,而後投其所好,乃有今日之所謂名醫。故醫師之良者,不但不沾染病家之習氣,尤貴開通病家之智識。

六購藥宜謹,察藥宜慎也。徐洄溪先生曰:當時藥不市賣,皆醫者自取而備之。迨其後有不常用之品,後人欲得而用之。尋求採訪,或誤以他物充之。或以別種代之。又肆中未備,以近似者欺人取利,此藥遂失其真矣。藥失其真,藥性必殊,即審病極真,處方極當,奈其藥非當時之藥,則效亦不可必矣。今之醫者,惟知定方,其藥則惟病家取之肆中,所以真假莫辨,雖有神醫,不能以假藥治真病也。陸定圃先生曰:藥之偽者不必論,即尋常藥品,肆中人粗心,往往以他物攙溷,以親自檢視,方免舛誤。有桐鄉陳李氏子,夏月霍亂,延醫定方,有製半夏二錢,適藥肆人少,而購藥者眾,誤以製附子與之。服後腹即大痛發狂,口中流血而卒。李歸咎於醫,醫謂藥不誤,必有他故。索視藥渣,則附子在焉,遂控藥肆於官,愧以金乃已。此皆不辨藥品而致誤也,可不敬且懼乎。

第二節 未病之預防

疾病之預防法,《內經》攝生一章,語皆精卓,但程度太高,難於履行。茲擇其淺近而易於從事者,節錄上海醫學研究所通告如下。

房室務祈灑掃,勿被塵汙,四壁宜用石灰刷新,或兼用除穢藥水澆灑,以杜濕毒之患。

垃圾為穢氣所乘,不宜任意傾倒,宜倒在桶內,候清道夫挑除。挑後,勿再作踐。大街小巷,時常清潔,可免一切疫癘。

晨起須將窗戶洞開,以出炭氣而入養氣,夜則不然,臥不息燈,與貪涼露宿,均宜切戒。

罐壇瓶缽一切器皿,積儲宿水,最易生蚊,如內地已設自來水,宜將此項屏棄勿用。天井陰溝,須時常沖洗,勿任閉塞。若將火油灌入陰溝,以免穢濕,斯為更妙。

停棺於家,最能遺患,設死者系患傳染之症,其害更不堪設想。故喪家宜將棺柩速葬為要。

蚊蠅最能傳病,故食物必須遮蓋,以免蚊蠅散毒,碗盞用時,須先洗淨,臥宿須垂帳子,勿使蚊蟲吮血,致生傳染之病。

各種生冷之物,俱有微生物含其中,故食物必須煮透煮熟。各物亦勿越宿再食,且勿與未煮之物置在一室,庶微生物不致侵入。水未煮過,慎勿入口,呵瀾水冰凍水,皆與人有害,瓜果亦易致病,均宜少食。

吐痰於地,最為穢德,且易傳病,宜向磁盂或陰溝吐之。方可無患。

有汗之衣,亟宜洗濯,慎勿於汗干之後,再穿身上,致滋疾病。

登山憑眺,涉野環觀,用深呼吸法,吸收新鮮之空氣,最為預防時疫之要法。(新增)

時疫盛行之際,室中宜焚點闢瘟集祥香,以闢除其穢惡不正之氣,入病人室,宜啖囫圇皮蛋一枚。能飲者,佐以高粱酒少許,男婦老幼,俱宜佩太乙闢瘟丹一顆,以絳帛囊之,當心懸掛,不可近褻。(新增)

無論老少強弱之人,虛實寒熱之症,常以炒香枇杷葉泡湯代茗,肅清肺氣,可杜一切痧穢時邪。尤必慎起居,節飲食,薄滋味,謹嗜欲,夏令當茹素三五旬,其一切腥羶發物,俱宜還戒,房勞亦宜撙節。(新增)

食井中,每交夏令,宜入白礬雄精之整塊者,解水毒而闢蛇虺也。水缸內,宜浸鮮石菖蒲根及降香。

選錄急性時疫方

犀地桑丹湯 見吳坤安先生《感症寶筏》,照原方略有加減。

白犀角(八分) 鮮生地(八錢) 冬桑葉(三錢) 粉丹皮(二錢) 生山梔(三錢) 青連翹(三錢) 老紫草(三錢) 青子芩(錢半) 青蒿腦(錢半) 元參心(二錢) 池菊花(三錢) 白知母(三錢)

先用活水蘆根二兩,鮮茅根二兩,嫩桑枝一兩,鮮竹葉五十片,煎湯代水。

按:犀角之功,取其透絡熱,清腦炎。凡溫熱邪陷血分,神昏發痙,斑點隱隱者,確有捷效。但原支犀角,只有一條統黑,或兩條統黑,除皆灰白之色,因中醫向有白入氧分黑入血分之說,故方中每寫定黑犀角,豈知同一犀角,白色最多,黑色最少,以致黑色者價增一倍,白色者往往染成黑色。欺人漁利,其實此說不必拘泥,庶幾家況平常者,尚可購服。

拔萃犀角地黃湯 見邵步青先生《溫毒病論》。

白犀角(一錢) 鮮生地(兩半) 生錦紋(三錢) 小川連(一錢) 青子芩(二錢)

犀羚白虎湯 見王孟英先生《醫案》。

白犀角(一錢) 羚角片(錢半) 生石膏(八錢) 白知母(四錢) 生甘草(八分) 陳倉米(三錢,荷葉包) 雙鉤藤(錢半) 滁菊花(二錢)

先將犀羚二味用水四碗煎成二碗,代水煎藥。

千金生地黃煎 見《千金要方》。

生玉竹(三錢) 天花粉(三錢) 地骨皮(三錢) 辰茯神(三錢) 生石膏(四錢) 白知母(三錢) 鮮生地汁 麥冬汁(各二瓢,沖) 鮮竹瀝(一瓢) 生薑汁(四滴,同沖) 淨白蜜(半錢)

竹葉石膏湯 見仲景方。

西洋參(一錢) 生石膏(三錢) 生甘草(八分) 原麥冬(錢半) 仙露夏(一錢) 鮮竹葉(三十片)

犀羚鎮痙湯 見陸定圃先生《冷廬醫話》。

白犀角(八分) 羚羊角(錢半) 鮮生地(八錢) 青連翹(三錢) 元參心(二錢) 新銀花(二錢) 滁菊花(三錢) 甘中黃(一錢) 生甘梢(六分) 蓮子心(二分)

滋液救焚湯 見喻嘉言先生《醫門法律》。

白犀角(一錢) 鮮生地(一兩) 玄精石(一錢) 原麥冬(二錢) 西洋參(錢半) 大麻仁(三錢) 生甘草(三分) 真阿膠(一錢) 柏子仁(二錢) 紫石英(三錢) 西牛黃(一分) 調服

瓜霜紫雪丹 見方省庵先生《喉科》。

白犀角 羚羊角 青木香 上沉香(各五錢) 寒水石 石膏 靈磁石 飛滑石(各五兩) 元參 升麻(各一兩六錢) 飛硃砂(五錢) 生甘草(八錢) 公丁香(二錢) 麝香(一錢二分) 金箔(一兩) 西瓜硝(八錢) 冰片(三錢) 製法照局方紫雪

龍膽瀉肝湯 見宋神宗《和劑局方》

龍膽草(八分) 生山梔(錢半) 青子芩(二錢) 銀胡(一錢) 鮮生地(五錢) 車前子(錢半) 生黃柏(八分) 歸鬚(八分) 建澤瀉(錢半) 細木通(八分)

平陽清裡湯 見梁特岩先生《舌鑑辨正》。

生石膏(六錢) 生甘草(六分) 青子芩(錢半) 白知母(三錢) 小川連(八分) 生川柏(六分)

先用白犀角六分,羚角一錢,煎湯代水。

阿膠雞子黃湯 見沈樾亭先生《驗方傳信》。

真阿膠(錢半) 左牡蠣(五錢) 大生地(四錢) 生白芍(三錢) 女貞子(三錢) 黃甘菊(二錢) 雞子黃(一枚) 童便(一鍾)

選錄《慢性時疫方》

藿樸夏苓湯 見石芾南先生《醫原》

杜藿香(錢半至二錢) 真川樸(八分至一錢) 姜半夏(二錢至三錢) 光杏仁(二錢至三錢) 白蔻仁(八分沖) 生米仁(四錢至六錢) 帶皮苓(三錢至四錢) 豬苓(錢半至二錢) 建澤瀉(錢半至二錢)

先用絲通草三錢或五錢,煎湯代水。

附加減法 兼風者,汗出惡風。兼寒者,惡寒無汗,前法酌加蘇梗、桔梗、豆豉、蔥白、生薑之類。邪在經絡,一身掣痛,酌加桂枝、酒炒防己、秦艽之類,以開毛竅經絡之壅。兼暑者,面赤,口渴,心煩,前法去蔻仁、半夏、厚朴,酌加青蒿腦,鮮荷葉,清香闢穢,連翹、山梔、滑石,輕清微苦淡滲,以解暑濕熱之結。

星香導痰丸 見朱丹溪先生《心法》。

制南星(三兩) 生香附(三兩) 皂角(水浸一周,時曬) 法半夏(三兩) 廣橘紅(五兩) 薑汁糊丸

按:丹溪翁自言,此家傳秘方,治痰嗽無火累驗。

沉香百消曲 見德軒《普濟方》。

上沉香(一兩) 五靈脂 制香附(各一斤) 炒香黑白醜(各二兩)

按:原書云:此方秘於道藏,善能消水,消食,消痞,消痰,消氣,消滯,消瘀,消痢,消蠱,消膈,並痰迷心竅等症。修合濟人,費小功大,藥到病除,無不即愈。

枳桔梔豉湯 本會各職員《經驗方》。

生枳殼(一錢至錢半) 焦山梔(二錢至三錢) 蘇薄荷(八分至一錢) 苦桔梗(一錢至錢半) 淡豆豉(二錢至三錢) 青連翹(二錢至三錢) 青子芩(一錢至錢半) 生甘草(四分至六分) 西茵陳(二錢至三錢) 貫仲(二錢至三錢) 鮮竹葉(三十片)

按:此方從長沙枳實梔豉湯,合河間桔梗湯,加茵陳、貫仲二味。治濕溫時疫之熱重於濕,兼受風邪而發者,屢投輒效。

清芬闢疫湯 見徐洄溪先生《醫案》。

活水蘆根(二兩) 鮮茅根(一兩) 鮮薄荷(錢半) 鮮青蒿(三錢) 澤蘭葉(三錢) 鮮石菖蒲葉(錢半) 解毒萬病丹(一粒,溫水磨沖)

按:此方清芬闢穢,涼血解毒,乃濕溫時疫,濕從燥化,溫從火化之良劑。凡治身熱神昏,悶亂煩躁,甚或嘔吐厥僵,其形如屍等症,投之輒效。蓋火邪逆上,諸竅皆閉,非此等清涼芳烈之藥,不能即令通達。本會各職員,歷經治驗,故敢新定其名曰:清芬闢疫湯。

解毒萬病丹 見徐靈胎先生《蘭臺軌範》。

雄黃精(五錢) 山慈姑(二兩) 川文蛤(二兩) 千金霜(二兩) 紅芽大戟(二兩) 麝香(三錢) 飛辰砂(五錢)

上七味,各研細末,和勻,以糯米粥為劑,每料分作四十粒。(按四十料太重,可分作八十粒)

按:洄溪先生曰:此秘藥中之第一方也,用藥之奇,不可思議。專治一切藥毒。菰子,鼠莽,惡菌疫死,牛馬河豚等毒,及時行瘟疫,山嵐瘴瘧,纏喉風痹,黃疸,赤眼,瘡癤熱毒上攻,或自縊,溺水,打撲傷損,癰疽發背,魚臍瘡腫,百蟲蛇犬所傷。男子婦人,癲邪狂走,鬼胎鬼氣,並宜服之。由是觀之,此丹確為殺菌之第一要劑。其方下,明注曰惡菌疫死。則凡屬疫症之由於惡菌者,醫者可推廣其用矣,惟中醫通稱曰惡菌,西醫則通名曰毒菌,因其微細之極,又名曰細菌,且因善能腐敗物質,又名微菌。習新醫學者,輒詆中醫之不知毒菌,則其於中國醫書,未嘗博覽,已可概見。但取中醫學說之可非難者一二端,指摘之以概全體,而棄我所長。新學之士,習聞其說,遂以中醫為一無可取,致使新舊之見,勢同冰炭,兩者益不相容。然如斯互相牴觸之棄,將誰受之。受其弊者非他,吾國之人民而已。竊願中西之二大醫術,日漸融和,共圖醫道之大進步,則本會各職員,實深厚望焉。

昌陽瀉心湯 見王孟英先生重訂《霍亂論》。

鮮石菖蒲(錢半) 青子芩 仙露夏(各一錢) 小川連(六分) 紫蘇葉(三分) 真川樸(八分) 鮮竹茹(三錢) 淡竹瀝(一羹,瓢沖) 生薑汁(四滴沖)

先用炒香枇杷葉一兩,活水蘆根二兩,煎湯代水,其枇杷葉,必須先刷毛淨,剪去大筋,然後略炒微黃色為度。

按:菖蒲一名昌陽,辛香不燥,善能掃滌濁邪,昌發清陽之氣,合豬藥以為劑,共奏蠲痰泄熱展氣通津之績。凡治濕熱穢濁之邪,內蒙清竅,已歷試不爽矣。

太乙紫金丹 同前。

山慈姑 川文蛤(各二兩) 紅芽大戟 白檀香 安息香 蘇合香油(各一兩五錢) 千金霜(一兩) 明雄黃 琥珀(各五錢) 梅冰 當門子(各三錢)

以上十一味,各研極細,再合研勻,濃糯米飲杵丸,綠豆大,外以金箔為衣,每錢許,涼開水下。專治霍亂痧脹,嵐瘴中惡,水土不服,喉風中毒,蛇犬蟲傷,五絕暴厥,顛狂癰疽,鬼胎魔魅,及暴濕溫疫之邪,瀰漫薰蒸,神明昏亂,危急諸證。

按:薛一瓢先生曰:此方比蘇合丸而無熱,較至寶丹而不涼,兼玉樞丹之解毒,備二方之開閉,洵為濟生之仙品,立八百功之上藥也。由是推之,此丹合前解毒萬病丹二方,真中醫殺菌解毒之靈丹,不論時疫,大疫,癘疫,凡見方下詳註各症,均可酌用,以奏捷效。

厥症返魂丹 見王肯堂先生《類方準繩》。

真麝香 生玳瑁 雄黃精 白芥子 飛辰砂(各二錢五分)

上藥同研如粉,於磁器中熔安息香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小兒只服一丸。

按:昏厥一症,最為急候,輕則漸蘇,重則即死,因怒而得者為氣厥,因瘀而得者為血厥,因痰而得者為痰厥,因食而得者為食厥,因酒而得者為酒厥,因痙而得者為痙厥,因痛而得者為痛厥,因驚而得者為驚厥,卒中而得者為暴厥,其狀如屍者為屍厥,其症皆忽然昏暈,默然不語,不省人事,均以此丹,隨症加入湯引急救之。歷試輒驗。

犀地清神湯 見石芾南先生《醫原》。

白犀角(八分至一錢) 鮮生地(六錢至一兩) 新銀花(二錢至三錢) 青連翹(二錢至三錢) 廣鬱金(三錢磨汁沖) 鮮石菖蒲(錢半,後入) 梨汁 竹瀝(各一羹瓢沖) 生薑汁(二滴,沖)

先用活水蘆根二兩,燈芯三十支,煎湯代水,煎成,衝入犀角汁、鬱金汁、梨汁、竹瀝、薑汁等,乘熱即服。

按:濕熱濁邪,化燥傷陰,內陷心宮,神昏譫妄,舌赤無苔,此時用藥,最要空靈,神昏為內閉之象,閉則宜開,心宮乃虛靈之所,虛則忌實。此方四味用汁,地黃用鮮者,取其滑利,少加薑汁,涼藥熱飲,取其流通,此即陰陽開闔之理也。余氏春山曰:熱為濕鬱,不能外達下行,每見惡寒足冷。若拘傷寒惡寒之說,投以溫散,其寒反甚。但用蘆根、燈草,甘淡通陽利竅,滾煎熱服,下咽即覺熱從外達,津津汗出而解,屢驗不爽。故此方合前諸藥以為劑,甘潤救陰,清涼芳透,既無苦寒冰伏之虞,又乏陰茅濁膩之弊。如此制方,確有精義,本會各職員,屢用輒效,特表彰之。

加減神犀湯合犀珀至寶丹方 醫學會正會長何廉臣君經驗方。

犀角尖(八分) 鮮生地(二兩,拌搗淡豆豉,三錢) 銀花(二錢) 連翹(三錢) 粉丹皮(錢半) 元參心 老紫草(各三錢) 大青葉(二錢) 金汁(一兩,沖)

犀珀至寶丹一顆,去殼研細,先用藥湯調服,犀角仍磨汁沖。

犀珀至寶丹 同前。

白犀角(五錢) 羚羊角(五錢) 琥珀(三錢) 麝香(一錢) 蟾酥(五分) 原桃仁(三錢) 藏紅花(二錢) 血竭(三錢) 辰砂(五錢) 鬱金(三錢) 石菖蒲(三錢) 穿山甲(二錢) 杜赤豆(五錢) 桂枝尖(二錢) 連翹心(三錢)

以豬心血為丸,金箔為衣,每丸計重五分,大人每服一丸,小兒每服半丸,嬰兒每服半丸之半丸。

按:此丹專治一切時邪內陷血分,瘀塞心房,不省人事,昏厥如屍,目瞪口呆,四肢厥冷等症。又治婦人熱結血室,及產後瘀血衝心,小兒痘疹內陷,急驚暴厥,中風中惡等症,用之得當,奏功極速,歷驗如神。

犀連承氣湯 見呂槎村先生《傷寒窮源》

白犀角(一錢) 小川連(一錢) 生錦紋(二錢) 小枳實(錢半) 元明粉(三錢) 真川樸(五分)

小陷胸湯合樸黃丸 小陷胸湯見張仲景先生《傷寒論》。

栝蔞仁(六錢) 仙露夏(三錢) 小川連(八分) 樸黃丸(三錢)

上藥煎成,絹篩濾清服。

樸黃丸 見程鍾齡先生《醫學心悟》。

真川樸 廣陳皮(各十二兩) 制錦紋(一斤四兩) 廣木香(四兩)

上用荷葉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開水送下,小兒二錢。

枳實導滯丸 見李東垣先生《脾胃論》。

小枳實 六神麯(各五錢) 制錦紋(一兩) 小川連(三錢) 青子芩 生曬術(各三錢) 浙茯苓(三錢) 建澤瀉(二錢)

神芎導水丸 見劉完素先生《河間六書》。

生錦紋 青子芩(各二兩) 炒黑醜 飛滑石(各四兩) 小川連 川芎 蘇薄荷(各五錢)

共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服加十丸,日三服,冷水下亦得。

按:此丸,瀉濕熱,消酒食,清頭目,利咽喉,能令胃腸結滯宣通,氣和而愈,屢用輒效。

陸氏潤字丸 見陸養愚先生《三世醫驗》。

酒炒錦紋(一兩) 製半夏 前胡 山楂肉 天花粉 白朮 廣陳皮 枳實 檳榔(各一錢二分五釐)

每藥須曬乾為末,薑汁打神麯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錢。

按:此丸,善治濕熱食積,胸滿不食,腹痛便閉,及夏秋赤白痢等症,最穩最靈。

桃仁承氣湯 見仲景方。

原桃仁(三錢) 生錦紋(二錢) 元明粉(錢半) 川桂枝(三分) 生甘草(六分)

按此湯,乃仲景原方,吳又可去桂枝甘草二味,加當歸赤芍丹皮各二錢,亦名桃仁承氣湯。吳鞠通去元明粉桂枝甘草三味,加細生地六錢,丹皮四錢,澤蘭二錢,人中白二錢,名加減桃仁承氣湯。同一治蓄血症,涼血通淤之功,較原方尤勝。

犀角鮮地黃湯 見孫真人《千金要方》。

白犀角(一錢) 鮮生地(一兩) 粉丹皮(三錢) 赤芍(二錢)

茵陳蒿湯 見仲景方。

西茵陳(五錢) 焦山梔(四錢) 生錦紋(二錢)

參黃湯 見石芾南先生《醫原》。

別直參(錢半) 生錦紋(錢半)

千金生地黃湯 見《千金要方》。

鮮生地(二兩) 生錦紋(一錢) 生甘草(八分) 芒硝(一錢) 大紅棗(四枚)

養榮承氣湯 見吳又可先生《溫疫論》。

鮮生地(一兩) 油當歸(三錢) 生白芍(二錢) 白知母(三錢) 生錦紋(一錢) 小枳實(錢半) 真川樸(五分)

雪羹 見王晉三先生《古方選注》。

漂淡陳海蜇(四兩) 大荸芥(六個)

飛龍奪命丹 見王孟英先生《重訂霍亂論》。

飛辰砂(二兩) 明雄黃 燈芯灰(各一兩) 人中白(八錢) 飛青黛 明礬(各五錢) 梅冰 麻黃(各四錢) 真珠 牙皂 當門子 蓬砂(各三錢) 西牛黃(二錢) 杜蟾酥 火硝(各錢半) 飛真金(三百頁)

上十六味,各研極細合研勻,磁瓶緊收,毋令泄氣,以少許吹鼻取嚏。重者再用涼開水調服一分,小兒減半。

按:王孟英先生自按云:此丹芳香闢穢,化毒祛邪,宣氣通營,全體大用,真有斬關奪隘之功,而且起死回生之力也。

觀音救急丹 見甬東王鬆堂先生《經驗各科秘方輯要》。

真硃砂 雄黃精(各六兩) 蓽茇(二錢) 梅冰(二錢半) 明礬(一兩) 月石(二兩) 牙硝(四兩,後下) 當門子(二錢五分) 真佛金(二百張)

上藥研末,用磁瓶收貯。每裝一分,黃蠟封口,切勿泄氣。如遇有急痧等症,急用此丹,先點兩眼角,再取半分,放入臍內,以膏藥貼之甚驗。若遇重症,可將余丹放舌上,陰陽水送服,無不立效。

按:王鬆堂自云:此丹功力甚大,即死一時,還可回生。孕婦忌服,小兒減半。

行軍散 見王孟英先生《重訂霍亂論》。

西牛黃 當門子 真珠 梅冰 蓬砂(各一錢) 明雄黃(飛淨,八錢) 火硝(三分) 飛真金(二十頁)

上藥研極細如粉,再合研勻,磁瓶密收,以蠟封之。每三四分涼開水調下。

飛馬金丹 見沈樾亭先生《驗方傳信》。

巴豆霜 廣木香 賴橘紅(各三錢) 五靈脂 廣鬱金生打 上雄黃 制錦紋(各一兩) 飛辰砂(五錢) 明乳香 淨沒藥 山慈菇 百草霜(各二錢)

各稱另研淨末分兩,再合研一時許,合勻。米醋法丸,金箔為衣,如綠豆大,隔紙曬乾,緊貯磁器,置高燥處。二十歲以上者,每服十二丸。稟強者,加三丸。老幼隨減,三兩歲者七丸,或五丸,七八十歲者九丸。溫開水送下,半日或一二時許,非吐必瀉。孕婦遇急症,七丸為度。

藿香正氣散 見王孟英先生《重訂霍亂論》。

藿香(三兩) 川樸 陳皮 桔梗 白朮 半夏(各二兩) 大腹皮 白芷 浙茯苓 蘇葉(各三兩) 炙甘草(一兩)

上十一味為末,每三錢姜三片棗三枚煎服。

紅靈丹 同前。

硃砂 牙硝(各一兩) 飛雄黃 蓬砂(各六錢) 煅礞石(四錢) 梅冰 當門子(各三錢) 飛真金(五十頁)

每一分涼開水送下,小兒減半。

周氏化濁湯 見周雪樵先生《中國醫學報》。

真川樸(錢半) 杜藿梗(一錢) 青子芩(錢半) 前胡(一錢) 佩蘭葉(一錢) 大腹皮(一錢) 小枳實(一錢) 淡香豉(錢半) 焦山梔(錢半) 紫金片(二分,開水洋沖)

控涎丹 見陳無擇先生《三因方》。

白芥子 甘遂 大戟(各一兩)

研末薑汁糊丸,每服十丸,重則三十丸,淡薑湯送下。

吳氏四苓湯 見吳又可先生《溫疫論》。

帶皮苓(四錢) 豬苓(二錢) 澤瀉 廣皮(各錢半)

藿樸胃苓湯 樊開周先生《經驗方》。

杜藿梗(三錢) 真川樸(一錢) 杜蒼朮(八分) 炒廣皮(錢半) 炙甘草(五分) 生曬術(錢半) 浙茯苓(三錢) 豬苓(錢半) 建澤瀉(錢半) 官桂(五分)

王氏蠶矢湯 見王孟英先生《重訂霍亂論》。

晚蠶砂(五錢) 生苡仁(四錢) 大豆卷(四錢) 絲通草(一錢) 陳木瓜(三錢) 仙露夏(一錢) 焦山梔(錢半) 青子芩(一錢) 吳茱萸(三分,拌炒) 川連(二錢)

地漿或陰陽水煎,稍涼徐服。

燃照湯 同前。

飛滑石(四錢) 真川樸(一錢) 焦山梔(二錢) 青子芩(錢半) 製半夏(一錢) 淡香豉(三錢) 省豆草(錢半)

水煎去滓研沖白蔻仁八分溫服

藿香左金湯 同前。

杜藿香(三錢) 吳茱萸(二分) 小川連(六分) 新會皮(二錢) 姜半夏(錢半) 炒枳殼(錢半) 炒車前(錢半) 赤苓(三錢) 細木通(一錢) 建澤瀉(二錢) 豬苓(錢半) 六一散(四錢,包煎)

先用鮮括淡竹茹五錢,炒香鮮枇杷葉一兩,井水河水各一碗,煎至一碗,分兩次服。服後毋多飲茶,多飲茶則連藥吐出,不得藥力矣,切宜忍耐。

連樸飲 同前。

小川連(一錢) 真川樸(二錢) 石菖蒲(一錢) 淡香豉(三錢) 製半夏(一錢) 焦山梔(三錢)

活水蘆根二兩煎湯代水。

回陽急救散 同前。

吳茱萸(一兩八錢) 母丁香(一兩二錢) 上桂心(八錢) 硫黃(五錢) 當門子(四錢)

五味共研極細,磁瓶密收,每二三分安臍中,以膏藥封之,一時即愈。孕婦忌貼。

按:此方藥雖猛峻,而僅取其氣由臍入腹,自能溫通臟腑以逐寒邪,不致傷陰,誠為善策。惟口渴苔黃,下利極熱者,顯為陽證,雖見肢冷脈伏,亦勿妄用此散,更張其焰也。

椒附白通湯合半硫丸 見吳鞠通先生《溫病條辨》。

川椒(二錢,炒黑) 生附子(三錢,炒黑) 淡乾薑(二錢) 蔥白(三枚) 豬膽汁(半燒酒杯,去渣後調入)

半硫丸 同前。

倭硫黃 姜半夏(各一兩)

為細末,蒸餅為丸,梧子大,每服一二錢,開水下。

霍亂定中酒 見滬上各報。

樟冰 丁香 木香 大茴香(各三錢) 罌粟膏(三錢) 廣陳皮(二錢) 滴燒酒(一斤)

按:此方專治霍亂、癟螺痧、吊腳痧、絞腸痧、胸郁腹痛痢疾等症。用此酒半茶匙,飲之即愈,極其靈驗。

新加附子理中湯 見王清任先生《醫林改錯》。

潞黨參(八錢) 淡附片(四錢) 淡乾薑(四錢) 炒白朮(四錢) 炙甘草(三錢) 原桃仁(二錢) 杜紅花(二錢)

按:吐瀉一見轉筋,身冷汗多,非此方不可,莫畏病人大渴飲冷,不敢用。

來復丹 見宋《和劑局方》。

玄精石 倭硫黃 牙硝(各一兩) 賴橘紅 小青皮 五靈脂(各二錢)

上藥為末,醋糊丸,每服二錢,或三十丸,空心醋湯下。

加減附子理中湯 見吳鞠通先生《溫病條辨》。

黑附塊 老東參(各錢半) 生茅朮(三錢) 真川樸(二錢) 廣皮(錢半)

純陽正氣丸 見《紹興醫學報》。

杜藿香 紫蘇葉 生茅朮 生於術 白茯苓 姜半夏 廣皮 上官桂 公丁香 青木香(各一兩) 紫降香(五錢)

上藥共研細末,水法為丸,如粟米大,外加紅靈丹一兩為衣,開水送服,每服五分,小兒減半,症重者酌加,孕婦忌服。

附姜歸桂湯 見喻嘉言先生《醫門法律》。

黑附塊 炮乾薑 全當歸 安邊桂(各一錢半)

上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入蜜一蛤蜊殼溫服。

參耆建中合二陳湯 何廉臣經驗方

潞黨參 棉耆(各錢半) 川桂枝(五分) 生白芍(錢半) 炙甘草(八分) 姜半夏(錢半) 炒廣皮(一錢) 浙茯苓(三錢) 飴糖(三錢) 鮮生薑(八分) 大紅棗(四枚)

用水兩碗煎成一碗,去渣溫服。

附姜歸桂參甘湯 見喻嘉言先生《醫門法律》。

黑附塊 炮乾薑 全當歸 安邊桂(各一錢半) 潞黨參 炙甘草(各二錢) 鮮生薑(二片) 大紅棗(二枚)

用水兩大盞煎至一盞,入蜜三蛤蜊殼,溫服。

辛溫平補湯 同前。

黑附塊 炮乾薑(各五分) 全當歸(一錢) 安邊桂(五分) 潞黨參 炙甘草 蜜炙棉耆 土炒白朮 酒炒白芍(各二錢) 五味子(十二粒) 煨姜(三片) 大紅棗(二枚)

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加蜜五蛤蜊殼溫服。

麥門冬湯合半夏秫米湯 何廉臣經驗方。

原麥冬(三錢) 潞黨參(錢半) 姜半夏(二錢) 北秫米(四錢) 炙甘草(六分) 大紅棗(二枚)

參麥茯神湯 見薛生白先生《濕熱條辨》。

西洋參(錢半) 原麥冬(二錢) 辰茯神(三錢) 鮮石斛(三錢) 甜石蓮(錢半) 生穀芽(錢半) 生甘草(六分) 宣木瓜(八分)

人參白虎湯 仲景方。

潞黨參(錢半) 生石膏(六錢) 白知母(三錢) 生甘草(六分) 生粳米(三錢,荷葉包煎)

香砂二陳湯 見宋《和劑局方》。

廣木香(八分) 春砂仁(八分) 姜半夏(錢半) 廣陳皮(錢半) 浙茯苓(三錢) 炙甘草(六分)

桂枝白虎湯 仲景方。

川桂枝(六分) 生石膏(六分) 白知母(三錢) 生甘草(六分) 生粳米(三錢,荷葉包煎)

清脾飲 見張路玉先生《醫通》。

川柴胡(錢半) 青子芩(錢半) 姜半夏(一錢) 真川樸(八分) 草果仁(五分) 生於術(八分) 小青皮(七分) 炙甘草(六分) 鮮生薑(兩片) 大紅棗(兩枚)

加減達原飲 見雷少逸先生《時病論》。

草果仁(五分) 檳榔(錢半) 真川樸(八分) 炒白芍(錢半) 炙甘草(五分) 生川柏(五分) 焦山梔(二錢) 浙茯苓(三錢)

柴胡白虎湯 見丹波廉夫先生《傷寒廣要》。

川柴胡(八分) 生石膏(六錢) 白知母(三錢) 生甘草(六分) 生粳米(三錢,荷葉包煎) 青子芩(二錢) 仙露夏(錢半)

青蒿鱉甲煎 見吳鞠通先生《溫病條辨》。

青蒿腦(二錢) 生鱉甲(五錢) 細生地(四錢) 白知母(二錢) 粉丹皮(三錢)

新絳旋覆花湯 仲景方。

真新絳(一錢) 旋覆花(三錢) 蔥頭(十四枚)

秦艽弊甲湯 見《張氏醫通》。

左秦艽(錢半) 生鱉甲(四錢) 全當歸(錢半) 白知母(錢半) 川柴胡(八分) 地骨皮(四錢) 青蒿腦(錢半) 烏梅肉(三分)

加味逍遙散 見薛立齋先生醫案。

白歸身 酒炒白芍(各錢半) 土炒白朮 浙茯苓(各一錢) 川柴胡 炙甘草(各五分) 焦山梔 丹皮(各錢半) 蘇薄荷(三分,沖。)

半貝丸 見徐氏《衛生業錄》。

生半夏(八錢) 京川貝(一兩二錢,去心)

共研細末,炒至微黃,候冷,生薑汁搗勻煉丸,裝入磁瓶,弗令泄氣。每服一分五釐,開水半酒杯。於瘧未來時,先一時辰服,遲服則不效。重者下次再服一分五釐,無不愈。愈後,戒食發物及雞蛋南瓜等三個月,永不再發。

瘧疾五神丹 何廉臣經驗方。

姜半夏(八錢) 京川貝(一兩二錢去心) 青皮(八錢) 全青蒿(一兩) 金雞勒(二錢)

共研細末,淡姜水和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一錢。

按:錢塘趙恕軒《本草綱目拾遺》云:金雞勒,細枝中空,儼如去骨遠志,味苦性熱,能達營衛,行氣血,用以治瘧,一服即愈。此方從儀徵楊賡起軍門家傳秘方,參酌而出,經驗多人,歷試不爽,妙在並無後患,功在金雞納霜丸之上,用敢公布。

丁蔻理中丸 見廣東陳利《濟藥局方》。

炒冬朮(二兩) 潞黨參 炙甘草 乾薑(各一兩) 公丁香(三錢) 白豆蔻(二錢)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服錢半至三錢,開水送下。

鱉甲煎丸 見仲景方。

鱉甲(十一分) 赤硝(十二分) 炒蜣螂 柴胡(各六分) 炒䗪蟲 丹皮 芍藥(各五分) 炙蜂房(四分) 炒鼠婦 阿膠 大黃 烏扇 紫葳花 桂枝 乾薑 黃芩 川樸 石葦(各三分) 桃仁 瞿麥(各二分) 葶藶 半夏 人參(各一分)

上二十三味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斤五斗,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十丸,日二服。

小承氣加黃連湯 見吳坤安先生《感症寶筏》。

生錦紋(錢半) 小枳實(一錢) 真川樸(八分) 小川連(八分)

節齋化痰丸 見王節齋先生《明醫雜著》。

淡天冬 炒黃芩 栝蔞霜 海粉 廣橘紅(各一兩) 苦桔梗 制香附 青連翹(各五錢) 上青黛 風化硝(各三錢)

研細,煉蜜入薑汁丸,白湯送下。

茵陳五苓散 仲景方。

帶皮苓(四錢) 豬苓 澤瀉(各二錢) 生曬術(一錢) 官桂(五分)

先用西茵陳五錢煎湯代水。

除疸丸 見何廉臣《重訂廣溫熱論》。

倭硫黃(三兩) 淨青礬(一兩)

以上兩味,水泛為丸,姜半夏粉一兩為衣,每服一錢或錢半,一日兩次。

茵陳胃苓湯 見萬密齋先生《幼科發揮》。

杜蒼朮(一錢) 真川樸(一錢) 炒廣皮(錢半) 浙茯苓(三錢) 生曬術(錢半) 川桂枝(五分) 建澤瀉(錢半) 豬苓(錢半) 炙甘草(五分)

先用西茵陳八錢煎湯代水。

絳礬丸 見《張氏醫通》。

皂礬(五錢,面里燒紅) 杜蒼朮(五錢) 真川樸(八錢) 廣皮(六錢) 炒焦甘草(三錢)

煮紅棗肉為小丸,姜半夏粉一兩為衣,每服錢半,或二錢,一日兩次,淡薑湯送下。

梔子柏皮湯 仲景方。

焦山梔(五錢) 生甘梢(一錢) 生川柏(二錢)

三豐伐水丸 見王晉三先生《古方選注》。

製蒼朮(一斤) 黃酒麴(二兩,同蒼朮炒赤色) 皂礬(半斤)

醋拌曬乾入陽城罐火煅,以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米湯任下。

按:張三丰仙傳方云:此乃上清金蓬頭祖師所傳,治黃腫如土色,其效如神。李時珍云:絳礬丸,不及此方之妙。

代抵當湯 見楊歷三先生《寒溫條辨》。

醋炒錦紋(二錢) 原桃仁 炒川甲 醋炒莪朮 元明粉 當歸尾 細生地(各一錢) 安邊桂(三分)

葉氏絳覆湯 見葉天士先生醫案。

真新絳(錢半) 旋覆花(三錢) 青蔥管(五寸) 桃仁 歸鬚(各錢半) 柏子仁(三錢)

當歸龍薈丸 見陳修園先生《時方歌括》。

全當歸 龍膽草 焦山梔 小川連 生川柏 青子芩(各一兩) 生錦紋 上青黛 蘆薈(各五錢) 木香(二錢半) 麝香(五分)

上藥炒神麯糊丸,薑湯下,每服二十丸。

加味三黃湯 即三黃甘草湯 見沈樾亭先生《驗方傳信》。

生錦紋(五錢) 小川連 青子芩 生甘草(各二錢) 沖白蜜(一兩)

五汁飲 同前。

生蘿蔔汁(二杯) 生薑汁(半酒杯) 白蜜 陳細茶汁 生藕汁(各一酒杯,和勻重湯燉,溫飲之,無蘿蔔時,以萊菔子五錢,清水擂浸一二時許絞汁用)

三參冬燕湯 樊開周先生驗方。

太子參 西洋參(各一錢) 北沙參(四錢) 提麥冬(二錢) 光燕條(八分) 青蔗漿(一酒杯) 建蘭葉(三片)

加味白頭翁湯 見《良方集腋》。

白頭翁(三錢) 小川連(八分) 青子芩(二錢) 生川柏(六分) 北秦皮(五分) 生白芍(三錢) 益元散(四錢,荷葉包煎)

更衣丸 見陳修園先生《時方歌括》。

飛辰砂(五錢) 蘆薈(七錢)

滴酒和丸,每服二錢。

黃連阿膠湯 仲景方。

小川連(四分) 真阿膠(八分) 青子芩(六分) 生白芍(錢半) 雞子黃(一枚生,放罐底切不可碎)

胃苓湯 即茵陳胃苓湯去茵陳。見《張氏醫通》。

枳實導滯湯 見《張氏醫通》。

小枳實(錢半) 制川柏(一錢) 酒洗生錦紋(八分) 仙露夏(錢半) 淨楂肉(三錢) 青連翹(錢半) 小川連(四分) 海南子(錢半) 老紫草(三錢) 細木通(八分) 炙甘草(五分)

七味白朮散 見祝春渠先生《歌方集論》。

生曬術 潞黨參(各錢半) 浙茯苓(三錢) 炙甘草(六分) 煨木香(八分) 杜藿香(一錢) 煨葛根(錢半)

備急丸 見孫真人《千金方》。

生錦紋(一兩) 巴豆霜(一錢) 乾薑(八錢)

蜜丸,硃砂為衣,小豆大,每服二三丸,多則五七丸。

醉鄉玉屑 見徐春甫先生《醫統》。

杜蒼朮 真川樸(各八分) 炒廣皮(一錢) 炙甘草(六分) 焦雞金(兩張) 母丁香(三分) 春砂仁(六分沖)

加味桃仁承氣湯 見吳茭山先生《醫案驗方》。

原桃仁(三錢) 醋炒錦紋(一錢) 元明粉(錢半) 生甘草(八分) 安邊桂(三分) 蜜炙延胡(錢半) 馬鞭草(三錢)

四汁飲 即前五汁飲去細茶汁。

五仁丸 見尤在涇先生《金匱翼》。

柏子仁(半兩) 郁李淨仁 松子仁 原桃仁 甜杏仁(各一兩) 炒廣皮(四兩)

先將五仁另研如膏,入廣皮末研勻,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人參芍藥湯 樊開周先生驗方。

太子參(一錢) 生白芍(三錢) 炙甘草(五分) 甜石蓮(錢半) 烏梅炭(三分) 酒炒苦參子(二分) 荔枝殼(三顆) 薺菜乾(錢半)

千金駐車丸 見孫真人《千金方》。

真阿膠(三兩) 炒川連 當歸(各兩半) 黑炮姜(一兩)

醋煮阿膠為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米飲送下。

四炭阿膠湯 見雷少逸先生醫案。

銀花炭 條芩炭 白芍炭(各錢半) 生地炭(三錢) 真阿膠(錢半) 炒黃淮藥(三錢) 廣陳皮 甜石蓮(各錢半)

倉廩湯 見喻嘉言先生《醫門法律》。

西潞黨(錢半) 浙茯苓(三錢) 柴胡 前胡(各八分) 桔梗(一錢) 炙甘草(六分) 炒枳殼(錢半) 羌活 獨活(各五分) 川芎(六分) 鮮生薑(兩片) 陳倉米(四錢,荷葉包煎)

犀角五汁飲 何廉臣經驗方。

犀角汁(一瓢) 鮮生地汁(四瓢) 金汁(一兩) 梨汁(三瓢) 甘蔗汁(二瓢,用重湯燉溫,頻頻灌服)

豬膚湯合黃連阿膠湯加茄楠香汁方 姚滋軒君驗方。

小川連(六分) 真阿膠(錢半) 生白芍(三錢) 青子芩(錢半) 雞子黃(一枚,先放罐底) 茄楠香汁(二匙沖)

先用淨豬膚淨白蜜各一兩炒,米粉四錢煎湯代水。

增損復脈湯 見沈樾亭先生《驗方傳信》。

高麗參(錢半) 提麥冬(三錢) 大生地(三錢) 炙甘草(一錢) 生白芍(三錢) 真阿膠(錢半) 山萸肉(八分) 北五味(三分) 烏賊骨(三錢) 淨白蠟(三錢)

參燕麥冬湯 見江筆花先生《醫鏡》。

米炒西洋參(錢半) 光燕條(一錢) 提麥冬(三錢) 奎冰糖(四錢)

加味雪羹煎 見沈樾亭先生《驗方傳信》。

淡海蟄(四兩) 大荸薺(二兩) 真阿膠(二錢,另燉洋沖) 山楂炭(三錢) 陳細茶(三錢)

歸連石斤湯 同前。

油當歸(五錢) 小川連(七分) 鮮石斤(三錢) 炒枳殼(一錢) 鮮荷葉(一角,拌炒) 長鬚生穀芽(四錢)

五葉蘆根湯 見薛生白先生《濕熱條辨》。

藿香葉 佩蘭葉 薄荷葉 鮮荷葉(各一錢)

先用去毛枇杷葉一兩,鮮冬瓜皮,活水蘆根各二兩,煎湯代水。

加味五皮飲 見陳修園先生《時方妙用》。

廣陳皮(錢半) 茯苓皮(三錢) 五加皮(三錢) 大腹皮(三錢) 生薑皮(一錢) 光杏仁(錢半) 紫蘇旁枝(錢半) 防風(一錢)

加味翹荷湯 見吳鞠通先生《溫病條辨》。

青連翹 蘇薄荷 炒牛蒡 苦桔梗 焦梔皮 老紫草(各錢半) 綠豆皮(二錢) 生甘草(六分) 蟬衣(十隻) 葦莖(一錢)

防風解毒湯 見王晉三先生《古方選注》。

防風 荊芥穗 苦桔梗 淡竹葉 知母 通草(各八分) 枳殼(七分) 生石膏 青連翹 炒牛蒡(各一錢) 蘇薄荷(七分) 生甘草(三分)

三豆甘草湯 見張路玉先生醫通。

大黑豆 杜赤小豆(各五錢) 綠豆(一兩) 生甘草(一錢)

香蘇五皮飲 見陳修園先生《時方妙用》。

制香附 紫蘇葉 廣皮(各錢半) 浙苓皮 大腹皮 五加皮 桑白皮(各三錢) 炙甘草(五分) 鮮生薑(兩片) 蔥白(兩枚)

麻杏三皮飲 見葉天士先生醫案。

蜜炙麻黃(一錢) 光杏仁(三錢) 浙苓皮(四錢) 新會皮(錢半) 炒牛蒡子(錢半) 前胡(錢半) 紫苑(八錢) 生薑皮(一錢)

椒目五苓散 同前。

川椒目(五分) 生曬術(錢半) 浙茯苓(三錢) 豬苓(二錢) 建澤瀉(二錢) 官桂(五分)

先用海金砂五錢煎湯代水。

麻附五皮飲 見周雪樵先生《中國醫學報》。

麻黃(一錢) 淡附片(八分) 新會皮(錢半) 浙苓皮(四錢) 生桑皮 大腹皮 五加皮(各三錢)

香砂春澤湯 見丹波廉夫先生《觀聚方要補》。

廣木香 帶殼春砂(各八分) 老東參(錢半) 江西術(二錢) 豬苓 建澤瀉(各錢半) 浙茯苓(三錢) 安邊桂(五分)

吳氏二金湯 見吳鞠通先生《溫病條辨》。

焦雞金(三錢) 海金砂(五錢) 絲川樸(錢) 大腹皮(三錢) 豬苓(二錢) 白通草(二錢)

胃苓五皮湯 見萬密齋先生《幼科發揮》。

杜蒼朮(八分) 真川樸(一錢) 生曬術(一錢) 浙茯苓(三錢) 建澤瀉(錢半) 豬苓(錢半) 草果仁(三分) 安邊桂(三分) 炙甘草(五分) 新會皮(錢半) 桑白皮 五加皮 大腹皮(各三錢) 生薑皮(一錢)

五子五皮飲 見王孟英先生《溫熱經緯》。

光杏仁(三錢) 葶藶子 萊菔子 蘇子(各錢半) 白芥子(八分) 新會皮(錢半) 生桑皮 大腹皮 五加皮 浙苓皮(各三錢)

程氏和中丸 見程鍾齡先生《醫學心悟》。

炒白朮(四兩) 炒扁豆(三兩) 浙茯苓(兩半) 炒枳實(二兩) 炒廣皮(三兩) 焦六曲 炒麥芽 焦山楂 制香附(各二兩) 春砂仁(兩半) 姜半夏 蘇丹參(各二兩) 五穀蟲(三兩,酒拌炒焦,黃色) 鮮荷葉(一枚)

煎水疊為丸,每日上午下午開水下二錢。

葉氏寬膨散 見葉天士先生醫案。

活癩蝦蟆十隻,將腹皮剖開。用五靈脂、砂仁末各半分量,墊滿腹中,用酒搗黃泥包裹炭火上煅燥,研極細末。每服一錢,一日三次,綠萼梅五分泡湯送下。

開鬱通絡飲 見薛瘦吟先生《醫贅》。

香圍皮(錢半) 廣鬱金(三錢) 炒延胡(錢半) 遠志肉(八分) 真新絳(錢半) 陳木瓜(錢半) 羌螂蟲(二錢) 絲通草(一錢) 佛手片(五分)

先用絲瓜絡一枚,路路通十個,生苡仁八錢,煎湯代水。

香殼散 見張路玉先生《醫通》。

制香附(三錢) 炒枳殼(二錢) 藏紅花(五分) 歸尾(三錢) 炒青皮(一錢) 新會皮(一錢) 臺烏藥(一錢) 赤芍(一錢) 醋炒莪朮(一錢) 炙甘草(五分)

上藥共研為散,每用五錢,水煎去渣,沖童便半盞,空心溫服。若症勢極重,加白薇五錢,炒延胡錢半,炒川甲一錢,用原桃仁五錢,青糖五錢,陳酒一瓢,加水四碗,成兩碗,代水煎藥。

代抵當丸 同前。

酒炒錦紋(四兩) 原桃仁(三十枚) 炒川甲 醋炒莪朮 元明粉 歸尾 細生地(各一兩) 安邊桂(三錢)

共研末蜜丸,每服三錢。

喬氏陰陽攻積丸 見李士材先生《醫宗必讀》。

吳茱萸 炮乾薑 安邊桂 炒川烏 姜炒川連 姜半夏 浙茯苓 延胡索 潞黨參(各一兩) 上沉香 真琥珀(各五錢) 巴豆霜(一錢)

上為末,皂角四兩煎汁糊丸,綠豆大,白蠟為衣,每服八分,加至一錢五分,薑湯下,與脾胃藥間服。

按:此方喬三餘先生所定,雖有參苓益氣,然藥多峻猛,妙用全在與脾胃藥間服。予曾效用此方,每令病人早服香砂六君丸三錢,夕服陰陽攻積丸八分,或服攻積丸一日,香砂六君丸二三日,隨人強弱而施,初服輒應,脹勢向衰,即令停服,專用程氏白朮丸調補脾胃。

程氏白朮丸 見程鍾齡先生《醫學心悟》。

江西術 浙茯苓 廣陳皮(各二兩) 春砂仁 六神麯(各一兩五錢) 五穀蟲(四兩)

用荷葉陳蒼米煎水疊為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

局方禹餘糧丸 見宋《和劑局方》。

蛇含石 禹餘糧(各三兩) 真針砂(五兩) 羌活 川芎 廣木香 淮牛膝 浙茯苓 安邊桂 白豆蔻 大茴香 蓬莪朮 淡附片 炮乾薑 小青皮 京三稜 白蒺藜 全當歸(各五錢)

上為末,入前藥拌勻,以湯浸蒸餅,濾去水,和藥再杵為丸,梧子大。食前溫酒白湯,任下三十丸至五十丸。

按:此丸不動臟腑,而能去病,但最忌鹽,一毫不可入口,否則發疾愈甚。若陰虛內熱而為䐜脹者,忌服。

半硫理中丸 何廉臣經驗方。

半硫丸(一錢) 理中丸(二錢)

和勻開水送服二錢。

濟生腎氣丸 見嚴濟生先生方。

浙茯苓(三兩) 熟地(四兩) 淮山藥 山萸肉 粉丹皮 建澤瀉 安邊桂(各一兩) 淡附片(五錢) 淮牛膝 車前子(各一兩)

按:此方本金匱腎氣丸中諸藥,各減過半。惟桂苓二味,仍照原方,更加牛膝、車前,為宣布五陽開發陰邪之專藥。但方中牛膝滑精,精氣不固者,勿用。

以上驗方,統計一百三十五劑,皆古今名醫治驗之良方,而為本會各職員屢投輒效者,爰敢公布。惟其間猛烈之品,重大之劑,務必辨症詳明,認病精確,始可對症選用,切勿草率從事,致貽鹵莽減裂之譏。慎㫋慎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