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私評

来自WikiTCM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目录

溫疫論私評

作者
日本·秋吉質
底本
出自《皇漢醫學叢書》第八冊,1936年上海世界書局刊行(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序一

自古學者。挾其所長。自命一家者。往往欲持己見。以印定後人眼目。而不知立言之弊。或流而為偏也。如吳又可溫疫論是已。唯善讀者。淘而汰之。替否而獻可。則未始無益矣。劉鬆峰著類編。於其敘次紛錯。字句謬戾者。細加是正。而至其說當否。則置而不論。舒馳遠撰摘錄。雖於達原飲等。稍加辨駁。然大抵語焉未詳。則俱未為善讀吳氏書者也。余常慨於斯。將就吳氏書中辨析其能羽翼仲景者。與其悖於仲景之旨以誤後人者。述為一書。事務倥傯。有志不果。頃者南豐秋吉文卿著溫疫論私評。刊印問世。請余弁言。披而閱之。於吳氏之所偏。必逐一一辨訂之。於吳氏之所長必詳加表章其說。往往與愚見相符。而其精確。非劉舒二氏之所及。真為善讀者。則余亦擱筆勿復煩辨已。抑嘗考之。當明清鼎革之際。熱疫暴行。遽犯少陽陷陽明。吳氏特目擊此等證。遂立溫疫無表證。邪著膜原及陰證。世間罕有之說。且不察仲景就證而命名之義。又不知仲景所謂傷寒。是外邪之凡名。名而溫疫實包在其中。肆然別樹旗幟。開後人歧誤之端。此余之所云立言之弊。流而為偏者矣。然除達原三消二方外。臨病處方。深得仲景不傳之秘。則卓然足以羽翼仲景。文卿所謂彼此對照。反覆玩味。當如合符契者。蓋亦謂此也。文卿之書出。而後學知所取捨。則不啻吳氏書之應用無愆。而仲景之旨。亦有因以燦然者。則其益於人。固不淺鮮云。

嘉永二年己酉春三月江戶丹波元堅茝庭撰於存誠藥室

序二

良醫之治疾。猶名將之平賊。胸有成算固也。然其所以立功者。在我氣盛。先挫賊膽。山陽詠毛利氏曰。當時眼已無二氏。終使十州供旗牙。吾云庵之臨病客也。未診脈候。眼已無二豎。以我元氣助彼元氣。病魔安得不降伏乎哉。云庵余通家也。累世業醫。天性豪爽。英氣壓人。弱冠始出鄉入京師。乃能起眾醫束手之病兒於其師家。爾後駸駸致今日名望之盛矣。頃者。諸門人將刻其所著溫疫論私評。使餘一言。余不解醫。然不讀焉。而知其一一明快中窾。魏武注孫子他人所不能及者。以實事證之也。云庵之評。其必有如此者矣。是為序。

嘉永紀元歲在戊申秋八月小竹散人筱崎弼撰並書

原序

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其傳有九。此治疫緊要關節。奈何自古迄今。從未有發明者。仲景雖有傷寒論。然其法始自太陽。或傳陽明。或傳少陽。或三陽竟自傳胃。蓋為外感風寒而設。故其傳法與溫疫。自是迥別。嗣後論之者紛紛。不止數十家。皆以傷寒為辭。其於溫疫證。則甚略之。是以業醫者。所記所誦。連篇累牘。俱系傷寒。及其臨證。悉見溫疫。求其真傷寒。百無一二。不知屠龍之藝雖成。而無所施。(莊子列禦寇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功。言苦學無益也。)未免指鹿為馬矣。(史記秦紀。趙高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云云。)余初按諸家咸謂春夏秋皆是溫病。而傷寒必在冬時。然歷年較之。溫疫四時皆有。及究傷寒者。每至嚴寒。雖有頭疼身痛。惡寒無汗發熱。總似太陽證。至六七日失治。未嘗傳經。每用發散之劑。一汗而解。間有不藥亦自解者。並未嘗因失汗。以致發黃譫語狂亂胎刺等證。此皆感冒膚淺之病。非真傷寒也。傷寒感冒。均系風寒。不無輕重之殊。究竟感冒居多。傷寒希有。況溫疫與傷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馬攸分。益見傷寒世所絕少。仲景以傷寒為急病。倉卒失治。多致傷生。因立論。以濟天下後世。用心可謂仁矣。然傷寒與溫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諄諄告世。至於溫疫多於傷寒百倍。安忍反置勿論。或謂(王安道溯洄集。張仲景傷寒立法考之說。)溫疫之證。仲景原別有方論。歷年既久。兵火湮沒。即傷寒論。或系散亡之餘。王叔和立方造論。謬稱全書。由此觀之。溫疫之論。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禎辛巳。疫氣流行。山東。(濟南府也)浙省。(杭州府也)南北兩直。(南北兩直隸也。蓋明制分於天下。置十三省。以隸屬州郡。兩京傍近者。直隸於京師。故曰之直隸州。)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闔門傳染。始發之際。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或病家誤聽七日當自愈。不爾。十四日必廖。因而失治。有不及期而死者。或有妄用峻劑。攻補失敘而死者。或遇醫家見解不到。心疑膽怯。以急病用緩藥。雖不即受其害。然遷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所感之輕者。尚獲僥倖。感之重者。更加失治。枉死不可勝計。嗟乎。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原無明論。是以投劑不效。醫者傍遑無措。病者日近危篤。病愈急。投藥愈亂。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不死於醫。乃死於聖經之遺亡也。籲。千載以來。何生民不幸如此。余雖固陋。靜心究理。格(例也)其所感之氣。所入之門。所受之處。及其傳變之體。平日所用歷驗方法。詳述於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峕崇禎壬午仲秋姑蘇洞庭吳有性書於淡淡齋

凡例

一此書清康熙間。儀真劉方舟所校梓也。我明和間。荻野臺州。始翻刻之。原有又可氏裔孫。天都吳尚中序。曰。書成垂百年。豈無知此書者。世無傳書。書亦未經人讀。由此觀之。是系其原稿明矣。方舟或得之於尚中。亦未可知也。以塵埋年久。不能無舛訛。今集類書。以是正之。

一篇目序次。雖有如錯置者。不敢恣移易。仍循舊貫。

一篇中文義垂戾不可讀者。不妄改竄之。校照諸本。折衷取捨。蓋亦存舊之意也。

一要語要論。並字眼。加傍批以便記誦。

一引用諸說。填古出處。字義文理。至天文地理。制度名物。各加細注。使童子易知焉。

一私評接於本行間。恐溷原文也。加圜兒以分之。

一如藥品效功。載於附錄以審之。

一讀此書者。勿眩氣焰而錯本義。勿執溢辭而儹條理。要須知吳氏善用長沙之方法。渾沌圓轉。有形而無常形。縱橫順逆。無方而有定規。運用得妙而變化不窮矣。

阪本棟謹識

卷上

原病

病疫之由。昔以為(傷寒例)非其時有其氣。春應溫而反大寒。夏應熱而反大涼。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大溫。得非時之氣。長幼之病相似。以為疫。餘論則不然。夫寒熱溫涼。乃四時之常。因風雨陰晴稍為損益。假令秋熱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傷寒與中暑。感天地之常氣。疫者感天地之厲氣。在歲運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猶飲酒者多少皆醉)邪從口鼻而入(王慈溪明醫雜著)則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夾脊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裡之分界。是為半表半裡。即針經(素問瘧論)所謂。橫連膜原是也。胃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皆都會於胃。故胃氣能數布於十二經中。而榮養百骸。毫髮之間。靡所不貫。凡邪在經為表。在胃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當經胃交關之所。故為半表半裡。其熱淫(隨其脈理而浸漬也)之氣。浮越(發也)於某經。即能顯某經之證。如浮越於太陽。則有頭項痛。腰痛如折。如浮越於陽膽。則有目痛。眉稜骨痛。鼻干。如浮越於少陽。則有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大概觀之。邪越太陽居多。陽明次之。少陽又其次也。邪之所著。有天受。有傳染。所感雖殊。其病則一。凡人中鼻之氣。通乎天氣。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霧早行。(博物志)空腹者死。飲酒者病。飽食者不病。疫邪所著。又何異耶。若其年氣來之厲。不論強弱。正氣消衰者。觸之即病。則又不拘於此矣。其感之深者。中而即發。感之淺者。邪不勝正。未能頓發。或遇飢飽勞碌。憂思氣怒。正氣被傷。邪氣始得張溢。營衛運行之機。乃為之阻。吾身之陽氣。因而屈曲。故為熱。其始也。格(音隔)陽於內。不及於表。故先凜凜惡寒。甚則四肢厥逆。陽氣漸積。鬱極而通。則厥回而中外皆熱。至是。但熱而不惡寒者。因其陽氣之通也。此際應有汗。或反無汗者。存乎邪結之輕重也。即使有汗。乃肌表之汗。若外感在經之邪。一汗而解。今邪在半表半裡。表雖有汗。徒損真氣。邪氣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漸潰。表氣潛行於內。乃作大戰。精氣自內。(胃中) 由膜原以達表。振戰止而復熱。此時表裡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濕透。邪從汗解。此名戰汗。當即脈靜身涼。神清氣爽。劃然而愈。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為順。即不藥亦自愈也。伏邪未潰。所有之汗止。得衛氣漸通。熱亦暫減。逾時復熱。午後潮熱(熱之勢。如潮之進退。故名。)者。至是郁甚。陽氣與時消息也。自後加熱而不惡寒者陽氣之積也。甚惡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陽氣盛衰也。其發熱。或久或不久。或晝夜純熱。或黎明稍減。因其感邪之輕重也。疫邪與瘧彷彿。瘧不傳胃。惟疫乃傳胃。始則皆先凜凜惡寒。既而發熱。又非若傷寒發熱而兼惡寒也。至於伏邪動作。方有變證。其跡或從外解。或從內陷。從外解者順。從內陷者逆。更有表裡先後不同。有先表而後里者。有先里而後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裡偏勝者。有表裡分傳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從外解者。或發斑。或戰汗。狂汗自汗盜汗。從內陷者。胸膈痞悶。心下脹滿。或腹中痛。或燥結便秘。或熱結傍流。或協熱下利。或嘔吐噁心譫語。唇黃舌黑胎刺等證。因證而知變。因變而知治。此言其大略。詳見脈證治法等條。

質按。傷寒時疫。一病而二名也。醫家名之傷寒。世俗呼之時疫。其實一已。其為病。感天地之厲氣。沿門闔境相同。而流行傳染者。固無論也。長沙傷寒論自敘曰。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又曰。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寧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若其不流行。不傳染者。何為死者之甚多也。按後漢書五行志曰。自建寧四年。至光和二年。相去僅九年。大疫三流行。與仲景自序相應。由是觀之。曰傷寒。曰時疫。一病而二名者。可得而知也。素問熱論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可知指疫曰傷寒。所從來古矣。王叔和作傷寒例。不知傷寒為熱病之總司。徒泥其名義。求之四時之氣。以傷冬時寒者。為傷寒。以感非時氣者。為時行氣。吳氏立說排之。疫上冒一溫字。謂非傷寒者。亦非也。蓋吳氏所謂溫疫者。即長沙所謂陽明病也。吳氏所謂厲氣者。即長沙所謂邪風之氣也。按素問瘧論曰。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膜原也。又王慈溪明醫雜著曰。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多發春夏之間。沿門闔境相同者。此天地之厲氣也。又曰。春秋時月。人感山嵐瘴霧毒氣。發寒熱。胸膈煩悶。不思飲食。此毒氣從口鼻入內也。吳氏蓋本於此等說。舉長沙溫病之目。掇陽明內外之證。入爐錘。變面目。雜已獨行之見。以著溫疫論。明核詳悉。殆無餘蘊。使人不知其點化之痕。而主張口鼻膜原之說者。蓋亦不得已也。夫鼻從喉通於肺。口從咽達於胃。凡邪氣從鼻而入。則當外在經。而汗之不解。從口而入。則當內在胃。而下之不愈。乃曰。從口鼻而入。伏於膜原。去表不遠。附近於胃。獨奈口鼻間。無別有一竅以通膜原。乃概言口鼻。以搪塞焉。蓋以其初陽明外證。汗下共無益。故其立說如此。學者所不可不知也。

溫疫初起

溫疫初起。先憎寒而後發熱。日後但熱而無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脈不浮不沉而數。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此時邪在挾脊之前。腸胃之後。雖有頭疼身痛。此邪熱浮越於經。不可認為傷寒表讓。輒用麻黃桂枝之粗。強發其汗。此邪不在經。汗之徒傷表氣。熱亦不減。又不可下。此邪不在裡。下之徒傷胃氣。其渴愈甚。宜達原飲。

達原飲

檳榔(二錢) 厚朴(一錢)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錢) 芍藥(一錢) 黃芩(一錢)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鍾。煎八分。午後溫服。

按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厚朴破戾氣所結。草果辛烈氣雄。除伏邪盤踞。三味協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是以為達原也。熱傷津液。加知母以滋陰。熱傷營氣。加白芍以和血。黃芩清燥熱之餘。甘草為和中之用。以後四味。不過調和之劑。如渴與飲。非拔病之藥也。凡疫邪。遊溢諸經。當隨經引用。以助升泄。(升發也)如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此邪熱溢於少陽經也。本方加柴胡一錢。如腰背項痛。此邪熱溢於太陽經也。本方加羌活一錢。如目痛眉稜骨痛。眼眶痛鼻幹不眠。此邪熱溢於陽明經也。本方加乾葛一錢。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務在臨時斟酌。所定分兩大略而已。不可執滯。間有感之輕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可知指疫曰傷寒。所從來古矣。王叔和作傷寒例。不知傷寒為熱病之總司。徒泥其名義。求之四時之氣。以傷冬時寒者。為傷寒。以感非時氣者。為時行氣。吳氏立說排之。疫上冒一溫字。謂非傷寒者。亦非也。蓋吳氏所謂溫疫者。即長沙所謂陽明病也。吳氏所謂厲氣者。即長沙所謂邪風之氣也。按素問瘧論曰。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膜原也。又王慈溪明醫雜著曰。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多發春夏之間。沿門闔境相同者。此天地之厲氣也。又曰。春秋時月。人感山嵐癉霧毒氣。發寒熱。胸膈煩悶。不思飲食。此毒氣從口鼻入內也。吳氏蓋本於此等說。舉長沙溫病之目。掇陽明內外之證。入爐鍾變面目。雜已獨得之見。以著溫疫論。明核詳悉。殆無餘蘊。使人不知其點化之痕。而主張口鼻膜原之說者。蓋亦不得已也。夫鼻從喉通於肺。口從咽達於胃。凡邪氣從鼻而入。則當外在經。而汗之不解。從口而入。則當內在胃。而下之不愈。乃曰。從口鼻而入。伏於膜原。去表不遠。附近於胃。獨奈口鼻間。無別有一竅以通膜原。乃概言口鼻。以搪塞焉。蓋以其初陽明外證。汗下共無益。故其立說如此。學者所不可不知也。

溫疫初起

溫疫初起。先憎寒而後發熱。日後但熱而無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脈不浮不沉而數。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此時邪在挾脊之前。腸胃之後。雖有頭疼身痛。此邪熱浮越於經。不可認為傷寒表證。輒用麻黃桂枝之類。強發其汗。此邪不在經。汗之徒傷表氣。熱亦不減。又不可下。此邪不在裡。下之徒傷胃氣。其渴愈甚。宜達原飲。

達原飲

檳榔(二錢) 厚朴(一錢)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錢) 芍藥(一錢) 黃芩(一錢)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鍾。煎八分。午後溫服。

按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厚朴破戾氣所結。草果辛烈氣雄。除伏邪盤踞。三味協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是以為達原也。熱傷津液。加知母以滋陰。熱傷營氣。加白芍以和血。黃芩清燥熱之餘。甘草為和中之用。以後四味。不過調和之劑。如渴與飲。非拔病之藥也。凡疫邪。遊溢諸經。當隨經引用。以助升泄(升發也) 如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此邪熱溢於少陽經也。本方加柴胡一錢。如腰背項痛。此邪熱溢於太陽經也。本方加羌活一錢。如目痛眉稜骨痛。眼眶痛鼻幹不眠。此邪熱溢於陽明經也。本方加乾葛一錢。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務在臨時斟酌。所定分兩大略而已。不可執滯。間有感之輕者。舌上白胎亦薄。熱亦不甚。而無數脈。其不傳里者。一二劑自解。稍重者必從汗解。如不能汗。乃邪氣盤踞於膜原。內外隔絕。表氣不能通於內。裡氣不能達於外。不可強汗。或加發散之藥。便欲求汗。誤用衣被壅渴。或將湯火熨蒸。甚非法也。此時無遊溢之邪在經。三陽加法不必用。宜照本方可也。感之重者。舌上胎如積粉滿布無隙。服湯後。不從汗解。而從內陷者。舌根先黃。漸至中央。邪漸入胃。此三消飲證。若脈長洪而數。大汗多渴。此邪氣適離膜原。欲表未表。此白虎湯證。如舌上純黃色。兼之裡證。為邪已入胃。此大承氣證也。有二三日即潰而離膜原者。有半月十數日不傳者。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五六日後。陡然勢張者。凡元氣勝者。毒易傳化。元氣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傳。設遇他病久虧。適又微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傳。不傳則邪不去。邪不去則病不瘳。延纏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時師誤認怯證。日進參耆。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

質按。傷寒論。太陽上篇第六章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名溫病。又陽明篇第四章云。陽明病外證云何。答云。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又問。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云。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吳氏乃取義而易文。為溫疫初起之證。曰先憎寒而後發熱。日後但熱而無憎寒也。由此觀之。可知為陽明外證也。又曰。下之徒傷胃氣。其渴愈甚。夫愈之為言逾也。其初雖不曰渴。有渴可知也。

傳變不常

疫邪為病。有從戰汗而解者。有從自汗盜汗狂汗而解者。有無汗竟傳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熱渴反甚。終得戰汗方解者。有胃氣壅鬱。必用下。乃得戰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餘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證復發者。有發黃因下而愈者。有發黃因下而斑出者。有竟從發斑而愈者。有里證急。雖有斑。非下不愈者。此雖傳變不常。亦疫之常變也。有局外之變者。男子適逢淫欲。或向來下元(腎命門)空虛。邪熱乘虛陷於下焦。氣道不施。以致小便閉塞。小腹脹滿。每至夜即發熱。以導赤散。五苓五皮之類。分毫不效。得大承氣一服。小便如注而愈者。或素有他病一隅之虧。邪乘宿昔所損而傳者。如失血崩滯。經水適來適斷。心痛疝氣。痰火喘急。凡此皆非常變。大抵邪行如水。惟注者受之。傳變不常。皆因人而使。蓋因疫而發舊病。治法無論某經某病。但治其疫。而舊病自愈。

質按吳氏以建言者。其旨與長沙異。長沙舉傷寒。而括陰陽二證。建六經而標病位。所謂傳者。謂自經傳經也。故有合病並病之名焉。吳氏所論專主陽明。故分病位為三部。曰表曰里曰中。蓋以經為表。以胃為里。以膜原為中。曰邪氣伏於膜原。自此而傳於表裡也。故傳於表者。邪發於肌表也。傳於裡者。邪陷於腸胃也。此其所以與長沙異也。又曰化曰潰者。邪毒已敗壞。由元氣振盪之勢。欲向表裡諸竅。而分離也。又曰熱淫之氣。浮越某經者。長沙所謂合病並病也。或言異而義同。或言同而義異。至如特舉太陽麻黃之證。指之為傷寒。曰傷寒與溫疫別途。最為甚矣。學者不可不辨也。

急證急攻

溫疫發熱一二日。舌上白胎如積粉。早服達原飲一劑。午前舌變黃色。隨現胸膈滿痛。大渴煩躁。此伏邪即潰。邪毒傳胃也。前方加大黃下之。煩渴少減。熱去六七。午後復加煩躁發熱。通舌變黑生刺。鼻如煙煤。此邪毒最重。復瘀到胃。急投大承氣湯。傍晚大下。至夜半熱退。次早鼻黑胎刺如失。此一日之間而有三變。數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傳變亦速。用藥不得不緊。設此證不服藥。或投緩劑。羈遲二三日必死。設不死服藥亦無及矣。嘗見溫疫二三日即斃者。乃其類也。

表裡分傳

溫疫舌上白胎者。邪在膜原也。舌根漸黃至中央。乃邪漸入胃。設有三陽現證。用達原飲三陽加法。因有里證。復加大黃。名三消飲。三消者。消內消外。消不內不外也。此治疫之全劑。惟毒邪表裡分傳。膜原尚有餘結者宜之。

三消飲

檳榔 草果 厚朴 芍藥 甘草 知母 黃芩 大黃 葛根 羌活 柴胡

薑棗煎服。

熱邪散漫

溫疫脈長洪而數。大渴復大汗。通身發熱。宜白虎湯。

白虎湯

石膏(一兩) 知母(五錢) 甘草(五錢) 炒米(一撮)

加姜煎服。

按白虎湯。辛涼發散之劑。清肅肌表氣分藥也。蓋毒邪已潰。中結漸開。邪氣分離膜原。尚未出表。然內外之氣已通。故多汗。脈長洪而數。白虎辛涼解散。服之。或戰汗。或自汗而解。若溫疫初起。脈雖數未至洪大。其時邪氣。盤踞於膜原。宜達原飲。誤用白虎。既無破結之能。但求清熱。是猶揚湯止沸也。若邪已入胃。非承氣不愈。誤用白虎既無逐邪之能。徒以剛悍而伐胃氣。反抑邪毒。致脈不行。因而細小。又認陽證得陰脈。妄言不治。醫見脈微欲絕。益不敢議下。日惟雜進寒涼。以為穩當。愈投愈危。至死無悔。此當急投承氣。緩緩下之。六脈自復。

質按。白虎辛涼消熱。固非發散之劑。得之而汗者。以折其伏熱也。蓋藥投於其機。而營衛運行得宜。正氣鼓散其邪也。猶於柴胡承氣之戰汗。柴胡承氣。豈發散之劑乎哉。學者當思焉。長沙曰。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又曰太陽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又曰。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又曰。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又曰。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可見表證不解者。及胃實者。雖有煩渴。並非白虎證也。

內壅不汗

邪發於半表半裡。一定之法也。至於傳變。或出表。或入里。或表裡分傳。醫見有表復有里。乃引經論。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此大謬也。嘗見以大劑麻黃連進。一毫無汗。轉見煩躁者。何也。蓋發汗之理。自內以達表。今裡氣結滯。陽氣不能敷布於外。即四肢未免厥逆。又安能氣液蒸蒸以達表。譬如縛足之鳥。乃欲飛昇。其可得乎。蓋鳥之將飛。其身必伏。先足縱而後揚翅。方得升舉。此與戰汗之義同。又如水注閉其後竅。則前竅不能涓滴。與發汗之義同。凡見表裡分傳之證。務宜承氣先通其里。裡氣一通。不待發散。多有自能汗解。

質曰。吳氏欲斥經論而張己說。然已曰內壅不汗。則所謂表證。豈太陽之證耶。所謂發汗。豈肌表之汗耶。若果為太陽證歟。下之其非法。雖吳氏亦必不下也。學者當思之。

下後脈浮

里證下後。脈浮而微數。身微熱。神思或不爽。此邪熱浮於肌表。里無壅滯也。雖無汗。宜白虎湯。覆杯(靈樞邪客篇。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則汗解。下後脈浮而數。原當汗解。遷延五六日。脈證不改。仍不得汗者。以其人或自利經久。或素有他病先虧。或本病(本者此也。猶本月本年之本也。)日久不痊。或反覆數下。以致周身血液枯涸。故不得汗。白虎辛涼。除肌表散漫之熱邪。加人參以助周身之血液。於是經絡潤澤。元氣鼓舞。腠理開發。故得汗解。

質曰。血液枯涸不得汗者。豈可概與白虎加人參乎。甚哉。吳氏之偏見也。

下後脈復沉

里證脈沉而數。下後脈浮者。當得汗解。今不得汗。後二三日。脈復沉者。膜原余邪。復瘀到胃也。宜更下之。更下後。脈再浮者仍當汗解。宜白虎湯。

邪氣復聚

里證下後脈不浮。煩渴減。身熱退。越四五日。復發熱者。此非關飲食勞復。乃膜原尚有餘邪隱匿。因而復發。此必然之理。不知者。每每歸咎於病人誤也。宜再下之。即愈。但當少與。慎勿過劑。以邪氣微也。

下後身反熱

應下之證。下後當脈靜身涼。今反發熱者。此內結開。正氣通。郁陽暴伸也。即如爐中伏火。此時胃尚無邪。誤用承氣更加發熱。實非承氣使然。乃邪氣方張分內之勢也。但嫌下早之誤。徒傷胃氣耳。日後傳胃。再當下之。又有藥煩者。與此懸絕。詳載本條。

下後脈反數

應下失下。口燥舌乾而渴。身反熱減。四肢厥。欲得近火擁被。此陽氣伏也。既下厥回。去爐減被。脈大而加數。舌上生津。不思水飲。此里邪去。郁陽暴伸也。宜柴胡清燥湯。去花粉知母加葛根。隨其熱而升泄之。此證類近白虎。但熱渴既除。又非白虛實所宜也。

因證數攻

溫疫下後二三日。或一二日。舌上覆生胎刺。邪未盡也。再下之。胎刺雖未去。而鋒芒已軟。然熱渴未除。更下之。熱渴減。胎刺脫。日後更復熱。又生胎刺。更宜下之。餘里周因之者。患疫月餘。胎刺凡三換。計服大黃二十兩。始得熱不復作。其餘脈證方退也。所以凡下不以數計。有是證則投是藥。醫家見理不透。經歷未到。中道生疑。往往遇此證。反致擔閣。但其中有間日一下者。有應連下三四日者。有應連下二日。間一日者。其中寬緩之間。有應用柴胡清燥湯者。有應用犀角地黃湯者。至投承氣。某日應多與。某日應少與。其間不能得法。亦足以誤事。此非可以言傳。貴乎臨時斟酌。

朱海疇者。年四十五歲。患疫得下證。四肢不舉。身臥如塑。(束土象人也)目閉口張。舌上胎刺。問其所苦。不能答。因問其子。兩三日所服何藥。云。進承氣湯三劑。每劑投大黃兩許。不效。更無他策。惟待日而已。但不忍坐視。更祈一診。余診得脈尚有神。下證悉具。藥淺。病深也。先投大黃一兩五錢。目有時而小動。再投舌刺無芒。目漸開能言。三劑舌胎少去。神思稍爽。四日服柴胡清燥湯。五日復生芒刺。煩熱又加。再下之。七日又投承氣養榮湯。熱少退。八日仍用大承氣。肢體自能少動。計半月共服大黃十二兩而愈。又數日始進糜粥。調理兩月平復。凡治千人所遇。此等不過三四人而已。姑存案以備參酌耳。

病愈結存

溫疫下後。脈證俱平。腹中有塊。(必在少腹左邊)按之則疼。自覺有所阻而膨悶。或時有升降之氣。往來不利。常作蛙聲。此邪氣已盡。其宿結(宿昔結糞)尚未除也。此不可攻。攻之徒損元氣。氣虛益不能傳送。終無補於治結。須飲食漸進。胃氣稍復。津液流通。自能潤下也。嘗遇病愈後。食粥半月。結塊方下。堅黑如石。

下格

(格音隔。言下部阻隔不通也。)

溫疫愈後。脈證俱平。大便二三旬不行。時時作嘔。飲食不進。雖少與湯水。嘔吐愈加。此為下格。益下既不通。必返於上。設誤認翻胃。乃與牛黃狗寶。及誤作寒氣。藿香丁香二陳之類誤也。宜調胃承氣熱服。頓下宿結。及溏糞。黏膠惡物。臭不可當者。嘔吐立止。所謂欲求南風。須開北牖是也。嘔止慎勿驟補。若少與參耆。則下焦復閉。嘔吐仍作也。此與病愈結存彷彿。彼則妙在往來蛙聲一證。故不嘔而能食。可見毫釐之差。遂有千里之異。按二者。大便俱閉。脈靜身涼。一安一危者。在乎氣通氣塞之間而已矣。

注意逐邪勿拘結糞

溫疫可下者。約三十餘證。不必悉具。但見舌黃心腹痞滿。便於達原飲。加大黃下之。設邪在膜原者。已有行動之機。欲離未離之際。得大黃促之而下。實為開門祛賊之法。即使未愈。邪亦不能久羈。二三日後。余邪入胃。仍用小承氣。徹其餘毒。大凡客邪貴乎早逐。乘病人氣血未亂。肌肉未消。津液未耗。未至危殆。投劑。人不致掣肘。(見於家語屈節篇)愈後亦易平復。欲為萬全之策者。不過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為要耳。但要諒人之虛實。度邪之輕重。察病之緩急。揣邪氣離膜原之多寡。然後藥不空投。投藥無太過不及之弊。是以仲景。自大柴胡以下。立三承氣。多與。少與。自有輕重之殊。勿拘於下不厭遲之說。應下之證。見下無結糞。以為下之早。或以為不應下之證。誤投下藥。殊不知承氣本為逐邪而設。非專為結糞而設也。必俟其糞結。血液為熱所搏。變證迭起。是猶養虎遺患。(史記項羽本紀語)醫之咎也。況多有溏糞失下。但蒸作極臭。或如敗醬。或如藕泥。至死不結者。但得穢惡一去。邪毒從此而消。脈證從此而退。豈徒孜孜糞結。而後行哉。假令經枯血燥之人。或老人血液衰少。多生燥結。或病後血氣未復。亦多燥結。在經所謂不更衣十日。無所苦。有何妨害。是知燥結不致損人。邪毒之為損命也。要知因邪熱致燥結。非燥結而致邪熱也。但有病久失下。燥結為之壅閉。瘀邪鬱熱。益難得泄。結糞一行。氣通而邪熱乃泄。此又前後之不同。總之邪為本。熱為標。結糞又其標也。能早去其邪。安患燥結也。假令滯下。(痢也)本無結糞。初起質實。頻數窘急(後重也)者。宜芍藥湯加大黃下之。此豈亦因結糞而然耶。乃為逐邪而設也。或曰。得毋為積滯而設與。余曰非也。邪氣客於下焦。氣血壅滯。泣(泣音丘。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素問云。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而為積。若去積以為治。已成之積方去。未成之積復生。須用大黃。逐去其邪。是乃斷其生積之原。營衛流通。其積不治而自愈矣。更有虛痢。又非此論。或問。脈證相同。其糞有結。有不結者。何也。曰。原其人。病至大便當即不行。續得蘊(韞也)熱。益難得出。蒸而為結也。一者。其人平素。大便不實。雖胃家熱甚。但蒸作極臭。狀如黏膠。至死不結。應下之證。設引經論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句。誠為千古之弊。

大承氣湯

大黃(五錢) 厚朴(一錢) 枳實(一錢) 芒硝(三錢)

水姜煎服。弱人減半。邪微者。各復減半。

小承氣湯

大黃(五錢) 厚朴(一錢) 枳實(一錢)

水姜煎服。

調胃承氣湯

大黃(五錢) 芒硝(二錢五分) 甘草(一錢)

水姜煎服。

按三承氣湯。功用彷彿。熱邪傳里。但上焦痞滿者。宜小承氣湯。中有堅結者。加芒硝。軟堅而潤燥。病久失下。雖無結糞。然多黏膩極臭惡物。得芒硝。則大黃有盪滌之能。設無痞滿。惟存宿結。而有瘀熱者。調胃承氣宜之。三承氣功效。俱在大黃。余皆治標之品也。不耐湯藥者。或嘔或畏。當為細末蜜丸湯下。

質按。吳氏所尤長。在用三承氣。而其說功用甚粗。今審其分量。較之元方。大有不同。且不審水率煮法及服量。但曰水姜煎服。方中如芒硝。若與諸藥同煮。其效大減。故古方皆湯成之後內之。更上火。微沸令消。服之。吳氏則齊煮之。然則所謂三承氣者。增損長沙之方。所自定者。宜哉。其說不精也。既曰。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所定分兩大略而已。務在臨時斟酌。此乃隨意取捨增損。雖示運用之妙。亦似無紀律者。

畜血

畜血便血。不論傷寒時疫。盡因失下。邪熱久羈。無由以泄。血為熱搏。留於經絡。敗為紫血。溢於腸胃。腐為黑血。便色如漆。大便反易者。雖結糞得瘀(瘀血也)而潤下。(長沙曰。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結糞雖行。真元已敗。多至危殆。其有喜笑如狂者。此胃熱波及於血分。血乃心之屬。血中留火。延蔓心家。故有是證矣。仍從胃治。發黃一證。胃實失下。表裡壅閉。鬱而為黃。熱更不泄。搏血為瘀。凡經氣不郁。不致發黃。熱不於血分。不致畜血。同受其邪。(經與血分。同受其邪也。)故發黃而兼畜血。非畜血而致發黃也。但畜血一行。熱隨血泄。黃因隨減。嘗見發黃者。原無瘀血。有瘀血者。原不發黃。所以發黃。當咎在經瘀熱。若專治瘀血誤也。胃移熱於下焦氣分。小便不利。熱結膀胱也。移熱於下焦血分。膀胱畜血也。小腹硬滿。疑其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者。責之畜血也。然小便不利。亦有畜血者。非小便自利。便為畜血也。胃實失下。至夜發熱者。熱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瘀血。初則晝夜發熱。日晡益甚。既投承氣。晝日熱減。至夜獨熱者。瘀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氣湯。服湯後。熱除為愈。或熱時前後縮短。再服再短。畜血盡而熱亦盡。大勢已去。亡血過多。余焰尚存者。宜犀角地黃湯調之。至夜發熱。亦有癉瘧。有熱入血室。皆非畜血。並未可下。宜審。

質按。傷寒論太陽中篇。舉畜血兼發黃者。以小便利與不利。辨抵當茵陳。二方之證。今此篇亦舉發黃者。明畜血與發黃病由各異。以髮長沙余蘊也。夫小腹即膀胱部。故小便不利者。小腹必硬滿。今小便自利。故責之畜血也。然畜血之證。在一七二七者。元氣仍支持。或為可治。越三七者。真元已敗。膀胱麻痹。不尿閉則必遺矢。為難治矣。故吳氏曰。小便不利。亦有畜血者。非小便自利。便為畜血也。蓋亦審其亥矣也。

桃仁承氣湯

大黃 芒硝 桃仁 當歸 芍藥 丹皮

照前煎服。

質按。元方有桂枝甘草。無當歸芍藥丹皮。吳氏泥於太陽隨經之語。且嫌桂枝之辛熱。故增損之。

犀角地黃湯

地黃(一兩) 芍藥(三錢) 丹皮(二錢 ) 犀角(二錢研碎)

上先將地黃。溫水潤透。銅刀切作片。石臼內搗爛。再加水如糊。絞汁聽用。其滓入藥同煎。藥成去滓。入前汁合用。

按傷寒太陽病不解。從經傳府。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結不行者。宜抵當湯。今溫沒初無表證。而惟胃實。故腸胃畜血多。膀胱畜血少。然抵當湯。行瘀逐畜之最者。無分前後二便。並可取用。然畜血結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當湯。蓋非大毒猛厲之劑。不足以抵當。故名之。然抵當證。所遇亦少。此以備萬一之用。

抵當湯

大黃(五錢) 虻蟲(二十枚炙干研末) 桃仁(五錢研如泥) 水蛭(炙干為末五分)

照常煎服。

質曰。長沙審於脈與證。略於臟腑經絡。故病在裡者。不必謂在某藏某府。單謂臟謂里謂內也。其在表者。亦不必謂在某經某腧。單謂經謂表謂外也。如曰內寒外熱。救里攻表。在經動經。胸中腹中。臟寒臟燥。臟無他病。為熱入血室。為熱結膀胱。為蛔上而入膈。心下有水氣。寒結胞門之類。可以觀也。今小腹急結。若硬滿者。小腹即膀胱之部。蓋膀胱之腑。主足太陽經。故謂熱隨經入腑耳。吳氏拘泥其辭。以為區區說。謂抵當桃仁之證。膀胱實有畜血者。不亦迂也哉。

發黃

黃疸是腑病。非經病也。瘟邪傳里。遺熱下焦。小便不利。邪無輸泄。經氣鬱滯。其傳為疸。身目如金者。宜茵陳湯。

茵陳湯

茵陳(一錢) 山梔(二錢) 大黃(五錢)

水姜煎服。

按茵陳。為治疸退黃之專藥。今以病證較之。黃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梔。除小腸屈曲之火。瘀熱既除。小便自利。當以發黃為標。小便不利為本。及論小便不利。病原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熱。又當以小便不利為標。胃實為本。是以大黃為專功。山梔次之。茵陳又其次也。設去大黃。而服山梔茵陳。是忘本治標。鮮有功矣。或用茵陳五苓。不惟不能退黃。小便間亦難利。

質曰。發黃之論。既審於畜血篇。故在此甚略之。專說茵陳之方意。審證之標本。以分品味之甲乙。亦何等捷徑。

邪在胸膈

瘟疫胸膈滿悶。心煩喜嘔。欲吐不吐。雖吐而不得大吐。腹不滿。欲飲不能飲。飲食不能食。此疫邪留於胸膈。宜瓜蒂散吐之。

瓜蒂散

瓜蒂(二分五釐) 赤豆(二分五釐)

上細末。以淡豆豉二錢。用水二合。煎取一合。去滓。以藥末攪之。頓服。溫覆須臾。不吐更服。吐之未盡。煩滿尚存者與鹽湯。探而吐之。

質曰。凡吐方。必兼汗下。其法。服藥之後。更飲溫湯數甌。須溫覆。俟溫溫欲吐。使病者端坐。以紙捻若羽翮之類。探而吐之。不吐者。後進溫湯而探之。仍不吐者。使之起立。旋轉循環徐步。須臾必吐。以吐黃色苦辣液為度。吐過不止者。與冷水一碗。不吐盡者。與鹽湯而探之。須百方吐之。失期不吐。必下利。竟亦無益也。

辨明傷寒時疫

或曰。子言傷寒與時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氣。及桃仁承氣。抵當茵陳諸湯。皆傷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證。子何言之異也。曰。夫傷寒。必有感冒之因。或單衣風露。(大成論頭痛門云。新沐之後。當風露臥。)或強力入水。或臨風脫衣。或當檐出浴。隨覺肌膚粟起。既而四肢拘急。惡風惡寒。然後頭疼身痛。發熱惡寒。脈浮而數。脈緊無汗。為傷寒。脈緩有汗。為傷風。至於時疫初起。原無感冒之因。忽覺凜凜。以後但熱而不惡寒。然亦有有所觸因而發者。或飢飽勞碌。或焦思氣鬱。皆觸動其邪。是促其發也。但不因所觸。無故自發者居多。促而發者。十中之一二耳。且傷寒之邪。自毫竅而入。時疫之邪。自口鼻而入。傷寒感而即發。時疫多感久而後發。傷寒感邪在經。以經傳經。時疫感邪在內。內溢於經。經不自傳。傷寒感發甚暴。時疫多淹纏二三日。或漸加重。或淹纏五六日。忽然加重。傷寒初起。以發表為先。時疫初起。以疏利為主。傷寒投劑得汗而解。時疫發散雖汗不解。傷寒投劑可使立汗。時疫汗解俟其內潰。汗出自然。不可以期。傷寒解以發汗。時疫解以戰汗。傷寒汗解在前。時疫汗解在後。傷寒發斑則病解。時疫發斑則病衰。傷寒不傳染。時疫能傳染。各自不同。其所同者。傷寒時疫。皆能傳胃。至是同歸於一。故皆用承氣湯輩。導邪而出。要之傷寒時疫。始異而終同也。但傷寒之邪。自肌表一逕傳里。如浮雲之過太虛。原無根蒂。惟其傳法。始終有進而無退。故下後皆能脫然而愈。時疫之邪。始則匿於膜原。根深蒂固。發時與營衛交併。客邪經由之處。營衛未有不被其傷者。因其傷故名曰潰。然不潰則不能傳。不傳則邪不能出。邪不出則疾不瘳。故時疫下後。多有未能頓解者。蓋疫邪。每有表裡分傳者。因有一半向外傳。則邪留於肌肉。一半向內傳。則邪留於胃家。邪留於胃。故里氣結滯。裡氣結。表氣因而不通。於是肌肉之邪。不能即達於肌表。下后里氣一通。表氣亦順。向郁於肌肉之邪。方能盡發於肌表。或斑或汗。然後脫然而愈。傷寒下後。無有此法。雖曰終同。及細較之。而終又有不同者矣。或曰。傷寒感天地之正氣。瘟疫感天地之戾氣。氣既不同。俱用承氣。又何藥之相同也。曰。風寒疫邪。與吾身之真氣二者。勢不兩立。一有所著。則氣壅火積。氣也。火也。邪也。三者混一。與之俱化。失其本然之面目。則均為之邪矣。但以驅逐為功。何論邪之向異也。譬初得傷寒。為陰邪。閉藏而無汗。傷風為陽邪。開發而多汗。始有桂枝麻黃之分。原其感而未化也。傳至少陽。並用柴胡。傳至胃家。並用承氣。至是亦無復有風寒之分矣。推而廣之。是知瘟邪傳胃。治法無異。

質按。長沙自序曰。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未嘗謂四時之氣也。而至論其病。則曰脈證如此者。名為中風。名為傷寒。其論病由。不過如此。名為二字。可以觀也。叔和泥於傷寒之名義。求之四時之氣。吳氏亦由其說。曰傷寒感天地之正氣。溫疫感天地之戾氣。今復曰傷寒必有感冒之因。或單衣風露云云。其果如此。冬時之寒。亦為邪風氣乎。邪風之氣。豈可謂之正氣邪。富貴之人。焉有觸此因者。不知傷寒。特為貧賤之病乎。不通之論也。且曰傷寒必有感冒之因。時疫原無感冒之因。傷寒感而即發。其發甚暴。時疫感久而後發。即曰時疫無感冒之因。來而不覺。感而不知。試問何由知其自口鼻而入。感久而後發乎。若論受邪之原由。則不過以理推之。於傷寒亦如此。不特瘟疫也。又曰。傷寒感邪在經。溫疫感邪在內。又曰。傷寒投劑可使立汗。溫疫汗解。俟其內潰。汗出自然。不可以期。蓋吳氏所謂傷寒者。即太陽麻黃之證。故發汗而愈者多。若夫溫疫初起。固為陽明外證。故桂麻之類。發之不愈。傳入於胃者多。其理當然也。然傷寒有發汗不解遂入於胃者。溫疫有發汗而愈者。故達原飲方後曰。其不傳里者。一二劑自解。稍重者。必從汗解。又曰。但出表為順。又曰。大概觀之。邪越太陽許多。陽明次之。少陽又其次也。可見其初宜解表。俟邪氣傳胃而下之。但是陽明外證。不宜桂麻之類。此乃其所以苦心制達原飲也。若曰必無表證。則三陽加法何為而設之也。既曰。傷寒汗解在前。溫疫汗解在後。而其初有外證者。必以三陽加法。在後多用白虎。白虎豈發汗藥乎哉。此所謂汗出自然者。猶傷寒柴胡證。戰汗而解者。與桂麻之汗解。不可同日而論矣。蓋長沙之法。先解表後攻里。俟邪毒盡傳於胃。而後下之。故得一剿而盡焉。吳氏則不然。見僅入於胃。輒直下之。故已傳之邪去。而未傳之邪復聚。竟有至再下三下。或屢下者。此銳於戰而不能俟機會者也。

發斑戰汗合論

凡疫邪留於氣分。解以戰汗。留於血分。解以發斑。氣屬陽而輕清。血屬陰而重濁。是以邪在氣分。則易疏透。邪在血分。恆多膠滯。陽主速而陰主遲也。所以從戰汗者。可使頓解。從發斑者。當圖漸愈。

質曰。夫邪無常形。由著處而現證。猶水之由地而變形也。邪酷則搏血。血敗則為斑疹。病亦為重也。故發斑愈早。則其病愈重。是其所以難瘳也。吳氏由氣血而論汗與斑。以陰陰清濁。判發離遲還。蓋又漢人氣習矣。其實未必如此也。

戰汗

瘟疫伏邪中潰。忽得戰汗。邪氣輸泄。當即脈靜身涼。煩渴頓除。若至三五日後。陽氣漸積。不待飲食勞碌。而有反覆者。蓋一半已解表。一半復傳里也。下之即解。其表裡分傳者。裡氣壅閉。非汗下不可。汗下之未盡。日後復熱。當復下復汗。下後煩渴減。腹滿去。或思飲食而知味。裡氣和了。倘身熱未除。脈近浮。此邪氣怫鬱於經。表未解也。當得汗解。如未得汗。以柴胡清燥湯和之。復不得汗者。從漸解也。勿強發其汗。應下失下。氣消血耗。既下欲作戰汗。但戰而不汗者危。以中氣虧微。但能降陷。不能升泄也。次日當期復戰。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氣脫不勝邪也。戰而厥回無汗者。真陽尚在。津液枯涸也。可使漸愈。戰而不復。忽痙者必飲。痙者身如屍。牙關緊。目上視。凡戰不可擾動。但可溫覆。擾動則戰而中止。次日當期復戰。戰汗後。復下後。越二三日。反腹痛不止者。欲作滯下也。無論已見積未見積。宜芍藥湯。

芍藥湯

芍藥(一錢) 當歸(一錢) 檳榔(二錢) 厚朴(一錢) 甘草(七分)

水姜煎服。裡急後重。加大黃三錢。紅積倍芍藥。白積倍檳榔。

自汗

盜汗

(質曰。盜汗。古謂之寢汗。後世名之盜汗。蓋取於盜乘於人之不知義也。)

里證下後。續得盜汗者。表有微邪也。若邪甚。竟作自汗。伏邪中潰。則作戰汗矣。凡人目張則衛氣行於陽。目瞑則衛氣行於陰。行陽謂升發於表。行陰謂斂降於內。今內有伏熱。而又遇衛氣。兩陽相搏。熱蒸於外。則腠理開而盜汗出矣。若內伏之邪一盡。則盜汗自止。設不止者。宜柴胡湯以佐之。時疫愈後。脈靜身涼。數日後。反得盜汗及自汗者。此屬表虛。宜黃耆湯。

柴胡湯

柴胡(三錢) 黃芩(一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一錢) 大棗(二枚)

古方用人參半夏。今表裡實。故不用人參。無嘔吐。不用半夏。

黃耆湯

黃耆(三錢) 五味子(五分) 當歸(一錢) 白朮(一錢) 甘草(五分)

照常煎服。如汗未止。加麻黃淨根一錢五分。無有不止者。然屬實常多。屬虛常少。邪氣盛為實。正氣奪為虛。虛實之分。在乎有熱無熱。有熱為實。無熱為虛。若顛倒誤用。必有實實虛虛之誤。臨證當慎。

質曰。以熱之有無。辨證之虛實。恐未盡也。

狂汗

狂汗者。伏邪中潰。欲作汗解。因其人稟賦充盛。陽氣衝擊。不能頓開。故忽然坐臥不安。且狂且躁。少頃大汗淋漓。狂躁頓止。脈靜身涼。霍然而愈。

發斑

邪留血分。裡氣壅閉。則伏邪不得外透而為斑。已下之。內壅一通。則衛氣亦從而疏暢。必出表為斑。則毒邪亦從而外解矣。若下後斑漸出。不可更大下。設有下證。少與承氣。緩緩下之。若復大下。中氣不振。斑毒內陷則危。宜托裡舉斑湯。

托裡舉斑湯

芍藥 當歸(各一錢) 升麻(五分) 白芷 柴胡(各七分) 川山甲(二錢塗黃土泥炒黃去土為粗末)

水姜煎服。下後斑漸出。復大下斑毒復隱。反加循衣摸床。撮空理線。脈漸微者危。本方加人參一錢補。補不及者死。若未下而先發斑者。設有下證。少與承氣。須從緩下。

質曰。此篇承發斑戰汗論而起。宜與彼篇照見。

數下亡陰

下證以邪未盡。不得已而數下之。間有兩目加澀。舌反枯乾。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緣其人所稟陽藏。素多火而陰虧。今重亡津液。宜清燥養勞湯。設熱渴未除。里證仍在。宜承氣養榮湯。

質曰。此證當從緩緩治之。若欲速除其邪。則邪盡而人斃。

解後宜養陰忌投參朮

夫疫乃熱病也。邪氣內郁。陽氣不得宣布。積陽為火。陰血每為熱搏。暴解之後。余焰尚在。陰血未復。大忌參耆白朮。得之反助其壅鬱。余邪留伏。不惟目下淹纏。日後必變生異證。或周身痛痹。或四肢攣急。或流火結痰。或遍身瘡瘍。或兩腿攢痛。或勞嗽湧痰。或氣毒流注。或痰核穿漏。皆驟補之為害也。凡有陰枯血燥者。宜清燥養榮湯。若素多痰。及少年平時肥盛者。投之恐有膩膈之弊。亦宜斟酌。大抵時疫愈後。調理之劑。投之不當。莫如靜養節飲食為第一。

質曰。下後陽脫者。間又有姜附證。況於參朮乎。要在審其證。不可偏執也。若謂熱病不可溫藥。傷寒亦不可溫藥乎。不通之論也。蓋吳氏所謂溫疫者。即為陽明病。故溫藥之證稀耳。然至於血液已被熱搏。更經汗下。陰陽亡奪者。仍以參耆為戒。豈其不偏見耶。

清燥養榮湯

知母 天花粉 當歸身 芍藥

地黃 陳皮 甘草

加燈心煎服。表有餘熱。宜柴胡養榮湯。

柴胡養榮湯

柴胡 黃芩 陳皮 甘草 當歸

芍藥 生地 知母 天花粉

薑棗煎服。里證未盡。宜承氣養榮湯。

承氣養榮湯

知母 當歸 芍藥 生地

大黃 枳實 厚朴

水姜煎服。痰涎湧甚。胸膈不清者。宜蔞貝養榮湯。

蔞貝養榮湯

知母 花粉 貝母 瓜蔞實

橘紅 芍藥 當歸 紫蘇子

水姜煎服。

用參宜忌有前利後害之不同

凡人參所忌者。里證耳。邪在表及半表半裡者。設之不妨。表有客邪者。古方如參蘇飲。小柴胡湯。敗毒散是也。半表半裡者。如久瘧挾虛。用補中益氣。不但無凝。而且得效。即使暴瘧邪氣正盛。投之不當。亦不至脹。為無里證也。夫里證者。不特傷寒溫疫傳胃。至如雜證氣鬱血鬱。火鬱濕鬱。痰鬱食鬱之類。皆為里證。投之即脹者。蓋以實填實也。今溫疫下後。適有暫時之通。即投人參。因而不脹。醫者病者。以為用參之後。雖不見佳處。然不為禍。便為是福。乃恣意投之。不知參乃行血里之補藥。下後雖通。余邪尚在。再四服之。則助邪填實。前證復起。禍害隨至矣。間有失下以致氣血虛耗者。有因邪盛數下。及大下而挾虛者。遂投人參。當覺精神爽慧。醫者病者。皆以為得意。明後日再三投之。即加變證。蓋方下後。始則胃家乍虛。沾其補益而快。殊弗思余邪未盡。恣意投之。則漸加壅閉。邪火復起。愈投而變證愈增矣。故前後利害之不同者。有如此。

質曰。此篇宜與乘除之論照見。乃知吳氏之精細。又曰時疫與瘧。共有表裡之證。證候雖相似。其病迥異。故時疫若失治。有頃刻而死者。瘧疾雖失治不死。且有不藥亦自愈者。不可同日而論也。

下後間服緩劑

下後或數下。膜原尚有餘邪。未盡傳胃。邪熱與衛氣相併。故熱不能頓除。當寬緩兩日。閉余邪聚胃。再下之。宜柴胡清燥湯緩劑調理。

柴胡清燥湯

柴胡 黃芩 陳皮

甘草 花粉 知母

薑棗煎服。

下後反痞

疫邪留於心胸。令人痞滿。下之痞應去。今反痞者虛也。以其人或因他病先虧。或因新產後。氣血兩虛。或稟賦嬌怯。因下益虛。失其健運。客氣留止。故令痞滿。今愈下而痞愈甚。若更用行氣破氣之劑。轉成壞證。宜參附養榮湯。

質曰。此篇宜與長沙瀉心湯條參考。今下之反痞者。胃中虛。客氣留止也。長沙甘草瀉心湯條曰。此非結熱。客氣上逆也。固為不可下。而反下之。令其益痞者誤也。若夫下後。心下如腫痞。舌上乾燥無胎。脈浮虛而數。發熱汗多者。間變畜血證。為難治。

參附養榮湯

當歸(一錢) 芍藥(一錢) 生地(三錢) 人參(一錢) 附子(炮七分) 乾薑(炒一錢)

照常煎服。果如前證。一服痞當如失。倘有下證。下後脈實。痞未除者。再下之。此有虛實之分。一者有下證。下後痞即減者為實。一者表雖微熱。脈不甚數。口不渴。下後痞反甚者為虛。若潮熱口渴。脈數而痞者。投之禍不旋踵。

質曰。遽然下之。而後論其虛實。豈不暴耶。蓋亦吳氏偏於下之弊也。

下後反嘔

疫邪留於心胸。胃口熱甚。皆令嘔不止。下之嘔當去。今反嘔者。此屬胃氣虛寒。少進粥飲。便欲舌酸者。宜半夏藿香湯。一服嘔立止。穀食漸加。

半夏藿香湯

半夏(一錢五分) 真藿香(一錢) 乾薑(炒一錢) 茯苓(一錢) 廣陳皮(一錢) 白朮(炒一錢) 甘草(五分)

水姜煎服。有前後一證。首尾兩變者。有患時疫。心下脹滿。口渴。發熱而嘔。此應下之證也。下之諸證減去六七。嘔亦減半。再下之。脹除。熱退。渴止。向則數日不眠。今則少寐。嘔獨轉甚。此疫毒去而諸證除。胃續寒而嘔甚。與半夏藿香湯。一劑而嘔即止。

質按。長沙曰。嘔多者。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此證治法。當在大小柴胡之間。未可始遽下之也。蓋亦吳氏專下之弊矣。然早知其誤。而急救之者。乃所以警悟過人也。

奪液無汗

溫疫下後脈沉。下證未除。再下之。下後脈浮者。法當汗解。三五日不得汗者。其人預亡津液也。一人患疫。得下證。日久失下。逐日下利純臭水。晝夜十數行。乃致口燥唇乾。舌裂如斷。醫者誤按仲景協熱下利法。因與葛根黃連黃芩湯。服之轉劇。邀予診視。乃熱結傍流。急與大承氣一服。去宿糞甚多。色如敗醬。狀如黏膠。臭惡異常。是晚利頓止。次日服清燥湯一劑。脈尚沉。再下之。脈始浮。下證減去。肌表僅存微熱。此應汗解。尚不得汗。然里邪既盡。中氣和平。所以飲食漸進。半月後忽作戰汗方解。蓋緣下利日久。表裡枯燥之極。飲食半月。津液漸回。方得汗。所謂積流而渠自通也。可見脈浮身熱。非汗不解。血燥津枯。非液不汗。昔人以(靈樞營衛生會篇)奪血無汗。今以奪液亦無汗。血液雖殊。枯燥則一也。

質曰。夫液泌於血。血生於飲食。今下利經久飲食不消。血何由生。況血液被熱搏。承氣復下之。宜矣。其不得汗也。

補瀉兼施與先瀉後補合論

證本應下。耽閣失治。或為緩藥羈遲。火邪壅閉。耗氣搏血。精神殆盡。邪火獨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筋惕肉瞤。肢體振戰。目中不了了。皆緣應下失下之咎。邪熱一毫未除。元神將脫。補之則邪毒愈甚。攻之則幾微之氣。不勝其攻。攻不可。補不可。補瀉不及。兩無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黃龍湯。此證下亦死。不下亦死。與其坐以待斃。莫如含藥而亡。或有回生於萬一者。

質曰。應下而失下。邪盛神奪。凶兆交見。補瀉不及。兩無生理。當此時。用黃龍湯。猶討君側惡。僥倖萬一耳矣。然黃龍之功。畢竟在承氣。如參地當歸。豈暇立功哉。

黃龍湯(陶節庵。傷寒六書方。治心下硬痛。下利純清水。譫語發渴。身熱者。曰是非內寒而利。因燥屎結實。乃下利所飲湯藥也。其意同於長沙。治少陰病。下利清水。云云之證。用大承氣。吳氏治熱結傍流。以大承氣。)

大黃 厚朴 枳實 芒硝 人參 地黃 當歸

照常煎服。

按前證實為庸醫耽閣。及今投劑。補瀉不及。然大虛不補。虛何由以回。大實不瀉。邪何由以去。勉用參地以回虛。承氣以逐實。此補瀉兼施之法也。先瀉後補之法。則純用承氣。下證稍減。神思稍蘇。續得肢體振戰。怔忡驚悸。心內如人將捕之狀。四肢反厥。眩暈鬱冒。項背強直。並前循衣摸床撮空等證。此皆大虛之候。將危之證也。急用人參養榮湯。虛候少退。速可屏去。蓋傷寒溫疫。俱系客邪。為火熱燥證。人參固為益元氣之神品。但偏於益陽。有助火固邪之弊。當此又非良品也。不得已而用之。

質曰。客邪之病。豈可概為熱證也。長沙何為立三陰之目。此吳氏偏一之見。不通之論也。

人參養榮湯

人參 麥冬 遼五味 地黃 歸身 芍藥 知丹 陳皮 甘草

照常煎服。

如人方肉食。而病適來。以致停積在胃。用大小承氣連下。惟是臭水稀糞而已。於承氣湯中。但加人參一味服之。雖三四十日所停之完穀。及完肉。於是方下。蓋承氣藉人參之力。鼓舞胃氣。宿物始動也。

質曰。吳氏勇敢武斷。而反有此精細處。可謂英雄細心矣。

藥煩

應下失下。真氣虧微。及投承氣下咽。少項額上汗出。髮根搔癢。邪火上炎。手足厥冷。甚則振戰心煩。坐臥不安。如狂之狀。此中氣素虧。不能勝藥。名為藥煩。凡遇此證。急投薑湯即止。藥中多加生薑煎服。則無此患矣。更宜均兩三次服。以防嘔吐不納。

質曰。此證與狂汗相似。然彼則因邪氣將出於表。稟賦充盛而不得速汗也。此則熱實於胃久之。真氣虧微。不能勝藥也。自有表裡虛實之分。可以辨也。

停藥

服承氣。在腹中不行。或次日方行。或半日仍吐原藥。此因病久失下。中氣大虧。不能運藥。名為停藥。乃天無幾絕。大凶之兆也。宜生薑以和藥性。或加人參以助胃氣。更有邪實。病重劑輕。亦令不行。

虛煩似狂

時疫坐臥不安。手足不定。臥未穩則起坐。才著坐即亂走。才抽身又欲臥。無有寧刻。或循衣摸床。撮空捻指。師至方診脈。將手縮去。六脈不甚顯。尺脈不至。此平時斫喪。根源虧損。因不勝其邪。元氣不能主持。故煩躁不寧。固非狂證。其危有甚於狂也。法當大補。然有可急下者。或下後厥回。尺脈至煩躁少定。此因邪氣少退。正氣暫復。微陽少伸也。不二時邪氣復聚。前證復起。勿以前下得效。今再下之。速死。急宜峻補。補不及者死。此證表裡無大熱。下證不備者。庶幾可生。闢如城郭空虛。雖殘寇而能直入。戰不可。守不可。其危可知。

質曰。此證脈細數。若大而虛者。共為難治。小便不利。若還失者。膀胱麻痹也。必死。

神虛譫語

應下稽遲。血竭氣耗。內熱煩渴譫語。諸下證具。而數下之。渴熱並減。下證悉去。五六日後。譫語不止者。不可以為實。此邪氣去。元神未復。宜清燥養榮湯加辰砂一錢。鄭聲譫語。態度無二。但有虛實之分。不應兩立名色。

質按。長沙曰。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吳氏曰。鄭聲譫語。態度無二。但有虛實之分。不應兩立名色。何其抝強也。夫重語者。以精神虛憊喜忘故也。為非實證。譫語者。以神識錯亂。妄想故也。為有實又有虛。

奪氣不語

時疫下後。氣血俱虛。神思不清。惟向里床睡。似寐非寒。似寤非寤。呼之不應。此正氣奪。與其服藥不當。莫如靜守。虛回而神思自清。語言漸朗。若攻之。脈必反數。四肢漸厥。此虛虛之禍。危在旦夕。凡見此證表裡無大熱者。宜人參養榮湯補之。能食者。自然虛回。前證自除。設不食者。正氣愈奪。虛證轉加。法當峻補。

老少異治

三春旱草。得雨滋榮。殘臘枯枝。雖灌不澤。凡年高之人。最已剝削。設投承氣。以一當十。設用參朮。十不抵一。蓋老年榮衛枯澀。幾微之元氣。易耗而難復也。不比少年氣血生機甚捷。其勢浡然。但得邪氣一除。正氣隨復。所以老年慎瀉。少年慎補。何況誤用也。萬有年高稟厚。年少賦薄者。又當從權。勿以常論。

質曰。不曰忌補忌瀉。曰慎補慎瀉。慎字可深味矣。

妄投破氣藥論

瘟疫心下脹滿。邪在裡也。若純用青皮枳實檳榔。諸香燥破氣之品。冀其寬脹。此大謬也。不知內壅氣閉。原有主客之分。假令根於七情鬱怒。肝氣上升。飲食過度。胃氣填實。本無外來邪毒客氣相干。止不過自身之氣壅滯。投木香砂仁豆蔻枳殼之類。上升者即降。氣閉者即通。無不見效。今疫毒之氣。傳於胸胃。以致升降之氣不利。因而脹滿。實為客邪。累及本氣。但得客氣一除。本氣自然升降。脹滿立消。若專用破氣之劑。但能破正氣。毒邪何自而泄。脹滿何由而消。治法非用小承氣弗愈。既而腸胃燥結。下既不通。中氣鬱滯。上焦之氣。不能下降。因而充積。即膜原或有未盡之邪。亦無前進之路。於是表裡上中下三焦皆阻。故為痞滿燥實之證。得大承氣一行。所謂一竅通。諸竅皆通。大關通。而百關盡通也。向之所郁於腸胃之邪。由此而下。腸胃既舒。膜原設有所傳不盡之餘邪。方能到胃乘勢而下也。譬若河道阻塞。前舟既行。余舟連尾而下矣。至是邪結並去。脹滿頓除。皆藉大黃之力。大黃本非破氣藥。以其潤而最降。故能逐邪拔毒。破結導滯。加以枳樸者。不無佐使云爾。若純用破氣之品。津液愈耗。熱結愈固。滯氣無門而出。疫毒無路而泄。乃望其寬胸利膈。惑之甚矣。

妄投補劑論

有邪不除。淹纏日久。必至尫羸。庸醫望之。輒用補劑。殊不知無邪不病。邪氣去。正氣得通。何患乎虛之不復也。今投補劑。邪氣益固。正氣日郁。轉郁轉熱。轉熱轉瘦。轉瘦轉補。轉補轉郁。循環不已。乃至骨立而斃。猶言服參幾許。補之不及。天數也。病家止誤一人。醫者終身不悟。

質按。此篇不舉治法者。審於補瀉兼施篇也。

妄投寒涼藥論

疫邪結於膜原。與衛氣並固。而晝夜發熱。五更稍減。日晡益甚。此與癉瘧相類。但癉瘧熱短。過時如失。明日至期復熱。今溫疫熱長。十二時中。首尾相接。寅卯之間。乃其熱之首尾也。即二時余焰不清。似乎日夜發熱。且此時也。邪結膜原。氣併為熱。胃本無病。誤用寒涼。妄伐生氣。此其誤者一。及邪傳胃。煩渴口燥。舌乾胎刺。氣噴如火。心腹痞滿。午後潮熱。此應下之證。若用大劑芩連梔蘗。專務清熱。竟不知熱不能自成其熱。皆由邪在胃家。阻礙正氣。鬱而不通。火亦留止。積火成熱。但知火與熱。不知因邪而為火熱。智者必投承氣。逐去其邪。氣行火泄而熱自已。若概用寒涼。何異揚湯止沸。每見今醫。好用黃連解毒湯。黃連瀉心湯。蓋本素問熱淫所勝治以寒涼。(至真要大論。作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以為聖人之言。必不我欺。況熱病用寒藥。最是捷徑。又何疑乎。每遇熱甚。反指大黃。能泄而損元氣。黃連清熱。且不傷元氣。更無下泄之患。且得病家無有疑慮。守此以為良法。由是凡遇熱證。大劑與之。二三錢不已。增至四五錢。熱又不已。晝夜連進。其病轉劇。至此技窮力竭。反謂事理當然。又見有等(有等即有一等之略語蓋謂有一等甚者也)日久。腹皮貼背。乃調胃承氣證也。況無痞滿。益不敢議承氣。唯類聚寒涼。專務清熱。又思寒涼之最者。莫如黃連。因而再倍之。日近危篤。有邪不除。耽誤至死。猶言服黃連至幾兩。熱不能清。非藥之不到。或言不治之證。或言病者之數也。他日凡遇此證。每每如是。雖父母妻子。不過以此法毒之。蓋不知黃連苦而性滯。寒而氣燥。與大黃均為寒藥。大黃走而不守。黃連守而不走。一燥一潤。一通一塞。相去甚遠。且疫邪。首尾以通行為治。若用黃連。反招閉塞之害。邪毒何由以泄。病根何由以拔。既不知病原。焉能以愈疾耶。

問曰。間有進黃連而得效者。何也。曰。其人正氣素勝。又因所受之邪本微。此不藥自愈之證。醫者誤投溫補。轉補轉郁。轉郁轉熱。此以三分客熱。轉加七分造熱也。客熱者。因客邪所郁。正分之熱也。此非黃連可愈。造熱者。因誤投溫補。正氣轉郁。反致熱極。故續加煩渴不眠譫語等證。此非正分之熱。乃庸醫添造分外之熱也。因投黃連。於是煩渴不眠譫語等證頓去。要之黃連。但可清去七分無邪造熱。又因熱減而正氣即回。所存三分有邪客熱。氣行即已也。醫者不解。遂以為黃連得效。他日藉此。概治客熱。則無效矣。又以昔效而今不效。疑其病原本重。非藥之不到也。執迷不悟。所害更不可勝計矣。

問曰。間有未經溫補之誤。進黃連而疾愈者。何也。曰凡元氣勝病為易治。病勝元氣為難治。元氣勝病者。雖誤治。未必皆死。病勝元氣者。稍誤。未有不死者。此因其人元氣素勝。所感之邪本微。是以正氣有餘。足以勝病也。雖少與黃連。不能抑鬱正氣。此為小逆。以正氣猶勝。而疾幸愈也。醫者不解竊自邀功。他日設遇邪氣勝者。非導邪不能瘳其疾。誤投黃連。反招閉塞之害。未有不危者。

質曰。凡邪氣在於表者。非汗不解。實於胃者。非下不瘥。此二者。芩連梔蘗。不能清其熱也。非寒涼不能治疫熱也。蓋藥各有所主治。譬如桂枝麻黃之一治於太陽。白虎承氣之同證於陽明。桂枝自有桂枝之證。麻黃自有麻黃之證。白虎不能徹胃實之邪焉。承氣不能清在裡之熱結焉。其一於太陽也。同於陽明也。而所主治。各自不同。於芩連梔蘗之清熱。亦猶如此耳。苟審所主治而投之。何藥不奏效。豈獨大黃治疫熱乎哉。吳氏欲痛矯時弊。矯枉而過直也。學者不可不察焉。

大便

熱結傍流。協熱下利。大便閉結。大腸膠閉。總之邪在裡。其證不同者。在乎通塞之間耳。

協熱下利者。其人大便素不調。邪氣忽乘於胃。便作煩渴。一如平時泄瀉。稀糞而色不敗。其色但焦黃而已。此伏邪傳里。不能稽留於胃。至午後潮熱。便作泄瀉。子後熱退。泄瀉亦減。次日不作潮熱。利亦止。為病愈。潮熱未除。利不止者。宜小承氣湯。以徹其餘邪。而利自止。若利止。二三日後。午後忽加煩渴。潮熱下泄。仍如前證。此伏邪未盡。復傳到胃也。治法同前。

質按。吳氏所謂協熱利者。即長沙陽明病。大小承氣之證也。蓋伏邪傳里。與胃氣協合。而下利之義也。長沙所謂協熱利者。太了病桂枝之證。胃本無邪。由數下之。徒令胃氣虛寒。利下不止。表裡不解也。故以人參湯理中。加桂枝以救表。蓋協與挾通。所謂協熱者。裡寒挾表熱之義也。雖同名協熱。其證乃有虛實之分。不可同日而論。

大便閉結者。疫邪傳里。內熱壅鬱。宿糞不行。蒸而為結。漸至梗硬。下之結糞一行。瘀熱自除。諸證悉去。

熱結傍流者。以胃家實。內熱壅閉。先大便閉結。續得下利純臭水。全然無糞。日三四度。或十數度。宜大承氣湯。得結糞而利立止。服湯不得結糞。仍下利臭水及所進湯藥。因大腸邪盛。失其傳送之職。知邪猶在也。病必不減。宜更下之。

質曰。熱結傍流者。內熱燥結。傍流下臭水之義也。

大腸膠閉者。其人平素大便不實。設遇疫邪傳里。但蒸作極臭之物。如黏膠然。至死不結。愈蒸愈閉。以致胃氣不能下行。疫毒無路而出。不下即死。宜大承氣湯下之。但得黏膠一去。下證自除。霍然而愈。

質曰。病同於協熱下利。但有通塞之異而已。

溫疫愈後。三五日。或數日。反腹痛裡急者。非前病原也。此下焦別有伏邪所發。欲作滯下也。發於氣分則為白積。發於血分則為紅積。氣血俱病。紅白相兼。邪盡利止。未止者。宜芍藥湯。(方見前戰汗條。)

質曰。此非特異病源。余邪不盡者。間亦變為他病也。屢見為滯下瘧疾及腳氣者。蓋其變雖不一。共由余邪未盡。氣血虛耗。腠理易閉塞也。

溫疫愈後。大便數日不行。別無他證。此足三陰不足。以致大腸虛燥。此不可攻。飲食漸加。津液流通。自能潤下也。覺穀道夯(負擔用力也。欲力去也。)悶。宜作蜜煎導。甚則宜六成湯。

質曰。此章宜與病愈結存。及下格篇照見。

病愈後。脈遲細而弱。每至黎明(五更也)或夜半後。便作泄瀉。此命門真陽不足。宜七成湯。或亦有雜證屬實者。宜大黃丸(出於外臺溫病門勞復條)下之立愈。(此證萬中之一耳。)

六成湯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藥(一錢) 地黃(五錢) 天門冬(一錢) 肉蓯蓉(三錢) 麥門冬(一錢)

照常煎服。日後更燥者。宜六味丸少減澤瀉。

質按。補足三陰不足。故名六成。六者水成數。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也。

七成湯

破故紙(炒錘碎三錢) 熟附子(一錢) 遼五味(八分) 白茯苓(一錢) 人參(一錢) 甘草(炙五分)

照常煎服。愈後更發者。宜八味丸倍加附子。

質按。補命門真陽。故名七成。七者火生數。即天二生火。地七成之之義也。

小便

熱到膀胱。小便赤色。邪到膀胱。干於氣分。小便膠濁。(邪從小便分離)干於血分。溺血畜血。留邪欲去。小便數急。膀胱不約。小便自遺。膀胱熱結。小便閉塞。

質曰。吳氏分邪之與熱。而明本之與標。其說極細矣。蓋亦原長沙。長沙黃連湯之條曰。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也。蓋遺尿與尿閉。俱有虛實之分。不可概論也。

熱到膀胱者。其邪在胃。胃熱灼於下焦在膀胱。但有熱而無邪。惟令小便赤色而已。其治在胃。

質曰。傳變不常條云。與導赤散五苓五皮之類。分毫無效者。得大承氣一服。小便如注而愈。可以參考。

邪到膀胱者。乃疫邪分布下焦。膀胱實有之邪。不止於熱也。從胃家來。治在胃。兼治膀胱。若純治膀胱。胃氣乘勢。擁入膀胱。非其治矣。若腸胃無邪。獨小便急數。或白膏如馬遺。(遺者。尿也。漢書東方朔傳。遺殿上。)其治在膀胱。宜豬苓湯。

豬苓湯 邪干氣分者。宜之。

豬苓(二錢) 澤瀉(二錢) 滑石(五錢) 甘草(八分) 木通(一錢) 車前(二錢)

燈心煎服。

桃仁湯 邪干血分者。宜之。

桃仁(三錢研如泥) 丹皮(一錢) 當歸(一錢) 赤芍(一錢) 阿膠(二錢) 滑石(五錢)

照常煎服。小腹痛。按之硬痛。小便自調者。畜血也。加大黃三錢。甚則抵當湯。藥分三等。(桃仁湯。桃仁加大黃。抵當湯也。)隨其病之輕重而施治。

質曰。小便膠濁。及溺血者。宜長沙豬苓湯。若兼畜血有。宜桃仁湯。劇者大黃牡丹湯。其效優於抵當湯遠矣。

前後虛實

病有先虛後實者。宜先補而後瀉。有先實後虛者。宜先瀉而後補。所謂先虛後實者。或因他病先虧。或因年高血弱。或因先有內傷勞倦。或因新產亡血過多。或舊有吐血。及崩漏之證。時疫將發。即觸動舊疾。或吐血。或崩漏。以致亡血過多。然後邪熱漸漸加重。以上並宜先補而後瀉。瀉者謂疏導之劑。並承氣下藥。概而言之也。凡遇先虛後實者。此萬不得已。而投補劑一二帖。後虛證少退。便宜治疫。若補劑連進。必助疫邪。禍害隨至。所謂先實後虛者。疫邪應下失下。血液為熱搏盡。原邪尚在。宜急下之。邪退六七。急宜補之。虛回五六。慎勿再補。多服則邪熱復熾。下後畢竟加添虛證者。方可補。若以意揣度其虛。不見虛證。誤用補劑。貽害不淺。

質曰。此篇示逐機法。宜與乘除。及補瀉兼施篇。為一類見。

脈厥

溫疫得里證。神色不敗。言動自如。別無怪證。忽然六脈如絲。微細而軟。甚至於無。或兩手俱無。或一手先伏。察其人。不應有此脈。今有此脈者。皆緣應下失下。內結壅閉。營氣逆於內。不能達於四末。此脈厥也。亦多有過用黃連石膏諸寒之劑。強遏其熱。致邪愈結。脈愈不行者。醫見脈微欲絕。以為陽證得陰脈。為不治。委而棄之。以此誤人甚眾。若更用人參生脈散輩。禍不旋踵宜承氣綬緩下之。六脈自復。

質曰。余每遇此證。輒診脈於尺澤及腋下。必大而實。或滑而數。

脈證不應

表證脈應浮。不浮者亦有可汗而解者。以邪氣微。不能牽引正氣。故脈不應。里證脈應沉。不沉者亦有可下而解者。以邪氣微不能抑鬱正氣。故脈不應。陽證見陰脈。有可生者。神色不敗。言動自如。乃稟賦脈也。再問平日無此脈。乃脈厥也。下後脈實。亦有病愈者。但得證減。復有實脈。乃天年脈也。夫脈不可一途而取。須以神氣形色病證。相參以決安危為善。

質曰。夫脈者。以吾之氣。接渠之氣。以我神。揣彼神。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彼我權衡。以決安危也。吳氏之言。可以為診理要訣矣。古曰。知其要者。一言而達。蓋吳氏之謂夫。

張昆源之室。年六旬。得滯下。後重窘急。日三四十度。脈常歇止。諸醫以為雀啄脈。必死之候。咸不用藥。延予診視。其脈參伍不調。或二動一止。或三動一止而復來。此澀脈也。

質按。此脈近於結若代。豈可以澀名耶。澀反於滑。往來澀滯也。

年高血弱。下利膿血。六脈短澀。固非所能任。詢其飲食不減。形色不變。聲音烈烈。言語如常。非危證也。遂用芍藥湯。加大黃三錢。大下純膿成塊者兩碗許。自覺舒快。脈氣漸續。而利亦止。數年後。又患傷風。咳嗽痰涎湧甚。診之又得前脈。與杏桔湯二劑。嗽止脈調。方知此婦。凡病俱作此脈。大抵治病。務以形色脈脈參考。庶不失其大段。方可定其吉凶也。

體厥

陽證陰脈。身冷如冰。為體厥。

施幼聲。賣卜頗行。年四旬。稟賦肥甚。六月患時疫。口燥舌乾。胎刺如鋒。不時太息。咽喉腫痛。心腹脹滿。按之痛甚。渴思冰水。日晡益甚。小便赤澀得涓滴則痛甚。此下證悉備。但通身肌表如冰。指甲青黑。六脈如絲。尋之則有。稍按則無。醫者不究里證熱極。但引陶氏(節庵)全生集。以為陽證。但手足厥逆。若冷過肘膝。便是陰證。今已通身冰冷。此之冷過肘膝。更甚。宜其為陰證。一也。宜陶氏以脈分陰陽二證。全在有力無力中分。今已脈微欲絕。按之如無。比之無力。更甚。宜其為陰證。二也。陰證而得陰脈之至者。復有何說。遂主附子理中湯。未服。延予至。以脈相參。表裡互較。此陽證之最者。下證悉具。但嫌下之晚耳。蓋因內熱之極。氣道壅閉。乃至脈微欲絕。此脈厥也。陽郁則四肢厥逆。況素稟肥盛。尤易壅閉。今亢陽已極。以至通身冰冷。此體厥也。急投大承氣湯。囑其緩緩下之。脈至厥回。便得生矣。其妻聞一曰陰證。一曰陽證。天地懸隔。疑而不服。更請一醫。指言陰毒。須灸丹田。其兄疊延三醫續至。皆言陰證。乃進附子湯。下咽如火。煩躁頓加。逾時而卒。

質曰。陰證冷過肘膝多死。今至通身冰冷。而不死者。此所謂熱厥也。有白虎證。又有承氣證。長沙曰。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又曰。厥深者。熱亦深。厥當下之。

乘除

(算法。添算曰乘。減算曰除。)

病有純虛純實。非補即瀉。何有乘除。設遇既虛且實者。補瀉間用。當詳孰先孰後。從少從多。可緩可急。隨其證而調之。

吳江沈青來之室。少寡。素多鬱怒。而有吐血證。歲三四發。吐後即已。無有他證。蓋不以為意也。三月間。別無他故。忽有小發熱。頭疼身痛。不惡寒而微渴。若惡寒不渴者。乃感冒風寒。今不惡寒微渴者。疫也。至第二日。舊證大發。吐血倍常。更加眩暈。手振煩躁。種種虛躁。飲食不進。且熱漸加重。醫者病者。但見吐血。以為舊證復發。不知其為疫也。故以發熱認為陰虛。頭疼身痛認為血虛。不察未吐血前一日。已有前證。非吐血後所加之證也。諸醫議補。問予可否。余曰。失血補虛權宜則可。蓋吐血者。內有結血。正血不能歸經。所以吐也。結血牢固。豈能吐乎。能去其結。於中無阻。血自歸經。方冀不發。若吐後專補。內則血滿。既滿不能歸。血從上溢也。設用寒涼尤誤。投補劑。亦只顧目前之虛。用參暫效。不能拔去病根。日後又發也。況又兼疫。今非昔比。今夙疾因傷而發。血脫為虛。邪在為實。是虛中有實。如投補劑。始則以實填虛。沾其補益。既而以實填實。災害立至。於是暫用人參二錢。以茯苓歸芍佐之。兩劑後。虛證咸退。熱減六七。醫者病者。皆謂用參得效。均欲連進。余禁之不止。乃恣意續進。便覺心胸煩悶。腹中不和。若有積氣。求噦不得。此氣不時上升。便欲作嘔。心下難過。遍體不舒。終夜不寐。喜按摩槌擊。此皆別加有餘之變證也。所以然者。止有三分之疫。只應三分之熱。適有七分之虛。經絡枯澀。陽氣內陷。故有十分之熱。分而言之。其間是三分實熱。七分虛熱也。向則本氣空虛。不與邪搏。故無有餘之證。但虛不任邪。惟懊憹鬱冒眩暈而已。今投補劑。是以虛證減去。熱減六七。所餘三分之熱者。實熱也。乃是疫邪所致。斷非人參可除者。今再服之。反助疫邪。邪正相搏。故加有餘之變證。因少與承氣。微利之而愈。按此病。設不用利藥。宜靜養數日。亦自愈。以其人大便。一日一行。則知胃氣通行。邪氣在內。日從胃氣下趨。故自愈。間有大便自調而不愈者。內有灣糞隱曲不行。下之得宿糞極臭者。病始愈。設邪未去。恣意投參。邪乃益固。日久不除。醫見形體漸溲。便指為怯證。愈補愈危。死者多矣。

質曰。夫惡寒而不渴者。感冒也。渴而不惡寒者。疫也。在其初宜審焉。蓋惡寒者。為太陽之主讓。渴者。為陽明之主證也。

卷下

雜氣論

日月星辰。天之有象可睹。水火土石。地之有形可求。昆蟲草木。動植之物可見。寒熱溫涼。四時之氣。往來可覺。至於山嵐瘴氣。嶺南毒霧。鹹得地之濁氣。猶可以察。而惟天地之雜氣。種種不一。亦猶天之有日月星辰。地之有水火土石。氣交之中。有昆蟲草木之不一也。草木有野葛巴豆。星辰有羅計熒惑。(五雜沮。天部曰。金木土水火。五星之外。又有四餘星。一曰紫氣。二曰月孛。三曰羅喉。四曰計都。而羅計二星。人多忌。)昆蟲有毒蛇猛獸。土石有雄硫磠信。萬物各有善惡之不等。是知雜氣之毒亦然。然氣無形可求。無象可見。況無聲復無臭。何能得睹得聞。人惡得而知其氣也。其來無時。其著無方。眾人有觸之者。名隨其氣而為諸病焉。其為病也。或時眾人發頤。或時眾人頭面浮腫。俗名為大頭瘟是也。或時眾人咽痛。或時音啞。俗名為蝦蟆瘟是也。或時眾人瘧痢。或為痹氣。或為痘瘡。或為斑疹。或為瘡疥疔瘇。或時眾人目赤腫痛。或時眾人嘔血暴下。俗名為瓜瓤瘟。探頭瘟是也。或時眾人癭痎。俗名為疙瘩瘟是也。為病種種。難以枚舉。大約病偏於一方。延門合戶。眾人相同。皆時行之氣。即雜氣為病也。為病種種。是知氣之不一也。蓋當其時。適有某氣。專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故眾人之病相同。非關臟腑經絡。或為之證也。不可以年歲四時為拘。蓋非五運六氣。所即定者。是知氣之所至無時也。或發於城市。或發於村落。他處安然無有。是知氣之所著無方也。疫氣者。亦雜氣中之一。但有甚於他氣。故為病頗重。因名之厲氣。雖有多寡不同。然無歲不有。至於瓜瓤瘟。疙瘩瘟。緩者朝發夕死。急者頃刻而亡。此又在諸疫中最重者。幸而幾百年來罕有之。不可以常疫並論也。至於發頤咽痛。目赤斑疹之類。其時村落中。偶有一二人所患者。雖不與眾人等。然考其證。甚合某年某處。眾人所患之病。纖悉相同。治法無異。此即當年之雜氣。但目令所鐘不厚。所患者希少耳。此又不可以眾人無有。斷為非雜氣也。況雜氣為病最多。而舉世皆誤認為六氣。假如誤認為風者。如大麻風鶴膝風。痛風歷節風。老人中風。腸風厲風之類。概用風藥。未嘗一效。實非風也。皆雜氣為病耳。至又誤認為火者。如疔瘡發背癰疽。疳毒氣毒流注。流火丹毒。與夫痘麻斑疹之類。以為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投芩連梔柏。未嘗一效。實非火也。亦雜氣之所為耳。至於誤認為暑者。如霍亂吐瀉。瘧痢暴注。腹痛絞腸痧之類。皆誤認為暑。作暑證治之。未嘗一效。與暑何與焉。至於一切雜證。無因而生者。並皆雜氣所成。蓋因雜氣來而不知。感而不覺。惟向風寒暑濕所見之氣求之。既已錯認病原。未免誤投他藥。劉河間作原病式。蓋祖五運六氣。百病皆原於風寒暑濕燥火。謂為病者。無出此六氣。實不知雜氣為病。更多於六氣。六氣有限。現在可測。雜氣無窮。茫然不可測。專務六氣。不言雜氣。豈能包括天下之病與。

質曰。夫疫。役也。眾人均等之謂也。偶有一二人患輕微之證者。以與某年某處眾人所患。其證相同也。直指謂疫。然則時疫與他病。其證相同者。亦可謂非時疫。然其實即疫也。不得不謂之疫。謂疫則違名義。不謂則失其實。於此乎吾常病於病名之無益於治。而或紊其實也。無已則仿長沙。以六經包括萬病歟。

論氣所傷不同

所謂雜氣者。雖曰天地之氣。實由方土之氣也。蓋其氣從地而起。有此氣則有是病。譬如所言天地生萬物。然亦由方土之產也。彼植物藉雨露而滋生。動物藉飲食而頤養。必先有是氣。然後有是物。推而廣之。有無限之氣。因有無限之物也。但二五(陰陽五行)之精。未免生剋制化。是以萬物各有宜忌。宜者益而忌者損。損者制也。故萬物各有所制。如貓制鼠。如鼠制象之類。既知以物制物。即知以氣制物矣。以氣制物者。蟹得霧則死。棗得霧則枯之類。此有形之氣。動植之物。皆為所制也。至於無形之氣。偏中於動物者。如牛瘟羊瘟。雞瘟鴨瘟。豈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獸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知其氣各異。故謂之雜氣。夫物者氣之化也。氣者物之變也。知氣可以制物。則知物之可以制氣矣。夫物之可以制氣者。藥物也。如蜒蚰解蜈蚣之毒。貓肉治鼠瘺之潰。此受物之氣以為病。還以物之氣制之。至於受無形雜氣為病。莫知何物之能制矣。惟其不知何物之能制。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當之。嗟乎。即三法且不能盡善。況能知物乎。能知以物制氣。一病足有一藥之制病已。不煩君臣佐使。品味加減之勞矣。

質曰。雜氣論。及論氣所傷不同之二篇。是吳氏精神之所匯。猶書之有禹貢洪範。足以觀其學識深高。瘟疫一篇文字蓋自此而出矣。所論辨。雖不脫拗理之習。亦多所發明。格致之功。起於金元諸子遠矣。學者須熟讀精思。必將有大所得也。

論氣盛衰

其年疫氣盛行。所患皆重。最能傳染。即童輩皆知其為疫。至於微疫。反覺無有。蓋毒氣所鍾。有厚薄也。其年疫氣衰少。里閭所患者。不過幾人。且不能傳染。時師皆以傷寒為名。不知者固不言疫。知者亦不便言疫。然則何以知其為疫。蓋脈證與盛行之年。所患之證。纖悉相同。至於用藥取效。毫無差別。是以知溫疫。四時皆有。常年不斷。但有多寡輕重耳。疫氣不行之年。亦有微疫。眾人皆以感冒為名。實不知為疫也。設用發散之劑。雖不合病。然亦無大害。疫自愈。實非藥也。即不藥亦自愈。至有稍重者。誤投發散。其害尚淺。若誤用補劑。及寒涼。反成痼疾。不可不辨。

蛔厥

疫邪傳里。應下失下。邪氣盛於內。四肢厥冷。胃熱如沸。蛔動不安。下既不通。必反於上。蛔因嘔出。此常事也。但治其胃。蛔厥自愈。每見醫家。妄引經論。臟寒蛔上入膈。其人當吐蛔。又云。胃中冷必吐蛔之句。便用烏梅丸。或理中安蛔湯。方中乃細辛附子乾薑。桂枝川椒。皆辛熱之品。投之如火上添油。殊不知疫證。表裡上下皆熱。始終從無寒證者。不思現前事理。徒記紙上文辭。以為依經傍注。坦然用之無疑。因此誤人甚眾。

質曰。拘泥文辭。不曉事理。貴耳而賤目者。古今讀書家通弊。不特醫事也。又曰吐死蛔者。屬熱。吐活蛔者。多屬胃寒。死蛔色白。活蛔微紅色。

呃逆

胃氣逆則為呃逆。吳中稱為冷呃。以冷為名。遂指為胃寒。不知寒熱皆令呃逆。且不以本證相參。專執俗語為寒。遂投丁茱薑桂。誤人不少。此比執辭害義者。尤為不典。治法各從其本證而消息之。如見白虎證。則投白虎。見承氣證。則投承氣。膈間痰閉。則宜導痰。如果胃寒。丁香柿蒂散宜之。然不若四逆湯功效殊捷。要之但治本證。其呃自止。他可以類推矣。

質曰。呃逆者。膈膜之痙攣也。有虛實之分。宜從本證而治之。概為胃寒誤矣。故吳氏辨駁之。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時疫初起。邪氣盤踞於中。表裡阻隔。裡氣滯而為悶。表氣滯而為頭疼身痛。因見頭疼身痛。往往誤認為傷寒表證。因用麻黃桂枝。香蘇葛根敗毒。九味羌活之類。此皆發散之劑。強求其汗。妄耗津液。經氣先傷。邪氣不損。依然發熱。更有邪氣傳里。表氣不能通於內。必壅於外。每至午後潮熱。熱甚則頭脹痛。熱退則已。此豈表實者耶。以上似表。誤為表證。妄投升散之劑。原邪愈實。火氣上升。頭疼轉甚。須下之。裡氣一通。經氣降而頭疼立止。若果感冒頭疼。無時不痛。為可辨也。且有別證相參。不可一途而取。若汗若下後。脈靜身涼。渾身肢節反加痛甚。一如被杖。一如墜傷。少動則痛苦號呼。此經氣虛營衛行澀也。三四日內。經氣漸回。其痛漸止。雖不藥必自愈。設妄引經論。以為風濕相搏。一身盡痛。不可轉側。遂投疏風勝濕之劑。身痛反劇。以此誤人甚眾。

傷寒傳胃。即便潮熱譫語。下之無辭。今時疫初起。便作潮熱。熱甚亦能譫語。誤認為里證。妄用承氣。是為誅伐無辜。不知伏邪附近於胃。邪未入腑。亦能潮熱。午後熱甚。亦能譫語。不待胃實而後能也。假令常瘧熱甚。亦作譫語。癉瘧不惡寒。但作潮熱。此豈胃實者耶。以上似里證。誤投承氣。裡氣先虛。及邪陷胃。轉見胸腹脹滿。煩渴益甚。病家見勢危篤。以致更醫。醫見與下藥病甚。乃指大黃為砒毒。或投瀉心。或投柴胡枳桔。留邪在胃。變證日增。神脫氣盡而死。向則不應下而反下之。今則應下而反失下。蓋因表裡不明。用藥前後失序之誤。

質按。長沙曰。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小便赤者。與承氣湯。其小便反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又曰。解後身疼痛者。宜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宜參考。

論食

時疫有首尾皆能食者。此邪不傳胃。切不可絕其飲食。但不宜過食耳。有愈後數日。微渴微熱。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氣衰弱。強與之。即為食復。有下後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當與之。先與米食一小杯。如至茶甌。漸進稀粥。不可盡意。飢則再與。如忽加吞酸。反覺無味。乃胃氣傷也。當停谷一日。胃氣復。復思食也。仍如漸進法。有愈後十數日。脈靜身涼。表裡俱和。但不思飲食者。此中氣不蘇。當與粥飲迎之。得谷後。即思食覺飢。久而不思食者。一法以人參一錢煎湯與之。少引胃氣。忽覺思食。便可勿服。

質曰。論食綿密精緻。自少而多。自稀而稠。秩如有法。嚴不可犯。又調理法曰。多與。早與。遲與。皆非所宜。宜與此篇參考。

論飲

煩渴思飲。酌量與之。若引飲過多。自覺水停心下。名停飲。宜四苓散。如大渴思飲冰水及冷飲。無論四時。皆可量與。蓋內熱之極。得冷飲相救甚宜。能飲一升。止與半升。寧使少頃再飲。至於梨汁藕汁。蔗漿西瓜。皆可備不時之需。如不欲飲冷。當易白滾湯與之。乃至不思飲。則知胃和矣。

質按。長沙曰。渴思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又曰。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又曰。少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蓋少少者。不使盡意也。若盡意飲之。必為水逆。甚非法也。吳氏曰。煩渴思飲。酌量與之。又曰。能飲一升。止與半升。仍是長沙之法。

四苓湯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豬苓(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取長流水煎服。古方有五苓散。用桂枝者。以太陽中風。表證未罷。併入膀胱。用四苓以利小便。加桂枝以解表邪。為雙解散。即如少陽並於胃。以大柴胡。合表裡而治之。今人但見小便不利。便用桂枝。何異聾者之聽宮商。胃本無邪。故用白朮以建中。今不用白朮者。疫邪傳胃而渴。白朮性壅。恐以實填實也。加陳皮者。和中利氣也。

質按。吳氏以為桂枝發汗。而其性辛溫。白朮健胃。而其弊壅塞。故共去之。蓋亦惡溫補之偏見。

損復

邪傷人也。始而傷氣。繼而傷血。傷肉傷筋傷骨。邪毒既退。始而復氣。繼而復血。復肉復筋復骨。以柔脆者。易損亦易復也。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故男先傷右。女先傷左。及其復也。男先復左。女先復右。以素虧者易損。素實者易復也。

質曰。男女左右之說。漢人拗理之習。吳氏亦不得脫也。

嚴正甫。年三十。時疫後。脈證俱平。飲食漸進。忽然肢體浮腫。別無所苦。此即氣復也。蓋大病後。血未成。氣暴復。血乃氣之依歸。氣無所依。故為浮腫。嗣後飲食漸加。浮腫漸消。若誤投行氣利水藥則謬矣。

張德甫。年二十。患禁口痢。晝夜無度。肢體僅有皮骨。痢雖減。毫不進谷。以人參一錢煎湯。入口不一時。身忽浮腫。如吹氣球速。自後飲食漸進。浮腫漸消。腫間已有肌肉矣。

若大病後。三焦受傷。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肢體浮腫。此水氣也。與氣復懸絕。宜金匱腎氣丸。及腎氣煎。若誤用行氣利水藥必劇。凡水氣足冷。肢體常重。氣復足不冷。支體常輕。為異。

質曰。氣復與水腫相似。試以指按之。肌膚從沒。放之從復者。氣復也。須臾復故者。水腫也。久不能復者。虛腫也。此所其不同。瘥後貪食者。多患水腫。蓋氣血未復。特胃氣暴復。易飢而易消。貪食而不止。故未熟之液。滿於一身也。不腫必下利。宜節飲食。自愈。若飲食不進。先自足浮腫。漸及腰腹。色白而光澤。按之如敗瓜者。此由氣血共虛。元氣不能四布也。宜補之。或心下先腫。或小腹先腫者。屬於胃膀胱之衰弱。或由余邪不盡。有虛實之分。共為難治。適有一手俄腫。或一足腫大者。是屬內臟之焮腫。多死。

余桂玉。年四十。時疫後。四肢脫力。竟若癱瘓。數日後。右手始能動。又三日。左手方動。又俞桂岡子室。所患皆然。

質曰。適亦然耳。焉足以為定論。

標本

諸竅乃人身之戶牖也。邪自竅而入。未有不由竅而出。經曰。(素問熱論)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已入於府者。可下而已。麻徵君。(麻九疇字知幾。從張子和學醫。故詳儒門事親。)復增汗吐下三法。總是導引其邪。從門戶而出。可為治疫之大綱。舍此皆治標云爾。今時疫首尾。一於為熱。獨不言清熱者。蓋因邪而發熱。但能治其邪。不治其熱而熱自已。夫邪之與熱。猶形影相依。形亡而影未有獨存者。若以黃連解毒湯。黃連瀉心湯。純乎類聚寒涼。專務清熱。既無汗吐下之能。焉能使邪從竅而出。是忘其本。徒治其標。何異於小兒捕影。

行邪伏邪之別

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故治法有難有易。取效有遲有速。所謂行邪者。如正傷寒。始自太陽。或傳陽明。或傳少陽。或自三陽入胃。如行人經由某地。本無根蒂。因其漂浮之勢。病形雖重。若果在經。一汗而解。若果傳胃。一下而愈。藥到便能獲效。所謂伏邪。如溫疫之邪。伏於膜原。如鳥棲巢。如獸藏穴。營衛所不關。藥石所不及。至其發也。邪毒漸張。內侵於府。外淫於經。營衛受傷。諸證漸顯。然後可得而治之。方其浸淫之際。邪毒尚在膜原。此時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離膜原。乃觀其變。待其或出表。或入里。然後可導邪使去。邪盡方愈。初發之時。毒勢漸張。莫之能御。其時不惟不能即瘳。而病證日惟加重。病家見證日增。即欲更醫。醫家不解。亦自驚疑。竟不知先時感受邪甚則病甚。邪微則病微。病之輕重。非關於醫。人之生死。全賴於藥石。故諺曰。傷寒莫治頭。勞怯莫治尾。若果正傷寒。初受於肌表。不過在經之浮邪。一汗即解。何難治之有。此言蓋指溫疫而設也。所以疫邪方張之際。勢不可遏。但使邪毒速離膜原。便是治法全在後段工夫。識得表裡虛實。更詳輕重緩急。投劑不致差謬。如果可以萬舉萬全。即使感受之最重者。按法治之。必無殞命之理。若夫久病枯削。酒色耗竭。耆耄風燭者。此等已是天真幾絕。更加溫疫。自是難支。又不可同日而語矣。

質曰。扁鵲嘗曰。病入骨髓者。雖司命不可如之何。今吳氏曰。即使感受之最深者。按法治之。必無殞命之理。其說可疑。蓋又豪傑氣魄。

應下諸證

舌白胎。漸變黃胎。

邪在膜原。舌上白胎。邪在胃家。舌上黃胎。胎老變為沉香色也。白胎未可下。黃胎宜下。

質曰。以下六條。審舌胎。以辨病之輕重。及邪之所著。蓋發明前賢所未言。以為後學之針車也。其功亦鉅矣。

舌黑胎

邪毒在胃。薰騰於上。而生黑胎。有黃胎老而變焦色者。有津液潤澤。作軟黑胎者。有舌上乾燥。作硬黑胎者。下後二三日。黑皮自脫。又有一種舌上俱黑而無胎。此經氣。非下證也。妊娠多見此。陰證亦有此。並非下證。下后里證去。舌尚黑者。胎皮未脫也。不可再下。務在有下證方可下。舌上無胎。況無下證。誤下舌反見離離黑色者危。急當補之。

舌芒刺

熱傷津液。此疫毒之最重者。急當下。老人微疫。無下證。舌上乾燥。易生胎刺。用生脈散。生津潤燥。芒刺自去。

舌裂

日久失下。血液枯極。多有此證。又熱結傍流。日久不治。在下(腸)則津液消亡。在上(胃)則邪火毒熾。亦有此證。急下之。裂自滿。

舌短 舌硬 舌卷

皆邪氣勝。真氣虧。急下之。邪毒去。真氣回。舌自舒。

質曰。舌短舌硬舌卷。此三者。亦有虛實之分。宜審之。

白砂胎

舌上白胎。乾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胎。乃自白胎之時。津液乾燥。邪雖入胃。不能變黃。宜急下之。若白胎潤澤者。邪在膜原也。邪微胎亦微。邪氣盛。胎如積粉滿布。其舌猶未可下。久而胎色不變。別有下證。服三消飲。次早舌即變黃。

唇燥裂 唇焦色 唇口皮起 口臭 鼻孔如煙煤

胃家熱。多有此證。固當下。唇口皮起。仍用別證互較。鼻孔煤黑。疫毒在胃。下之無辭。

質按。唇燥裂。焦色。唇口皮起。此三者。或有不可下者。不可概為下證也。口臭可吐者多。

口燥渴

更有下證者。宜下之。下後邪去胃和。渴自減。若服花粉門冬知母。冀其生津止渴殊謬。若大汗。脈長洪而渴。未可下。宜白虛湯。汗更出。身涼渴止。

目赤 咽乾 氣噴如火 小便赤黑涓滴作痛 小便極臭 揚手擲足 脈沉而數

皆為內熱之極。下之無辭。

質曰。咽乾有虛實之分。宜審之。

潮熱 譫語

邪在胃有此證。宜下。然又有不可下者。詳載似里非里。熱入血室。神虛譫語。三條之下。

善太息

胃家實。呼吸不利。胸膈痞悶。每欲引氣下行。故然。

心下滿 心下高起如塊 心下痛 腹脹滿 腹痛按之愈痛 心下脹痛

以上皆胃家邪實。內結氣閉。宜下之。氣通則已。

頭脹痛

胃家實。氣不下降。下之頭痛立止。若初起頭痛。別無下證者。未可下。

小便閉

大便不通。氣結不舒。大便行。小便立解。誤服行氣利水藥。無益。

大便閉 轉屎氣極臭

更有下證。下之無辭。有血液枯竭者。無表裡證。為虛燥。宜蜜煎導。及膽導。

大腸膠閉 協熱下利 熱結傍流

並宜下。詳見大便條下。

四逆 脈厥 體厥

並屬氣閉。陽氣鬱內。不能四布於外。胃家實也。宜下之。下後反見此證者。為虛脫。宜補。

質曰。以上三章。有陰證。有陽證。又有痧證。有食傷積聚。蛔厥臟厥。宜審之。

發狂

胃家實。陽氣盛也。宜下之。有虛煩似狂。有因欲汗作狂。並詳見本條。忌下。

應補諸證

向謂傷寒無補法者。(和劑局方。許洪指南總論說。)蓋傷寒時疫。均是客邪。然傷於寒者。不過風寒。乃天地之正氣。尚嫌其填實。而不可補。今感疫氣者。乃天地之毒氣。補之則壅裹甚毒。邪火愈熾。設誤補之。為害尤甚於傷寒。此言其常也。及言其變。則又有應補者。或日久失下。形神幾脫。或久病先虧。或先受大勞。或老人枯竭。皆當補瀉兼施。設因行而增虛證者。宜急峻補。(虛證散在諸篇。此不再贅)虛證少退。切忌再補。(詳見前虛後實)補後虛證不退。及加變證者危。下後虛證不見。乃意度其虛。輒用補劑。法所大忌。凡用補劑。本日不見佳處。即非應補。蓋人參為益元氣之極品。開胃氣之神丹。下咽之後。其效立見。若用參之後。元氣不回。胃氣不轉者。勿謂人參之功不捷。蓋因投之不當耳。急宜另作主張。若恣意投之。必加變證。加而更投之者死。

質按。吳氏謂。人參下咽。其效立見。是本因下之。元氣暴奪者耳。若夫久虛以漸者。豈得如此效捷耶。

論陰證世間罕有

傷寒陰陽二證。方書皆以對待言之。凡論陽證。即繼之以陰證。讀者以為陰陽二證。世間均有之病。所以臨診之際。先將陰陽二證。在於胸次。往來躊躇。最易致誤。甚有不辨脈證。但窺其人。多蓄少艾。(孟子曰。知好色則慕少艾。爾雅云。少艾美好也。)或適在妓家。或房事後得病。或病適至行房。醫問及此。便疑為陰證。殊不知病之將至。雖僧尼寡婦。室女童男。曠夫閹宦。亦皆有之。與房欲何與焉。即使多儲少艾。頻宿娼妓。房事後適病。病適至行房。此際偶值病邪發行。膜原氣壅火鬱。未免發熱。到底終是陽證。與陰證何與焉。況又不知陰證實乃世間罕有之證。而陽證似陰者。何日無之。究甚所。以然者。蓋不論傷寒溫疫。傳入胃家。陽氣內郁。不能外布。即便四逆。所謂陽厥是也。又曰。(傷寒論。厥陰篇。)厥微熱亦微。厥深熱亦深。其厥深者。甚至冷過肘膝。脈沉而微。劇則通身冰冷。脈微欲絕。雖有輕重之分。總之為陽厥。因其觸目皆是。苟不得其要領。於是誤認者良多。況且溫疫每類傷寒。苟不得要領。最易混淆。夫溫疫熱病也。從無感寒。陰自何來。一也。治溫疫數百人。才遇二三正傷寒。二也。及治正傷寒數百人。才遇二三真陰證。三也。前後統論。苟非歷治多人。焉能一見陰證。豈非世間罕有之病耶。觀今傷寒科盛行之醫。歷數年間。或偶得遇一真陰證者有之。由之觀是。又何必才見傷寒。便疑陰證。況多溫疫。又非傷寒者乎。

質按。吳氏所謂溫疫。即長沙陽明病。固無陰證。然因誤汗誤下。陽氣脫者。適有見陰證。

論陽證似陰

凡陽厥。手足皆冷。或冷過肘膝。甚至手足指甲皆青黑。劇則遍身冰冷如石。血凝青紫成片。或六脈無力。或脈微欲絕。以上脈證。悉見純陰。猶以為陽證何也。及審內證。氣噴如火。齦爛口臭。煩渴譫語。口燥舌乾。舌胎黃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滿。小腹疼痛。小便赤澀。涓滴作痛。非大便燥結。即大腸膠閉。非協熱下利。即熱結傍流。以上內三焦。悉見陽證。所以為陽厥也。粗工不察內多下證。但見表證脈體純陰。誤投溫劑。禍不旋踵。凡陽證似陰證者。溫疫與正傷寒。通有之。其有陰證似陽者。此正傷寒家事。在溫疫。無有此讓。故不附載。(詳見傷寒實錄)溫疫陽證似陰者。始必由膜原。以漸傳里。先幾日發熱。以後四肢逆冷。傷寒陽證似陰者。始必由陽經。發熱脈浮而數。邪氣自外漸次傳里。裡氣壅閉。脈體方沉。乃至四肢厥逆。蓋非一日矣。其真陰者。始則惡寒而不發熱。其脈沉細。當即四肢逆冷。急投附子回陽。二三日失治即死。捷要辨法。凡陽證似陰。外寒而內必熱。故小便血赤。以陰證似陽者。格陽之證也。上熱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為據。以此推之。萬不失一。

質按。長沙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又曰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具。吳氏蓋本於此。然是謂其常也。至於言其變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云云之類。不可固執也。

舍病治藥

嘗遇微疫。醫者誤進白虎湯數劑。續得四肢厥逆。病勢轉劇。更醫。謬指為陰證。投附子湯病愈。此非治病。實治藥也。雖誤病原。藥則偶中。醫者之庸。病者之福也。蓋病本不藥自愈之證。因連進白虎。寒涼剽悍。抑遏胃氣。以致四肢厥逆。疫邪強伏。故病增劇。今投溫劑。胃氣通行。微邪流散。故愈。若果直中無陽陰證。誤投白虎。一劑立斃。豈容數劑耶。

舍病治弊

一人感疫。發熱煩渴。思飲冰水。醫者以為凡病須忌生冷。禁止甚嚴。病者苦索勿與。遂至兩目火迸。咽喉焦燥。不時煙焰上騰。晝夜不寐。目中見鬼無數。病劇苦甚。自謂但得冷飲一滴下咽。雖死無恨。於是乘隙匍匐。竊取井水一盆。置之枕傍。飲一杯頓覺清亮。二杯鬼物潛消。三杯咽喉聲出。四杯筋骨舒暢。飲至六杯。不知盞落枕傍。竟而熟睡。俄而大汗如雨。衣被濕透。脫然而愈。蓋因其人瘦而多火。素稟陽藏。始則加之以熱。經絡枯燥。既而邪氣傳表。不能作正汗而解。誤投升散。則病轉劇。今得冷飲。表裡和潤。所謂除弊便是興利。自然汗解宜矣。更有因食因痰。因寒劑。而致虛陷。疾不愈者。皆當舍病治弊。以此類推。可以應變於無窮矣。

論輕疫誤治每成痼疾

凡客邪。皆有輕重之分。惟疫邪感受輕者。人所不識。往往誤治而成痼疾。假令患痢。晝夜無度。水穀不進。人皆知其為痢也。其有感之輕者。晝夜雖行四五度。飲食如常。起居如故。人亦知其輕痢。未嘗誤以他病治之者。憑有積滯耳。至於溫疫感之重者。身熱如火。頭疼身痛。胸腹脹滿。胎刺譫語。斑黃狂躁。人皆知其危疫也。其有感淺者。微有頭疼身痛。午後稍有潮熱。飲食不甚減。但食後或覺脹滿。或覺噁心。脈微數。如是之疫。最易誤認。即醫家素以傷寒溫疫為大病。今因證候不顯。多有不覺其為疫也。且人感疫之際。來而不覺。既感不知。最無憑據。又因所感之氣薄。今發時證不甚現。雖有頭疼身痛。況飲食不絕。力可徒步。又焉得而知其疫也。病人無處追求。每每妄訴病原。醫家不善審察。未免隨情錯認。有如病前適遇小勞。病人不過以此道其根由。醫家不辨是非。便引東垣勞倦傷脾。元氣下陷。乃執甘溫除大熱之句。(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為熱中論云云。)隨用補中益氣湯。壅補其邪。轉壅轉熱。轉熱轉瘦。轉瘦轉補。多至危殆。或有婦人患此。適逢產後。醫家便認為陰虛發熱。血虛身痛。遂投四物。及地黃丸。泥滯其邪。遷延日久。病邪益固。邀遍女科。無出滋養陰血。屢投不效。復更涼血通瘀。不知原邪仍在。積熱自是不除。日漸虺羸。終成廢痿。凡人未免七情勞郁。醫者不知為疫。乃引丹溪五火相扇之說。(詳于格致餘論。相火之論。)或指為心火上炎。或指為肝火衝擊。惟類聚寒涼。冀其直折。而反凝注其邪。徒傷胃氣。疫邪不去。瘀熱何清。延至骨立而斃。或有宿病淹纏。適逢微疫。未免身痛發熱。醫家病家。同認為病加重。仍用前藥加減。有妨於疫。病益加重。至死不覺者。如是種種。難以盡述。

質曰。凡物微則難辨。大則易知。豈獨疫哉。故曰。能見日月。不足為明。能聞雷霆。不足為聰。此以君子慎其微矣。

肢體浮腫

時疫潮熱而渴。舌黃身痛。心下滿悶。腹時痛。脈數。此應下之證也。外有通身。及面目浮腫。喘急不已。小便不利。此疫兼水腫。因三焦壅閉。(妄投破氣藥論云。表裡上中下三焦皆阻。又曰。一竅通。諸竅皆通。大關通。而百關盡通也。)水道不行也。但治其疫。水腫自已。宜小承氣湯。向有單腹脹而後疫者。治在疫。若先年曾患水腫。因疫而發者。治在疫。水腫自愈。病人通身浮腫。下體益甚。臍凸。陰囊及陰莖。腫大色白。小便不利。此水腫也。繼又身大熱。午後益甚。燥渴。心下滿悶。喘急。大便不調。此又加疫也。因下之。下後脹不除。反加腹滿。宜承氣加甘遂二分。弱人量減。蓋先腫脹。續得時疫。此水腫兼疫。大水在表。微疫在裡也。故並治之。時疫愈後數日。先自足浮腫。小便不利。腫漸至心腹而喘。此水氣也。宜治在水。時疫愈後數日。先自足浮腫。小便如常。雖通身浮腫而不喘。別無所苦。此氣復也。蓋血乃氣之依歸。氣先血而生。無所歸。故暫浮腫。但靜養節飲食。不藥自愈。時疫身體羸弱。言不足以聽。氣不足以息。得下證。少與承氣。下證稍減。更與之。眩暈欲死。蓋力不足以勝也。絕谷期月。稍補則心腹滿悶。攻不可。補不可。守之則元氣不鼓。余邪沉匿膜原。日惟水飲而已。以後心腹忽加壅滿。煩冤者。向來沉匿之邪。方悉分傳於表裡也。宜承氣養榮湯。一服病已。設表腫未除。宜微汗之。自愈。時疫得里證失下。以致面目浮腫。及肢體微腫。小便自利。此表裡氣滯。非兼水腫也。宜承氣下之。裡氣一疏。表氣一順。浮腫頓除。或見絕谷期月。指為脾虛發腫。誤補必劇。妊娠更多此證。治法同前。則子母俱安。但當少與。慎無過劑。(共七法)

服寒劑反熱

陽氣通行。溫養百骸。陽氣壅閉。鬱而為熱。且夫人身之火。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但喜通達耳。不論臟腑經絡。表裡上下。血分氣分。一有所阻。即便發熱。是知百病發熱。皆由於壅鬱。而火鬱又根於氣。氣常靈而火不靈。火不能自運。賴氣為之運。所以氣升火亦升。氣降火亦降。氣行火亦行。氣若阻滯。則火屈曲。惟是屈曲。熱斯發矣。是氣為火之舟楫也。今疫邪透出於膜原。氣為之阻。時欲到胃。是求伸而未能遽達也。今投寒劑。抑遏胃氣。氣益不伸。火更屈曲。所以反熱也。往往服芩連知藥之類。病人自覺反熱。其間偶有靈變者。但言我非黃連證。亦不知其何故也。終以寒涼清熱。熱不能清。竟置弗疑。服之反熱。全然不悟。雖至白首。終不究心悲夫。

知一

邪之著人。如飲酒然。凡人醉則脈必洪數。氣高身熱。面目俱赤。乃其常也。及言其變。各自不同。有醉後妄言妄動。醒後全然不知者。有雖沉醉而神思終不亂者。有醉後應面赤而反刮白者。應委弱而反剛強者。應壯熱而反惡寒而戰慄者。有易醉而易醒者。有難醉而難醒者。有發呼欠及嚏噴者。有頭眩眼花及頭疼者。態度百出。總因其氣血虛實之不同。臟腑稟賦之各異。更兼過飲小飲之別。考其情狀。各自不同。至於醉酒則一也。及醒諸熊如失。凡人受疫邪。始則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舌上自胎。漸加煩渴。乃眾人之常也。及言其變。則各自不同。或純純發熱。或發熱而兼凜凜。或先凜凜而後發熱。或以後漸漸寒少而熱多。以至純熱者。或晝夜發熱者。或但潮熱。余時稍緩者。或嘔或吐。或咽喉乾燥。或痰涎湧甚者。有從外解者。或戰汗。或狂汗。或自汗。或盜汗。或發斑。有從內傳者。或胸膈痞悶。或心腹脹滿。或心痛腹痛。或胸脅痛。或大便不通。或前後癃閉。或協熱下利。或熱結傍流。有黃胎黑胎者。有口燥舌裂者。有舌生芒刺。舌色紫赤者。有鼻孔如煙煤者。有發黃發疹。及蓄血。吐血衄血。大小便血。汗血嗽血。齒衄血。有發頤疙瘩瘡者。有首尾能食者。有絕谷一兩月者。有漸消者。有無故善反復者。有愈後漸加飲食如舊者。有愈後飲食勝常二三倍者。有愈後退爪脫髮者。至論惡證。口禁不能張。昏迷不識人。足屈不能伸。唇口不住牽動。手足不住振戰。直視圓睜。目瞑上視。口張聲啞。舌強舌短。遺尿遺糞。項強發痙。手足俱痙。筋惕肉瞤。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等證。種種不同。因其氣血虛實之不同。臟腑稟賦之有異。更兼感重感輕之別。考其證候。各自不同。至受邪則一也。及邪盡諸證如失。所謂知其一萬事畢。(莊子云。通於一而萬事畢。)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素問。至真要大論語。)此之謂也。

以上止舉一氣因人而變。至有歲氣稍有不同者。有其年眾人皆從自汗而解者。更有其年眾人皆從戰汗而解者。此又因氣而變。余證大同小異。皆疫氣也。至又雜氣為病。一氣自成一病。每病各又因人而變。推而言之。其變不可勝言。醫者能通其變。方為盡善。

四損不可正治

凡人大勞大欲。及大病久病後。氣血兩虛。陰陽並竭。名為四損。當此之際。忽又加疫。邪氣雖輕。併為難治。以正氣先虧。邪氣日陷。故諺有云。傷寒偏死下虛人。(陶節庵。傷寒全成集。)正謂此也。蓋正氣不勝者。氣不足以息。言不足以聽。或欲言而不能。感邪雖重。反無脹滿痞塞之證。誤用承氣。不劇即死。以正氣愈損。邪氣愈伏也。若真血不足者。面色萎黃。唇口刮白。或因吐血崩漏。或因產後亡血過多。或因腸風藏毒所致。感邪雖重。面目反無陽色。誤用承氣速死。以營血愈消。邪氣益加沉匿也。若真陽不足者。或四肢厥逆。或下利清穀。肌體惡寒。恆多泄瀉。至夜益甚。或口鼻冷氣。感邪雖重。反無發熱燥渴胎刺等證。誤用承氣。陽氣愈消。陰凝不化。邪氣留而不行。輕則漸加委頓。(挫傷折壞也)重則下咽直斃。若真陰不足者。自然五液乾枯。肌膚甲錯。感邪雖重。應汗無汗。應厥不厥。誤用承氣。病益加重。以津液枯涸。邪氣澀滯。無能輸泄也。

凡遇此等。不可以常法正治。當從其損而調之。調之不愈者。稍以常法治之。治之不及者。損之至也。是故一損二損輕者。或可挽回。重者治之無益。乃至三損四損。雖盧扁(扁鵲。人稱之盧醫。)亦無所施矣。以枯魄獨存。化源已絕。不復滋生矣。

勞復 食復 自復

疫邪已退。脈證俱平。但元氣未復。或因梳洗沐浴。或因多言妄動。遂至發熱前證復起。惟脈不沉為辨。此為勞復。蓋氣為火之舟楫。今則真氣方長。勞而復折。真氣既虧。火亦不前。如人慾濟。舟楫已壞。其可渡乎。是火也。某經氣陷。則火隨陷於某經。陷於經絡。則為表熱。陷於臟腑。則為裡熱。虛甚熱甚。虛微熱微。治法輕則靜養可復。重則大補氣血。候真氣一回。血脈融和。表裡通暢。所陷之火。隨氣輸泄。自然熱退。而前證自除矣。若誤用承氣及寒涼剝削之劑。變證蜂起。卒至殞命。宜服安神養血湯。若因飲食所傷者。或吞酸作噯。或心腹滿悶而加熱。此名食復。輕則損谷自愈。重則消導方愈。若無故自復者。以伏邪未盡。此名自復。當問前得某證。所發亦某證。稍與前藥。以撤其餘邪。自然獲愈。

安神養血湯

茯苓 棗仁 當歸 遠志 桔梗 芍藥 地黃 陳皮 甘草 

加龍眼肉。水煎服。

感冒兼疫

疫邪伏而未發。因感冒風寒。觸動疫邪。相繼而發。既有感冒之因。由復有風寒之脈證。先投發散。一汗而解。一二日。續得頭疼身痛。潮熱煩渴。不惡寒。此風寒去。疫邪發也。以疫法治之。

瘧疫兼證

瘧疾二三發。或七八發後。忽然晝夜發熱。煩渴不惡寒。舌上胎刺。心腹痞滿。飲食不進。下證漸具。此溫疫著。瘧疾隱也。以疫法治之。溫疫晝夜純熱。心腹痞滿。飲食不進。下後脈靜身涼。或間日。或每日。時惡寒。而後發熱如期者。此溫疫解。瘧邪未盡也。以瘧法治之。

溫瘧

凡瘧者。寒熱如期而發。余時脈靜身涼。此常瘧也。以瘧法治之。設傳胃者。必現里證。名為溫瘧。以疫法治者生。以瘧法治者死。里證者下證也。下后里證除。寒熱獨存者。是瘟疫減。瘧證在也。瘧邪未去者。宜疏。邪去而瘧勢在者。宜截。瘧勢在而挾虛者。宜補。疏以清脾飲。截以不二飲。補以四君子。方見瘧門。仍恐雜亂。此不附載。

疫痢兼證

下痢膿血。更加發熱而渴。心腹痞滿。嘔而不食。此疫痢兼證。最為危急。夫疫者。胃家事也。蓋疫邪傳胃。十常八九。既傳入胃。必從下解。疫邪不能自出。必借大腸之氣傳送而下。而疫方愈。夫痢者。大腸內事也。大腸既病。失其傳送之職。故正糞不行。純乎下痢膿血而已。所以向來穀食。停積在胃。直須大腸邪氣退。而胃氣通行。正糞方能自此而下。今大腸失職。正糞尚自不行。又何能與胃載毒而出。毒氣既不前。羈留在胃。敗壞真氣。在胃一日。有一日之害。一時。有一時之害。耗氣搏血。神脫氣盡而死。凡遇疫痢兼證者。治在痢尤為吃緊。疫痢俱急者。宜檳芍順氣湯。誠為一舉兩得。

檳芍順氣湯 專治下痢頻數。裡急後重。兼舌胎黃。得疫之裡證者。

檳榔 芍藥 枳實 厚朴 大黃

生薑煎服。

質曰。裡急者。腹裡急痛之略也。後重者。肛重也。戰國策云。寧為雞口。不為牛後。後讀為肛。可徵。言穀道夯悶。如重墜也。長沙謂之下重。蓋以穀道焮腫。令然也。

婦人時疫

婦人傷寒時疫。與男子無二。惟經水適斷適來。及崩漏產後。與男子稍有不同。夫經水之來。乃諸經血滿。歸注於血室。下泄為月水。血室者。一名血海。即衝任脈也。為諸經之總任。經水適來。疫邪不入於胃。乘勢入於血室。故夜發熱譫語。蓋衛氣晝行於陽。不與陰爭。故晝則明瞭。夜行於陰。與邪相搏。故夜則發熱譫語。至夜止發熱而不譫語者。亦為熱入血室。因有輕重之分。不必拘於譫語也。經曰。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愈。蓋言胸膈並胃無邪。勿以譫語為胃實而妄攻之。但熱隨血下。故自愈。若有如結胸狀者。血因邪結也。當刺期門以通其結。以柴胡湯治之。不若刺者功捷。經水適斷。血室空虛。其邪乘勢傳入。邪勝正虧。經氣不振。不能鼓散其邪。為難治。且不從血泄。邪氣何由即解。與適來者。有血虛血實之分。宜柴胡養榮湯。新產亡血過多。衝任空虛。與夫素善崩漏經氣久虛。皆能受邪。與經水適斷同法。

質曰。吳氏以血室。為任衝脈者。非也。按金匱。大黃甘遂湯條曰。婦人小腹滿。如敦(音對。盛黍稷器。上狹下豐。鏤以波文。)狀。是生後者。水與血俱結在血室。可見血室即子宮矣。夫月三十日而為盈虛。經亦三十日而滿損。上應於月。故謂之月水。素問云。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又云。女子二七天癸通。經水始下。七七陰道絕。經水斷矣。蓋癸為水。故謂之經水也。夫婦人與男子不同者。不特有經水之變。崩漏產後之異也。蓋以其筋脈軟弱。經氣不奮。不能鼓散其邪而速使分離。動過期為壞證。醫務在促分離也。經水適來適斷者。不止所謂熱入血室之證。多變不食病。吐涎腥臭。連綿不止。或胸膈煩悶。或咽喉窒塞。頸項強急。眼花耳罄。身熱不去。小便赤少。或喜怒如狂。或懵昧如癡。是皆邪氣未盡。更加子宮之病也。其治在子宮。兼治胃。荏苒不愈。已經二旬者。雖熱除而脈遲。肌肉不消。色脈不亂。為難治。若至吐清冷透徹。狀如牛涎。不可抱斷之物。雖司命不可如之何矣。期門穴。在乳下一寸五分。刺之勿使針直立。恐傷肋膜也。須以指頭。撮起肌肉。循其脈理而斜刺之。針入一二分。見血即效矣。凡熱病之可刺者。其證雖多端。要之熱實而無汗者。是由其氣血凝泣。或運行太過也。不論證之表裡。不問脈之虛實。須放尺澤而去血。是達其郁也。其郁一達。正氣得從而暢。汗出而熱減。邪氣從此而衰。藥亦易取效。至期劃然愈。必不可少之術也。去血多少。雖隨其人之虛實。率以六十錢為準。多則虛難復。少則邪不衰。邪實勢急。血虛病緩。緩者易治。急者難救。與其少寧多。

妊娠時疫

孕婦時疫。設應用三承氣湯。須隨證施治。慎毋惑干參朮安胎之說。病家見用承氣。先自驚疑。或更左右嘈雜。必致醫者掣肘。為子母大不祥。若應下之證。反用補劑。邪火壅鬱。熱毒愈熾。胎愈不安。耗氣搏血。胞胎何賴。是以古人有懸鐘之喻。(王慈溪。明醫雜著。婦人半產論。)梁腐而鍾未有不落者。惟用承氣。逐去其邪。火毒消散。炎熇頓為清涼。氣回而胎自固。用當其證。反見大黃。為安胎之聖藥。歷治歷當。子母俱安。若腹痛如錐。腰痛如折。此時將墮。欲墮之候。服藥亦無及矣。雖投承氣。但可愈疾而全母。昧者以為因服承氣胎墮。必反咎於醫也。或詰其故。余曰。結糞瘀熱。腸胃間事也。胎附於脊。胃腸之外。子宮內事也。藥先到胃。瘀熱才通。胎氣始得舒養。是以興利除害於頃刻之間。何慮之有。但投藥之際。病衰七八。余邪自愈。慎勿過劑耳。

凡孕婦時疫。萬一有四損者。不可正治。當從其損而調之。產後同法。非其損而誤補必死。(四損詳見前應補諸證條後)

小兒時疫

凡小兒感冒風寒瘧痢等證。人所易知。一感時疫。人所難窺。以致錯誤者多。蓋由幼科專於痘疹吐瀉驚疳。並諸雜證。在傷寒時疫。則略而未當究心。一也。古人稱幼科為啞科。蓋小兒不能盡罄所苦以告師。師又安能悉乎問切之義。所以但知其身熱。不知其頭疼身痛也。但知不思乳食。心胸膨脹。疑其內傷乳食。安知其疫邪傳胃也。但見嘔吐噁心口渴下利。以小兒吐瀉為常事。又安知其協熱下利也。凡此何暇致思為時疫。二也。小兒賦質嬌怯。筋骨柔脆。一染時疫。延挨(負重也)失治。即便二目上吊。不時驚搐。肢體發痙。十指鉤曲。甚則角弓反張。必延幼科。正合渠平日學習見聞之證。多誤認為慢驚風。遂投抱龍丸。竭盡驚風之劑。轉治轉劇。因見不啼不語。又將神門(手少陰心經。在掌後兌骨端。動脈陷中。主小兒驚癇。)眉心(證治準繩。小兒急驚。灸兩眉心。及人中。)亂灸。艾火雖微。內攻甚急。兩陽相搏。如火加油。紅爐添炭。死者不可勝計。深為痛憫。今凡遇疫毒流行。大人皆染。小兒豈獨不染耶。所受之邪雖一。但因其氣血筋骨柔脆。故所現之證為異耳。務宜求邪以治。故用藥與大人彷彿。凡五六歲以上者。藥當減半。二三歲者。四分之一可也。又腸胃柔脆。少有差誤。為禍更速。臨證尤宜加慎。

小兒太極丸

天竺黃(五錢今真物希以蝲蛄石代用。) 膽星(五錢) 大黃(三錢) 麝香(三分) 冰片(三分) 殭蠶(三錢)

上為細末。端午日。午時修合。糯米飯杵為丸。如芡實。硃砂為衣。凡遇疫證。薑湯化下一丸神效。

主客交渾為痼疾

凡人向有他病尫羸。或久瘧。或內傷瘀血。或吐血便血咳血。男子遺精白濁。精氣枯涸。女人崩漏帶下。血枯經閉之類。以致肌肉消爍。虛火獨存。故脈近於數。此際稍感疫氣。醫家病家。見其穀食暴絕。更加胸膈痞悶。身疼發熱。徹夜不寐。指為原病加重。誤以絕谷為脾虛。以身痛為血虛。以不寐為神虛。遂投參朮歸地神茯棗仁之類。愈進愈危。知者稍以疫法治之。發熱減半。不時得睡。穀食稍進。但數脈身熱不去。肢體時疼。胸脅錐痛。過期不愈。醫以雜藥頻試。補之則邪火愈熾。瀉之則損脾壞胃。滋之則膠邪愈固。散之則經絡益虛。疏之則精氣愈耗。守之則日消近死。蓋但知其伏邪已潰。表裡分傳。不知里證雖除。正氣衰微。不能托出表邪。表邪留而不去。因與血脈合而為一。結為痼疾也。肢體時疼者。邪與榮氣搏也。脈數身熱不去者。邪火併郁也。脅下錐痛者。火邪結於膈膜也。過期不愈者。凡疫邪交卸。近在一七。遠在二七。甚至三七。過此不愈者。因失其治。不為壞證。即為痼疾也。夫痼疾者。所謂客邪膠固於血脈。主客交渾。最難得解。久而愈固。治法當乘其大肉未消。真元未敗。急用三甲散。多有得生者。更附加減法。隨其平素而調之。

三甲散

鱉甲 龜甲(並用酥炙黃為末各一錢如無酥各以醋炒代之) 川山甲(土炒黃為末五分) 蟬退(洗淨炙干五分) 殭蠶(白硬者切斷生用五分) 牡蠣(煅為末五分咽燥者斟酌用) 䗪蟲(三個干者劈碎鮮者搗爛和酒少許取汁入湯藥同服其渣入諸藥同煎) 白芍藥(酒炒七分) 當歸(五分) 甘草(三分)

水二鍾。煎八分。瀝渣溫服。若素有老瘧。或癉瘧者。加牛膝一錢。何首烏一錢。胃弱欲作瀉者。宜九蒸九曬。若素有郁痰者。加貝母一錢。有老痰者。加瓜蔞霜五分。善嘔者勿用。若咽乾作癢者。加花粉知母各五分。若素燥嗽者。加杏仁搗爛一錢五分。若素有內傷瘀血者。倍䗪蟲。若無。以乾漆炒。煙盡為度。研末五分。及桃仁搗爛一錢代之。服後病減半勿服。當盡調理法。

調理法

凡人胃氣強盛。可飢可飽。若久病之後。胃氣薄弱。最難調理。蓋胃體如灶。胃氣如火。穀食如薪。合水穀之精微。升散為血脈者。如焰。其糟粕下轉為糞者如燼。是以灶大則薪多火盛。薪斷而余焰猶存。雖薪後續而火亦燃。若些小鐺釜。只宜薪數莖。稍多則壅滅。稍斷則火絕矣。死灰而求復燃。不亦難乎。若夫大病之後。客邪新去。胃口方開。幾微之氣。所當接續。多與。早與。遲與。皆非所宜。宜先與粥飲。次糊飲。次糜粥。次軟飯。循序漸進。先後勿失其時。當設爐火。晝夜勿令斷絕。以備不時之用。思谷即與。稍緩則胃飢如灼。再緩則胃氣傷。反不思食矣。既不思食。若照前與之。雖食而弗化。弗化則傷而又傷。若幸不為食復者。當如初進法。若更多與。及食黏硬之物。胃氣壅甚。必脹滿難支。氣絕谷存。乃至反復顛倒。形神俱脫而死矣。

質曰。氣絕谷存者。長沙所謂除中之證也。

統論疫有九傳治法

夫疫之傳有九。然亦不出乎表裡之間而已矣。所謂九傳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謂一病人而有九傳也。蓋溫疫之來。邪自口鼻而感。入於膜原。伏而未發。不知不覺。已發之後。漸加發熱。脈洪而數。此眾所同。宜達原飲疏之。繼而邪氣一離膜原。察其傳變。眾人有不同者。以其表裡各異耳。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裡分傳者。有表裡分傳而再分傳者。有表勝於里者。有里勝於表者。有先表而後里者。有先里而後表者。凡此九傳。其病則一。醫者不知九傳之法。不知邪之所在。如盲者之不任杖。聾者之聽宮商。無音可求。無路可適。未免當汗不汗。當下不下。或顛倒誤用。或尋枝摘葉。但治其證。不治其邪。同歸於誤一也。

所言但表而不里者。其證頭疼身痛。發熱而復凜凜。內無胸滿腹脹等證。穀食不絕。不煩不渴。此邪外傳。由肌表而出。或自斑消。或從汗解。斑則有斑疹。桃花斑。紫雲斑之殊。汗則有自汗。溢汗。狂汗。戰汗之異。此邪氣使然。不必較論。但求得汗得斑為愈。凡自外傳者為順。勿藥亦能自愈。間有汗出不徹而熱不退者。宜白虎湯。斑出不透而熱不退者。宜舉斑湯。有斑汗並行而愈者。若斑出不透。汗出不徹。而熱不除者。宜白虎合舉斑湯。

間有表而再表者。邪發未盡。膜原仍有隱伏之邪。或二三日後。四五日後。依前發熱。脈洪而數。及其解也。斑者仍斑。汗者仍汗而愈。未愈者。仍如前法治之。然亦希有至於三表者。

若但里而不表者。外無頭疼身痛。繼而亦無三斑四汗。惟胸膈痞悶。欲吐不吐。雖得少吐而不快。此邪傳里之上。宜瓜蒂散吐之。邪從吐減。邪盡病已。若邪傳里之中下者。心腹脹滿。不嘔不吐。或大便燥結。或熱結傍流。或協熱下利。或大腸膠閉。並宜承氣輩導去其邪。邪減病減。邪盡病已。上中下皆病者。不可吐。吐之為逆。但宜承氣導之。則在上之邪。順流而下。嘔吐立止。脹滿漸除矣。

有里而再里者。愈後二三日。或四五日。前證復發。在上者仍吐之。在下者仍下之。再里者常有。三里者希有也。雖有上中下之分。皆為里證。

有表裡分傳者。始則邪氣伏於膜原。膜原者。即半表半裡也。此傳法以邪氣平分。半入於裡。則現里證。半出於表。則現表證。此溫家之常事。然表裡俱病。內外壅閉。既不得汗。復不得下。不可汗而強求其汗。必不可得。宜承氣先通其里。里邪既去。則裡氣通。中氣方能達表。曏者郁於肌肉之邪。乘勢盡發於肌表。或斑或汗。宜隨其勢而升泄之。諸證悉去。既無表裡證。而熱不退者。膜原尚有未盡之邪也。宜三消飲調之。

有表裡分傳而再分傳者。宜三消飲。復汗復下而愈。此亦常事。至三發者。亦希有之也。

有表勝於里者。傳表之邪多。傳里之邪少也。當治其表。里證兼之。

有里勝於表者。里證多而表證少也。但治其里。表證自愈。

有先表而後里者。宜達原飲。有現三陽經證者。當用三陽加法。後脈洪大而數。汗出而渴者。是邪離膜原。未能出表也。宜白虎湯。邪從汗解。脈靜身涼而愈。愈後二三日。或四五日。依前發熱。宜達原飲。後加胸滿腹脹。不思穀食。煩渴舌上胎刺等證。加大黃微利之。邪久而不去。在上者。宜瓜蒂散吐之。在中下者。宜承氣導之。

有先里而後表者。始則發熱。漸加里證。下之裡證除。二三日內復發熱。反加頭疼身痛脈浮者。宜白虎湯汗之。服湯後不得汗者。因精液枯竭也。加人參溫覆則汗解。

若大下後。若大汗後。表裡之證悉去。繼而一身盡痛。身如被杖。甚則不可反側。周身骨寒而痛。非表證也。勿汗之。經氣漸回。身痛自愈。(詳在似表非表證)

凡疫邪再表再里。或再表裡分傳者。醫家不解。反責病家不善調理。以致反復。病家不解。每咎醫家用藥有誤。致病復起。彼此歸咎。胥失之矣。殊不知病勢之所當然。絕非醫家病家之過。以膜原伏邪未盡故也。但得病者精神完固。雖再三反復。可以隨復隨治而愈。惟虛怯者。不宜耳。

間有延挨失治。或治之不得其法。熱證日久不除。精神耗竭。嗣後更醫。投承氣。但將現在之邪拔去。因而得效。殊不知膜原尚有伏邪。一二日內。前證復起。反加循衣摸床。神思昏憒。目中不了了等證。且脈氣漸萎。大凶之兆也。病家不咎於前醫擔誤時日。反咎於後醫既生之。而又殺之。良可嘆也。當此之際。攻之則元氣幾微。是求速死。補之則邪火益熾。精氣愈耗。守之則正不勝邪。必無生理矣。

正名

傷寒論曰。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後人省氵加疒為瘟。即溫也。如病證之證。後人省文作證。嗣後省言加疒為症。又如滯下。古人為下利膿血。蓋以瀉為下利。後人加疒為痢。要之。古無瘟痢症三字。蓋後人之自為變易耳。不可因易其文。以溫瘟為兩病。各指受病之原。乃指冬之伏寒至春夏發。為溫熱。又以非時之暖。為溫疫。果爾。又當異證異脈。不然臨治之際。何以知受病之原不同也。設使脈證不同病原各異。又當另立方論治法。今脈證無異。然則方論治法。又何立哉。枝節愈繁。而正意愈亂。學者未免有多歧之惑。夫溫者熱之始。熱者溫之終。溫熱首尾一體。熱病即溫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門合戶。如徭役之役。眾人均等之謂也。今省文作殳。加疒為疫。又為時疫時氣者。因其感時行戾氣所發也。因其惡厲。又謂之疫厲。終於得汗而解。故燕冀名為汗病。此外又有風溫濕溫。即溫病夾外感之兼證。名各不同。究其病則一。第近世稱疫者眾。仍用溫字者。弗遺其言也。後以傷寒例。及諸家所議。凡有關於溫疫。其中多有誤者。恐致惑於來學。悉採以正焉。

質曰。吳氏謂溫者熱之始。熱者溫之終。溫熱首尾一體。熱病即溫病也。是猶謂兒者翁之始。翁者兒之終。翁兒一人。翁即兒也。使人噴飯。

傷寒例正誤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成(成無己。金聊攝人。初注傷寒論。)注。內經曰。先夏至為溫病。後夏至為暑病。溫暑之病。本於傷寒而得之。

按十二經絡。與夫奇經八脈。無非營衛氣血。周布一身而營養百骸。是以天真元氣。無往不在。不在則麻木不仁。造化之機。無刻不運。不運則顛倒僕絕。風寒暑濕之邪。與吾身之營衛。勢不兩立。一有所中。疾苦作矣。苟或不除。不危即斃。上文所言。冬時嚴寒所傷。中而即病者。為傷寒。不即病者。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然風寒所傷。輕則感冒。重則傷寒。即感冒一證。頭疼身痛。四肢拘急。鼻塞聲重痰嗽喘急。惡寒發熱。風寒所傷之最輕者尚爾。當即為病不能容隱。況冬時嚴寒所傷。非細事也。反能藏伏。過時而發耶。更問何等中而一即病。何等中而一不即病。中而即病者。頭痛如破。身痛如杖。惡寒項強。發熱如炙。或喘或嘔。甚則發痙。六脈疾數。煩躁不寧。至後傳變不可勝言。倉卒失治。乃致傷生。中而不即病者。感則一毫不覺。既而延至春夏。當其已中之後。未發之前。飲食起居如常。神色聲氣纖毫不異。其已發之證。勢不減於傷寒。均系風寒。一者何其蒙懵。藏而不知。一者何其靈異。感而即發。同源而異流。天壤之隔。豈無說耶。既無其說。則知溫熱之原。非所中傷寒矣。且言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肌為肌表。膚為皮之淺者。其間一毫一竅。無非營衛經行所攝之地。況風寒所傷。未有不由肌表而入。所傷皆營衛所感。即感冒些小風寒。尚不能稽留。當即為病。何況受嚴寒殺厲之氣。且感於皮膚最淺之處。反能容隱者耶。以此推之。必無是事矣。凡治客邪大法。要在表裡分明。所謂未入於腑者。邪在經也。可汗而已。既入於腑者。邪在裡也。可下而已。果系寒毒藏於肌膚。雖過時而發。邪氣由然在表。治法不無發散邪從汗解。後世治溫熱病者。若執肌膚在表之邪之說。一投發散。是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矣。

質曰。吳氏謂營衛經行之地。無容隱寒毒之理者。此為張膜原說張本矣。凡病毒伏於人身。觸氣候而發者。亦不為少焉。夫傷寒溫疫。本只一而已矣。若謂無人身容隱寒毒之理。則溫邪亦無伏藏之理。是以曰邪氣伏於膜原耳。其說蓋出於不得已矣。

凡病先有病因。方有病證。因證相參。而後始有病名。稽之以脈。而後可以言治。假令傷寒中暑。各以病邪而立名。若言熱證。尚可模糊。(糊塗也。言不分明也。)若以暑病為名。乃是香薷飲之證。彼此豈可相混。凡客病感邪之重者。則病甚。其熱亦甚。感邪之輕者。則病輕。其熱亦微。熱之微甚。存乎感邪之輕重也。二三月。及八九月。其時亦有病重。大熱不止失治而死者。五六月。亦有病輕熱微不藥而愈者。凡溫病四時皆有。但仲夏感者多。春秋次之。冬時又次之。但可以時令分病之多寡。不可以時令分熱之輕重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獨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不去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乃四時之常。因風雨陰晴。稍為損益。假令春應暖而反多寒。其時必多雨。秋應涼而熱不去者。此際必多晴。夫陰晴旱潦之不測。寒暑損益。安可以為拘。此天地四時之常事。未必為疫也。疫者乃感天地之戾氣也。夫戾氣者。非寒非暑。非暖非涼。亦非四時交錯之氣。乃天地間。則有一種氣。多見於兵(兵亂)荒(饑饉)之歲。間歲亦有之。但不甚耳。上文所言。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正為時行之氣。雖不言疫。疫之意寓是矣。殊不知四時之氣。雖損益於其間。及其所感之病。終不離其本源。假令正二月應暖。偶因風雨交集。天氣不能溫暖。而多春寒。所感之病。輕則為感冒。重則為傷寒。原從感冒傷寒法治之。但春寒之氣終不若冬時嚴寒殺厲之氣為重。投劑不無有輕重之分。此即應至而不至。至而不去之謂也。又加八九月適多風雨。偶有暴寒之氣先至。所感之病。大約與傷寒彷彿。深秋之寒。終不若冬時殺厲之氣為重。此即未應至而至。即冬時嚴寒倍常。是為至而太過。所感亦不過即病之傷寒耳。假令夏時多風雨。炎威少息。為至而不及。時多亢旱。爍石流金。(出楚辭。又莊子。大旱金石爍土山焦。蓋言暑熱酷也。)為至而太過。太過則病甚。不及則病微。至於傷暑一也。其病與四時正氣之序何異耶。治法無出於香薷飲而已。

其冬時有非節之暖。名曰冬溫。

此即未應至而至也。按冬傷於寒。至春變為溫病。今又以冬時非節之暖為冬溫。一感於冬寒。一感於冬溫。一病兩名。寒溫懸絕。然則脈證治法又何似耶。夫四氣乃二氣之離合也。二氣(陰陽二氣)即一氣(太極一元之氣)之升降也。升極則降。降極則升。升降之極。為陰陽離。離則氣亢。氣亢則致病。亢氣者。冬之大寒。夏之大暑也。將升不升。將降不降。為陰陽合。合則氣和。氣和則不致病。和氣者。即春之溫暖。秋之清涼也。是以陰極而陽氣來。和為溫暖。陽極而陰氣來。和為清涼。斯有既濟(周易水火既濟)之道焉。若夫春寒秋熱。為冬夏之偏氣。倘有觸冒之者。因以為疾。若夏涼冬暖。轉得春秋之和氣。豈有因其和而反致疾者。所以但見傷寒中暑。未嘗見傷溫和而中清涼也。溫暖清涼。未必為病。又焉可以言疫。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天有暴寒者。此皆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為重。七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有殊耳。

按四時皆有暴寒。但冬時感嚴寒殺厲之氣。名傷寒。為病最重。其餘三時寒微。為病亦微。又以三時較之。盛夏偶有些小風寒。所感之病更微矣。此則以感寒之重。病亦重而熱亦重。感寒之輕。病亦輕而熱亦輕。是重於冬而略於三時。至夏而又略之。此必然之理也。上文所言。三四月。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六月。以其時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為重。七八月。其時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由是言之。可在冬時。陽氣潛藏。為寒所折。病熱更微。如此則反是夏時感寒為重。冬時感寒為輕。前後矛盾。(韓非子。說難語。言前後相反也。)豈不於理大違乎。又春夏秋三時。偶有暴寒所著。與冬時感冒相同。治法無二。但可名感冒。不當另立寒疫之名。若又以疫為名。殊類畫蛇添足。(史記。楚世家。陳軫語。)

諸家溫疫正誤

云岐子。(張壁)傷寒汗下不愈。過經。其病尚在而不除者。亦為溫疫病也。 如太陽證汗下。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浮者。太陽溫病也。 如身熱目痛不眠。汗下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長者。陽明溫病也。 如胸脅脹滿。汗下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弦者。少陽溫病也。 如腹滿咽乾。診得尺寸俱沉細。過經不愈者。太陰溫病也。 如口燥舌乾而渴。診得尺寸俱沉細。過經不愈者。少陰溫病也。 如煩滿囊縮。診得尺寸俱微緩。過經不愈者。厥陰溫病也。是故隨其經而取之。隨其經而治之。如發斑乃溫毒也。

按傷寒敘。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為傳經盡。七日後。傳太陽為過經。云岐子所言。傷寒過經不愈者。便指為溫病。竟不知傷寒溫病。自是兩途。未有始傷寒而過經。變為溫病者。若果溫病。自內達外。何有傳經。若能傳經。即是傷寒。而非溫病明矣。

汪云。(名機。字省之。號石山。)愚謂溫與熱。有輕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溫氣。則為溫病。(此叔和之言。非仲景本論。)更遇溫熱氣。即為溫毒。熱比溫尤重故也。 但冬傷於寒。至春而發。不感異氣。名曰溫病。此病之稍輕者也。溫病未已。更遇溫氣。變為溫病。此病之稍重者也。 傷寒例。以再遇溫氣。名曰溫疫。 又有不因冬傷於寒。至春而病溫者。此特感春溫之氣。可名春溫。如冬之傷寒。秋之傷濕。夏之中暑。相同也。(按陰陽大論。四時正氣之序。春溫夏暑。秋涼冬寒。今特感春溫之氣。可名春溫。若感秋涼之氣。亦可名秋涼病矣。春溫可以為溫病。秋涼獨不可為涼病乎。但以涼病似覺難言。勉以濕證搪塞。既知秋涼有礙口。反而思之。則知春溫名。殊為謬妄矣。)以此觀之。是春之溫病。有四種不同。有冬傷於寒。至春變為溫病者。有溫病未已。再遇溫氣。而為溫病者。有重感溫氣。相雜而為溫病者。有不因冬傷於寒。不因更遇溫氣。只於春時感春溫之氣而病者。若此四者。皆可名為溫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知其病原之不同也。

凡病各有病因。如傷寒。自覺觸冒風寒。如傷食。自覺飲食過度。各有所責。至於溫病。乃伏邪所發。多有安居靜養。別無他故。倏焉而發。詢其所以然之故。無處尋思。況求感受之由。且自不覺。故立論者。或言冬時非節之暖。或言春之溫氣。或言傷寒過經不解。或言冬時伏寒。至春夏乃發。(按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出自素問。此漢人所撰。晉時王叔和。又以述傷寒例。蓋順文之誤。)或指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此亦漢人所撰。但言斫喪致病。不言因邪致病。然則童男室女。無感溫者乎。)又見冬時之溫病。與春夏之溫疫。脈證相同。治法無異。據云冬時即病為傷寒。今溫病亦發於冬時。思之至此。不能無疑。乃覺前人所論難憑。務求其所以然之故。既不可言傷寒。又不可言伏寒。因以冬時非節之暖。牽合而為病原。不思嚴寒酷暑。因其鋒利。人所易犯。故為病最重。至於溫暖。乃天地中和之氣。萬物得之而發育。氣血得之而融和。當其肅殺之令。權施仁政。未有因其仁政而反蒙其害者。切嘗考之。冬時未嘗溫暖。亦有溫病。或遇隆冬暫時溫暖。雖有溫病。感溫之由。亦無確據。既不過猜疑之說。焉足以為定論耶。或言感三春當令之溫氣。為溫病。夫春時自應溫暖。責之尤其無謂。或言溫病後。感溫氣而為溫病。正如頭上安頭。或言傷寒汗下。過經不愈者。為溫病。則又指鹿為馬。活人書曰。又以夏應暑。而寒氣折之。責邪在心。為夏溫。秋應涼。而大熱折之。責邪在肺。為秋溫。轉屬支離。(莊子人間世。有支離疏。廢人也。)陶氏又以秋感溫氣。而為秋溫。明是雜證。敘溫者絡繹。議論者各別言。枝節愈繁雜。而本源愈失。使學者反增盳洋之惑。於醫道何補。

活人書云。夏月發熱惡寒。頭疼。身體肢節痛重。其脈洪盛者。熱也。冬傷於寒。因暑氣而發。為熱病。治熱病。與傷寒同。有汗宜桂枝湯。無汗宜麻黃湯。如煩躁。宜大青龍湯。然夏月藥性須帶涼。不可太溫。桂枝。麻黃。大青龍。須用加減。夏至前。桂枝加黃芩。夏至後。桂枝。麻黃。大青龍。加知母石膏。或加升麻。蓋桂枝麻黃。性熱。地暖處。非西北之比。夏月服之。必有發黃出斑之失。熱病三日處。與前湯不瘥。脈勢仍數。邪氣猶在經絡。未入臟腑者。桂枝石膏湯主之。此方夏至後。可代桂枝證。若加麻黃。可代麻黃。青龍湯證也。若三月至夏。為晚發傷寒。梔子升麻湯。亦暫用之。(王宇泰述。萬曆癸卯。李氏一婿。應舉南下。時方盛暑。病傷寒。一太學生。新讀仲景書。自謂知醫。投以桂枝湯。入腹即斃。大抵麻黃桂枝二湯。隆冬正傷寒之藥。施之於溫病。尚且不可。況於熱病乎。)

按活人書。以溫熱病。用桂枝麻黃。雖加涼藥。終未免發散之誤。豈止三日外。與前湯不瘥。脈勢仍數而已哉。不死幸矣。至此尚然不悟為半里之證。且言邪氣猶在經絡。仍用桂枝石膏湯。至死無悔。究竟不識溫熱之源。是以不知用藥耳。王宇泰非之甚當。是以不用麻黃桂枝。賢於活人書遠矣。

春溫 活人書曰。春應溫而清氣折之。責邪在肝。或身熱頭疼。目眩嘔吐。長幼率相似。升麻葛根湯。解肌湯。四時通用。敗毒散。 陶氏曰。交春後。至夏至前。不惡寒而渴者。為溫病。用辛涼之藥。微解肌。不可大發汗。急證現者。用寒涼之藥。急攻之。不可誤汗誤下。當須識此。表證不與正傷寒同法。里證治法同。

夏溫 活人書曰。夏應暑而寒氣折之。責邪在心。或身熱頭疼。腹滿自利。長幼率相似。理中湯。射干湯。半夏桂枝湯。 陶氏曰。交夏至。有頭疼發熱。不惡寒而渴。此名溫病。愈加熱者。為熱病。止用辛涼之藥解肌。不宜大汗。里證現者。急攻下。表證不與正傷寒同法。里證治法同。

秋溫 活人書曰。秋應涼而大熱折之。責邪在肺。濕熱相搏。民病咳嗽。金沸草散。白虎加蒼朮湯。病癉發黃。茵陳五苓散。 陶氏曰。交秋至霜降前。有頭疼發熱。不惡寒身體痛。小便短者。名濕病。亦用辛涼之藥。加疏利以解肌。亦不宜汗。里證見者。宜攻下。表證不與正傷寒同法。

冬溫 活人書曰。冬應寒而反大溫折之。責邪在腎。宜萎蕤湯。丹溪曰。冬溫為病。非其時有其氣者。冬時嚴寒。君子當閉藏。而反發泄於外。專用補藥。帶表藥。

按西北高原之地。風高氣燥。濕證希有。南方卑濕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時有感濕者。天地或時久雨。或時亢旱。蓋非時令所拘。故傷濕之證。隨時有之。不待交秋而後能也。推節庵之意。以至春為溫病。至夏為熱病。至秋似不可復言溫熱。然至秋冬。又未免溫病。只得勉以濕證抵搪。且濕為雜證。更不可藉此混淆。惟其不知溫病四時皆有。故說到冬時。遂付之不言。王宇泰氏。因見陶氏不言。乃引丹溪。述非其時有其氣。以補冬溫之缺。然則冬時交錯之氣。又不可以為冬溫也。俗人但言四時之溫。蓋不知溫之源。故春責清氣。夏責寒氣。秋責熱氣。冬責溫氣。殊不知清溫寒熱。總非溫病之源。復以四時專令之藏而受傷。不但膠柱鼓瑟。(楊子法言。先知篇。言拘束於常規也。)且又罪及無辜矣。

黃岐之書。汗牛充棟。可謂繁矣。而挽近著作。非考證則折衷。未睹有卓越之議論也。然而俗醫斗筲不識丁字者。固無論已。若夫宿學老師。持論大滿。執一守株。守死句而殺生人者。獨何邪。蓋以心鑑不徹。活法不達故也。活法者何。陶氏有言曰。如珠走盤。須得傳受活潑潑地。是謂心鑑之可徹。活法之可達也。吾

錦水先生。學踏實地。識破今古。常以活法訓導子弟。頃日著私評一篇。以發活法傳受之一端。嗚呼。此書也。活法活人之至訣也矣哉。與考證折衷之流。奚啻天淵。

嘉永戊申夏門人玉木弘謹識